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議論文,對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大有裨益。那么,怎樣才能寫出精彩的議論文呢?
一、明確論點,立意新穎
(一)搭建思維的燈塔——論點的重要性
1.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
在議論文的大海中,論點如燈塔,引領著讀者的思維破浪前行。鮮明的論點能吸引讀者,激發(fā)讀者的閱讀欲望,是文章的魅力之源。在作文中,論點如磁石吸引著論據,將事例論據、事理論據串聯起來,構成邏輯嚴密的論證體系,使文章渾然一體。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決定了文章的立場、方向、深度及廣度。寫作時,應認真確定論點,搭建思維的燈塔,為文章領航。
2.論點要明確、具體
論點明確是議論文有說服力的基石,論點明確則立場鮮明,更能引起讀者共鳴。寫作時,論點應如坐標,準確明晰,指引文章航向,不能模糊寬泛。要旗幟鮮明,具體細致,如將“學習重要”細化為“良好學習習慣對提升學習效率至關重要”。明確論點還能為論證提供方向,確保論述圍繞中心進行,使文章邏輯嚴密。反之,論點模糊則論證無力。因此,論點應鮮明、深刻,并構建嚴謹的論證體系,使文章順暢自然,說服力強。
(二)讓立意新穎的方法
1.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獨特視角
確立論點時應跳出傳統(tǒng)框架,多維度剖析。以“勤奮與成功”為例,除正面闡述勤奮的重要性外,還可反思過分勤奮的弊端,如過度消耗會導致精力枯竭,出現健康問題。結合不同領域的事例論證勤奮的作用:科研領域需不懈探索才能取得突破,藝術創(chuàng)作需張弛有度才能獲得靈感。多角度思考能發(fā)現獨特視角,提出深刻見解。多角度思考能力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長期鍛煉,既要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還要不斷拓展知識、思維及視野。如此,才能見他人所未見,找到獨特的論點。
2.結合時事熱點、生活實例,讓論點貼近現實
議論文的價值在于指導現實,如明燈一般照亮前行之路,為行動提供理性指導。寫作時,需緊密圍繞時事熱點與生活實例,確立具有鮮明時代感的論點。以“論證環(huán)保重要性”為例,可借全球氣候變化數據、污染案例等熱點吸引讀者,展現問題的緊迫性;生活實例,如污染致病的案例,能觸動人心,激發(fā)行動決心。結合時事與生活實例,能讓議論文具有人文關懷與現實關懷,引發(fā)讀者的共鳴、思考和行動。
二、論據充分,論證有力
(一)論據的選擇
想讓議論出彩,論據的選擇和運用至關重要。在議論寫作中,除了要確保論據的真實性和權威性,還要靈活運用多種類型的論據來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1.論據需真實、可靠,具有權威性
論據真實是議論文的基石。論據要確保真實可查、可信,如愛迪生經過無數次實驗終于成功發(fā)明電燈的事例,既真實又權威,能有力支撐“勤奮是成功之母”的論點。在選擇論據時,切忌引用網絡謠言或道聽途說的事件,以免削弱論證的可信度。搜集論據時,應甄別信息的真?zhèn)危_保論據的真實性、權威性。
2.使用多種類型的論據,如事實論據、理論論據、對比論據等
論據的種類很多,且各具優(yōu)勢。事實論據真實可信,內容具體,說服力強;理論論據短小精悍,言簡意賅;對比論據正反效果鮮明,結論顯而易見。綜合運用多種論據,能使論證更加全面、深入。如論證讀書的重要性,可舉偉人讀書的例子,可引用“書中自有顏如玉”等名言,再對比讀書與不讀書的人生軌跡,這些論證方式層層遞進,能強有力地證明讀書的重要性,讓讀者信服,
(二)論證的技巧
論證技巧的運用能使議論文更加生動、有力。不管是采用邏輯推理、舉例論證還是反面論證的方式,論證過程都要邏輯清晰、條理分明。此外,多讀、多寫、多思考,不斷積累素材和鍛煉思維能力,也是提高議論文質量的有效方法。
1.使用邏輯推理、舉例論證、反面論法等論證方法
(1)邏輯推理
邏輯推理是議論文中最基本的論證方式,就是從已知的前提推導出必然的結論,論證過程要嚴密。例如,在論證“勤奮是成功的關鍵”時,可按照“如果一個人勤奮努力,就會不斷積累經驗;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就能提升技能;技能提升了,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增”這樣的邏輯鏈條來論證。
(2)舉例論證
