電荷轉移
- 芳基四硫富瓦烯與碘電荷轉移復合物的合成及其晶體結構
子受體之間的電荷轉移在超分子組裝和超導材料的合成中起著重要作用[1-4]。有機分子結構和電子態(tài)的多樣性,對實現(xiàn)復合物電子態(tài)和堆積結構的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進而會對復合物光學性質(zhì)、電學性質(zhì)、磁學性質(zhì)等產(chǎn)生重要影響[5]。碘能夠形成穩(wěn)定的高聚碘陰離子[6-10]。高聚碘陰離子以其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能(如高導電性和氧化還原能力)已經(jīng)引起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11-16]。高聚碘陰離子主要由3 種基本的堆積單元組成:I2、I-和I3-,它們之間通過I 與I 的范德瓦耳
無機化學學報 2023年10期2023-10-19
- 空間電荷轉移熱活性延遲熒光化合物合成和應用
一種具有空間電荷轉移的分子。該分子的HOMO和LUMO 分離,從而使得分子具有很小的ΔEST。同時,將受電子基團置于空間上距離較近的位置,使電荷轉移可以通過空間電荷轉移的方法進行,從而使得分子具有較高的輻射躍遷效率。因此,該分子制備的器件具有較高的外量子效率和較低的效率滾降。受其啟發(fā),我們設計合成了化合物oCz-NI,電子給體咔唑和電子受體萘酰亞胺基團通過兩個苯環(huán)連接,扭曲的結構使得化合物oCz-NI 實現(xiàn)了HOMO 與LUMO 的有效分離,產(chǎn)生較小的ΔE
發(fā)光學報 2023年8期2023-09-04
- 一例具有可逆熱誘導電荷轉移行為的二維氰基橋聯(lián)WⅤ?CoⅡ配合物
劉 丹 趙 亮 邵 震 孟銀杉 劉 濤(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大連 116024)0 IntroductionMagnetic molecular switchable materials exhibit?ing bistabl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electron movement and charge redistribu?tion under e
無機化學學報 2023年2期2023-02-27
- N-烷基化修飾賦予金屬有機框架熒光響應功能
功能單元,是電荷轉移、電子轉移的優(yōu)良受體.包括本課題組在內(nèi)的國內(nèi)外學者采用4,4′-聯(lián)吡啶鎓功能化的有機配體構筑MOFs,實現(xiàn)了光[10-12]、電[13-14]、壓力[15-17]、離子[18]、溶劑[19]等物理/化學刺激下的變色、發(fā)光、導電、磁性響應,從而獲得新型傳感和開關材料[20-22].但由于正電性的聯(lián)吡啶鎓容易影響金屬與配體的配位作用,通過直接合成的方法難以獲得高孔性MOFs.本課題組近年來采用N-季銨化反應對高孔性MOFs進行合成后修飾,引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1-11
- 我國科學家“拍攝”到光催化劑光生電荷轉移演化全時空圖像
光催化劑光生電荷轉移演化全時空圖像,為突破太陽能光催化反應瓶頸、更加高效利用太陽能提供了新的認識和研究策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研究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范峰滔研究員等完成,相關成果10月12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fā)表。由于太陽能光催化反應在清潔能源生產(chǎn)中的巨大應用潛力,國內(nèi)外科學家多年來在該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然而,光激發(fā)產(chǎn)生的電荷是如何分離、轉移和參與化學反應的?長期以來,這一關鍵過程的基礎科學問題并不明晰。此項研究中,科研人員綜合集成
河南科技 2022年20期2022-12-05
- 基于等效電路模型的X90鋼交流腐蝕動力學行為
進一步研究了電荷轉移電阻、雙電層電容等因素對法拉第電流、非法拉第電流以及交流腐蝕電位的影響。1 試驗1.1 試樣及溶液試驗材料為X90管線鋼,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X90鋼取自管道,經(jīng)機械加工后制成尺寸為10 mm×10 mm×3 mm的試樣,丙酮除油后在背面焊接銅導線并用環(huán)氧樹脂封裝非工作面。待環(huán)氧樹脂完全固化后,用防水砂紙(800~1 200 號)逐級打磨試樣工作面(工作面積10 mm2),隨后放入蒸餾水中超聲波清洗5 min后,用乙醇沖洗干凈并用冷風吹
腐蝕與防護 2022年7期2022-09-23
- g-C3N4基異質(zhì)結的光催化應用研究進展
