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963(2025)07-0008-02
《紅樓夢》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附錄2關于課內外讀物的建議”中所列篇目,也是《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必修下冊》第七單元“整本書閱讀”中的作品。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著名語言學家王寧先生說:“對文質兼美的言語作品熟讀、精研、玩味、復述、引用都有助于語感的生成和改造?!毙抡n標在“課程目標”中也指出:“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美感體驗。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獨特的美,增強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痹姼枋亲钪v究語言藝術的文學體裁,脂硯齋在《紅樓夢(甲戌本)》第一回的夾批中寫道:“余謂雪芹撰此書中,亦為(‘有字的草寫形訛)傳詩之意?!彼?,《紅樓夢》中異彩紛呈的詩歌極富美感,對于學生鑒賞詩歌藝術之美、提升閱讀審美能力大有裨益。需要指出的是,《紅樓夢》中的詩歌并非一首首孤立的作品,它們和整部書水乳交融,成為小說敘事不可或缺的內容。所以,作家木心才會將其比作“水草”。正如俞曉紅教授所說:“《紅樓夢》卻不同于以往,它的詩詞歌賦完美地融于小說情節(jié)中,帶有豐富的隱喻性和敘事功能,是小說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書中人創(chuàng)作的詩詞作品,則成為作者用以塑造人物性格的有力手段?!币虼?,在整本書閱讀視域下鑒賞《紅樓夢》的詩歌藝術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重點記述了大觀園里眾姐妹兩次結詩社的內容,分別是第三十七回的“秋爽齋偶結海棠社”和第七十回的“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兩次詩社共有三次賽詩活動,分別是海棠詩、菊花詩和柳絮詞。三次賽詩寫得都極其精彩,各有不同,借用清代張竹坡的點評,曹公“妙在善用犯筆而不犯也”,每首詩都體現(xiàn)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點與才情。下面就從整本書閱讀視域下探討“海棠詩社”中的詩歌語言鑒賞策略。
一、寶釵詩歌溫柔敦厚之美
第一次賽詩一海棠詩,探春、寶釵、寶玉、黛玉、湘云依次寫了六首海棠詩。其中,寶釵與黛玉的詩到底誰是第一,寶玉和李紈的意見并不統(tǒng)一。寶釵的海棠詩在先: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首句“珍重芳姿”寫出了寶釵作為鐘鳴鼎食之家中大家閨秀自覺恪守封建禮教對于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要求,自重而矜持,符合寶釵品格端方、莊重大氣的形象特點。第三句“洗出胭脂影”,寫寶釵不再梳妝打扮,在封建時代“女為悅己者容”,這應該是暗示后文寶釵雖與寶玉結為夫婦、卻獨守空房的凄涼處境。第四句“冰雪招來露砌魂”,也頗有深意。作家以“雪”來雙關“薛”并不罕見。比如,第一回中的“菱花空對雪澌澌”暗示了香菱的苦命。第四回“護官符”中的“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寫出了薛家的豪奢。這幾處的“雪都暗指“薛”。所以,第四句應該是表現(xiàn)后文中寶釵沒有得到寶玉陪伴的寂寞與孤獨。第五句“淡極始知花更艷”明為寫花,實則寫人。寶釵說話從不輕易得罪人,小說中唯一一次寫寶釵發(fā)怒也僅是在第三十回中的“寶釵借扇機帶雙敲”中借對小丫頭靛兒生氣來影射寶黛二人。所以,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同時,寶釵因“從胎里帶來的一股熱毒”,所服之藥為十年都未必湊得巧的“冷香丸”,住所“蘅蕪院”也體現(xiàn)了“淡極”的特點:“及進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shù)枝菊花,并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暗瓨O始知花更艷”應該就是寫寶釵表面雖不張揚,但卻更顯其端莊內斂的大氣之美。因此,有學者認為下句“愁多焉得玉無痕”中的“玉”暗指寶玉和黛玉,語句雖略含譏諷,卻也是一種合乎情理的文本分析。尾聯(lián)上句“欲償白帝宜清潔”,點明海棠應保持自身清潔,暗指寶釵高潔自守的特點,下句中的“婷婷”是美好的樣子。尾聯(lián)與首聯(lián)中的“珍重芳姿”相呼應,首尾圓合,渾然一體。
綜上所述,寶釵的這首海棠詩實為自況,集中表現(xiàn)了寶釵性愛雅淡、珍重自我、端凝莊重的特點,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詩歌溫柔敦厚之美。
二、黛玉詩歌風流別致之美
海棠詩會上,當黛玉詩未出之時,寶玉因為性格原因,并不喜歡寶釵過于平穩(wěn)的詩風,而是推舉探春寫得好。但同樣是恪守封建禮教、寡居守節(jié)的李紈自然更偏愛寶釵的詩,所以李納“終要推寶釵這詩有身分”。
