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瑞,張 蕾
貧血是慢性腎?。╟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常見并發(fā)癥,其患病率隨CKD 的進展而增加。在CKD 中,盡管各種因素如鐵缺乏癥,營養(yǎng)不良,炎癥和紅細胞(red blood cell,RBC)壽命縮短等均會導致貧血,但腎臟內(nèi)源性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合成的相對或絕對不足是腎性貧血的主要發(fā)病機制。隨著CKD 進展,生成EPO 的腎小管成纖維細胞被轉(zhuǎn)化為肌成纖維細胞,失去EPO 合成能力,從而加速腎性貧血的發(fā)展[1]。目前重組人類促紅細胞生成素(rHuEPO)和鐵劑是廣泛用于臨床的糾正腎性貧血的主要藥物,但這些藥物也具有很多風險,例如增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等。同時,RBC 生成刺激劑(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agents,ESAs)也增加了癲癇、高血壓和超敏反應的發(fā)病風險[2]。另外由于維持RBC 生成所需的鐵增加,ESA 還會引起鐵缺乏。鐵缺乏、炎癥和尿毒癥等因素可能會使ESA 的敏感度下降,影響預后[3]。HIF-PHIs 是新型口服的小分子藥物,可以刺激內(nèi)源性EPO 產(chǎn)生并提高鐵利用率。因此,HIF-PHI 可能是治療腎性貧血的理想選擇,特別是對于ESA 低反應性的透析患者。但應注意的是,HIF-PHI 可誘導多種靶基因轉(zhuǎn)錄,對多種細胞功能有影響,這可能會導致多重不良反應。該綜述總結(jié)了HIF-PHI 的作用機理、臨床研究進展及未來前景,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HIF 是細胞適應缺氧環(huán)境的主要轉(zhuǎn)錄調(diào)節(jié)因子。HIF 由α 和β 亞基組成。在哺乳動物中,HIF-α存在三種同工型(HIF-1α,HIF-2α 和HIF-3α),其中HIF-2α 主要調(diào)節(jié)EPO 的生成。在常氧條件下,脯氨酰羥化酶(prolyl hydroxylase,PHD)使HIF-α上的脯氨酸殘基羥基化,后被腫瘤抑制蛋白識別,降解HIF-α。相反,在缺氧條件下,HIF-α 未被脯氨酸殘基羥基化而轉(zhuǎn)移到細胞核中,與HIF-β 形成異二聚體并與缺氧反應元件結(jié)合,誘導包括EPO 在內(nèi)的多種靶基因的轉(zhuǎn)錄,發(fā)揮多種生物學功能。HIF 刺激腎和肝臟中的EPO 合成,對促進血液中RBC 生成起核心作用。HIF 還可通過調(diào)節(jié)鐵代謝,維持鐵穩(wěn)態(tài),進而促進EPO 產(chǎn)生[4]。在十二指腸中,十二指腸細胞色素B (duodenal cytochrome B,DCYTB)將Fe3+還原為Fe2+,后Fe2+通過二價金屬轉(zhuǎn)運蛋白1(metal transporter1,DMT1)進入腸上皮細胞,膜鐵轉(zhuǎn)運蛋白將鐵Fe2+釋放到血液中,該環(huán)節(jié)受HIF-2調(diào)節(jié)。此外,其他與鐵代謝相關的蛋白質(zhì),如轉(zhuǎn)鐵蛋白、轉(zhuǎn)鐵蛋白受體1、銅藍蛋白和血紅素加氧酶-1也受HIF 調(diào)控。鐵調(diào)素由肝臟產(chǎn)生,CKD 患者由于慢性炎癥刺激使鐵調(diào)素的排出減少、合成增加。HIF通過赤鐵蛋白抑制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小母體途徑間接減少肝臟生成鐵調(diào)素,增加腸上皮細胞、肝細胞和巨噬細胞中膜鐵轉(zhuǎn)運蛋白的表達,從而促進鐵吸收和動員儲存鐵,改善貧血[5]。
