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梅派

      • 梅派京劇《穆桂英掛帥》的藝術特色和家國情懷探析
        古人后無來者的“梅派京劇”?!?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梅派京劇”傳承至今,仍受到很多人的尊崇?!赌鹿鹩鞄洝纷鳛槊诽m芳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不僅有梅派唱腔的藝術特色,更體現(xiàn)了濃厚的家國情懷,在新中國剛成立背景下映射了為國為民的愛國精神,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時代價值。一、梅派京劇及《穆桂英掛帥》介紹(一)梅派京劇內涵及發(fā)展梅蘭芳先生是近代中國最為知名的戲曲表演藝術家之一,梅蘭芳先生對中國戲曲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后人尊稱為“四大花旦”之首。梅蘭芳自幼系統(tǒng)學習京劇演唱至11歲便登臺表演,

        普洱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11-23

      • 淺談京劇梅派的藝術特點
        。四大名旦之一的梅派在京劇表演藝術上精心鉆研,勇于革新,創(chuàng)造了很多優(yōu)美的藝術形象,發(fā)展了大量優(yōu)秀劇目,改革與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國內觀眾對其十分歡迎和喜愛。一、抓住人物,重視細節(jié)。京劇演員應該由內心出發(fā)來表現(xiàn)人物,用心去演戲,揣摩人物,揣摩劇情,再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去表現(xiàn)人物。要用表演和道白抓住觀眾的眼睛、耳朵和內心。每一個唱腔、每一個細節(jié)處理、每一個技巧運用都要符合劇情人物的需要,合情合理。以前的老藝術家們去塑造

        公關世界 2022年11期2022-07-11

      • 梅派弟子知多少
        。程硯秋精心學習梅派藝術,但他卻有創(chuàng)新精神,根據(jù)自己的形態(tài)、嗓聲,其后竟然創(chuàng)造了程派藝術。在此后京劇“四大名旦”評選中,梅蘭芳位居第一,程硯秋則位居第二?!雒诽m芳■程硯秋 李世芳《游園驚夢》梅蘭芳的第二位弟子當屬魏蓮芳。魏蓮芳1925年在北京斌慶班坐科,一次斌慶班的子弟正好與梅蘭芳等名家同臺演出。壓軸大戲是梅蘭芳與余叔巖合演的《打漁殺家》,魏蓮芳站在側幕旁如癡如迷觀看梅蘭芳的演出。演出結束,梅蘭芳回到化妝間卸妝。魏蓮芳竟偷偷地跟了進去,看梅蘭芳卸妝。梅蘭芳

        上海戲劇 2022年2期2022-06-25

      • 淺談京劇梅派青衣行當基礎教學
        ,由梅蘭芳開創(chuàng)的梅派青衣行當在京劇表演中獨樹一幟,影響甚大。為適應京劇藝術多樣化發(fā)展的趨勢,梅派青衣的表演方法以及舞臺演唱技巧就必須與時俱進,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因此,在教學傳承中也就必須引入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從而讓青年梅派青衣演員擁有更靈動的舞臺生命,提升梅派青衣的藝術品質。一、京劇青衣與梅派青衣的由來青衣也被稱為“正旦”,傳統(tǒng)戲劇表演中,青衣所演繹的女性形象大部分都比較端莊賢淑,所以很少用色彩鮮艷的褶子,以青色居多,故稱“青衣”。京劇梅派創(chuàng)始人梅蘭芳集眾家

        戲劇之家 2022年7期2022-03-10

      • 梅派唱腔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滲透與融合
        以梅蘭芳為代表的梅派在京劇發(fā)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京劇中極具代表性的藝術流派。梅派藝術最具特色的是其端莊典雅的舞臺形象與獨樹一幟的唱腔藝術,其中,梅派唱腔在嗓音上追求醇厚的同時,又不失圓潤及音色的飽滿,加上唱法、念白上強調與角色融合,最終形成了雍容大氣又韻味獨特的唱腔藝術。我國民族聲樂產(chǎn)生于勞動人民的社會實踐中,要想演唱好民族聲樂作品,必須博采眾長,從梅派唱腔等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藝術中探索可為民族聲樂藝術所借鑒之長處,為民族聲樂繁榮發(fā)展帶來了更多借鑒性

        黃河之聲 2021年17期2021-11-27

      • 淺析京劇與美聲唱法的異同——以梅派唱腔為例
        各有不同。其中,梅派唱腔是由梅蘭芳先生所創(chuàng)立,京劇旦行中首先形成的是“梅派”,也是京劇演唱藝術中的精華。它的表演方式主要綜合了花旦、刀馬旦以及青衣?!?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梅派”在承載前輩藝人的基礎上,走出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道路,在多個方面都有改革與創(chuàng)造。美聲唱法產(chǎn)生于17 世紀的意大利,其主要特點是音色優(yōu)美且富于變化,聲部區(qū)分嚴格,重視音區(qū)和諧統(tǒng)一,對聲樂發(fā)展有極大的影響。五四運動后,美聲唱法傳入我國,對我國聲樂藝術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京劇與美聲都是對人聲的充分開發(fā)和運用,從而

        戲劇之家 2021年22期2021-11-14

      • 中國京劇梅派男旦與歐洲閹人歌手藝術形態(tài)表演美學價值研究
        展邏輯不同之京劇梅派劇本梅蘭芳京劇代表劇目數(shù)量眾多,按照流派可分為獨創(chuàng)劇目、傳統(tǒng)劇目、革新劇目;按照年代的不同,可分為傳統(tǒng)戲、現(xiàn)代戲和新編古代戲。梅派創(chuàng)造出的典型人物形象,不僅注重塑造人物形象之美,而且注重在舞臺上運用優(yōu)美的身姿和唱腔體現(xiàn)人物內心復雜的情感。梅派京劇把劇目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傳達給廣大群眾,使唱腔、戲劇表演與劇本題材巧妙地融為一體。(二)16—19 世紀初歐洲歌劇主要題材及角色定位早期歌劇多為古希臘與羅馬神話、傳說和虛構的歷史故事,其大多表現(xiàn)強