以促進光誘導電荷轉移,還提高了可見光利用率和光催化性能[14-16]。根據(jù)其電荷轉移路徑的不同,可分為Ⅱ型異質(zhì)結、Z型異質(zhì)結、S型異質(zhì)結、p-n異質(zhì)結和肖特基異質(zhì)結。本文重點介紹了g-C3N4基Ⅱ型異質(zhì)結、g-C3N4基Z型異質(zhì)結和g-C3N4基S型異質(zhì)結。1.1 g-C3N4基Ⅱ型異質(zhì)結通過在兩種半導體光催化劑之間構建特殊的接觸界面,以及能帶結構的交錯,以促進光誘導電子和空穴的分離,這是傳統(tǒng)的Ⅱ型異質(zhì)結[17]。如圖2(a)所示,在Ⅱ型異質(zhì)結的轉移路徑中
人工晶體學報 2022年6期2022-07-30
- Cu2O光腐蝕機理及抑制方法研究進展
化還原能力和電荷轉移效率,因此刻面相關性與Cu2O的光穩(wěn)定性直接相關。調(diào)節(jié)晶面暴露的程度可以提高Cu2O的電荷轉移效率,這是由于每個晶面的獨特帶隙和能帶邊緣位置差異引起的。除此之外,晶面的吸附能力還有助于促進Cu2O的電荷轉移。Cu2O表面與反應物之間的強相互作用,載流子的消耗(特別是有機化合物的光降解所用的光致空穴)可以促進電荷轉移,從而抑制Cu2O腐蝕成CuO。見圖2,Zhang等[23]發(fā)現(xiàn)Cu2O(110)平面具有相同的帶有懸掛鍵的“Cu”原子,并
應用化工 2022年5期2022-07-11
- CuAg nanoparticles on TiO2 for high-efficiency photodegradation of acetaldehyde
TiO2間接電荷轉移機理示意圖;(c).CuAg/TiO2在不同波長光照射下的瞬態(tài)光電流響應In addition,a Schottky barrier was created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CuAg nanoparticles and TiO2(Fig.5(b)).The hot electrons generated by the LSPR effect can transfer to the conduction
貴金屬 2022年1期2022-06-18
- 2024鋁合金硫酸-檸檬酸陽極氧化及膜層組織性能研究
說明氧化膜對電荷轉移傳輸具有較強的阻礙能力,其耐蝕性能好于鋁合金的。圖5 2024鋁合金和不同電壓下生成的氧化膜在氯化鈉溶液中的阻抗譜從圖5a還可見,在10 V~18 V范圍內(nèi)隨著電壓升高,氧化膜的容抗弧半徑呈現(xiàn)逐漸增大的趨勢,原因是適當升高電壓使氧化膜增厚,孔隙率降低,氧化膜展現(xiàn)出較強的阻礙腐蝕溶液擴散的能力。但當電壓超過18 V繼續(xù)升高達到22 V時,氧化膜的容抗弧半徑轉而減小,原因是當電壓超過一定值后氧化膜溶解速率加快,表面粗糙不平,厚度降低,阻礙腐
輕合金加工技術 2021年9期2021-12-28
- 電荷調(diào)控下Ti3C2O2和V2CO2吸附CH4的第一性原理計算
距離(d)和電荷轉移(CT)數(shù)值. 從中可以看出,Ti3C2O2對不同取向CH4氣體分子進行吸附時,吸附能均為負值,表明不同取向CH4氣體分子均可以被Ti3C2O2吸附,但吸附能力較弱,吸附能數(shù)值均大于-0.5 eV[39],屬于物理吸附,吸附距離基本變化不大,電荷轉移微弱. Ti3C2O2不適合直接用于探測/捕獲CH4氣體分子.表1 Ti3C2O2與CH4氣體分子間的吸附能、距離及電荷轉移3.1.2V2CO2對CH4氣體分子的吸附采用同樣的方法研究了V2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 2021年6期2021-12-27
- HCN氣體在金屬Cu、Zn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
子態(tài)密度以及電荷轉移情況,得到HCN在Zn、Cu不同表面上最穩(wěn)定的吸附構型. 本文的研究對于Cu、Zn催化機理的研究和金屬催化劑性能的改進具有重要意義.2 計算方法及模型本文中所有的理論計算均采用Materials-Studio(MS)軟件包中的DMol3軟件包完成. 采用廣義梯度近似(GGA)中的Perdew-Burke-Ernzerh(PBE)交換關聯(lián)勢描述電子交換相關作用. 構建2×2的超晶胞,為了避免各平板間的相互作用將真空層設為15 ?,同時,固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 2021年6期2021-12-27
- 小檗堿和9-O取代衍生物紫外光譜及構效研究
環(huán)的π→π*電荷轉移激發(fā). 小檗堿在416 nm處的吸收峰,主要貢獻來自S0→S1激發(fā)(52.9 %).D值達3.2 ?,且t值為正值,表明空穴和電子分離較為明顯,歸為電荷轉移激發(fā),電子被激發(fā)后分布區(qū)域發(fā)生了明顯轉移,即416 nm處的吸收峰主要是由a、b環(huán)到c、d環(huán)的π→π*電荷轉移激發(fā). 可見,小檗堿B0的a、b環(huán)及9-O處的氧是供電子體;c環(huán)是電子受體,尤其N處.圖2 小檗堿紫外光譜Fig. 2 UV spectrum of berberine表1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 2021年6期2021-12-27
- 高能質(zhì)子輻照導致電荷耦合器件性能退化研究