2-氧戊二酸是PHD 必不可少的底物。HIF-PHI通過與2-氧戊二酸競爭,抑制PHD 的活性,從而穩(wěn)定HIF,使包括EPO 在內(nèi)的多種靶基因上調(diào),增加內(nèi)源性EPO 產(chǎn)生,改善貧血。HIF-PHIs 通過升高血清鐵,增加總鐵結(jié)合能力及轉(zhuǎn)鐵蛋白飽和度來降低血清鐵蛋白、鐵調(diào)素濃度,從而促進鐵的利用。另外,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HIF-PHIs 有調(diào)節(jié)脂質(zhì)代謝和可能腎臟保護等作用[6]。因此,HIF-PHI 為腎性貧血的治療開辟了新途徑。但應注意的是,HIF 可作用于多種細胞,功能具有多效性,可能會導致不良的脫靶作用。
2.1 羅沙司他(Roxadustat)羅沙司他的前體是FG-4592,大約在10 年前被研發(fā)出來。第二代羅沙司他由FibroGen,AstraZeneca 和Astellas 共同開發(fā),半衰期約為12 h,可以每2 周或3 周給藥1 次[7]。羅沙司他是第一個進入3 期臨床試驗的HIF-PHI。目前全球有超過15 個3 期臨床試驗和約10,000名目標登記患者,包括非透析依賴 (non-dialysis dependence,NDD)、血液透析依 賴(hemodialysis dependence,HDD)、腹膜透析依 賴(peritoneal dialysis dependence,PDD)和剛開始透析的患者,研究其在CKD 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長期效果[8]。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在中國進行的兩項關于羅沙司他治療腎性貧血的3 期臨床試驗已經(jīng)完成[9,10]。在為期8 周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第3 階段試驗中,羅沙司他在提高未接受透析的CKD 患者血紅蛋白(hemoglobin,Hb)水平方面優(yōu)于安慰劑。該試驗中羅沙司他組Hb 平均增加了(1.9±1.2)g/dL,安慰劑組Hb 平均減少了(0.4±0.80)g/dL(P<0.001),2組間具有非常顯著差異,同時羅沙司他對鐵代謝有積極影響。在另一項研究中,與安慰劑相比,羅沙司他改善了鐵的利用率,表現(xiàn)為血清鐵及總鐵結(jié)合能力增加,鐵調(diào)素及鐵蛋白降低。盡管與口服鐵相比,靜脈注射鐵搭配ESA 似乎更能有效地達到目標Hb水平,但不管補鐵途徑如何,羅沙司他都顯示出相似的Hb 反應,這表明腸細胞鐵吸收的改善可能與鐵代謝相關基因 (如DCYTB、DMT1 和膜鐵轉(zhuǎn)運蛋白)上調(diào)有極大關系。此外,炎癥是ESA 反應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羅沙司他維持Hb 水平不受基線C反應蛋白水平和先前ESA 劑量影響,這可能會改善慢性炎癥下的紅細胞對EPO 的敏感性及鐵利用[11]。由此可見,羅沙司他可能對ESA 低反應性患者是有效的。然而,目前尚不確定羅沙司他是否能改善ESA 低反應性患者的預后[12]。最近,另一項[13]為期24 周的3 期臨床隨機開放研究調(diào)查了羅沙司他在接受過ESA 和沒有接受過ESA 治療的日本腹膜透析(PD)貧血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結(jié)果顯示,羅沙司他在維持性PD 貧血患者的目標Hb 水平方面是有效的。同時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鐵代謝參數(shù)保持穩(wěn)定,血清鐵調(diào)素水平下降、轉(zhuǎn)鐵蛋白增加,這表明鐵的動員和吸收得到改善,鐵的生物利用度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該項研究中,羅沙司他總體上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此外,一項體內(nèi)研究表明,羅沙司他降低了血清膽固醇水平并減輕了動脈粥樣硬化,這主要是因為HIF-2α 通過上調(diào)堿性神經(jīng)酰胺酶2(alkaline ceramidase 2,Acer2)促進了神經(jīng)酰胺的降解[14]。在2 型糖尿病模型黑色和棕褐色短臂小鼠中,羅沙司他通過改善糖脂代謝和下調(diào)系膜細胞中C-C 基序趨化因子配體2 的表達,減少了腎小球損傷和蛋白尿[15]。羅沙司他的全球第三階段試驗結(jié)果已在2019 年公布,評估了其長期的心血管風險。