        藝術家 2020年9期2020-12-06

      • 從《貴妃醉酒》體會梅派做工戲的尺度把握
        、《貴妃醉酒》是梅派代表劇目中的翹楚梅蘭芳一生演出過多少個劇目,扮演過多少個角色,恐怕沒人能準確地說出來。將梅先生演出過的不勝枚舉的劇目,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歸類,并找出其中的翹楚之作,應當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主要因為這種規(guī)則非常難以準確地制定。比如,經(jīng)常可以想到的分類方法:按傳統(tǒng)戲、時裝戲、新編歷史戲等題材來分類,但是,雖然不少時裝戲屬于梅先生的創(chuàng)新,但這些劇目往往并不是展現(xiàn)梅先生精湛藝術水準的代表作;按所飾角色行當分類,梅先生飾演過的角色,行當所屬有過:青

        人文天下 2020年20期2020-11-30

      • 淺談京劇梅派唱腔與伴奏的特點
        致、圓美的境界。梅派作為京劇藝術的代表門類,其唱腔和伴奏之美體現(xiàn)了我國古典藝術對美的根本要求,那就是“和”。眾所周知,我國歷代審美意識都體現(xiàn)了以和為美的哲學思想,這可謂是中國古代美學的精華所在。京劇梅派藝術向來崇尚簡潔至上,無論是唱腔還是伴奏,均有這種感覺。它很少強調某一局部的特征,也很少突出某一細節(jié),而是在整體中尋找一種微妙的平衡。尤其在腔法當中,追求一種“大味”“大美”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實現(xiàn)從有到無的藝術境界。梅蘭芳曾說過:“歌唱音樂結構第一,如同作

        劇作家 2020年1期2020-03-02

      • 不管有多難,我也要把男旦藝術傳下去
        作為京劇梅派藝術第三代嫡傳弟子、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的領銜主演,胡文閣是梅派大旗下唯一的男旦。他現(xiàn)場清唱了一句梅派唱腔,博得滿堂喝彩。令胡文閣焦慮的是,他還沒有找到梅派第四代接班人,他呼吁大家多關注國粹,多關心傳統(tǒng)藝術,努力發(fā)揚中華文化。藝術在我們的生活中,跟每個人都分不開。我們高興的時候可以哼兩句,不開心的時候可以豪放兩句,其實都在藝術的范疇之內。梅蘭芳京劇藝術最美之處就是中國之美,將中國古典美發(fā)揮到了極致。大家可能覺得,一個老頭怎么能演一個仙女?這就

        環(huán)球人物 2020年1期2020-01-13

      • 不白醉的酒
        明前茶周末,看梅派弟子胡文閣的訪談,深有感觸。胡文閣年輕時,梅葆玖先生向他親傳梅派男旦在唱腔、念白、姿態(tài)上清雅端莊、靈動深情的特質。每天,師徒倆對著一面墻那么大的鏡子練功,一招一式,一顰一笑,一字一句,梅先生都為胡文閣逐一點撥。《貴妃醉酒》為何能成為梅派的代表性劇目,感動一代又一代的戲迷?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演貴妃的是男子,他演女人不會照搬原生態(tài)的生活體驗,而是必須通過觀察、提煉、去蕪存菁。所以,貴妃的美更為凝練與耐人尋味;第二,梅派有“高開低走”的傳統(tǒng)

        潤·文摘 2019年11期2019-12-13

      • 別樣梅香:京劇梅派藝術在日據(jù)臺灣
        以梅蘭芳為典范的梅派藝術流傳最廣、傳人最盛,甚至首傳至海外。目前學界主要關注梅派藝術在日本、美國、蘇聯(lián)的流播,而鮮見有關梅派藝術在日據(jù)時期我國臺灣地區(qū)傳播方面的研究。梅蘭芳是日據(jù)時期臺灣知名度最高的大陸旦角演員。透過京伶演出、劇目移植、唱片傳唱等方式,梅派藝術傳播至臺灣并深刻地影響臺灣旦行藝術的發(fā)展,確定了臺灣京劇界以梅派為旦角正宗的傳統(tǒng)?!娟P鍵詞】 梅蘭芳;梅派;京劇傳播;日據(jù)臺灣[中圖分類號]J80? [文獻標識碼]A1993年4月14日,在臺灣開放大

        藝苑 2019年5期2019-11-30

      • 嗓音與琴音
        明前茶周末,看梅派弟子胡文閣的訪談,深有感觸。胡文閣年輕時,梅葆玖先生向他親傳梅派男旦在唱腔、念白、姿態(tài)上清雅端莊、靈動深情的特質。每天,師徒倆對著一面墻那么大的鏡子練功,一招一式、一顰一笑、一字一句,梅先生都為胡文閣逐一點撥?!顿F妃醉酒》為何能成為梅派的代表性劇目,感動一代又一代的戲迷?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演貴妃的是男子,他演女人不會照搬原生態(tài)的生活體驗,而必須通過觀察、提煉、去蕪存菁,所以,貴妃的美更為凝練與耐人尋味;第二,梅派有“高開低走”的傳統(tǒng),