CD暗電流和電荷轉移效率等參數(shù)退化,對CCD的成像性能產(chǎn)生嚴重影響[11]。因此,對于應用于空間環(huán)境中的CCD,必須開展輻射效應地面模擬試驗,評估CCD參數(shù)和成像性能在高能質(zhì)子輻照下的退化情況。由于空間應用的CCD一般位于衛(wèi)星殼體內(nèi),受衛(wèi)星外殼屏蔽及光學載荷鏡頭等的影響,質(zhì)子能譜分布發(fā)生變化。如對于某LEO軌道的地球輻射帶質(zhì)子能譜分布情況進行粗略計算,當Al屏蔽球殼厚度為2.54 mm時,質(zhì)子能譜分布的峰值能量約為30 MeV;當Al屏蔽球殼厚度為12.7
現(xiàn)代應用物理 2021年3期2021-11-10
- CaCrO4/Cr2O3 的低溫燃燒合成及電化學性能研究*
穩(wěn)定性和低的電荷轉移阻抗,經(jīng)常被用作電池的正極材料[3]。但是,單一組分的CaCrO4的電荷分離和遷移能力低,這極大地限制了它在電池領域的應用[4]。為了提高單一組分CaCrO4的電荷分離和遷移能力,構建復合物半導體材料可有效降低其電荷轉移阻抗,進而提高其在電池中的利用效率[5]。三氧化二鉻(Cr2O3)是一種高效的提高半導體材料電荷遷移和分離效率的電荷轉移載體,經(jīng)常被用來增強單一組分半導體材料的電化學性能[6]。將Cr2O3與CaCrO4結合,構建新型C
化學工程師 2021年8期2021-10-14
- 考慮共振電荷轉移的離子引出過程理論研究
原子間的共振電荷轉移過程則會對產(chǎn)品豐度造成污染, 因此在研究離子引出過程時應考慮共振電荷轉移的影響. 本文利用粒子模擬(PIC)法以及基于PIC法和雜化PIC法的混合算法研究了考慮共振電荷轉移的電場法離子引出過程, 通過對一維平行板法的引出方式進行數(shù)值計算, 獲得了離子引出過程中共振電荷轉移的基本性質(zhì)和關鍵影響因素—共振電荷轉移截面、引出時間、背景原子密度和蒸氣寬度, 并據(jù)此得到了離子發(fā)生共振電荷轉移比例的經(jīng)驗公式; 二維工況下的平行板法、交替偏壓法、Π型
物理學報 2021年14期2021-08-05
- 理論研究晶體場效應和電荷轉移效應對Co2+的2p電子X射線L2,3吸收邊光譜的影響
程 效,BORA Debajeet K.,GLANS Per-Anders,GUO Jinghua,羅 毅(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zhì)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合肥230026;2.Advanced Light Source,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Berkeley CA 94720,USA)1 IntroductionCobalt-containing materials are receiving r
高等學?;瘜W學報 2021年7期2021-07-11
- 一體式再生燃料電池的性能衰減研究
測到電解池的電荷轉移阻抗顯著增大,并得出電解池性能的衰減主要受膜電極材料穩(wěn)定性的影響。但是,這些研究多是針對電解池在額定工作條件下的性能衰減問題,對于URFC 發(fā)電-電解循環(huán)模式中復雜工況條件造成的性能衰減問題研究不足,鮮有相關報道。為了提高URFC 的耐久性,分析發(fā)電-電解循環(huán)工況中的性能衰減模式是什么,探明相關機理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完成對URFC 單電池的開發(fā),開展了FC 模式和WE 模式循環(huán)運行的實驗研究,對實驗前后的衰減行為進行了性能表征,并結合
電源技術 2021年6期2021-07-06
- 磷鎢酸電極材料的超級電容器性能研究
四丁基溴化銨電荷轉移配合物,并對其超級電容器電極電容性能進行研究.1 實 驗1.1 磷鎢酸鹽四丁基溴化銨電荷轉移配合物的合成利用電子天平稱量出摩爾質(zhì)量比為1∶4的磷鎢酸鹽和四丁基溴化銨,然后溶于適量的去離子水中.將所得溶液抽濾,干燥6 h,即可得到不溶于水的磷鎢酸鹽四丁基溴化銨電荷轉移配合物(即待測樣品).1.2 修飾玻碳電極準備好麂皮、Al2O3粉末和去離子水,來預處理玻碳電極.首先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玻碳電極的表面,然后在麂皮表面將適量的Al2O3粉末和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21年1期2021-05-19
- 專利名稱:一種降低二硫化鉬基催化析氫電極電荷轉移阻抗的方法
催化析氫電極電荷轉移阻抗的方法。針對現(xiàn)有的二硫化鉬納米薄片間及其與底部電極之間載流子傳輸效率低、半導體2H相二硫化鉬催化析氫活性低的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核心包括如下內(nèi)容:(1)摻入聚乙烯吡咯烷酮,使二硫化鉬產(chǎn)生由半導體2H相到金屬1T相的轉變;(2)均勻引入還原氧化石墨烯形成三維導電網(wǎng)絡,改善二硫化鉬片層間及與底部電極的電接觸;(3)銅薄膜電極作為導電基底,其與催化活性功能層有優(yōu)良電接觸,可有效提升電荷轉移效率。本發(fā)明適用于常溫下酸性溶液中的催化析氫反應。
中國鉬業(yè) 2021年1期2021-04-04
- 封閉處理對工程車用件磷化膜形貌和耐蝕性的影響