在NDD 患者中,與安慰劑相比,羅沙司他沒有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即全因病死率、中風和心肌梗死的發(fā)生率和MACE+(MACE 和心力衰竭需要住院以及不穩(wěn)定心絞痛需要住院的發(fā)生率)。在HDD 患者中,羅沙司他發(fā)生MACE 的風險與ESA相當,發(fā)生MACE+的風險較低。在偶爾透析患者中,與ESA 相比,羅沙司他降低了MACE 和MACE+。此外,HIF 可改善N-ω-硝基-l-精氨酸5/6 腎切除大鼠模型的心肌肥厚和心肌纖維化[16]。這些結(jié)果可能有助于解決HIF-PHIs 對心血管風險的擔憂。
由此可見,羅沙司他作為全新的口服HIFPHI,對透析與非透析的腎性貧血患者均能夠有效升高Hb 水平,降低鐵調(diào)素水平,且不需要靜脈補鐵、不受患者體內(nèi)炎癥狀態(tài)影響,同時誘導的內(nèi)源性EPO 升高是適度的,耐受較好,患者依從性高,還可能調(diào)節(jié)脂代謝、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但是,羅沙司他對多種細胞功能均有影響,仍有潛在的安全隱患。有兩項3 期臨床試驗結(jié)果均顯示,使用羅沙司他發(fā)生高鉀血癥的風險比使用對照組的風險略高,且代謝性酸中毒的發(fā)生率也高于對照組[10]。與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VEGF 受體相關的潛在促血管生成作用、肺動脈高壓發(fā)生可能以及與HIF 長期激活相關的潛在腎臟疾病進展等問題均需要進一步研究評估。
2.2 達普司他(Daprodustat)達普司他是葛蘭素史克(Glaxo Smith Kline)開發(fā)的HIF-PHI。它的半衰期為4 h,通常劑量為0.5~25 mg/次,1 次/d。達普司他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腹瀉和高鉀血癥。一項在NDD 患者(n=59)和HDD 患者(n=70)中進行的,為期4 周的2A 期研究表明,與對照組(使用安慰劑或ESA)相比,所有服用達普司他2 mg/d和5 mg/d 的NDD 患者Hb 均升高,HDD 患者Hb 較基線均有所下降,且鐵調(diào)素水平下降[17]。Holdstock等[18]對NDD 受試者進行了一項為期24 周的開放性研究,評估了達普司他達到Hb 目標范圍并將Hb保持在目標范圍內(nèi)的能力。結(jié)果顯示,達普司他組Hb 水平在目標范圍內(nèi)的時間中位數(shù)為82%,而對照組為66%,提示達普司他將Hb 保持在目標范圍內(nèi)的能力可能優(yōu)于對照組。Meadowcroft 等[19]研究了達普司他在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使用情況,結(jié)果表明,在最初的4 周Hb 呈劑量依賴性增加,在劑量調(diào)整為10 mg以上后Hb 似乎趨于平穩(wěn)。此外,沒有觀察到有臨床意義的血壓及膽固醇變化。這些研究結(jié)果表明,與安慰劑相比,NDD 和HDD 患者從ESA 轉(zhuǎn)變?yōu)榭诜_普司他的短期內(nèi),因達普司他有劑量依賴性可能會有效維持目標Hb,且不良反應最?。?]。
2.3 伐度司他(Vadadustat)由Akebia 開發(fā)的伐度司他半衰期為4.5 h,通常劑量為300~900 mg/d。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血尿酸水平輕度或一過性升高、腹瀉和惡心。一項研究使用伐度司他對CKD3 期及以上患者進行為期28 d 的治療,起始劑量為CKD3 期400 mg/d、CKD4 期300 mg/d,結(jié)果顯示平均Hb 比基線增加0.63 g/dL,平均血清鐵蛋白比基線降低62.4 ng/mL[20]。一項為期20 周的2B期研究[21],伐度司他組(平均劑量為450 mg/d)有54.9%的受試者出現(xiàn)了Hb 應答(平均Hb 濃度≥為11.0 g/dL,或Hb 濃度比基線增加1.2 g/dL),鐵調(diào)素和鐵蛋白降低,總鐵結(jié)合力增加;而安慰劑組僅為10.3%,鐵代謝無明顯改變。安慰劑組有16.7%的受試者緊急接受了ESA 治療,而服用伐度司他的受試者中只有4.4%緊急接受了ESA 治療。