        讀者 2019年22期2019-10-31

      • 京劇梅派唱腔藝術研究
        楊朋霖摘 要:梅派唱腔藝術作為國內京劇界的瑰寶,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文從京劇梅派藝術、梅派唱腔特點、梅派唱腔藝術技法等展開探討,并提出梅派唱腔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建議,希望能為京劇梅派唱腔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幫助。關鍵詞:京劇;梅派;藝術;唱腔一、京劇梅派藝術的介紹梅蘭芳先生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之一,名列“四大名旦”之首,為我國京劇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具有《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著名梅派劇目。而梅派藝術是梅蘭芳在借鑒王瑤卿等藝術家精華的基

        大眾科學·中旬 2019年11期2019-10-21

      • 梅派之美,實現(xiàn)美美與共
        別姬》,本是京劇梅派的代表劇目,作為京劇程派藝術傳人,張火丁從程派藝術的角度對其進行了改編。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巴圖表示,這種改編有利于戲曲藝術在新時代的創(chuàng)造性轉換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戲曲藝術的每一次創(chuàng)新都能產(chǎn)生不平凡的影響,而有深厚傳統(tǒng)根基的藝術大家就應該是這種創(chuàng)新的引領者?!睆埢鸲“凑粘膛傻娘L格特點為虞姬重新設計了唱腔和音樂,又按程派的節(jié)奏重新設計了長穗劍舞,讓這一經(jīng)典劇目有了新的高水平的舞臺呈現(xiàn)?!皬埢鸲τ菁н@一角色的情緒、定位都有自己的把握,并且傳達出了

        作文評點報·高中版 2019年36期2019-10-20

      • 京劇梅派的聲腔藝術
        芳大師創(chuàng)造獨特的梅派藝術。獨創(chuàng)藝術,是其個性的體現(xiàn)。在學習梅派藝術的幾年里,了解到梅派唱腔圓潤甜美,自然流暢,較為平淡,被人們常說沒有特點,但這清新自然的梅派唱腔才是其突出的特點,才是更為人所知的“易學”、“難精”。梅派演唱藝術取得的成就,使京劇旦角藝術推向的新的高峰,其具有端莊嫻雅的古典美,含蓄的梅派韻腔,顯現(xiàn)出內在的魅力。戲在人演!感受劇中人物的真實情感,以情代唱,以唱抒情。關鍵詞:京劇;梅蘭芳;梅派;唱腔;中和梅派區(qū)別于他派的首先是大方,自然,不買弄

        青年生活 2019年33期2019-09-10

      • 中國京劇梅派男旦與歐洲閹人歌手聲樂技術本體之比較研究
        【關鍵詞】京劇;梅派;男旦;閹人歌手;聲樂;比較中圖分類號:J821.2;J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1-0013-02中國京劇與歐洲歌劇是中西方文化藝術的瑰寶,是來自不同國度的絢麗的花朵??v觀這兩種音樂戲劇形式,它們是特殊歷史年代的產(chǎn)物,其產(chǎn)生共性與個性并存的兩種舞臺戲劇形式。兩者都曾是中西方音樂舞臺戲劇的寵兒,歌唱及表演藝術等方面有相同之處,也各有所長,對我國聲樂文化藝術史均做出巨大貢獻。一、表演藝術風格之比較(

        戲劇之家 2019年11期2019-05-27

      • 梅蘭芳的唱腔
        曲神韻。關鍵詞:梅派;發(fā)展;傳承;突破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129-02梅蘭芳的藝術成就成為了京劇藝術體系的代表和標志。以梅蘭芳為代表的旦角興起,改變了京劇發(fā)展的軌跡。梅蘭芳集京劇旦角藝術之大成,綜合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特點,創(chuàng)造出自己特有的表演風格——梅派。一、梅蘭芳的演唱觀梅派唱腔具有“中和”的音樂美學觀,這主要表現(xiàn)在自然之美、寓濃于淡、漸變之美和剛柔并濟。的確,梅腔極為簡潔大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9年2期2019-04-23

      • 以樸實傳承不朽 ——淺談京劇梅派的堅持
        續(xù)堅守的。私以為梅派的49名弟子的堅守并非是一種無奈和心酸的守望,而是以“樸實”姿態(tài)堅守那一抹國粹。這一份“樸實”,更不是墨守成規(guī)的固執(zhí),更是對傳承文化的式微的挑戰(zhàn):所有的傳承都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所有的傳統(tǒng)都應循其本。在如今倡導創(chuàng)新的年代,傳承被某些自以為是的人認為是腐朽,我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悠久,摒棄其中的落后和封建成分,大部分傳統(tǒng)文化是非常優(yōu)秀的,也是極具影響力的。梅派京劇的傳承正是對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繼承和發(fā)揚,這種傳承不僅要融入時代觀念,更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含義

        戲劇之家 2018年33期2018-11-14

      • 梅花香自苦寒來 ——記堅持普及京劇、傳承梅派藝術的周燕萍
        《弘揚國粹,傳承梅派藝術——走訪上海梅派藝術傳習所創(chuàng)建人周燕萍》一文,引起了廣泛關注。最近,該刊希望我再寫一篇關于周燕萍的跟蹤報道,正好今年5月19日在周燕萍創(chuàng)建的梅派大舞臺舉辦了紀念梅葆玖先生京劇演唱會,就以此作為這篇文章的由頭吧。梅派演唱會星光閃爍國粹京劇博大精深,梅派藝術更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今年4月25日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先生逝世兩周年的日子,為更好地傳承弘揚梅派藝術,并寄托梅派弟子對恩師的緬懷之情,5月19日下午,上海徐匯燕萍京劇團和北京市梅

