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范 徐開妍
內容摘要:在信息生態(tài)場域中,可借助翻轉課堂理論,從實例出發(fā)建構國際中文教育課堂模型,以實現(xiàn)課堂與環(huán)境的群落互動關系,這適用于國際中文教學綜合課(詞匯教學、語法教學和漢字教學)、口語課、閱讀課、寫作課以及中華傳統(tǒng)文化等各類課堂。翻轉課堂的A課堂為基礎層,借助信息載體進行知識輸出,創(chuàng)設信息、環(huán)境和信息主體相融合的第三空間,B課堂為交互層,通過交流助推學習者交際技能習得,A、B課堂的交互式融合共同創(chuàng)設完整的混合教學空間。
關鍵詞:翻轉課堂 國際中文教育 信息生態(tài)
信息生態(tài)是由信息、環(huán)境與信息主體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系而形成的有機整體。[1]它的核心思想是強調人與信息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主張信息生態(tài)位的合理分化,強調信息生態(tài)功能的政策發(fā)揮和均衡發(fā)展。[2]關于信息生態(tài)的研究包括信息生態(tài)學理論、教育信息生態(tài)、新型信息生態(tài)教學系統(tǒng),現(xiàn)有研究已取得較大成就,已提出多種智慧課堂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利用AI技術支持課堂教學等等。但相關研究多聚焦于線下課堂,忽略相關技術因素,且缺少對國際中文教育這種受眾學習環(huán)境復雜情況的研究。
關于國際中文教育課堂教學的研究往往聚焦于教學技巧的發(fā)展、教學媒介的建設和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隨著環(huán)境趨于智能化,相應的教學理念模式也發(fā)生深刻變革,因此,從信息生態(tài)的視角出發(fā)構建國際中文教育翻轉課堂是實現(xiàn)人才塑造和素質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翻轉課堂最初是從美國開始的,Jon Bergmann(2007)和Aaron Sams(2007)運用“翻轉課堂”這一方式來進行教學,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電子媒介的發(fā)展,翻轉課堂在美國流行,后來傳入國內。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課堂內外時間重新進行了調整,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3]但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仍存在諸多不足,最突出的一點是許多相關研究回避理論分析,研究者過于重視實踐,排斥理論研究。
因此本研究在信息生態(tài)場域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尋求出最佳的課堂模式,嘗試為線上漢語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針對性新思路,從而促進國際中文教育課堂教學的研究和發(fā)展。
一.國際中文教育綜合課翻轉課堂模型研究
1.詞匯教學
學習者對外語詞匯的學習涉及到理解、記憶與應用等多個層面,在信息生態(tài)視域下考慮詞匯教學如何進行,需要將各個相關要素看作統(tǒng)一的整體。在信息生態(tài)理論的指導下,將詞匯教學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進行,相關要素則包括學習者、教師、學習環(huán)境、技術手段。將詞匯教學翻轉課堂以AB課堂劃分為兩個層面即基礎層與交互層。
在信息生態(tài)理論指導下的翻轉課堂詞匯教學是學習者、學習環(huán)境、教師、技術手段等多種要素的推進與循環(huán)。翻轉課堂中學生利用了聽覺、視覺,通過語音、視頻、文字等多種信息媒介進行了多模態(tài)學習。梳理以上要素之間的關系,可分解為不同層次的循環(huán)遞進關系:在A課堂“學生”通過“技術手段”實現(xiàn)“非課堂環(huán)境”中的學習,在B課堂“教師”通過“自然交流”創(chuàng)設“課堂環(huán)境”,增加學生的開口度,由此形成A、B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
2.語法教學
國際中文教育語法教學的難點之一是語法往往比較復雜,學生在課堂上對所學內容常常一知半解。盡管教師的教學方法一般都是邊講邊練,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機械性練習、有意義的練習和交際性練習,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往往不佳。原因有二,一是課堂教學是按照教學設計按部就班地實施的,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學進度和安排,學生必須保持足夠的專注力,不能走神,否則就會跟不上學習進度;二是課堂教學是面向班級進行的,教師引導學生語言輸出和回答問題時不能時時兼顧每一位學生。而信息場域中的翻轉課堂恰恰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并通過多模態(tài)、多媒體的教學設計,實現(xiàn)教師、學生、教學信息和教學媒體之間的共生和諧。
3.漢字教學
在國際中文教育教學中,因為漢字字形結構復雜,所以學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記憶,因此學生對漢字學習的積極性不高。[4]在信息化時代,學生的智能手機擁有率接近100%,為翻轉課堂實施提供物質基礎,“翻轉課堂”在國際中文教育中為漢字教學提供了思路,教師可以合理利用線上的各種資源,提高漢字教學的效率?!靶畔⑸鷳B(tài)”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在漢字課堂上讓學生掌握主動權。