無心電圖或血清膽固醇變化的報道,各組之間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相似(74.6% vs 73.6%);與VEGF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Martin 等的NDD 3~4 期患者研究中,也可得出Hb 增加和鐵代謝改善的結(jié)果。最近在日本Akebia 完成的兩項3 期臨床試驗結(jié)果顯示,伐度司他在NND 和HDD 患者中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盡管第三階段研究的最新數(shù)據(jù)尚未發(fā)表,但根據(jù)目前伐度司他臨床研究的積極效果,Akebia 已于2019年7 月向日本藥品監(jiān)管機構(gòu)提出了該藥的新藥申請[6]。
2.4 依那度他(Enarodustat)依那度他是日本煙草公司開發(fā)的HIF-PHI。該藥目前正在日本進行3期臨床試驗。依那度他的半衰期為1.2 h,通常劑量為2~6 mg/d。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鼻咽炎、高鉀血癥和便秘[22-24]。既往的研究已證明依那度他有良好的耐受性。有研究顯示,每天口服1 mg/kg 和3 mg/kg 依那度他的大鼠可引起Hb 水平呈劑量依賴性升高[25]。Akizawa 等[24]將NDD 患者口服依那度他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劑量起始階段 (前6周),隨機受試者服用依那度他(2、4 或6 mg/d)或安慰劑,在第6 周結(jié)束時,符合條件的受試者再參加第二階段,為期24 周的開放研究,以維持目標Hb在10.0~12.0 g/dL 范圍內(nèi)。結(jié)果表明,6 周后,與安慰劑相比,口服依那度他2、4 和6 mg/d 的NDD 患者每周Hb 增加率分別為0.160 g/dL、0.216 g/dL 和0.464 g/dL。在第二階段,使用ESA 患者的平均劑量由3.74 mg/d 下降至3.58 mg/d。第一階段隨機服用安慰劑的NDD 患者在口服依那度他4 周后,Hb 目標范圍維持率從39.1%增加到77.3%。研究結(jié)束時,超過70%的受試者將Hb 維持在目標范圍內(nèi)。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依那度他可以治療NDD 患者的貧血。在目前的臨床試驗中,沒有觀察到平均收縮壓或舒張壓增加和血漿VEGF 變化[22,24]。
2.5 其他正在開發(fā)的HIF-PHI還有其他有潛力的HIF-PHI 正處于研發(fā)的早期階段。Desidustat(ZYAN1),在澳大利亞已經(jīng)完成了2 期臨床試驗。這種新藥的半衰期為6.9~13 h,建議劑量為100~200 mg/次,1 次/2 d。研究顯示EPO 水平在給藥后6 h 就較基線升高了2~4 倍。該藥報告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和惡心[26]。另一種有前景的HIF-PHI 是由Janssen 制藥公司的JNJ-429045343,該藥目前正處于臨床前開發(fā)階段。
羅沙司他已于2019 年在中國和日本獲批上市。隨后其他HIF-PHIs 也將會很快獲批。傳統(tǒng)治療腎性貧血的ESA 已用于臨床30 余年,因此HIFPHIs 不會快速地完全取代ESA,但HIF-PHIs 已被證明是相對安全的,并且療效不低于ESA。雖然長期臨床數(shù)據(jù)尚待公布,但總體的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使HIF-PHIs 成為治療CKD 貧血的一類很有前途的新藥。HIF-PHIs 的優(yōu)勢包括口服、改善鐵代謝和刺激內(nèi)源性EPO 生成等。此外,HIF-PHIs 不受體內(nèi)炎癥影響,這對ESA 反應低下的患者可能會有絕對優(yōu)勢。毫無疑問,HIF-PHIs 將為腎性貧血的治療提供極大幫助,但應注意的是,HIF 對多種細胞功能具有多重作用,這可能會導致不良的脫靶作用,因此有待進一步研究監(jiān)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