        非遺傳承研究 2018年2期2018-10-14

      • 我與京劇大師梅葆玖交往往事
        是京劇迷,特別對梅派藝術情有獨鐘,我覺得梅派藝術太美了。解放前,我曾在上海親眼看到梅蘭芳的兩出戲,一出是《樊江關》,另一出是《販馬記》。我深深被他的藝術感動。解放以后,他來杭州演出,我又看了他和名小生姜妙香合演的《洛神》,我更被梅派唱腔陶醉了。1985年夏天,我在莫干山避暑,寫了我第一篇論述梅派藝術的文章《試論梅派藝術》,在北京中國戲曲學院的學報上發(fā)表了。梅葆玖看了我的文章,十分賞識,給我寫信表揚,使我十分感愧。以后梅葆玖來杭州訪問時,由研究梅派專家池浚博

        民主 2018年7期2018-08-10

      • 京劇梅派胡琴藝術芻議
        【關鍵詞】京??;梅派;京胡中圖分類號:J63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9-0043-01京劇藝術形成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歷史,它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集舞蹈表演、唱腔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于一體。其中,唱腔音樂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專業(yè)演員和戲迷票友的重點研習課題。膾炙人口的唱腔和耳熟能詳?shù)男稍缫殉蔀榫﹦∷囆g的聲音名片。京劇藝術的流派眾多,不同的流派有著不同的劇目,也有著不同的表演風格、唱腔特色,各個

        戲劇之家 2018年9期2018-06-09

      • 藝海無涯 學無止境
        要性?!碴P鍵詞〕梅派 筱派 基調 表演 《貴妃醉酒》 《宋江殺惜》2016年,在湖南省文化廳的關心重視下,“百人計劃”正式啟動,我被選送赴中國戲曲學院深造學習。來到學校以后,跟京劇系主任舒桐、年金鵬二位老師進行了簡單的溝通,他們根據(jù)我本人的專業(yè)條件以及多年來的實際演出情況,給我安排了非常好的老師,一個是著名梅派教育家王志怡,跟她學《貴妃醉酒》;另一個是著名花旦表演藝術家趙乃華老師,跟她學《宋江殺惜》,這兩出戲都是我一直未學,且又非常向往的劇目。從我畢業(yè)到現(xiàn)

        藝海 2017年11期2017-12-28

      • 弘揚國粹 傳承梅派藝術 ——走訪上海梅派藝術傳習所創(chuàng)建人周燕萍
        燕萍京劇團團長、梅派弟子周燕萍創(chuàng)建的上海梅派藝術傳習所正式成立,上海梅派藝術傳習所以研究傳播梅派藝術為己任,標志著梅派藝術在上海的進一步傳承和發(fā)揚。北京梅蘭芳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北京京劇院藝委會秘書長周鐵林先生在上海梅派藝術傳習所成立大會上說:周燕萍創(chuàng)建上海梅派藝術傳習所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梅派藝術傳習所的成立標志著梅蘭芳的藝術在上海薪火更旺,代代相傳,發(fā)揚光大。春節(jié)過后,本刊記者走訪了梅派藝術傳習所的創(chuàng)建者周燕萍。周燕萍與梅派藝術的不解之緣作為

        非遺傳承研究 2017年1期2017-10-14

      • 淺談京劇梅派藝術中和之美
        。關鍵詞:京??;梅派;中和京劇,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遠厚重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梅派”藝術,是京劇大師精心創(chuàng)造,經(jīng)過千錘百煉打造出的綜合藝術。在京劇旦行中,梅蘭芳“梅派”藝術,是影響極其深遠的京劇流派。在表演方式,唱、念、做、打。等各個方面,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融合了京劇旦行的唱腔、表演提升了一個全新的水準,讓我親切的感受到梅派的自然之美,京劇是一門“圓”的藝術。梅派藝術,人們以雍容華貴、端莊大氣來形容內在美的表演風格。以珠潤玉潤、

        科學與財富 2016年36期2017-07-09

      • 梅派藝術探微
        者個人多年來學習梅派青衣的藝術體會,我認為梅派藝術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切表演手段都以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豐富復雜的思想情感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并據(jù)此進行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高水準的藝術創(chuàng)新。這一點,又可以從梅派藝術的唱、念、做、舞四大表演環(huán)節(jié)上分別進行探析。關鍵詞:梅派;藝術梅蘭芳大師始創(chuàng)的京劇梅派藝術,又僅是中國京劇與整個中國戲曲藝術的高峰,而且代表實踐三大演劇體系之一。因此,學習、研究梅派藝術,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一、

        科學與財富 2016年36期2017-07-09

      • 京劇梅派的“梅骨蘭心”與傳承發(fā)展
        子,他一生致力于梅派藝術的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自身是一位杰出的梅派傳人,而且培養(yǎng)了眾多梅派弟子,使得梅派藝術在全國甚至全世界開花結果。今年4月份是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先生逝世一周年,作為梅先生生前非常牽掛的戲曲表演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與梅蘭芳藝術基金會、上海市戲劇家協(xié)會、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近日在滬共同舉辦了“梅派暨梅葆玖先生表演藝術”系列紀念活動,以此表達對梅先生的深切懷念,以及對梅派藝術傳承的愿望和決心。本次紀念活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

        上海采風月刊 2017年7期2017-07-08

      • 梅派”為何“沒派”
        都曾談到,何為“梅派”?就是“沒派”。他們?yōu)槭裁催@樣說呢?梅蘭芳嗓音條件好,亮而甜潤,高而不尖亢。正所謂“珠圓玉潤”,是與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相統(tǒng)一的。梅的行腔如同正楷,中規(guī)中矩;中正平和,悠揚大氣。如書家歐陽詢的法度森嚴,但不緊張;又似趙孟 的隨意平和,但有規(guī)矩。如同儒家的中庸思想。中正平和最忌火氣,但不夠也不行。恰到好處,而不是張揚的發(fā)揮。梅派的做念表唱,均在規(guī)范中有自由度,看似隨意,但規(guī)范極嚴。學習者要么老老實實,否則就是野狐禪,不是那么回事。說起父親梅蘭

