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關鍵板塊,關乎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通過閱讀,學生能夠深度品味文本主旨思想及深刻情感,實現與作者的情感共鳴。深度閱讀是一種深層感悟語言文字、逐步內化語言知識、體驗深度情感以及發(fā)展高階思維的閱讀形式。這種閱讀形式十分關注閱讀者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程度,與閱讀者的認知方式、思維習慣及個體經驗存在聯系。通過深度閱讀,閱讀者的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整合性思維越來越強,能夠實現與作者的情感共鳴,逐步構建個體知識框架和體系。
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精心組織深度閱讀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認真揣摩和理性分析文本內涵,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要讓學生在深度閱讀中凈化心靈,提升思想境界,實現樂讀善讀和高效吸收,通過語文閱讀開闊視野,獲得更多的知識輸入,及時更新知識庫,構建完善的知識框架和體系。通過深度閱讀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逐步豐富學生的個體言語知識積累。確保學生能夠在內化語言知識的過程中掌握科學高效的閱讀技巧,保質保量地完成語文閱讀任務,在深度閱讀中發(fā)展多元能力,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因此,探究運用深度閱讀的教學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一、明確文本目標,把握教學內容主體要求
文本目標是深度閱讀教學的參照,在開展深度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結合目標設計教學方案,理順教學思路,把握教學節(jié)奏,充分發(fā)揮目標的宏觀導向作用,為學生的深度閱讀鋪路[1]?!独ッ鞯挠辍肥堑湫偷淖宰x課文,在備課時,教師需要站在整體發(fā)展的視角,深度分析自讀單元的編排特征,領悟編者意圖,精準把握整個單元的多篇文章,實現由點到面,科學定位深度閱讀教學目標,全面把握教學內容主體要求,實現對癥下藥和高效教學。
首先,教師應以單元教學目標為起點,理性分析教材,抓住單元主題?!独ッ鞯挠辍匪趩卧慕虒W目標比較明確,以學生了解不同類型的散文特點為基礎,促使學生認真欣賞語言,在反復品味中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教師應結合這一目標優(yōu)化設計教學方案。
其次,教師應以呈現文體特點為目標,理性分析自讀課文的基本類型,綜合考量不同閱讀類型的功能。其中文學閱讀高度關注閱讀鑒賞,充分體現作品的藝術性,促使學生感悟和領會作品的主旨思想和內涵?!独ッ鞯挠辍肥且黄獙懢笆闱樯⑽?,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朗讀活動,強化學生對作者情感的理解,順利落實文本教學目標。
最后,教師應以展現文本特質為目標,帶領學生深度研讀課文,抓住文本的關鍵點,深入感受文本的主旨思想,確保學生在自主揣摩中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和技巧,產生良好的閱讀體驗。
二、體會文本情感,深度剖析文本創(chuàng)作背景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以學生掌握寫作技巧、領悟文章主旨為出發(fā)點,以學生深度體會字里行間的真摯情感為核心,確保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智慧火花和思想靈感,實現深度閱讀和深入感受?;谛抡n標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深度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知人論世的形式簡單講解文本的創(chuàng)作背景,帶領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讓學生學習課堂之外的知識,深入體會文本的情感,意識到文本創(chuàng)作背景與作者思想情感的邏輯關系,認真學習和理性思考文本的主旨情感,站在作者的視角分析作者的身心體會,深入理解文本的核心思想
《昆明的雨》的抒情性較強,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汪曾祺曾長時間生活在昆明,對昆明的風土人情、氣候風貌以及地理環(huán)境非常熟悉,與當地的居民建立了緊密的關系。因此,在寫景抒情的過程中,汪曾祺不僅表達了自己對昆明的雨的贊美,還深入細致地描繪了人與人之間的淳樸情感。教師可以立足于文本的創(chuàng)作背景,引導學生細讀文本,分析作者的描寫手法,反復品讀情感豐富的語段,在有感情朗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為了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師還可以以“懷念之情”為主題,引導學生理性分析作者生平經歷與情感表達之間的關系,認真體會文本的情感和思想。
三、理解基礎結構,理性分析文本核心要求
在深度閱讀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對文章基礎結構的理解,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確保學生在靜心品讀中領會文章的主旨大意,形成較強的分析概括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在正式授課前,教師應理順深度閱讀教學的思路,將選擇權交給學生,主動回歸教學正軌,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總結文章的主旨大意,鍛煉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2]。在確保學生了解文本的基本內容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提煉文章的核心要義,嘗試用精練的語言復述文本,理性分析文本的核心要求,逐步從淺層認知過渡到深度認知。在指導學生學習《昆明的雨》時,教師應先讓學生自主分析文本的組織架構,熟讀文本,總結核心思想。
為了避免學生天馬行空,教師可以適當點撥學生,圈出關鍵詞,拋出多元問題,鼓勵學生自主總結及歸納。如:“在文章開頭,作者用友人送的一幅畫引出主要內容,這種寫作方式對文本主體有什么影響呢?”“青頭菌、仙人掌和牛肝菌是非常典型的地域性植物,這些植物展現了昆明的雨的什么特點呢?”“昆明的雨是豐滿且明亮的,作者為什么要這么描繪昆明的雨呢?”基于多樣問題引導學生理性思考分析文本所表達的真摯情感,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深度和思考深度。在認真思考、理性閱讀中,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通過昆明的雨所寄托的個人情感,意識到借景抒情寫作手法的精妙之處。教師則可以及時介入其中,將景物描寫與情感抒發(fā)相結合,聚焦于文章的主旨大意,指導學生分析作者在描述自然情感時所展現的思念之情,全面強化學生的知識印象,避免學生一知半解,局限于思維淺層。
四、仿寫文本段落,引導學生品味優(yōu)美詞句
