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必備的關鍵能力之一,它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要求學生能夠自我驅動、自我規(guī)劃、自我調節(jié)。然而,當前許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表現(xiàn)為學習依賴性強、主動性差、計劃性不足等,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初中語文教材中整本書閱讀板塊的設置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擬在分析整本書閱讀與自主學習能力內在聯(lián)系的基礎上,探討借助整本書閱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參考。
一、整本書閱讀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內在聯(lián)系
自主學習能力的核心要義在于學生能夠自我驅動地進行學習,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整本書閱讀作為一種基于完整文本的深度閱讀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這些能力的絕佳機會。一方面,整本書閱讀需要學生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合理安排閱讀時間,這有助于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jù)書籍體裁和閱讀目的靈活選擇閱讀策略,這有助于拓展其學習方法;此外,面對完整作品,學生還需要在閱讀中不斷質疑、思考、總結和評價,這也有助于其批判性思維和元認知能力的發(fā)展[1]。
二、借助整本書閱讀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精選個性書目,培養(yǎng)自主選擇能力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時,精選優(yōu)質的、多樣化的個性化書目至關重要,所選書目應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和教育意義,能夠滿足不同興趣愛好學生的認知需求和精神需要。要允許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書目進行閱讀,培養(yǎng)自主選書的意識和能力。
初中語文教材精選了魯迅的《朝花夕拾》、吳承恩的《西游記》以及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中外名著和革命經(jīng)典作品。這些書目兼具文學性和思想性,能使學生在閱讀中感悟人生、認識社會,同時涵蓋散文、小說等多種體裁,拓展了學生的文學視野。教師可以設計問題鏈,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需求、興趣愛好選擇閱讀書目。比如對于《朝花夕拾》,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你是否對作家的成長經(jīng)歷感興趣?你是否想了解20世紀初中國的社會風貌和文化習俗?通過這種啟發(fā)式的指導,學生能根據(jù)閱讀目的和個人愛好自主選書。
2.指導閱讀方法,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
學會科學的閱讀方法至關重要,教師應向學生介紹精讀、略讀、瀏覽等不同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和閱讀對象靈活選用,在主動思考和探究中實現(xiàn)對作品的深度理解,形成自主閱讀、獨立探究的良好習慣。
以《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的方法。先引導學生瀏覽目錄和前言,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激發(fā)閱讀興趣,同時把握全書的主要脈絡。然后讓學生選取自己感興趣的章節(jié)進行精讀,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體味作品深層的情感和思想。在精讀時,教師可設置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如“從文本對藤野先生的描述中,你能看出魯迅對他懷有怎樣的情感?這種情感源于什么?”這種發(fā)問不僅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培養(yǎng)探究能力。其他章節(jié)可采取略讀的方式,整體把握內容梗概即可。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應鼓勵學生自主總結閱讀方法,不斷優(yōu)化閱讀策略,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大有裨益。
3.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培養(yǎng)自主參與能力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體現(xiàn)在能否積極參與到閱讀實踐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富有吸引力的閱讀情境,設計一些開放性的、能引發(fā)學生興趣的閱讀活動,使他們主動投入到閱讀過程中。
比如在閱讀《朝花夕拾》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小魯迅尋訪”的活動情境。讓學生扮演小魯迅,從《朝花夕拾》中尋訪魯迅的生活場景,如百草園、三味書屋等,并嘗試還原魯迅的心情和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主動整合文本信息,積極投入想象,參與到閱讀和表達的全過程。這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充分感知參與的快樂,體驗閱讀的魅力。
4.引導深度思考,培養(yǎng)自主批判能力
閱讀的真正目的不僅在于吸收知識,更在于進行深度思考,形成獨立見解。學會自主地分析問題、反思批判,是自主閱讀的基礎,更是自主學習的關鍵[2。因此,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時,要注重引導學生深度思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仍以《朝花夕拾》為例,教師可設置一些引發(fā)深度思考的問題。如在閱讀《范愛農》時提問:“你如何看待魯迅與范愛農的這段友誼?魯迅對范愛農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魯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引導他們探究作者言語背后隱含的情感,思考作者人生態(tài)度、價值觀念的變化。教師還可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如“你從《朝花夕拾》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時代烙?。俊惫膭顚W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表達獨到的感悟。在討論交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鼓勵學生相互質疑、辯論,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以批判的眼光審視文本,從而提高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
5.完善評價體系,培養(yǎng)自主反思能力
就整本書閱讀而言,科學的評價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方向和動力,引導學生主動反思、調整閱讀策略,養(yǎng)成自我評價、自我完善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應當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學習過程,查找問題所在,不斷優(yōu)化和調整閱讀的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朝花夕拾》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在閱讀前引導學生制定個性化閱讀計劃,包括閱讀進度、感興趣的問題等,作為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依據(jù)。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筆記、讀書隨筆等方式,及時記錄閱讀感悟和心得體會,梳理閱讀過程中的疑惑困難,查漏補缺。在活動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自評、互評等形式,回顧和檢視整個閱讀過程。評價指標不僅要包括對作品內容的理解、閱讀方法的靈活運用,更要注重學生在閱讀中表現(xiàn)出的主動性、參與度以及批判性思考的態(tài)度等。學生通過評價,能及時發(fā)現(xiàn)閱讀過程中的不足,明確改進方向,并逐步養(yǎng)成自我反思、自我調控的良好習慣,真正成長為自主學習的主人。
三、結語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新時代語文教學的重要使命,教師應以整本書閱讀為契機,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指導學生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增強自主閱讀意識,提升自主閱讀能力。通過精心選擇閱讀書目激發(fā)興趣、指導閱讀方法傳授策略、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參與熱情、以問題討論引領深度思考、借反思評價促進自我完善,教師能夠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長為終身學習的行家里手,在知識海洋中盡情徜徉。
參考文獻
[1]鄧芷唯.深度學習視域下初中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漢字文化,2025(06).
[2]陳雪婷.初中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性評價研究[D].河南大學,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