        鐘山風雨 2017年2期2017-05-04

      • 三面魏海敏
        ·九歌——魏海敏梅派曲集》《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和《金鎖記》。一人獨挑三部重量級作品,也恰恰體現(xiàn)了作為當代京劇藝術名家的魏海敏所擁有的三重側面:梅門真?zhèn)?、轉益多師、不斷創(chuàng)造。盡管身為臺灣京劇界代表人物、華人藝術界首屈一指的國際性戲劇家,亦是臺灣唯一的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有著諸多顯要身份的魏海敏,當她優(yōu)雅地坐在《新民周刊》記者面前時,卻始終保持著一份謙遜與和善。面對種種贊揚,她總是淡然一笑,輕輕柔柔地從嘴邊吐出一句看似客套卻是真情實感的老話:“我只是個幸運

        新民周刊 2017年15期2017-04-27

      • 著名京劇藝術家李維康 ——一生都在為傳承梅派而努力
        —一生都在為傳承梅派而努力梅葆玖生前,我們經(jīng)常能在一些場合碰見,這個消息非常突然。在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感到十分悲痛。梅葆玖先生為人非常和善,每次見到他,總是笑呵呵的。他是“溫良恭儉讓”的代表,我一直非常敬重他的為人。不僅在生活中我們有過交往,在工作上,我們還在紀念梅蘭芳先生的活動中同臺演出過《鳳還巢》。梅先生和梅夫人非常鼓勵、支持我,希望我可以學習梅派。我自己的恩師華慧麟先生就是梅蘭芳先生的入室弟子。我也非常崇拜梅蘭芳先生,一直在向他們學習。我到法國參加聯(lián)

        臺聲 2016年10期2016-11-26

      • 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吳迎 ——他捍衛(wèi)了梅派演唱風格的純潔性
        迎 ——他捍衛(wèi)了梅派演唱風格的純潔性梅葆玖對梅蘭芳的唱腔藝術和聲腔藝術的發(fā)展做了哪些事?首先,梅先生以身作則、親力親為,捍衛(wèi)了梅派演唱風格的純潔性。10多年前在麥田唱片公司錄制的全本《太真外傳》和全本《貴妃醉酒》這兩張金唱片,是梅派演唱水平的標志性的事,它全面概括了梅派演唱在梅葆玖時代達到的新的水平。運氣、使腔、咬字、口型確確實實捍衛(wèi)了梅派的純潔性,實實在在體現(xiàn)出了“平穩(wěn)之中蘊藏著深厚的功力,簡潔之中包含了豐富的感情”,捍衛(wèi)了“使人感到潔白純真,而蕩滌著人

        臺聲 2016年10期2016-11-26

      • 再現(xiàn)經(jīng)典,追思梅郎當年風采;強強集結,演繹大唐傾世絕戀
        生一生繼承、發(fā)揚梅派藝術的心血,展現(xiàn)了京劇藝術在新時代中煥發(fā)出的新生魅力。12月3、4日,《梨花頌》將再次唱響舞臺,暌違13年的大型交響京劇《大唐貴妃》由北京京劇院、北京市梅蘭芳藝術基金會共同出品,將在天橋藝術中心隆重上演。《大唐貴妃》謝幕近日,本刊記者來到北京京劇院,探班《大唐貴妃》的排練情況,采訪了導演郭小男。郭小男是國家一級導演,現(xiàn)任職于上海市劇本藝術創(chuàng)作中心,導演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級大獎,同時任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理事、中國戲曲導演學會理事、上海戲劇家

        北京紀事 2016年11期2016-11-10

      • 梅葆玖徒弟單娜 ——背負太多責任 一輩子太操勞太累
        其實,當初我只是梅派藝術的追隨者,曾經(jīng)為了青年京劇大賽,買來師姐李勝素的碟片,照著學,硬生生地闖入到了復賽。當時,評委老師很“糾結”,因為我是唱梅派的好苗子,可是師出無門。隨后,不少業(yè)界老師紛紛向梅葆玖推薦我。梅先生二話不說,安排與我見面,最終在梅蘭芳大師誕辰115周年的慶典上,收我為徒。師父一生簡樸,就連收徒儀式都很簡單,一杯清茶,一個叩首,沒有過多要求,就開始教我學唱《西施》。他希望我能把這出劇目學會,從而更好地傳承下來。梅葆玖和她的兩位弟子李勝素、單

        臺聲 2016年10期2016-09-18

      • 首位入門弟子來自臺灣魏海敏:老師的字典里沒有“架子”
        梅葆玖為師,專攻梅派藝術。當時,梅葆玖還沒有好好想過收徒弟這件事,他被海峽對岸跑來的這個“小孩子”扎實的功底和迫切的學習欲望震撼了。如今,斯人已逝,令魏海敏悲痛欲絕,師徒情已整整25年了,她與師父要說的話太多太多,又怎能是三言兩語能講完……首位弟子 來自臺灣“今年初還在北京與老師相見,邊吃烤鴨邊聊起之后要一起錄制梅派保存影音,老師聽到這個計劃很高興,沒想到還沒付諸實踐,老師已經(jīng)離開了。”魏海敏是梅葆玖的首位入門弟子,也是臺灣知名青衣、文藝獎得主。對梅葆玖的

