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腮
- 針灸聯合低頻電治療急性面癱的臨床效果分析
眉、閉眼、微笑、鼓腮等功能失常,病側面部僵硬、麻木、癱瘓和(或)耳后疼痛。將符合上述標準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4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1.2 方法1.2.1 對照組:給予針刺加溫針灸治療?;颊呷⊙雠P位,確定病灶部位后,選擇患側翳風、太陽、地倉、陽白、攢竹、顴髎、牽正、足三里、太沖及雙側合谷交替取穴,穴位常規(guī)消毒,針刺成功后予以平補平瀉手法并留針30min。溫針灸治療,在針刺足三里后,取清艾條2cm置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23年16期2023-08-28
- 面癱不要怕改善有方法
鼻、示齒、努嘴、鼓腮,可以健側和患側一起做,每個動作做到最大限度后維持20秒,每次做10~20下,每天做1~3次,以促進面部肌肉運動功能的恢復。具體如下:抬眉動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額肌額腹的運動?;颊呱咸峤扰c患側的眉目,有助于抬眉運動功能的恢復。閉眼功能主要依靠眼輪匝肌的運動收縮來完成。開始時輕輕閉眼,如不能完全閉眼,用食指的指腹沿眶下緣輕輕的按摩一下。聳鼻運動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壓鼻肌運動收縮來完成,在訓練時應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示齒動作主要靠額大小肌,提口
健康博覽 2022年10期2022-10-18
- 腦梗康復,不可忽略心理調節(jié)
并向前努嘴;5.鼓腮訓練: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發(fā)生腦梗塞時,大腦局部組織血液供應出現障礙,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迅速出現相應神經功能缺損,就表現為日常我們所見的偏癱。腦梗塞患者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盡早進行活動,可以減少肺部感染的發(fā)生,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要注意,雖然提倡早期康復訓練,但絕不能隨意亂練,否則會讓手指和肘關節(jié)越來越僵硬??祻陀柧毐仨氃趯I(y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科學進行,從翻身、坐、站、到走,循序漸進,否則會養(yǎng)成錯誤
家庭醫(yī)藥·快樂養(yǎng)生 2022年2期2022-02-19
- 面癱愛找“熬夜冷凍族”
本的抬眉、閉眼、鼓腮、呲牙等動作也都做不了。小A趕忙跑去醫(yī)院。醫(yī)生診斷為周圍性面癱。面癱主要分兩類面癱的主要表現為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根據損害發(fā)生部位可分為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中樞性面癱病變位于面神經核以上至大腦皮層之間的皮質延髓束,通常由腦血管病、顱內腫瘤、腦外傷、炎癥等引起。周圍性面癱又稱貝爾(Bell)面癱,病損在面神經核和面神經。多由受寒、疲勞、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經功能不穩(wěn)等原因導致面神經水腫,神經和血管受壓,引起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面癱為何
大眾健康 2021年8期2021-08-04
- 常叩齒除牙痛
右轉動6圈,然后鼓腮8下,最后吞下鼓出的唾液,整個過程為1次。一般連續(xù)做2次。平時閑來無事也可經常做,叩齒力度應不輕不重,稍有酸酸的震感即可,速度自行掌握。好處:經常叩齒有利上下牙床堅固牢靠,舌尖轉動利于牙齒穩(wěn)固并可除去口腔異味;大便時叩齒可為排便助力,防便秘;鼓腮產生的唾液可殺滅口腔內細菌,對牙周炎、牙齦炎有預防作用;吞服唾液利于胃腸道消化和殺滅腸道病菌,并可幫助提升味覺。收獲:幾年來,我一直堅持叩齒,那種“要老命”之痛越來越少。餐餐口味好,面部肌肉豐滿
老友 2021年1期2021-02-21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周圍性面癱40例
角下垂,吹口哨、鼓腮等漏氣,病側齒頰間易滯留食物,伴或不伴聽覺過敏、多淚、病側舌前2/3味覺喪失。分期標準:根據溫乃元等[5]提出的分期標準分為急性期(發(fā)病1周以內)、恢復期(發(fā)病1周~1個月)、后期(發(fā)病1~3個月)。2 治療方法西醫(yī)治療:發(fā)病初期即口服藥物治療。醋酸潑尼松龍第1~3天30mg、日1次,第4~6天20mg、日1次,第7~9天10mg、日1次,共服用9天;甲鈷胺500μg,日3次;奧美拉唑腸溶片20mg,日1次。中醫(yī)治療:①針刺:急性期予針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21年12期2021-01-11
- 針刺推拿結合中藥治療急性周圍性面癱臨床觀察
瞼,患側無法完成鼓腮、閉眼、吹口哨、皺眉、露齒動作,且多有流淚、流口水,或發(fā)病之初伴發(fā)耳后疼痛感、聽覺過敏、味覺減退甚至消失。其嚴重程度根據《面神經功能評價標準》中額紋、輕閉眼、鼓腮、鼻唇溝、人中溝、吹口哨、微笑、安靜印象分,共8項進行評價。輕度為積分大于等于18分,中度為積分大于等于10分、且小于18分,重度為積分小于10分。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14~75歲,病程7天之內,單側面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排除標準:中樞性面癱,腫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20年9期2020-12-09
- 面癱的自我康復訓練及護理方法
