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0-0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1737(2025)22-0004-03
陶行知是中國著名教育家,其教育理論對中國教育事業(yè),特別是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他的勞動教育思想是中國教育史上的重要構成。幼兒園教師應以陶行知的教育理論為指導,深入探究幼兒勞動教育的開展方式,轉變教育觀念,提升對幼兒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促使幼兒愛勞動、會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獲得勞動成就感。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視域下的幼兒園勞動教育創(chuàng)新方向
陶行知教育理論共分為三部分:其一,“生活即教育”,該理論認為生活中蘊含著教育因素,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教育目的、內(nèi)容和活動等都應圍繞生活實際展開;其二,“教學做合一”,強調(diào)勞力與勞心結合,做到手腦并用;其三,“社會即學?!?,指出社會是更大的教育場所,提倡幼兒的學習應與社會活動相結合,強調(diào)社會、學校、家庭都是重要的教育陣地。通過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分析,我們可以獲得幼兒勞動教育的方法啟示:第一,以生活化的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勞動興趣,在生活情境中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第二,打破幼兒園與家庭、社會間的壁壘,充分調(diào)動可利用的家庭資源和社會資源對幼兒展開勞動教育;第三,積極引導幼兒參與勞動實踐,使其在勞動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增強勞動意識、鍛煉勞動能力[1]。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視域下的幼兒園大班勞動教育實踐策略
(一)建立勞動教育體系,構建實踐勞動課程在幼兒園開展勞動教學,旨在讓幼兒親身操作、體驗,從而提升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能力,提高他們的勞動能力,培養(yǎng)他們勤勞、愛勞動的美德。為此,需構建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勞動教育制度,并以此為基礎,合理滲透相關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勞動教育。然而,部分幼兒園在設計課程時,主要以幼兒在幼兒園內(nèi)的日常活動為中心,如玩具的正確擺放和對外界事物的認知,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較為單一。真正意義上的勞動教育課程需要通過實踐活動體現(xiàn)其服務性特征,使幼兒真正樹立幫助他人以及參與公益服務的意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2]。為此,教師要根據(jù)幼兒園的具體條件,合理配置相應的設備,規(guī)劃合適的場地,從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出發(fā),開展實踐勞動課程,將勞動轉化為一種有趣的“玩”。
此外,多數(shù)幼兒園在進行勞動教育時傾向于使用傳統(tǒng)的、指令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往往強調(diào)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固定的教學步驟,忽視了幼兒的主動參與和對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例如,教師可能會具體指導幼兒如何完成特定的勞動任務,而不是鼓勵他們探索多種完成任務的方法,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幼兒在勞動過程中的探索和實驗機會,降低了他們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新的可能性[]。而陶行知教育思想將“教”與“行”置于同等地位,即把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通過培養(yǎng)幼兒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其對勞動道德形成清晰的認識,能夠促使幼兒在“做”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為此,在陶行知教育思想視域下,教師要強調(diào)勞動與娛樂的結合,讓幼兒意識到勞動本身是一種享受和樂趣。教師可以設計“小小建筑師”的實踐課程。具體而言,教師先引導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建筑知識,如建筑材料、結構形式等。然后,教師提供適當?shù)墓ぞ吆筒牧?,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使用積木、紙板、磁貼等材料進行建筑實踐。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小小建筑師”角色扮演活動。在活動中,幼兒可分組合作,設計并建造小型建筑作品,如房屋、橋梁、城堡等。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和克服挑戰(zhàn)的樂趣。
(二)豐富勞動教育內(nèi)容,深挖生活素材
陶行知教育思想不僅能有效指導幼兒園構建勞動教育體系,還能激發(fā)幼兒的勞動興趣,增強幼兒的勞動意識,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各種勞動技能,使幼兒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助力幼兒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當前,大部分幼兒園根據(jù)相關課程要求,將勞動教育納入日常課程體系。然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對勞動教育的認知不足,或相關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較低,勞動教育并沒有真正發(fā)揮促進幼兒發(fā)展的重要價值,也未能發(fā)揮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幼兒園勞動教育中,創(chuàng)新與豐富教育內(nèi)容是關鍵,這意味著教育活動應緊密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場景,讓幼兒在參與日常生活的過程中自然習得勞動技能[3]。例如,通過園藝、烹飪、清潔等日常活動,幼兒不僅可以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還能理解勞動的意義和價值。同時,多樣的勞動體驗(如手工藝制作、小型建筑項目、社區(qū)服務等)可以豐富幼兒的勞動經(jīng)驗,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探索欲。這樣的策略不僅使勞動教育更具吸引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協(xié)作能力和責任感,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同時,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開展勞動教育,應始終站在幼兒的立場思考和分析問題。當幼兒對勞動不感興趣,或在勞動課程中興致不高時,教師應深入挖掘生活素材,以提高幼兒的參與性。生活素材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廢舊的報紙、包裝盒、易拉罐等都可以成為勞動教育的素材。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展示使用這些日用品制成的工藝品,這些工藝品或具有觀賞價值,或具有實用功能。在幼幾觀看時,教師可與他們互動,引導他們談一談這些物品的特點以及由什么材料制成,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隨后,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小小設計師的角色,嘗試設計工藝品,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及靈感來源。在交流的過程中,幼兒的主體意識被充分調(diào)動,他們也能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盡情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此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升華主題,引導幼兒再次發(fā)散思維,從其他角度探討舊物再利用帶來的啟示,深刻認識勞動的價值。