        臺聲 2016年10期2016-09-18

      • 梅韻流長——永續(xù) 玖玖回響——環(huán)宇
        公園音樂堂,舉行梅派經(jīng)典劇目中的經(jīng)典唱腔,以傳統(tǒng)樂器伴奏與中國電影樂團大型交響音樂結合演唱,這當然并非首創(chuàng),昔日的一些樣板戲,大都引入交響音樂伴奏。但將傳統(tǒng)劇目的優(yōu)秀唱段,特別是像梅氏父子兩代百年來的經(jīng)典唱段,融入西洋交響樂中,這就不能說不是一個創(chuàng)舉,這也是梅葆玖生前的強烈愿望。于今,他的單位——北京京劇院,在其院長李恩杰的策劃下,聯(lián)絡一批領導和志士仁人,克服一切困難,推出了這樣一臺以一個旦角流派——梅派的在社會上經(jīng)久傳唱的新舊經(jīng)典唱段的交響音樂會,以此來

        北京紀事 2016年9期2016-09-01

      • 大師已去,家風永存
        日上午11時許,梅派京劇大師梅葆玖于北京病逝,享年82歲。梅先生追悼會于5月3日上午10時在八寶山舉行。梅葆玖,作為梅派藝術傳人,2015年第15屆華鼎獎終身成就大獎獲得者,是梅蘭芳的第九個孩子,不幸的是,手足九人中,只有四個長大成人,其余三人分別是四哥梅葆琛、五哥梅紹武、七姐梅葆玥。【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作為梅蘭芳最小的孩子,梅葆玖自然極為受寵,但是梅蘭芳并不是一位溺愛孩子的父親。當時,戲劇界流行子承父業(yè),梅蘭芳也沒有想著強迫子女,他認為“尊重孩子就像尊重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16年21期2016-08-23

      • 論《太真外傳》青衣唱腔創(chuàng)作的超越意識
        ,又充分地體現(xiàn)了梅派唱腔的藝術風格和個性。【關鍵詞】梅派;青衣;唱腔創(chuàng)作中圖分類號:J8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045-01梅蘭芳先生的表演藝術體系是世界三大戲劇體系之一,梅蘭芳先生審美理想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上獨特的真、善、美統(tǒng)一方式,充分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思維方式、中國文化中的藝術精神和美學思想及其獨特的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在梅蘭芳先生表演體系中,編、導、演、音、服、化、道等綜合藝術都自成體系。在傳統(tǒng)京劇藝術中,梅蘭芳先生

        戲劇之家 2016年15期2016-08-15

      • 世間再無梅葆玖
        ,對于男旦,對于梅派藝術,無疑都是巨大的損失。從十數(shù)天前突然發(fā)病入院,到令人煎熬的昏迷不醒,直至離世后第一時間傳出消息,大大小小的網(wǎng)站、媒體、微博、微信爭相轉載報道,哀思悼念之情不絕……梅葆玖的離開,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與悼念。這,或許是他自己意料不到的。他只知道,自己是梅蘭芳的兒子,是梅派的傳人,卻沒有想到,幾代觀眾對于京劇,對于梅派的熱愛與癡迷,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如果梅蘭芳是美的化身,那么梅葆玖無疑就是梅蘭芳在世間唯一的遺存與承接。加上他的好脾氣,好性

        藍盾 2016年7期2016-07-29

      • 薪火相傳 國粹生輝(六十三)
        先生之幼子、京劇梅派藝術的嫡系傳承者和當今梅派藝術掌門人、中國戲劇藝術的代表人物,梅葆玖先生與世長辭。給京劇藝術和中華文化帶來不可估量的重大損失,更給所有愛戴他的廣大觀眾、同行及社會各界帶來巨大悲痛,引無數(shù)人淚灑天地人間,無不為痛失梅葆玖先生這位德高望重的京劇大師扼腕嘆惜。梅葆玖先生一生致力于傳承梅蘭芳大師所創(chuàng)立的梅派藝術,并且準確完美地再現(xiàn)了梅派藝術的精髓與韻致。梅葆玖先生為傳承推廣中國優(yōu)秀文化藝術,弘揚中國精神,做出了特殊貢獻。他既是梅派藝術的忠臣與功

        北京紀事 2016年8期2016-07-27

      • 梅葆玖的“保守”,意義不輸創(chuàng)新
        梅蘭芳大師開創(chuàng)的梅派藝術的傳承,成就卓著。戲曲界一時還來不及對他在戲曲舞臺上令人尊敬的一生做全面完整的評價,但是有關葆玖先生的話題,卻足以引發(fā)我們對戲曲藝術的現(xiàn)狀與未來前景的深層次思考。葆玖先生曾經(jīng)說,他一生中對父親的藝術繼承多,自己的創(chuàng)作少。因為父親梅蘭芳大師留下那么多優(yōu)秀的梅派經(jīng)典,急需傾注全副身心于搶救和繼承,實在無暇顧及新劇目創(chuàng)作。確實如此,他生命的后四十年一直致力于表演與恢復梅派經(jīng)典劇目,以及為他眾多弟子傳授梅派經(jīng)典。在這個意義上,他的一生是“保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2期2016-07-07

      • 努力過就沒有遺憾
        就是自己本應發(fā)展梅派藝術的年紀恰趕上“文革”。“文革”期間,男旦和老戲都不許再演了,整整14年他沒在舞臺上張過一次嘴,而是管了14年音響?;蛟S正是因此,重返舞臺后,他格外珍惜每一次演出機會,不會放過每一次弘揚梅派藝術的機會。為了弘揚梅派藝術,2013年到2014年,八十歲高齡的梅葆玖,參加北京京劇院紀念梅蘭芳大師的“雙甲之約”活動,奔赴香港、臺灣等地,以及俄羅斯、美國,沿著父親當年的腳步再續(xù)“梅華香韻”。2003年首演的大型交響京劇《大唐貴妃》,正是原汁原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2期2016-07-07