合阻抗譜得到電荷轉移電阻(Rct)等電化學參數(shù)。非電化學方法即硫酸銅點滴實驗,參照GB/T 6807-2001執(zhí)行。2 結果與討論2.1 封閉處理工藝條件對封閉處理后的磷化膜耐蝕性的影響以電荷轉移電阻和耐硫酸銅腐蝕時間作為評價封閉處理后的磷化膜耐蝕性的指標,一般來說,電荷轉移電阻越大,耐硫酸銅腐蝕時間越長,意味著磷化膜的耐蝕性越好[8,9]。2.1.1 封閉液中硅酸鈉的濃度的影響當封閉液溫度和封閉時間保持不變時,封閉液中硅酸鈉的濃度對電荷轉移電阻和耐硫酸銅
電鍍與精飾 2021年3期2021-03-19
- 低維光電材料缺陷與界面增強拉曼散射
,8]。由于電荷轉移受能帶、態(tài)密度等基底物化性質(zhì)的影響,為了提高低維光電材料的拉曼增強效應,缺陷和界面工程被引入其中。這些缺陷和界面結構作用于低維光電材料內(nèi)部,可以影響電荷轉移過程,達到提高SERS 活性的目的,但這些現(xiàn)象難以用SERS 中已有的表面概念來理解和認識。程光煦先生在《也談光散射增強》中提到:“增強”不僅僅發(fā)生在表面,對于體內(nèi)結構也有該現(xiàn)象[9]。這啟發(fā)人們對于SERS 中的表面是否需要重新理解和認識,其尺度范圍是否需同前文一樣進行科學有效的定
中國光學 2021年1期2021-02-05
- 雙軸向應變對單層GeSe氣體傳感特性的影響*
底材料之間的電荷轉移產(chǎn)生影響[20,21].二維IV-VI族化合物(GeS、GeSe、SnS、SnSe)穩(wěn)定性好、蘊藏豐富、價格低廉、對環(huán)境無污染,且可以通過制備不同層數(shù)的二維IV-VI族化合物來調(diào)控它們的能帶結構、功函數(shù)、電流/電壓比、光響應特性等電學和光學性質(zhì)來實現(xiàn)在不同場景的應用[22,23].二維鍺的硫化物,尤其GeSe是具有約1.0 eV的直接和間接帶隙的p型半導體,它的單層結構具有直接帶隙和很小的載流子有效質(zhì)量[24],因而受到了更多關注.有文
物理學報 2020年19期2020-10-22
- 有機共晶中分子帶電荷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
,基于分子間電荷轉移的有機光電材料展現(xiàn)出許多新穎的電學和光學性質(zhì),其在電導、鐵電、光響應發(fā)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1-3]。這類材料獨特的性質(zhì)源于其自身可設計的組成單元:電子給體分子和電子受體分子。給體分子和受體分子在相互作用時,會發(fā)生分子間的電荷轉移,并形成電荷轉移配合物。一般,由2種或多種給體分子和受體分子形成的晶體叫有機共晶。研究發(fā)現(xiàn),有機共晶材料的光電性質(zhì)不僅受給體分子和受體分子的結構所調(diào)控,而且受它們的組成比例及分子間的堆積模式所影
山東化工 2020年15期2020-09-01
- 二乙醚、二異丙醚與水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
成時各基團的電荷轉移過程。本文計算了2種復合物形成時兩單體的電荷轉移情況,結果如圖3所示??梢钥闯觯瑥秃衔锏男纬蛇^程中,電荷轉移過程通常發(fā)生在形成氫鍵的幾個原子上,形成的O?H???O氫鍵上電荷密度增加(藍色),表明有非共價鍵形成。對于二乙醚與水形成的復合物體系,電荷轉移多發(fā)生在水分子和二乙醚的醚氧原子上。此外,二乙醚分子的C?O鍵上的電荷密度降低(紅色),C?C鍵上的電荷密度稍有降低。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二乙醚與水形成復合物時,伴隨有分子間的電荷轉移及分子內(nèi)的
化工技術與開發(fā) 2020年8期2020-08-26
- 磷酸鐵鋰電池充放電循環(huán)過程中電化學阻抗實驗研究
阻抗,Rp為電荷轉移阻抗,Q2為固態(tài)擴散阻抗。由圖3b)可知,在充放電循環(huán)過程中電池歐姆阻抗基本維持穩(wěn)定,僅在充放電循環(huán)后期出現(xiàn)輕微增大,說明電解液、集流體、隔膜等性質(zhì)非常穩(wěn)定,在經(jīng)過長期充放電循環(huán)后沒有出現(xiàn)嚴重劣化。由圖3c)可知,電荷轉移阻抗呈現(xiàn)先減小后增大趨勢,這也與實測譜圖的結果一致,說明在充放電循環(huán)初期電池被活化,有利于電化學反應的進行,但在充放電循環(huán)后期,活性材料性能逐漸衰退,電荷轉移難度增加。由圖3d)可知,鋰離子的固態(tài)擴散阻抗僅在充放電循環(huán)
熱力發(fā)電 2020年8期2020-08-05
- 共軛單元調(diào)控三苯胺類敏化染料電子激發(fā)性質(zhì)的計算研究
基敏化染料在電荷轉移過程中的分子內(nèi)回流現(xiàn)象,通過在額外受體苯并噻二唑和π橋乙烯之間增加苯、噻吩、呋喃和吡咯等共軛單元設計了4個新的染料分子,基于第一性原理計算探究了共軛單元對染料RL1激發(fā)態(tài)的調(diào)控作用。結果表明,苯并噻二唑在起到額外受體電子推拉作用的同時,由于較強的吸電子能力,導致一定的電子回流;設計的4種染料分子與RL1染料相比,苯、噻吩、呋喃和吡咯既減弱了苯并噻二唑的吸電子能力,又起到了一定的電子供體作用,明顯增強了氰基乙酸基團的吸電子能力。在染料分子
河北科技大學學報 2020年3期2020-07-14
- 基于密度泛函理論對咔咯-吩噻嗪二元體激發(fā)態(tài)電荷轉移的研究
