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迅速發(fā)展的社會中,教育需要更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這一需求。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采用問題或任務驅動的學習方法,通過讓學生參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項目,促使他們運用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還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項目式學習被認為是一種適應社會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想教學模式。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初中化學;復習課;實踐
思考
項目式學習始于20世紀初威廉克伯屈所倡導的設計教學法。項目式學習與陶行知的教育主張相似,都追求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讓學習者實現(xiàn)“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重新組織”,從而獲取并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與知識,在做中學、學中做,實現(xiàn)學習思維與實踐能力的共同成長。項目式學習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中具有強大的應用價值,在特定任務驅動下,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升階,促進對核心知識的重新構建,使學生的化學復習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一、初中化學復習課的現(xiàn)狀及問題
初中化學是中學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的化學復習課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從化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看,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新穎,教學方法較為靈活,但也有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復習教學缺乏個性,在復習教學活動中只是呈現(xiàn)了原有知識,以習題的方式反復訓練,這樣的課堂氛圍過于沉悶。在這一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變得比較被動、機械化,學習效率較低,甚至產生厭學這一認知障礙。其次,由于化學的抽象性和理論性較強,缺少真實情境,單向講授,以刷題為主的復習課導致學生難以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問題聯(lián)系起來,缺乏對化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在復習課上學生依舊依賴教師講解過程與答案,學生的主體性、主觀能動性、動手實踐性、實際操作性等都有待開發(fā)與提高。
二、項目式學習在初中化學復習課的應用策略
(一)科學分組,實現(xiàn)共同提升
首先,開展項目式學習要將學生科學小組,設計合理的項目分組,將有助于學習者保持長久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對團隊的責任感。學生初中化學基礎及學習能力有所差異,教師在分組時要兼顧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按S形排列學生成績進行大致分組,使每個小組都成為班級的縮影。
分組是項目式學習的必要組成部分,應引起教師的關注與重視。為確保項目式學習的效率,應適度減少分組數量,過多的分組會導致展示時間過長。教師在選擇組員時需考慮每位學生的個人特點、學習能力和興趣。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分組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協(xié)作機會和互動空間。通過分組合作,學生可以互相交流思想,分享知識和經驗,共同解決問題。這種協(xié)作和互動的方式不僅能夠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溝通和領導能力。
(二)貼近生活,建立應用意識
“課堂回歸生活,生活走進課堂”是初中課堂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吧睢倍重灤┏踔谢瘜W每個章節(jié)的內容?;瘜W學科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在復習課上,教師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有利于將抽象性的知識通過實踐性內容表現(xiàn)出來,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做好鋪墊。
教師為學生設計“皮蛋中的化學之常見的堿復習”項目式學習活動,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為學生播放皮蛋的圖片與資料,教師讓學生測一測皮蛋的酸堿性。學生選擇皮蛋清除液加酚酞試液的方法,將去殼的皮蛋放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浸泡一段時間后獲得皮蛋浸出液。經過測試發(fā)現(xiàn)皮蛋呈堿性,從而復習堿的化學性質:堿能與酸堿指示劑變色。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制皮蛋。教師讓學生在小組中共同查閱皮蛋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資料,閱讀資料寫出皮蛋制作過程中所需物質的化學式,讓學生思考這些物質間可能發(fā)生哪些化學反應。學生找到有水、生石灰、純堿、食鹽,猜想皮蛋粉浸出液中一定有氯化鈉、氫氧化鈉,可能含有氫氧化鈣、碳酸鈉。教師給學生兩個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完成。問題一,浸泡液中含有溶質氫氧化鈣嗎?可有哪些方法加以證明?問題二,浸泡液中含有溶質碳酸鈉嗎?可用哪些方法加以證明?學生想到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硝酸鋇溶液,如果產生沉淀,則樣品中有碳酸鈉。將過濾液中加入過量的硝酸鎂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鈉。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給學生播放一則報道,江西宜春市宜豐縣金丹松花皮蛋廠排出強堿性廢水,形成廢水池塘,持續(xù)多時,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如果你是環(huán)保局工作人員,你會給工廠什么建議?促使學生將所學的化學知識應用于真實問題情境,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化而生萬物,學以致無窮”的道理。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研究興趣
傳統(tǒng)的化學復習課仍以教師為主導,學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師安排的復習任務。淡化知識情境、忽略學習興趣、缺少創(chuàng)新設計的化學復習課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復習效果十分不理想。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是化學新課程基本理念之一,生動有趣的情境能吸引學生快速融入課堂,提高學生復習的興趣與效率。