(三)重視勞動價值,培養(yǎng)勞動技能
在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幼兒掌握和使用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幼兒教師可通過生活勞動,對幼兒進行勞動技能訓練。為確保勞動教育的有效性,教師必須突出幼兒的主體性?;谔招兄纳罱逃碚摚變航處熆蔀橛變涸O計獨立的勞動實踐活動,以培養(yǎng)他們的勞動技能。通過獨立參與這些活動,幼兒能夠自主學習各項勞動技術,提高思維能力、勞動能力等。在幼幾進行勞動實踐、學習勞動技能的過程中,教師應始終扮演觀察者的角色,密切關注幼兒在勞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們對某種勞動技能的掌握情況,并根據(jù)觀察結果對他們進行進一步的指導[4]。如在“小小社區(qū)清掃員”活動中,教師可通過課堂討論、故事分享等方式,向幼兒傳遞勞動的重要性和價值,讓他們明白勞動是社會運轉的基石,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為家庭、社會作貢獻。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參與角色扮演,讓他們穿上特制的小工作服,配備小工具,模擬清掃、整理社區(qū)的實際工作。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社區(qū)環(huán)境巡視,指導他們發(fā)現(xiàn)并記錄社區(qū)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隨后,幼兒可以親身參與社區(qū)清掃活動,如撿拾垃圾、清掃落葉等。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反思勞動的意義和價值,激發(fā)他們的責任感和社區(qū)意識。通過這個案例,教師能夠幫助幼兒理解勞動的價值,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能力和責任感。
(四)創(chuàng)設勞動教育情境,開展區(qū)域活動
區(qū)域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得到了廣泛應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強調(diào)“生活即教育”,為幼兒創(chuàng)設生活區(qū)域,使其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鍛煉勞動能力至關重要。為提高幼兒的勞動積極性,教師要提前深入了解幼兒的生活實際,最大程度地提升生活區(qū)域的趣味性。教師不僅要讓幼兒在生活情境中提升勞動能力,還應指導幼兒進行實踐,使幼兒將勞動能力運用到實際生活中[5]。幼兒園可以利用圖畫書、動畫教學等方式向幼兒傳授勞動技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中提到“生活與教育”,動畫或圖畫書的教學方式恰好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輕松的音樂,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并用有趣的動畫、簡潔的文字和直觀的圖形來傳授知識。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讓幼兒通過觀看相關的動畫視頻、閱讀圖畫書來激發(fā)他們的勞動熱情,使他們學會一些勞動技巧。
此外,實踐經(jīng)驗是幼兒勞動教育的最佳推動力。因此,幼兒園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和興趣,改變過去“說教式”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以激發(fā)幼兒參與的欲望,促使他們主動投入實踐學習。例如在一日活動“今天我是小家長”中,教師可以設置“洗衣房”這一生活區(qū)域,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扮演爸爸或媽媽,掌握分類清洗衣物、疊衣服等技能。在幼兒展開實踐前,教師應先指導他們正確的勞動方法,注重對幼兒勞動意識的培養(yǎng),鼓勵他們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五)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促進家園社合作
如何設置幼兒園勞動教育的目標和內(nèi)容,是當下教育領域面臨的一大難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強調(diào)生活對人學習和成長的價值。因此,幼兒園勞動教育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日常生活,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zhì)。在陶行知教育理念下,幼兒園勞動教育策略應著重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多元化。例如,項目式學習鼓勵幼兒參與真實世界的任務和挑戰(zhàn),讓幼兒在實際項目中學習規(guī)劃、合作和解決問題。這種方法不僅能夠使幼兒在實踐中學習,還能讓他們體驗勞動過程中的成就感和樂趣。游戲化教學可以利用游戲元素激發(fā)幼兒對勞動活動的興趣。例如,通過模擬游戲、角色扮演等形式,幼兒可以在玩樂中學習勞動技能,并學會社會互動。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趣味性,還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勞動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此外,幼兒園勞動教育活動的開展不能局限于校園范圍。父母作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教師,在家庭中也應積極開展高質(zhì)量的勞動教育。幼兒園可通過家長會、親子活動等多種渠道,幫助家長更全面、更深刻地認識和理解幼兒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明確其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必要性。為此,幼兒園應加大家校合作力度,鼓勵家長放手讓幼兒自主完成簡單的家務勞動,從而提升他們的勞動意識和能力。另外,幼兒園還可以加強與社區(qū)的合作,為幼兒園勞動教育活動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參與社區(qū)衛(wèi)生清潔,在真實的勞動實踐中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三、結束語
總之,陶行知教育理論是教師開展相關活動的理論基礎。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導下,幼兒教師應對當前幼兒園勞動教育活動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使幼兒通過科學的勞動教育方式和環(huán)境積極參與各種勞動活動,在實踐中培養(yǎng)勞動意識,總結勞動經(jīng)驗,提升勞動能力,在勞動過程中強化合作意識,推動幼兒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焦小翠.陶行知勞動教育理念下的幼兒勞動教育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4(2):155-158.
[2]黃成彥.陶行知教育思想視角下幼兒園大班勞動教育的實踐探索[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10):135-137.
[3]高慧珠,葉彤.陶行知勞動教育思想對我國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啟示[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3,39(10):74-80.
[4]盧玲,何姍,黃琳芮,等.基于陶行知勞動教育思想的幼兒園勞動教育實施探究[J].教育觀察,2023,12(30):53-56.
[5]肖念,劉蕾.陶行知勞動教育觀對當代幼兒勞動教育的啟示[J].文教資料,2023(19):148-152.
課題項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4年開放課題“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兒勞動教育的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KCA202434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黃月妹(1989.10-),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qū)黃石中心幼兒園,二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