的供體-受體電荷轉移進行了計算研究,探討了供體的位置和間隔基的性質(zhì)對供體-受體激發(fā)態(tài)電荷轉移的影響.1 計算方法研究了F10C、PTZ和7種二元體等9種分子(圖1),所有計算均用Gaussian 09程序[12]完成. 采用極化連續(xù)介質(zhì)模型(Polarizable Continuum Model,PCM)計算CH2Cl2的溶劑效應. 采用B3LYP/6-31G(d,p)基組,對分子進行基態(tài)幾何構型優(yōu)化. 采用TD-DFT理論[13-14]對PTZ進行激發(fā)態(tài)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3期2020-07-01
- CCD型軟X射線探測器能量分辨率提高方法研究
在電荷擴散、電荷轉移損失以及噪聲等缺陷,器件的能量分辨率降低,譜峰變?yōu)榉歉咚剐?,導致能量相近的軟X射線能譜發(fā)生重疊,嚴重影響后續(xù)的解譜工作。針對這些問題,文章首先對CCD型軟X射線探測器成像過程(光電轉換過程、電荷收集過程以及電荷轉移過程)進行建模,仿真分析了CCD型軟X射線探測器能量分辨率降低的原因,提出一種能量分辨率提高方法。仿真及實驗結果表明,電荷收集以及電荷轉移兩階段是降低CCD能量分辨率的主要原因;采用針對這兩階段的修正方法對能譜進行校正后,譜峰
航天返回與遙感 2020年1期2020-04-24
- 從軌道作用角度研究S…π非共價作用結構特征
度最大,導致電荷轉移量最大,所以表現(xiàn)出來的相互作用也最強。基于此種思想,本研究通過FHS與相互作用單體進行勢能面掃描的方法得到偏移量、軌道重疊積分、電荷轉移量與相互作用能之間的對應關系,從而驗證我們的猜測。本研究從分子軌道角度揭示弱相互作用的結構特點及作用本質(zhì),從而為超分子材料的設計和合成提供理論指導。1 計算方法本研究以前期工作中FHS模型化合物與乙烯(C2H4)、乙炔(C2H2)、1,3-丁二烯(C4H6)和苯環(huán)(C6H6)形成的穩(wěn)定二聚體結構為研究對
廣州化工 2020年5期2020-03-31
- 用于超級電容器的層狀Co3O4/Ti納米片柔性電極及其低電荷轉移電阻
韓丹丹 趙 遠 申 燁 丁元生 程振玉 景曉燕 張學儀(1吉林化工學院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吉林 132022)(2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哈爾濱 150001)(3吉林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吉林 132012)0 IntroductionTheurgent demand for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s in flexible and lightwe
無機化學學報 2019年8期2019-08-08
- 多場耦合條件下的B10銅鎳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蝕行為
元件,Rt為電荷轉移電阻,Rf為膜層電阻。(a) 海水流速3 m/s(b) 海水流速6 m/s圖5 試樣在含砂海水經(jīng)不同時間沖刷腐蝕后的電化學阻抗譜Fig.5 EIS of samples after erosion corrosion in sandy seawater for different times: (a) seawater flow rate of 3 m/s; (b) seawater flow rate of 6 m/s圖6 電化學阻抗
腐蝕與防護 2019年7期2019-07-27
- 密度泛函理論研究有機太陽能電池界面的激子分離及電荷轉移速率:DR3TBDT/PC60BM 體系
處分離并伴隨電荷轉移態(tài)Charge transfer(CT)的產(chǎn)生(分離效率ηCS),(4)電荷(空穴和電子)分別在給受體材料中傳輸并到達電極后富集(收集效率ηCC).在整個光致電荷產(chǎn)生的過程中,由(3)到(4),電子和空穴也會發(fā)生重組(重組效率ηCR)又回到基態(tài),因此,要提高器件的整體效率,ηA,ηD,ηCS和ηCC應該最大化,而ηCR應該最小化.然而,目前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很難建立起過程中的每種效率與界面化學結構之間的關系,并且對于光伏活性材料的設計沒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 2019年1期2019-03-19
- Eu摻雜GaN薄膜的陰極熒光特性
陷態(tài),命名為電荷轉移態(tài)(Charge transfer state)。電荷轉移態(tài)會對Eu離子的發(fā)光起到促進作用。Shinya Higuchi等[11]進一步證明了Eu離子在GaN中存在不同的光學中心,而電荷轉移態(tài)對某些光學中心發(fā)光起促進作用。但是,并沒有人證明電荷轉移態(tài)的存在,這限制了研究其如何促進Eu離子發(fā)光。另外,對于Eu離子摻雜GaN基質(zhì),Eu離子和GaN本身缺陷的能量傳遞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離子注入是一種可精確控制摻雜濃度的方法,在本工作中,我們采
發(fā)光學報 2018年9期2018-09-10
- 激發(fā)態(tài)電荷轉移有機體的多鐵性研究?