探春、寶釵、寶玉三人寫罷,黛玉詩還未出,作家此處文字精彩之至、高明之至,黛玉的詩寫得與別人絕不相犯,當眾人催黛玉之時,黛玉道:“你們都有了。”然后“提筆一揮而就,擲與眾人”。前三人的詩,作者都是一次性完整地呈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再看曹雪芹是如何寫出黛玉詩的,先寫出首聯(lián):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黛玉進行了形象化地描繪,“半卷”“半掩”
又與尾聯(lián)的“嬌羞”首尾呼應,特別符合黛玉“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體態(tài)與神情特征。第二句以“冰作花下土”“玉作花盆”側面烘托海棠花的冰清玉潔,比喻構思奇巧,令人稱嘆。難怪僅僅是看到了前兩句,寶玉就“先喝起來”,并說:“從何處想來?!?/p>
然后曹雪芹又緩緩寫出領聯(lián):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這兩句使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用“偷”“借”二字將海棠花當成人來寫,以梨花之白與梅花之神韻來比眼前之海棠花。這兩句詩借鑒了前人的詩句。比如,宋代盧梅坡《雪梅》中寫道:“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痹偃?,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寫過“輕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蓮花一線香”的詩句。但曹雪芹為黛玉寫的頷聯(lián)雖然有所借鑒,卻不蹈襲前人,寫出了自己的神來之筆。
所以,此處曹雪芹又用側面描寫來表現(xiàn)額聯(lián)的精彩?!氨娙丝戳耍捕疾唤泻?,說:‘果然比別人又是一樣心腸?!币痪洹氨葎e人又是一樣心腸”很好地表現(xiàn)出了黛玉超凡脫俗、與眾不同的詩人氣質。
一唱三嘆,最后,作者將這首格律詩的后兩聯(lián)和盤托出: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第五句,以“縞素”來比喻海棠花,暗示了黛玉最后的夭亡,而月宮仙人為之縫白色的衣服(也有學者認為此處應是喪服)符合黛玉前世為“絳珠仙草”的故事設定。第六句“怨女拭啼痕”更是符合黛玉此生要以眼淚來還寶玉前世灌溉之恩“還淚說”的情節(jié)。尾聯(lián)正如第二十七回的《葬花吟》,借花喻人,形象地描繪了一個弱不禁風的女子內心充滿愁緒在秋風之下獨倚黃昏的意境。
黛玉的這首詩寫完,眾人都認為黛玉應該奪魁,但李納卻提出了異議:“若論風流別致,自是這首;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笨梢姡罴w將寶釵詩推為第一是由她“樂而不淫、袁而不傷”的儒教詩歌理念決定的,她認為詩歌的風格應該與社會道德的風尚相統(tǒng)一。當李納說出自己的評判理由時,曹雪芹用了比較的手法。寶玉表示不服氣,說:“蘅瀟兩首,還要斟酌?!碧酱簞t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認同李納,并說“這評的有理。瀟湘妃子當居第二?!边@說明探春也是愿意自覺接受封建禮教的道德規(guī)范要求的,這與黛玉和寶玉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對封建禮教束縛的不滿與追求自我個性展現(xiàn)的特點明顯不同。作者在這里也深刻說明了只有寶玉才是黛玉的知音。
在隨后的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林黛玉所作三首詩《詠菊》《問菊》《菊夢》包攬前三名,充分展現(xiàn)了黛玉在大觀園中過人的詩才。其中“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更是展現(xiàn)了黛玉清高自許的風骨,成為整部《紅樓夢》中膾炙人口的佳句??梢?,黛玉才是大觀園中真正富有詩人氣質的女子,她和杜麗娘一樣,因情而生,因情而死,而她在大觀園中創(chuàng)作的詩文,無不是她敏感的心靈在“風刀霜劍嚴相逼”的賈府中的真切反映。黛玉雖然自謙詩作“過于纖巧”,但其詩歌所呈現(xiàn)出來的風流別致之美卻折服了包括李紈在內的所有人??梢?,黛玉詩作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
綜上所述,引導學生鑒賞《紅樓夢》的高超的語言藝術可以從《紅樓夢》的詩歌語言之美這個角度來制定鑒賞策略,在整本書閱讀視域下,以經典的文本為例,帶領學生感知領悟《紅樓夢》別具一格的語言魅力。
參考文獻:
[1]王寧.談談語言建構與運用[J].語文學習,2018(1):12.[2]俞曉紅.《紅樓夢》語言鑒賞方法說略[J].學語文,2021(2):9.[3]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429.
作者簡介:郝立鵬(1979—),男,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高級教師,主研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孫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