      • 梅葆玖:一代大師終謝幕,清音梅影成絕唱
        其珍惜每一次弘揚梅派藝術的機會:恢復演出經(jīng)典劇目,整理父親的唱片、傳記,多次組織大規(guī)模南北梅派名家匯演……同時,他還在努力傳承梅派與改良新戲。梅葆玖曾言“戲以人傳”,只要是喜愛京劇、喜愛梅派藝術的人,梅葆玖都是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他門下的徒弟有49個,其中胡文閣、魏海敏、李勝素等都是京劇名角。而改良方面,他受到梅蘭芳改良求變、兼收并蓄的影響,主張傳承傳統(tǒng)藝術,但不拘于形式。轟動一時的《大唐貴妃》就是在原來《太真外傳》的基礎上加入了西方歌劇、交響樂等元素,“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2016年21期2016-07-01

      • 梅葆玖先生,您就是大師,世界級的!
        梅蘭芳之子、京劇梅派藝術掌門人、第7至12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京劇院藝委會主任、梅蘭芳京劇團團長、北京市梅蘭芳藝術基金會理事長、梅蘭芳紀念館名譽館長、京劇傳承與發(fā)展(國際)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導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京?。┐硇詡鞒腥嗣份峋料壬虿♂t(yī)治無效,于2016年4月25日11時辭世……張永和悼梅葆玖大師祭文霹靂一聲,噩耗終至!一代宗師,駕鶴西去!年過八旬,已逾古稀,雖非百齡,已登仙籍!未嘗悲恐,一笑而逝!空遺大痛,灑向人世。

        北京紀事 2016年6期2016-05-30

      • 閱讀指津(4)
        段,描寫了他熱愛梅派京劇事業(yè),傳承民族戲曲的事跡,表現(xiàn)了一代藝術大師的執(zhí)著追求。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大師的敬仰和緬懷之情。文章開頭首先以一組排比句概括了作為一代京劇大師的梅葆玖師承名門、多才多藝、門徒眾多、富有愛心等特點,第二段緊承第一段寫了梅葆玖先生的逝世,表達了作者的無限惋惜之情。接著簡要介紹了梅葆玖先生的代表作和成就,讓讀者對傳主形象的認識有一個大概的輪廓。然后4-7段寫梅葆玖先生的出生和從藝之路,有概括,有細節(jié),有敘述,有評價,寫出了梅葆玖先生在

        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 2016年7期2016-05-14

      • 梅派傳奇梅葆玖
        芳的第九個孩子,梅派藝術傳人,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團長。代表作《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太真外傳》《洛神》《西施》等。2015年,獲第15屆華鼎獎終身成就大獎。1934年的春天,梅葆玖出生于上海思南路的梅宅,是梅蘭芳與福芝芳的第九個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作為唯一接過父親男旦衣缽的孩子,他10歲開始學藝,開蒙老師是王幼卿,又從陶玉芝、朱傳茗、朱琴心等前輩學藝。13歲正式登臺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劇。18歲,他和父親同臺演出,至今還記得父

        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 2016年7期2016-05-14

      • 世間再無梅葆玖
        梅蘭芳的兒子,是梅派的傳人,卻沒有想到,幾代觀眾對于京劇,對于梅派的熱愛與癡迷,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如果梅蘭芳是美的化身,那么梅葆玖,無疑就是梅蘭芳在世間唯一的遺存與承接。細雨連綿,攜將春色去。梅華香韻,人間成絕調。在初春時節(jié),梅花謝了匆匆,京劇藝術家梅葆玖翩然謝幕,走完了自己精彩紛呈的82年人生歷程。從此,世間再無梅葆玖,梅郎世家成往昔。這對于京劇,對于男旦,對于梅派藝術,無疑都是巨大的損失。從十數(shù)天前突然發(fā)病入院,到令人煎熬的昏迷不醒,直至離世后第一時間

        新民周刊 2016年17期2016-05-05

      • 梅派藝術傳承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梅派藝術傳承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梅蘭芳大師表演藝術精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梅派藝術。為了紀念梅蘭芳先生為中國戲劇藝術做出的杰出貢獻,更好地傳承梅派藝術,踐行習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議的重要講話精神,我館于2015年10月26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召開“梅派藝術傳承發(fā)展學術研討會”。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高顯莉,梅蘭芳之子、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及來自全國五十多位專家參加了研討會。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高顯莉在研討會開幕式致辭中說,梅蘭芳先生是2

        藝術評論 2015年12期2015-12-08

      • 薪火相傳國粹生輝(五十五)
        京京劇院承辦的“梅派藝術青年人才培養(yǎng)基地”正式在北京京劇院掛牌成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派傳人梅葆玖、杜近芳、李玉芙、王志怡悉數(shù)到場,他們將在梅派青培班今后的教學中傾囊相授。此外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資深戲曲評論家教育家蔡體良、譚志湘、傅瑾等也親臨現(xiàn)場。梅派青培班還得到了北京京劇院領導的大力支持,李恩杰院長在儀式上介紹:“‘梅派藝術人才培養(yǎng)基地將重點培養(yǎng)梅派40歲以下的藝術人才,培養(yǎng)一批傳承有序、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整理搶救梅派劇目,加工整理劇

        北京紀事 2015年12期2015-12-07

      • 梅派經(jīng)典 百年回眸
        蘭芳先生所創(chuàng)立的梅派藝術,依然綿延不斷,后繼有人。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上海戲劇學院“梅蘭芳藝術研究室”,為了重溫經(jīng)典,激勵后學,特在梅蘭芳先生蒞滬演出百年之際,與上海天蟾逸夫舞臺舉行兩場梅派專場演出(2013年12月7、8日),還在上戲校園內舉行梅派教學傳承研討會。首場演出之前,天蟾逸夫舞臺還舉行《梅派藝術傳習錄》新書的首發(fā)儀式,梅派掌門人梅葆玖先生攜梅門弟子簽名售書。這次紀念活動與上海大劇院舉行的梅蘭芳先生的“雙甲之約”前后呼應,相映成輝。所不同的