近年來在有機電荷轉移化合物中,人們相繼發(fā)現(xiàn)了鐵電性、鐵磁性以及磁電耦合性質(zhì)[32?34].電荷轉移化合物是由一個提供電子的分子(給體donor,D+)和一個接受電子的分子(受體acceptor,A?)有序排列后構成的有機電荷轉移化合物,因其超分子結構D+A?D+A?···而在室溫下表現(xiàn)出很好的鐵電性.例如由均苯四甲酸二酰亞胺作為電子受體和嵌二萘衍生物作為電子給體產(chǎn)生的電荷轉移晶體在10 kV/cm的電場下電極化強度可以達到6μC/cm2[32].而電荷轉移
物理學報 2018年15期2018-09-06
- 靜電平衡狀態(tài)下導體接地后電荷轉移及分布探討
下導體接地后電荷轉移及分布情況是學生比較困惑的一類問題.學生往往習慣利用同種電荷排斥“最遠”、異種電荷吸引“最近”的方法判斷導體接地后電荷的轉移及分布,然而這種方法僅僅適用一些簡單物理模型的分析,屬于二級結論,不具有普適性,對于更復雜一些的物理模型用此種方法就無法判斷,因此要求學生能夠從本質(zhì)上來分析這一類問題.從本質(zhì)上來看,電荷是因為受到電場力的作用而發(fā)生移動,而移動方向就是電荷的受力方向.正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將從高電勢向低電勢移動,負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
物理通報 2018年8期2018-07-25
- 1,8-萘酰亞胺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電存儲性能
越多,越利于電荷轉移,形成更穩(wěn)定的電荷轉移絡合物。另外,本文還對原料和產(chǎn)物的電子結構、分子軌道和能級進行了分子模擬計算,研究了三種化合物基態(tài)和激發(fā)態(tài)的差別,并對其電子轉移過程進行了理論分析。萘酰亞胺;吸電子基團;電荷轉移;分子模擬;存儲性能1 引言近年來,有機功能材料因其成本低、結構多樣、分子可設計性強以及可隨意裁剪等優(yōu)點,被廣泛用于光電材料中1。其中,1,8-萘酰亞胺類化合物因具有優(yōu)良的光學及電學性能以及良好的光化學穩(wěn)定性、熱穩(wěn)定性和結構易修飾等特點成為
物理化學學報 2017年11期2018-01-12
- 線性Fe2Co化合物的雙向光誘導金屬–金屬電荷轉移
導金屬–金屬電荷轉移吳 凱(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北京 100871)磁性和極性是功能材料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性質(zhì)1。單一的磁化或者極化強度調(diào)控可以通過客體分子、壓力、光和熱等外界刺激實現(xiàn),其中光調(diào)控以其操控簡便、響應快速等特點成為研究熱點。但是到目前為止,在單個分子中同時實現(xiàn)磁化和極化調(diào)控的化合物中,光誘導磁性的改變停留于單向調(diào)控的階段,對極性的調(diào)控也僅限于理論推導層面2。實現(xiàn)不同光照條件對材料的雙向調(diào)控以及實驗觀測磁性和極性的改變?nèi)允且粋€很大的挑戰(zhàn)。
物理化學學報 2017年10期2017-11-01
- 3CzIPN分子熱活化延遲熒光機制的理論研究
nt2.3 電荷轉移距離和其他的光物理參數(shù)為了考察3CzIPN分子S1態(tài)的電荷轉移性質(zhì),分析了電子激發(fā)期間的電荷轉移長度指數(shù)Δr以及空穴和電子之間的重疊積分S,相應數(shù)據(jù)列于表2中. 從表2中可以看出,3CzIPN的電荷轉移距離為0.347 5 nm,S值非常小,僅為0.027,這表明3CzIPN的S1態(tài)是電荷轉移態(tài). 3CzIPN的S1態(tài)的電荷轉移特征可以從最高占據(jù)分子軌道(HOMO)和最低未占據(jù)分子軌道(LUMO)的電子分布中獲得更直觀的證據(jù). 如圖3所
化學研究 2017年4期2017-09-12
-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基底及機理的研究進展
子體共振; 電荷轉移中圖分類號: O 657.3 文獻標志碼: AReview of Substrate and Mechanism for Surface-enhancedRaman SpectroscopyHONG Zhouqin1, ZHANG Yanpeng2, LU Jing1, HE Dannong1,2(1.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Nanotechnology, Shanghai 20
有色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7年2期2017-05-31
- 電荷耦合器件中子輻照誘發(fā)的位移效應
號非均勻性和電荷轉移效率等關鍵性能參數(shù)退化顯著。研究結果表明:暗信號的退化是由于中子輻照產(chǎn)生的體缺陷能級在耗盡層中充當復合-產(chǎn)生中心,增大了熱載流子的產(chǎn)生率所致,而各像素單元暗信號退化的不一致性使暗信號非均勻性增大;電荷轉移效率顯著減小則是由于中子輻照在轉移溝道中產(chǎn)生的體缺陷不斷捕獲、發(fā)射電子所引起。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飽和輸出電壓的退化可以忽略不計,表現(xiàn)出較好的抗位移損傷能力。電荷耦合器件; 中子輻照; 位移效應; 電荷轉移效率; 暗信號1 引 言電荷耦合
發(fā)光學報 2016年1期2017-01-20
- 一種電荷轉移晶體的磁和介電弛豫性質(zhì)
南京7)一種電荷轉移晶體的磁和介電弛豫性質(zhì)張雪梅1于姍姍2張輝2段海寶*,2 (1安徽科技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蚌埠233100) (2南京曉莊學院環(huán)境科學學院,南京211171)在外加電場下,利用分子的旋轉和取向運動是組裝分子介電馬達以及弛豫型分子介電體的一個主要策略。在本論文中,我們制備并表征了一個新的電荷轉移晶體[C10-DMPy][Ni(mnt)2](1)(C10-DMPy+=1-decanel-N,N-dimethylpyridinium,mn
無機化學學報 2016年1期2016-12-01