舉例論證是使抽象觀點具體化的有效手段。從生活中選取貼近主題的例子,能增強論點的可信度。比如,在論證“堅持的重要性”時,可講述愛迪生經過無數次失敗最終發(fā)明新燈絲材料的故事,讓讀者通過具體事例感受到堅持的力量。
(3)反證法
反證法是通過假設反面論點成立,然后推導出矛盾或不合理的結果,從而證明原論點正確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增強論證的嚴謹性。例如,在論證“誠信是社會和諧的基石”時,可假設“如果人人都不講誠信,那么社會將陷入混亂”,這樣反證,讀者會更加堅信誠信的重要性。
2.論證過程要保持邏輯清晰,條理分明
在論證過程中,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至關重要。要將論點、論據和論證過程清晰地呈現出來,避免論證過程混亂和跳躍。要先明確中心論點,然后圍繞中心論點確定多個分論點,每個分論點都應有相應的論據支持,并通過合理的論證方法連接起來。此外,還可使用過渡句和段落來增強文章的連貫性和條理性。
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一)議論文的基本結構
議論文通常包括三個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結論。
1.引言(提出問題或觀點)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開頭,要吸引讀者注意力,可通過故事、問題或觀點引出主題。如探討“網絡對青少年的影響”,可從青少年沉迷網絡荒廢學業(yè)的案例入手。引言部分還要為正文鋪墊,觀點或問題要簡潔明了,避免冗長和離題。
2.正文(分析問題或展開觀點)
正文是議論文的核心部分,是展現邏輯與論證能力的關鍵部分,在正文部分要深入剖析引言部分的問題或觀點。正文部分的分析可從多個角度進行:原因、影響、對比等,輔以事實、數據、例子或前人觀點為論據。如論“網絡對青少年的影響”,可分正面(拓寬視野、促進交流)與負面(沉迷游戲、學業(yè)受損),并列舉數據支撐。層次分明可通過段落劃分,每段圍繞一個中心論點。段落間要邏輯嚴密,呈遞進或并列的關系。
3.結論(總結觀點或提出建議)
結論部分是文章的收尾,是對正文的分析進行總結和升華。在這里,可重申觀點,強調其重要性和現實意義;也可提出具體建議或措施,以解決問題或推動事情的發(fā)展。結論部分要簡潔有力,避免冗長和重復,還要與引言部分相呼應,讓文章首尾圓合。
(二)層次分明的技巧
要讓議論文出彩,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合理的段落劃分和過渡句的使用,能使文章結構更加清晰、邏輯更加嚴密,進而使文章說服力和可讀性
1.合理劃分段落,使文章結構清晰
段落是文章的基本單位,合理劃分段落能使文章結構清晰。寫作時,應依論點劃分段落,各段獨立又互相關聯,圍繞中心思想展開,避免雜亂。如論“讀書的重要性”,可分引言、個人成長影響、社會發(fā)展作用及結論等部分,各部分聚焦中心闡述。段落首句概括本段觀點,幫助讀者快速抓住段落核心。
2.合理使用過渡句,使段落之間銜接自然
過渡句連接段落與觀點,能增強文章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寫作時,要依據上下文選擇合適的過渡句。如轉折用“然而”“但是”,總結用“綜上所述”“因此”。過渡句應自然貼切,避免生硬和過多使用,以免文章冗長。
四、語言生動
語言是文章的血肉,生動的語言能賦予 文章以生命力。
(一)使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運用修辭手法能增強文章的表現力。比喻如橋梁,能化抽象為具象。擬人賦予物以人的特點,讓物的特性得以凸顯。排比如激昂的鼓點,能增強文勢,提高說服力。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似魔法棒,能點亮文字,凸顯文旨。寫作時可大膽運用,使文章魅力無限,
(二)使用具體、形象的描寫
除修辭手法外,具體、形象的描寫也是使文章生動的重要手段。在議論文中,不僅要闡述觀點,還要通過具體的例子和生動的描寫支撐觀點。例如,在論述“勤奮是成功的關鍵”時,可描寫一個勤奮學習的學生:“他每天清晨就起床,捧起書本,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他的眼睛閃爍著求知的光芒,仿佛能穿透書頁,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他的雙手緊握著筆,在紙上寫下一個個工整的字跡,那是他勤奮的見證?!边@樣描寫不僅讓讀者感受到這位同學的勤奮,還讓讀者仿佛看到了他學習的場景,使論證更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