深度閱讀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寫作水平。教師可以依托文本,在指導學生深度品讀的基礎上組織開展文本段落仿寫活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自主仿寫,保持較強的寫作熱情和能動性,實現閱讀向寫作的順利過渡。首先,教師可以提煉文本的精彩段落,引導學生靜下心來深入品讀[3。如“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作者通過簡單凝練的文字展示了昆明雨季的特點,教師可以結合精彩段落開展精讀和品讀活動,讓學生深入感受文字之美。在確保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后,教師可以開展結構仿寫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家鄉(xiāng)或某一處著名景點來描寫其不同季節(jié)的獨特景色,模仿文本的描述手法來展現家鄉(xiāng)或景點的特色,促使學生從閱讀轉向寫作,并通過寫作深入領悟文本的主旨情感,逐步掌握寫作的核心要點。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可以開展教學評價活動,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作文,客觀理性地評價他人的作文,實現揚長避短和共同進步。其次,教師可以開展美文分享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独ッ鞯挠辍肥堑湫偷慕杈笆闱轭惿⑽?,教師可以結合文本的寫作特點帶領學生閱讀其他借景抒情的文章,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深度,避免學生局限于單一文本。
五、基于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多元學習能力
在深度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理性分析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涵,從語言構建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著手,逐步激活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的潛能。確保學生掌握深度閱讀學習的基本要領,出色完成聽說讀寫學習任務,從知識輸入過渡到知識輸出,以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深度閱讀優(yōu)質文本。首先,教師應以語言構建與運用為突破口,針對性地開展深度閱讀活動。《昆明的雨》是自讀課文,以學生自主閱讀和品味為核心。教師需要提前布置注音任務以及抄寫生字詞的預習作業(yè),掃清學生的語言基礎障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默讀與朗讀相結合,及時糾正學生的發(fā)音,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其次,教師應結合思維發(fā)展與提升調整教學思路,分析學生的邏輯表達、觀點表達、語言表達和直覺體驗,先引導學生默讀課文,自主圈注描寫對象,分析文本的主旨情感[4]。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淅淅瀝瀝的雨聲,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身處昆明的雨季,深度體悟文本的主要內容以及真摯情感。再次,教師應結合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將語文深度閱讀與文本欣賞評價以及體驗相結合,逐步將學生的思維引向縱深。作為純文學性的文本,《昆明的雨》的語言較為精練,內涵非常豐富。教師可以圍繞人情美、滋味美、景物美、氛圍美引導學生標注重點字詞,并自主默讀文本,在深入品味、理解和創(chuàng)造文本的過程中認真鑒賞景物美。
六、加強自讀教學,多種方式凸顯學生主體
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比較考驗教師的教學功底,在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昆明的雨》時,教師需要圍繞自讀課教學的基本要求精心組織開展閱讀學習活動,理性分析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著力打造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深度閱讀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確保學生能夠讀懂、讀透、讀深、讀精[5。在自主教學中,教師首先應適當轉化學習目標,將目標與任務相對應,精心設置教學課件,直觀展示多元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深度閱讀,感受閱讀的快樂。
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的整合尤為關鍵,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課內外學習表現科學設置多元任務,比如快速瀏覽課文,標注出如詩如畫的人、事、物、景,羅列關鍵詞。在這一任務的驅動下,學生能夠自主提煉關鍵詞并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認真分析句子的成分,深度學習語文知識。學習基礎較強的學生還會結合標題大膽設問,全面把握“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特點,真正實現深度學習。其次,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聽說讀寫活動,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心。在帶領學生學習《昆明的雨》時,教師可以播放宛轉動聽的音樂并上傳到線上教學平臺中,布置預習作業(yè),鼓勵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本,讀出文本的情感,自主品味散文的特點和情味。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協(xié)調和平衡教與學的關系,在先學后教中激活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認知高度,科學定位文本育人目標,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靜下心來深入體會文本情感,理解基礎結構,自主仿寫文本段落,品味優(yōu)美詞句,形成較強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范蕾.學習共同體模式下初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教學策略初探[J].求學,2020(28).
[2]劉銀輝,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天津教育,2019(24).
[3]宋延鵬.初中語文深度閱讀策略探討[J].基礎教育論壇,2022(7).
[4]向博琦,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實踐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18.
[5]石紅霞.深度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求學,20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