-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新材料及規(guī)模制備研究2013年度進展報告
的電荷分離、電荷轉移和電荷輸運基本物理過程。光功能分子在半導體表面的微結構表征,利用時間分辨光譜和電學測量技術,考察復雜界面電荷轉移動力學機制。澄清染料分子結構-組裝體微結構-電荷轉移動力學-器件參數(shù)之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機制。逐漸建立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微尺度界面電荷轉移、電荷復合與載流子輸運及器件物理模型。關鍵詞:太陽電池 染料 界面 電荷轉移Abstract:Desig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ries o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6年4期2016-11-19
- 考慮Duschinsky轉動效應的電荷轉移速率理論
y轉動效應的電荷轉移速率理論陳九菊(黑龍江工程學院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0)根據(jù)費米黃金規(guī)則,在位移簡諧振子近似下,采用路徑積分方法推導了一個高斯類型的關聯(lián)函數(shù)形式,并最終發(fā)展了一個考慮Duschinsky轉動效應的電荷轉移速率理論。文中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不需要計算復雜的弗蘭克-康登因子,從而將Duschinsky轉動效應自然地包括到理論形式之中。在位移簡諧振子近似下,所發(fā)展的電荷轉移速率形式可以回歸到已有的電荷轉移速率理論。電荷轉移
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 2016年5期2016-11-12
- 不同氧化程度的摻硼金剛石膜電極的電化學性能及電荷轉移速率研究
電化學性能及電荷轉移速率研究于鵬1,2邢璇3王婷2,?1.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huán)境與能源學院, 深圳 518055; 2. 北京大學環(huán)境工程系, 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871; 3. 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huán)境學院, 北京 100081; ? 通信作者, E-mail: wang_ting@pku.edu.cn通過陽極電化學氧化法, 制備不同氧化程度的摻硼金剛石膜(BDD)電極, 并對其進行表征。分別采用循環(huán)伏安法和 Mott-Schott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5期2016-10-14
-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新材料及規(guī)模制備研究2013年度進展報告
的電荷分離、電荷轉移和電荷輸運基本物理過程。光功能分子在半導體表面的微結構表征,利用時間分辨光譜和電學測量技術,考察復雜界面電荷轉移動力學機制。澄清染料分子結構-組裝體微結構-電荷轉移動力學-器件參數(shù)之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機制。逐漸建立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微尺度界面電荷轉移、電荷復合與載流子輸運及器件物理模型。關鍵詞:太陽電池 染料 界面 電荷轉移Novel Material and 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Dye-sensitized
科技資訊 2016年5期2016-08-13
- 發(fā)光光譜研究不同粒徑CdS量子點與鈷肟分子間的電荷轉移
鈷肟分子間的電荷轉移葉云1,2,徐鈺興1,2,馮兆池1,王秀麗1*,李燦1*(1.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大連116023;2.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100049)摘要:本文使用穩(wěn)態(tài)及時間分辨發(fā)光光譜研究CdS量子點鈷肟(CoⅢ(dmgH)2(3-(OH)py)Cl)分子耦合光催化產(chǎn)氫體系中CdS量子點粒徑大小在CdS-鈷肟分子間電荷轉移中的作用。粒徑為3.9,4.4 和5.0 nm的CdS量子點都表現(xiàn)出帶邊
光散射學報 2016年2期2016-06-30
- LSC包覆改性LiFePO4/C鋰電池正極材料特性研究
上的截距代表電荷轉移阻抗(Rct)。總體上各樣品電荷轉移阻抗隨LSC含量的增加先減小后增大。L1樣品電荷轉移阻抗與L0樣品相差不大,樣品L2、L3、L4和L5的電荷轉移阻抗均小于L0樣品,L4樣品的電荷轉移阻抗最小,僅為46.5 Ω。可見,適當含量的LSC包覆能夠減小正極材料的電荷轉移阻抗,該現(xiàn)象與導電高聚物聚噻吩包覆LiFePO4的情況類似[11]。電荷轉移阻抗的減小有助于克服充放電過程中的動力學限制,增大充放電容量。而當LSC的包覆量超過最佳值時,Li
電源技術 2015年6期2015-11-21
- 一種基于電荷轉移的電催化氧化還原系統(tǒng)
文摘一種基于電荷轉移的電催化氧化還原系統(tǒng)該專利公開了一種電催化氧化還原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氧化還原介體、氧化還原催化劑和與介體接觸的電極。氧化還原介體為電解質(zhì)溶液;氧化還原催化劑分散在電解質(zhì)溶液中直接與電解質(zhì)溶液相接觸,氧化還原催化劑的組成為:鈷金屬氧化還原催化劑與苯醌類氧化還原介體聯(lián)合使用,另一種形式為氮氧化物氧化還原催化劑與硝酰類氧化還原介質(zhì)的聯(lián)合使用。該系統(tǒng)可以在電化學電池中使用,其特征在于:陽極或陰極中包括一種昂貴的金屬(如鉑)。(Wisconsin
石油化工 2015年11期2015-08-15
