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試題呈現(xiàn)
題目 (2024年安徽省六校高三開學(xué)考試試題)已知橢圓 C ( 的左、右頂點分別為 A,B,R 是橢圓 C 上異于 A,B 的動點,滿足
,當(dāng) R 為上頂點時, ΔABR 的面積為8.
(1)求橢圓 C 的標準方程;
(2)如圖1,過點 M(Σ-Σ6 ,-2)的直線與橢圓 C 交于不同的兩點 δD,E(δDδ E 與 A,B 不重合),直線 AD ,AE 分別與直線
圖1
x=-6 交于 P,Q 兩點,求 ∣MP∣?∣MQ∣ 的值分析 第(1)問考查橢圓基本知識,易得橢圓
C 的標準方程為
第(2)問考查綜合知識,重點考查直線與橢圓的位置關(guān)系,以及運用代數(shù)方法研究幾何問題的基本思想,體現(xiàn)坐標法在解析幾何問題中的強大作用,考查邏輯推理和數(shù)學(xué)運算等素養(yǎng).第(2)問結(jié)論優(yōu)美,具有很高的探究價值.本文對第(2)問進行深入的探究,以供參考.
2 試題第(2)問求解探究
解法1 易知直線 DE 的斜率存在,設(shè)斜率為 k 直線 DE 的方程為 .設(shè) D(x1,y1) ,E(ΦX2,y2) ,聯(lián)立
消去 y 并整理得(4k2+1)x2+(48k2-16k)x+144k2-96k=0 由韋達定理得
,直線 AD 的方程為
令 x=- 6 ,解得 所以丨 MP∣= .
同理得
所以
9,所以 ∣MP∣?∣MQ∣ 的值為9.
評注解法1體現(xiàn)了坐標法研究解析幾何問題的一般流程,同時也加強了依據(jù)圖形分析點、線運動的規(guī)律的能力.
解法2 設(shè) D(4cosα,2sinα),E(4cosβ,2sinβ), 則直線 AD 的方程為 (2
.令 x=-6 得
,則
同理
又因為M,D,E三點共線,則 sina +1
,展開得 2sin(α-β)+3(sinα-sinβ)-2(cosα- cosβ)=0 :利用和差化積公式與二倍角公式得
=0,展開得5cos
2cos
,即5 tan
所以
tan
=9,故丨MPI·I MQI的值為9.
評注利用橢圓的參數(shù)方程,簡潔地表示點 P 和 Q 的坐標,避免了直線與曲線聯(lián)立的繁瑣過程,只需要熟悉三角恒等變化即可解題
解法3 設(shè)不過點 A(-4,0) 的直線 DE 的方程為 m(x+4)+ny=1 ,因為直線 DE 過點 M(--6 ,-2),則有2m +2n=-1.將橢圓C方程6
1變?yōu)?(x+4-4)2+4y2=16 ,展開整理得 (x+4)2 -8(x+4)+4y2=0 ,進一步得 (x+4)2-8(x+ 4) [m(x+4)+ny]+4y2=0 ,即 (1-8m)(x+4)2 -8ny(x+4)+4y2=0. (20令 ,代人上式得 4k2-8nk+1-8m= 0.設(shè)直線 AD,AE 的斜率分別為 k1,k2 ,則 k1,k2 是這方程的兩個根,有
,直線AD:y=k1(x+4) ,令 x=-6 得 yP=-2k1 ,同理yQ=-2k2 ,所以
2m-2n+1)=9 ,所以 ∣MP∣?∣MQ∣ 的值為9.
評注解法3巧妙地構(gòu)建直線 AD 和 AE 的斜率滿足的一元二次方程,構(gòu)造兩個斜率的關(guān)系,結(jié)合M,D,E 三點共線,代入化簡求得結(jié)果,運算量大大地降低了.
3試題推廣
在原題中,觀察到點 M 在直線 x=-6 上,自然要問,結(jié)論是否只對此點成立,是否具有一般性呢?經(jīng)過探究,有以下結(jié)論
結(jié)論1 已知橢圓 的左、右頂點分別為 A,B ,過點 M(δ-6,n) 的直線 l 與橢圓 c 交于不同的兩點 D,E(D,E 與 A,B 不重合),直線 AD,AE 分別與直線 x=-6 交于 P,Q 兩點,則 ∣MP∣?∣MQ∣= n2+5
證明 設(shè) D(4cosα,2sinα),E(4cosβ,2sinβ) 則直線 AD 的方程為
.令 x=-6 得
,則
又因 M,D,E 三點共線,則 2sinβ-n,展開得2sin(α-β)+3(sinα -sinβ) +
利用和差化積公式與二倍角公式得
=0,展開得
ncos
,即
所以
ntan
tan
β|=n2 +5,所以| MPI·1 MQI=n2+5.
由結(jié)論1可以看出,只要直線1所過定點在直線x=-6 上,則 ∣MP∣?∣MQ∣ 的值均為定值.一個自然的問題就是直線 x=-6 能不能改為任意直線,經(jīng)過探究,有以下結(jié)論.
結(jié)論2 已知橢圓 的左、右頂點分別為 A,B ,過點 M(m,n) 的直線 l 與橢圓 c 交于不同的兩點 D,E(D,E 與 A,B 不重合),直線 AD,AE 分別與直線
交于 P,Q 兩點,則 ∣MP∣?∣MQ∣=
證明 設(shè) D(4cosα,2sinα),E(4cosβ,2sinβ) 0則直線AD的方程為y=2
.令 x=m 得
,則
,同理得」 MQ∣=
又因為 M,D,E 三點共線,則 2sinβ-n,展開得4sin(α -β)-m(sina-sinβ)+
,利用和差化積及二倍角公式
,展開得
,即 4-m+(m + 4) tan
所以
1,所以
通過結(jié)論1和結(jié)論2的探究,可將結(jié)論推廣到任意的橢圓中,即結(jié)論3.
結(jié)論3 已知橢圓 的左、右頂點分別為 A,B ,過點 M(m,n) 的直線 ξl 與橢圓 c 交于不同的兩點 D,E(D,E 與 A,B 不重合),直線 AD,AE 分別與直線 x=m 交于 P,Q 兩點,則
證明 設(shè) 則直線 AD 的方程為
,令 x=m 得
tan
,同理可
.又因為 M,D,E 三點共線,則
展開得,absin(α-β)-bm(sinα-sinβ)+an(cosα-cosβ) =0,利用和差化積公式與二倍角公式得abcosβ
,展開化簡并代人得
所以
4 問題待探
若從橢圓的右、上、下頂點引兩條直線是否有類似的結(jié)論?本文中的結(jié)論是否可以推廣到其他圓錐曲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