A課堂:教師錄制視頻+學生自主學習:首先錄制漢字教學視頻,展示漢字。教師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內容,利用漢字象形這一特點來展示漢字。然后,漢字筆順讀音講解。教師要在視頻中示范漢字的寫法,讓學生注意到漢字的結構特點,同時也要注意強調漢字的讀音。最后,漢字意義講解。教師可以利用漢字偏旁表義的特點來進行講解漢字,還可以利用這個特點來進行漢字的整理和歸納,讓學生明白漢字的規(guī)律性。
B課堂:練習測試+解決問題:學生在完成線上學習任務之后,就到了線下課堂,線下課堂還是以學生為主導,完成教師布置的測試,漢字主要是通過聽寫、加一筆減一筆游戲、你讀我寫、根據(jù)偏旁寫漢字等形式來練習,檢測學生是否認真完成學習任務。接著,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講解和解答,也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們討論漢字的意思和寫法,挑選一些漢字讓學生到黑板上默寫,其他同學可以看筆順和書寫是否正確。這種互動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漢字書寫細節(jié)的關注度,還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二.國際中文教育口語課翻轉課堂模型研究
在國際中文教育技能教學模塊中,口語課堂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教師經(jīng)常面臨學生開口難的問題?!胺D課堂”解決了漢語口語教學課堂單一化的問題,與“信息生態(tài)”相結合強調以學生為本,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提高漢語口語的學習效率。
以漢語口語話題“旅行”為例,設計課堂模型。
A課堂:觀看視頻+線上活動。首先要列出話題涉及到的高頻詞,簡單講述每個詞的意思“景點、旺季、值得、跟團游、自助游、推薦”等。接著講與話題有關的常用句式,教師先展示再朗讀“你想去什么地方旅游?”“我推薦你去+地方。”“你去過什么景點?”“地點+(不)值得去?!钡纫幌盗谐S镁涫健W詈?,教師給出與話題相關的對話“聽說你要去旅行了,你想去什么地方?”“我想去中國南京旅行,你有什么地方推薦嗎?”“我推薦你去南京市博物院,我以前去過,這個地方很值得去?!痹诜艑υ捯纛l時,教師要注意與景點對應的配圖,通過視聽說等多種感官多模態(tài)的調用,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教師也要注重信息生態(tài),有效的利用電腦端和手機端,讓學生善于使用線上資源,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需要依托網(wǎng)絡操作的課堂活動,配音游戲等,既可以加強學生的互動,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還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B課堂:線下練習+答疑解惑。線下互動練習:學生在自主學習了有關話題的常用詞和常用句式之后,教師在B課堂中就要相應的設計一些有關話題的趣味性練習,例如:模仿視頻對話,看圖說話,角色扮演,復述,小組比賽等[5],教師可以適當設置一些比賽獎勵,以此來激勵學生多開口說話;同時教師也可以設置一些討論內容“你最難忘的旅行”“向大家推薦你的家鄉(xiāng)”,這種討論不僅可以使課堂更有趣,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理了解。糾正錯誤:教師再針對學生在對話中出現(xiàn)的語音和語法問題進行糾正。可以根據(jù)學生互動對話的情況,適當擴展一些常用詞和常用句型。
三.國際中文教育閱讀課翻轉課堂模型研究
閱讀技能是外國留學生學習漢語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它體現(xiàn)了對漢語知識的掌握和實際綜合運用。吳桂華(2009)就如何能夠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做到有意識的、系統(tǒng)的、有針對性的閱讀訓練學習策略,來達到學生掌握閱讀學習技巧的目標作了深入的有效探討。趙黎(2012)認為針對閱讀課這一特殊課程,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揣摩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并將這些好的教學方法積極運用在國際中文教育教學中,以期待有效提高國際中文教育閱讀課質量。
以老舍《我們家的貓》為例,設計課堂模型。
A課堂:觀看視頻?!皩W習目標”視頻:該視頻主要介紹文章一、二的學習目標,并且預告課前學習任務,利用各類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學習動力,時長共1分半?!袄仙嵘郊捌鋭?chuàng)作”視頻:該視頻選自網(wǎng)上的微課資源,時長共3分鐘。視頻用生動的動畫和風趣的口吻介紹了老舍的生平、代表作品及其作品的特點?!拔恼乱弧⒍n文生詞”視頻:該視頻講解了文章一、二中的重點生詞,包括貪玩兒、對付、打秋千、斗、膽子、洋笑星、相聲。此外該視頻就文章一、二重點內容做了梳理,引導學生思考文章大意。比如《我們家的大花貓》的作者是否喜歡大花貓?另外,教師通過該視頻幫助學生梳理文章二的結構框架,并且提醒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閱讀技能縮句”視頻:隨任務單二同時發(fā)布講解閱讀技能的視頻,包括縮句閱讀技能的5個要點,時長共8分鐘。
B課堂:課堂教學。通過組內討論、組間討論、視頻學習等形式,加深對第十課中5篇課文的理解;通過組內合作學習、視頻學習,了解縮句閱讀技能,并在實際閱讀中能夠運用;通過文章一的學習,以及教師的總結,積累一些描寫動物的詞匯;通過文章三的相關的任務展示,能夠促進學生對中國花文化的了解。