- 雙環(huán)金屬銥(lll)異腈配合物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性質(zhì)
化還原反應,電荷轉移方式增多,電荷轉移程度增大,使βtot值顯著增加,其中1a+([(C∧N)2Ir(CNR)2]+(R= CH3))發(fā)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βtot值分別增大了75倍和144倍.因此,這類雙環(huán)金屬銥(III)異腈配合物的氧化還原反應可以有效地調(diào)節(jié)其二階NLO性質(zhì).雙環(huán)金屬銥(III)異腈配合物;二階非線性光學性質(zhì);密度泛函理論;氧化還原反應;電荷轉移www.whxb.pku.edu.cn1 引言1961年以來,非線性光學(NLO)發(fā)展迅速
物理化學學報 2015年2期2015-08-15
- 羥基-碳納米管氣體傳感器氣敏性的仿真研究*
發(fā)地進行)。電荷轉移量ΔQT>ΔQH>ΔQP>ΔQV,T 位置的電荷轉移量為0.272×10-19C,大于其他三種吸附位形,最后從吸附距離D 上也可以看出:DT<DV<DP<DH,T 位置的吸附距離最小,說明吸附作用越大,吸附結構越穩(wěn)定。由上面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頂位(T)吸附時,吸附能最大,電荷轉移量最多,吸附距離最小,是最佳的吸附位置。表1 SWCNT 的Cl2 吸附數(shù)據(jù)Tab 1 Cl2 adsorption data of SWCNT(表中ΔQ 為碳納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15年8期2015-03-30
- 航空相機掃描像移片上補償技術
致沿著TDI電荷轉移方向的分辨率總是低于垂直于該方向的分辨率[8-11]。針對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基于幀轉移CCD的查打一體化航空相機工作原理,然后針對幀轉移CCD的電荷轉移特性建立了行間電荷轉移的數(shù)學模型,最后通過結合查打一體化航空相機工作原理與幀轉移CCD電荷轉移特性提出了一種真相位的掃描像移補償方法。2 基于幀轉移CCD的查打一體化航空相機工作原理2.1 幀轉移CCD凝視成像原理圖1為幀轉移CCD的結構框圖,與全幀轉移CCD、行間轉移CCD不同,幀轉移
激光與紅外 2015年4期2015-03-29
- 電荷轉移感應按鍵設計說明書
61006)電荷轉移感應按鍵設計說明書吳文勇(廈門華聯(lián)電子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6)本文主要講述電容電荷轉移理論,并根據(jù)此理論設計電荷轉移電路,最終由電荷轉移電路與倍壓脈沖發(fā)生器實現(xiàn)電荷轉移感應按鍵功能。此感應按鍵可應用于玻璃、塑料等作為面板的非接觸式人機操作輸入。電荷轉移;電容感應;容抗;倍壓概述感應技術正在迅速地成為人機界面操作的媒介,人們在應用并享受這種全新的技術所帶來的方便、美觀、無機械壽命等好處。本文就個人研發(fā)的新型感應設計技術作詳細說
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 2014年8期2014-03-25
- 水二聚體間電荷轉移與分子軌道研究
n,EX)、電荷轉移能(charge transfer,CT)和耦合作用能(coupling,MIX)等,其中的電荷轉移是指氫鍵供體-受體間的電荷轉移,這是一種典型的量子效應,無法用經(jīng)典力學方法準確地描述。因此,對常溫下液態(tài)水體系的模擬研究采用從頭分子動力學方法更加合適[1-2]?;诿芏确汉碚摰膹念^分子動力學方法(car-parrinello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CPMD)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被用于研究液態(tài)水體系
唐山學院學報 2014年6期2014-01-02
- 電荷轉移配合物[N-(4-氟-芐基)-3,5-二甲基吡啶][Ni(dmit)2]的合成及其晶體結構
良芳,張 輝電荷轉移配合物[N-(4-氟-芐基)-3,5-二甲基吡啶][Ni(dmit)2]的合成及其晶體結構*黃良芳,張 輝(黃山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安徽,黃山 245041)設計合成了一種電荷轉移配合物,[N-(4-氟-芐基)-3,5-二甲基吡啶][Ni(dmit)2],其中dmit = 1,3-二硫醚-2-硫酮-4,5-二硫烯,并對其進行了元素分析和紅外光譜表征,用X-射線單晶衍射儀測定了配合物的結構。結果表明,此配合物屬于單斜晶系,21/c 空間群,
井岡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年4期2013-10-28
- ρ(Ca2+)對碳鋼在 NaHCO3-NaCl-CaCl2溶液中腐蝕行為的影響
電極過程中的電荷轉移電阻,Rt與腐蝕速率成反比;L表示感抗參數(shù),量綱為H,C表示電極與溶液兩相之間的雙電層電容。圖6是試樣在NaHCO3-NaCl-CaCl2溶液中的ρ(Ca2+)與電荷轉移電阻的曲線。由圖6可知,溶液中ρ(Ca2+)在0~640 mg/L時,電荷轉移電阻隨著ρ(Ca2+)的增加而逐漸增大,其中當ρ(Ca2+)為160 mg/L時電荷轉移電阻出現(xiàn)降低的情況,可能是試樣表面CaCO3層脫落導致;當ρ(Ca2+)超過640 mg/L時,電荷轉移
失效分析與預防 2011年3期2011-07-17
- 一種提高星敏感器動態(tài)性能的方法*
式,包括硬件電荷轉移和軟件提高信噪比(SNR)兩部分,其中硬件電荷轉移包括CCD的X和Y兩個方向的特殊處理,軟件提高信噪比用DSP實現(xiàn).針對STS星敏感器完成初步設計和計算,表明該方法可以提高星敏感器的動態(tài)性能.運動補償法;星敏感器;動態(tài)性能星敏感器是飛行器姿態(tài)測量的重要部件,一般為靜態(tài)工作,即假設恒星和星敏感器相對靜止,在積分周期內(nèi)星點只對CCD靶面的固定位置感光形成電荷信號.但由于安裝星敏感器的飛行器本體的旋轉、移動、抖動等運動,使得星點在CCD感光區(qū)
空間控制技術與應用 2009年6期200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