        上海戲劇 2014年1期2015-02-09

      • 梅派藝術的當代意義
        的聲譽相匹敵。而梅派藝術,又自然成為四大名旦之魁首。且百余年來薪火相傳,依舊保持著中正平和的藝術品格,在舞臺上散發(fā)著永恒的光彩。從京劇藝術的角度看,從外國人對京劇的認知角度看,從京劇在國人心里的地位看,是繞不開“梅蘭芳”三個字的。究其原因,大約有三個方面,梅蘭芳先生給我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他是一位集京、昆于一身的表演藝術大師。梅派藝術的形成,除了他在京劇劇目方面的積累與表現(xiàn)能力外,他對昆曲藝術的熟知與研習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正如他在《梅蘭芳舞臺生

        上海戲劇 2014年1期2015-02-09

      • 梅派不能變成“沒派”
        “梅劇團”演出的梅派經(jīng)典折子戲,可謂熱鬧非凡。舞臺華麗,扮相美麗,作為國劇,作為大師,梅派劇目以其經(jīng)典、華麗的特色占據(jù)著現(xiàn)代舞臺的中央。然而,這番轟轟烈烈的演出,在我看來,卻離真正的梅蘭芳越來越遠。除了個別藝術家的表現(xiàn)精彩無比,大部分劇目卻不見梅派藝術精華,更遑論梅蘭芳精神?令人頓生滿臺梅派,卻又不見梅派之感,真真倒算得上是“沒派”了。這種強烈的距離感,首先來源于“有形無神”。梅大師舞臺生涯五十余年,其所創(chuàng)造的角色不勝枚舉,演出的劇目更是層出不窮。他是時代

        新民周刊 2014年9期2014-03-20

      • 京劇戲迷要迷在“點子上” ——淺談梅派的“字正腔圓”
        腔圓”是每位酷愛梅派藝術的戲迷們必須正確把握的關鍵。我喜歡當代戲曲音樂家吳小平先生的——“音頭與音延的關系理論”。因為這種科學的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充滿哲理而又十分淺顯的音樂定律論給了我許多京劇唱腔上教學的啟迪。尤其是對梅派的藝術“字正腔圓”的既簡單而又十分難以把握的概念的解構和建設。在演唱梅派唱腔時,如何字正?首先是嘴角往兩邊延伸至極致,這時候的嘴唇是最美的,是一個戲迷必須把握和表現(xiàn)的唱腔藝術的感覺和嘴唇肌肉的形成的口腔的樣式。比如我們在唱梅大師的《蘇三離了

        劇影月報 2011年3期2011-11-17

      • 俄羅斯文學“白銀時代”阿克梅派文學研究
        “白銀時代”阿克梅派文學研究楊華(中原工學院研究生處,河南鄭州450007)阿克梅派是繼象征主義后俄羅斯文學“白銀時代”又一重要的文學流派,雖然命運短暫而多舛,卻為俄羅斯甚至世界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從阿克梅派的產(chǎn)生背景、主要特點、代表作家及作品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俄羅斯文學“白銀時代”的阿克梅派文學。阿克梅派;背景;特點俄羅斯文學的“白銀時代”是指19世紀末到十月革命前,俄羅斯文學受現(xiàn)代西方社會哲學思潮的影響,文學由批判現(xiàn)實主義單一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2期2011-08-15

      • 梅派唱腔:中和之美,渾然天成
        □王志怡一、梅派唱腔特點人們慣于以“雍容華貴”來形容梅派表演風格,以“珠潤玉潤”形容梅派演唱意境,其實這都不足以展現(xiàn)梅派美學特征。從某種意義上說梅派藝術唱腔的美學風格在以京劇為代表的戲曲中,最接近我國傳統(tǒng)美學的至高境界——天人合一。梅派音寬清亮,圓潤甜脆。梅派唱腔以大方自然為主,平易近人,雅俗共賞,平穩(wěn)之中蘊藏著深厚的功力,簡潔之中包含著豐富的感情。梅蘭芳大師演唱藝術的風格在于:生活的真與藝術的美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他非常善于運用唱來表現(xiàn)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

        戲劇之家 2011年7期2011-07-11

      • 三十年尋夢依梅邊
        依梅邊■韋紅玉與梅派藝術結緣是在1983年,那年我19歲。上海梅派藝術研究小組為了更好地繼承、發(fā)展梅派藝術,培養(yǎng)梅派藝術人才,向中國劇協(xié)提出倡議,建議舉辦一期為時三個月的“梅派藝術訓練班”,教授《鳳還巢》《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生死恨》等四出戲的表演藝術。授課老師除梅研組的梅門弟子外,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俞振飛、童芷苓、李玉茹、魏蓮芳、沈小梅及梅派繼承人梅葆玖老師將來班講學。學員從全國多省市招生,共16名,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這是一個小毛丫頭想都不敢想

        劇影月報 2011年4期2011-03-28

      清原| 渝中区| 佳木斯市| 长武县| 工布江达县| 西吉县| 华坪县| 乐陵市| 惠州市| 灵寿县| 南开区| 神木县| 鄂托克旗| 泰和县| 饶平县| 荣成市| 靖安县| 麻江县| 巴彦淖尔市| 依兰县| 庐江县| 潼关县| 太湖县| 拉萨市| 婺源县| 鹤庆县| 青冈县| 金平| 忻州市| 富宁县| 新宁县| 奉贤区| 南江县| 东源县| 遵化市| 霍城县| 金山区| 松江区| 济南市| 平潭县|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