金屬復習課所涉及的金屬種類繁多,范圍廣泛。在生活中,金屬鐵是最常見的金屬之一。教師選擇金屬鐵作為金屬復習的主線,并且通過“暖寶寶中的金屬”項目式學習主題給學生提供一個熟悉的情境載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金屬的應用。任務一是設計方案證明暖寶寶中鐵的存在。小組成員共同設計實驗方案,在小組內交流方案的可行性。教師負責匯總各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通過這一開放性的任務,學生主動調用其知識儲備,重新建構金屬鐵的性質框架,利用驅動性問題提高學生對已知知識重新整合與綜合運用能力。任務二需要學生根據實驗方案在組內進行實驗。教師為學生提供實驗所需的暖寶寶、磁鐵、鹽酸、硫酸銅溶液、鑷子、酒精燈,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協(xié)調能力。任務三是要求學生觀察圖片,解釋暖寶寶發(fā)熱與鐵的關系。學生觀察暖寶寶反應前后的圖片對比,小組討論暖寶寶的發(fā)熱原理。鐵的銹蝕在日常生活中大多都是不利的,而暖寶寶則利用金屬的銹蝕放熱。本任務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事物的兩面性,幫助學生形成逆向思維。任務四是讓學生根據暖寶寶的發(fā)熱原理動手自制暖寶寶。學生取兩勺鐵粉加十五滴水混合擠捏,感受溫度變化。再滴十滴濃食鹽水混合擠捏,感受溫度變化,繼續(xù)添加活性炭混合擠捏測溫度。本次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能較好地將所學的金屬知識與生活中暖寶寶的生產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一項任務是比較自制暖寶寶和市售暖寶寶的發(fā)熱差異。教師給學生提供通過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暖寶寶的發(fā)熱曲線圖,請小組代表闡述他們發(fā)現(xiàn)的異同,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市售暖寶寶能做到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熱。學生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異同,培養(yǎng)學生對圖像信息的加工能力,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重視實驗,體現(xiàn)學科特色
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實驗科學,復習課中的項目式學習要突出實驗這個特點,幫助學生不僅通過理論學習掌握化學知識,還能在實踐中探索并應用所學知識,使學生親身參與設計實驗方案和進行實驗等核心過程。通過實驗探究,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化學知識,提升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水是生命的源泉,為了教育學生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師決定開展名為“凈水器”項目的學習活動。在這個項目中,學生將組成小組,合作制作凈水器?;顒拥倪^程包括小組在課前根據研究成果制作一個初步的凈水器原型,然后完善凈水器的設計,進行凈水效果的檢測,并對凈水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為了幫助學生完成這次活動,教師為學生提供活性炭、紗布、沙粒、吸水棉、鵝卵石、剪刀及帶有紅墨水的黃泥水等材料。教師設置了一個研究問題的清單給學生,讓他們調查上海居民獲取生活用水的來源。學生決定選擇自來水廠了解凈水的過程,對于不了解的部分可以通過線上查資料的形式獲取,在明確自然界中的水有何種物質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了一種簡易的凈水器。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想到加入明礬過濾水中的雜質,以提高凈水效果。有學生還回憶起刷牙時常常能聞到自來水中有股“氯”味,想到所學的氯氣作為消毒劑的化學知識,并應用于凈水。此外,學生還意識到自然界中的水往往會有臭味和顏色,這些也需要考慮在內。在小組討論中,學生想到使用活性炭吸附有害物質,以達到凈水的目的。在隨后的實驗探究中,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運用他們所學的化學知識,使用臭氧和紫外線進行殺菌消毒,不斷改進他們的凈水裝置。
(五)科學評價,提升教學實效
在教學評價的設計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發(fā)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他們的個人發(fā)展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支持,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長處和不足,進而幫助他們找準學習重點,提高化學復習效率。
教師在項目式學習評價時要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目標與任務要求,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項目報告和展示進行評價。學生完成項目式學習任務后,教師讓每一組派代表介紹項目的設計與實施過程,總結實驗結果與結論,以準確判斷學生對項目式學習內容的理解與領悟程度,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反饋給學生在本次項目式學習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與同伴評價,幫助學生及時反思自己的復習成效,同時發(fā)現(xiàn)和吸取他人在項目式學習中的優(yōu)點與經驗,提高自身的化學學習探究能力,以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化學復習效果與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項目式學習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以解決復雜的實踐問題為核心,通過策劃項目作品、合理規(guī)劃和執(zhí)行項目任務等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嫻熟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達到學習的目的。項目式學習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中具有巨大的潛力與應用價值。通過不斷改進與完善,項目式學習將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化學復習效率與興趣,強化學生化學學科綜合能力,助力學生在化學學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思慧.初中化學復習教學引入項目學習的實踐[J].家長(上旬),2022(9):111-113.
[2]李祖煸.項目式學習在初中化學復習課的實踐與思考[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21,28(9):55-58.
[3]喬文青.初中化學復習課教學模式的實踐改進研究[J].電腦愛好者(普及版)(電子刊),2021(9):765-766.
[4]黃秀平.初中化學復習教學引入項目學習的實踐研究[J].教師,2021(23):50-51.
[5]周宸羽,劉勇軍,劉曉玲,等.初中化學\"酸與堿\"專題復習的項目式教學——制作神奇的隱形墨水[J].化學教育,2022,43(23):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