四.國際中文教育寫作課翻轉課堂模型研究
寫作對學生來說是輸出性環(huán)節(jié),同時也非??简瀸W生寫漢字的能力,寫作與口語都是語言運用的過程,但卻大不一樣,寫作更需要注重句子形式和語法的正確性,因此寫作課程的教學需要一定的寫作策略指導,在信息生態(tài)的理論指導下,教師要把漢字、語法、閱讀理解等寫作過程看作一個整體,除了啃下“漢字教學”這一塊老骨頭外,加強漢語寫作策略指導也必不可少。從寫作前的審題到寫作后的反饋,漢語教師除了指導留學生 注意具體的寫作策略外,還應該加強范文講解和仿寫。
以HSK6級書寫題為例,設計國際中文教育翻轉課堂寫作課程教學模型。題目要求如下:“請你用10分鐘的時間閱讀1000字左右的文章,然后按照此文章寫出400字左右的縮寫文章,用35分鐘。寫文章時不需加進自己的觀點,要復述原文。自己命題。”
A課堂:教師錄播對寫作技巧進行指導,錄播內容如下,首先,使用樣例教學法指導學生對范文短語句子段落進行分析,了解范文大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結構意識。緊接著對學生進行寫作策略指導,從如何審題到如何進行寫作,依據(jù)當前教學進度講解縮寫文章技巧與答題技巧,另留出部分時間對范文漢字進行書寫教學。
B課堂:教學分為兩部分。一是為學生提供題目,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于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寫作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學生寫作流程,審題是否正確,寫作思路是否得當,漢字書寫是否規(guī)范等。二是完成后與學生交流解答疑惑,對學生的寫作提出批評與建議,老師與學生交流,學生與學生交流,在自然交流中解決困難并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
五.國際中文教育中華傳統(tǒng)文化課堂翻轉課堂模型研究
以某一特定文化點出發(fā),圍繞該文化點進行教學設計。A課堂側重文化知識的講解,為學生及時排除文化障礙;B課堂側重文化體驗,增強學生參與感,感受中華文化魅力。A、B課堂交互融合,在師生參與過程中教師可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反饋信息,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本研究構建的信息生態(tài)領域中的國際中文教育文化課堂模型,擬以安塞腰鼓為文化點,以30名在華留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和測試的研究方法,以翻轉課堂為原型,分為A、B兩課堂。
A課堂:主要作為文化知識的介紹與學習,學習者可以反復感知和自主學習。通過教學視頻,創(chuàng)造了學習者與教師和教學信息之間的相對獨立的混合空間。這樣多媒體、多模態(tài)學習優(yōu)化了文化知識的學習。視頻內容:進行線上云旅行,欣賞陜北風光;接著,教師進行安塞腰鼓基礎教學:安塞腰鼓之標準姿勢;安塞腰鼓之小纏腰;安塞腰鼓之雙人對鼓;安塞腰鼓之甩綢子。并且教師在教學中要說明中國紅的象征精神。
B課堂:是在教師帶領下進行線下的文化體驗,最大限度地增加留學生對文化的體驗與感知,并融合體驗文化教學法,引導他們進行言語輸出,從而在文化體驗中感知文化和進行言語交際。具體活動安排:首先進行交際互動,可以引導學生辨認和交流A課堂中所涵蓋的與安塞腰鼓相關的詞匯和句子。然后進行文化體驗: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跳安塞腰鼓的四組基礎動作——安塞腰鼓之標準姿勢;安塞腰鼓之小纏腰;安塞腰鼓之雙人對鼓;安塞腰鼓之甩綢子。最后,課堂小結:學生以小組形式將學會的四組基礎動作自由組合來進行匯報表演,作為測試的依據(jù)之一。
本研究通過實例,建構信息生態(tài)視域下國際中文教育翻轉課堂模型,包括綜合課(詞匯教學、語法教學和漢字教學)、口語課、閱讀課、寫作課以及中華傳統(tǒng)文化課堂,努力改變國際中文教育教學各要素割裂的結構性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信息生態(tài)在國際中文教育方面的不足,豐富國際中文教育翻轉課堂理論和研究。在后疫情時代的大背景下,解決國際中文教育效率低和操作難的問題,推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但相較傳統(tǒng)課堂,翻轉課堂的效果分析、各個課程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適配度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實驗探索。
參考文獻
[1]董麗梅,宋微,戴磊.宏觀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構成與功能研究[J].情報科學,2014(8):27-31.
[2]肖希明.信息生態(tài)理論與公共數(shù)字文化資源整合[J].圖書館建設,2014(3):1-16.
[3]謝家儒.基于MOOC的顛倒課堂在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21(2):50-52.
[4]孫文麗,吳林.對外漢語漢字教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漢字文化,2020(17):184-187.
[5]莫永誼,常楓.基于SPOC教學模式的口語翻轉課堂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12):39-43.
基金項目:2022年度江蘇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支持項目《信息生態(tài)場域中的國際中文教育翻轉課堂模型研究》(202210300133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