實現努嘴。第六,鼓腮運動。鼓腮漏氣的時候,用手上下捏住患病一側的口輪匝肌,實施鼓腮運動?;颊呖梢蚤_展鼓腮運動,表明口輪匝肌的運動功能是能夠恢復正常的,流口水、刷牙漏水等癥狀也會得到改善?!?面癱的護理方法心理護理由于面癱患者起病突然,而且面容也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所以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甚至是恐懼等不良的情緒,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則會產生一定的應激行為,所以患者接受心理護理尤其必要。通過與護理人員的交流和溝通,可尋求安慰和鼓勵,通過學會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
保健文匯 2020年1期2020-08-22
- 牽正復癱湯聯合面肌訓練、電針刺激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
閉目已恢復正常,鼓腮時口角不漏氣,面部表情正常,為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雙側額紋、鼻唇溝基本恢復對稱,蹙額皺眉及閉目輕微障礙,面部表情基本正常,為顯效;臨床癥狀、體征輕微改善,但恢復不明顯,或伴有鱷魚淚、面肌攣縮或聯帶運動,為有效;不符合上述標準,為無效。痊愈、顯效、有效總和為總有效率。(2)利用Sunnybrook 面神經評定量表評估兩組面癱癥狀,包括額紋、口眼、鼓腮、鼻唇溝,分值為0~3 分,分值越高,癥狀恢復越好。(3)利用House-Bra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 2020年5期2020-06-22
- 針灸綜合治療配合中醫(yī)護理干預在風寒襲絡型面癱患者的療效觀察
肌肉訓練,努嘴、鼓腮訓練等。遵醫(yī)囑進行紅外線照射臉部,注意眼部衛(wèi)生,出門時佩戴口罩圍巾以防受涼,濕毛巾熱敷面部,每日2-3次,按摩時力度適宜、部位準確。觀察組 對照組基礎同時加上針灸治療配合中醫(yī)護理,具體內容:1.病房內避免對流風,加強面部及耳后的保暖措施,利用熱水洗臉,囑咐患者外出應佩戴口罩。另外保證口腔清潔,餐后漱口,防止感染。2.針對風寒襲絡型患者應給予針對性飲食指導,多食用辛溫祛風散寒類食物,例如蔥白、大豆及生姜等,不可食用涼性或者生冷瓜果等。3.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20年16期2020-06-10
- 面癱患者 日常按摩操
復按揉約2分鐘。鼓腮努嘴用手捏住患側口唇,用力鼓腮努嘴,讓口腔內氣流由健康的一側面部嘴角吹出。每日3次,每次鼓腮努嘴20次。點揉面部諸穴雙手搓熱之后點揉攢竹、陽白、魚腰、承泣、四白、迎香、頰車、地倉等穴位。重點按揉患側,手法由輕至重,各按1分鐘。提捏面部由口角開始,向上沿著鼻翼兩側至眼角,平行向外提捏面部,反復數遍。叩面用手指在面部叩擊,叩擊的力度適中,面部有感覺就可以,持續(xù)2分鐘。
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9年4期2019-12-17
- 直接吹空調 面癱惹上身
流出,不能吹氣、鼓腮,發(fā)唇齒音時吐字不清,多數病人面癱一側耳垂后部有不同程度疼痛和壓痛。面癱急救 患面癱后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先排除其他病所致的面癱。憂慮和緊張會加重面部神經血管痙攣和缺血性損傷,要注意病側保溫,特別不要讓患側頭面部遭風受涼,適量服用B族維生素、復方丹參片、胞二磷膽堿等活血化瘀和神經活性藥物。針灸、遠紅外線照射、超短波透熱、患側乳突區(qū)周圍熱敷及按摩等可促使面部神經水腫及早消散和神經功能恢復。發(fā)病后兩周內的急性期禁用直流電刺激治療,以免加重面部
婦女生活 2019年8期2019-08-12
- 軍樂隊那些事
顫動發(fā)出聲音,別鼓腮?!薄班郏╬ū)……”我學著做了一下。輪到我了,我按照老師的指導把號嘴吹響了。老師讓我在能吹響的這一邊坐下,然后,我被分到了薩克斯隊,真是又高興又擔憂啊!我從來沒有接觸過薩克斯,據說它有五斤重那么沉,真擔心我吹不好怎么辦?于是,回家后我一放下書包就開始查找關于薩克斯的資料。通過這些資料,我知道演奏時姿勢特別重要:第一,用掛帶將樂器掛好,放在身體的右前方;第二,兩腿同肩寬;第三,演奏中,手指、腕部、臂部都應該松弛(chí),左右手自然彎曲
小雪花·小學生快樂作文 2019年1期2019-05-08
- 表情肌訓練,讓患者“重拾臉面”
恢復后,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癥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的同時,還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鼓腮訓練 ?鼓腮訓練有助于口輪匝肌及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颊吣軌蜻M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癥狀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攣縮。(摘自《家庭醫(yī)藥》)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點通 2019年1期2019-02-14
- 針刺配合閃罐治療面肌痙攣后面癱2例
麻木、口角流涎、鼓腮漏氣,并逐漸加重,額紋消失、閉目露睛等,自服阿昔洛韋、甲鈷胺等未見明顯改善。癥見左側面部麻木,口角下垂流涎,左側額紋及鼻唇溝消失,流淚干澀等,易怒、嗜酒。查體示鼓腮漏氣,抬眉不能,閉目露睛,淺觸覺較對側減低,聽覺、味覺未見明顯受累,舌紅苔白,脈細弦。面部肌電圖示左側面神經損傷,顱腦CT示未見明顯異常。診斷為面肌痙攣術后遲發(fā)性面癱。給予針刺配合閃罐治療。針刺穴取百會、雙側合谷、太沖,患側風池、翳風、太陽、陽白、頰車、地倉、夾承漿。常規(guī)消毒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19年7期2019-02-12
- 周圍性面癱患者的中醫(yī)護理
或露齒時更明顯,鼓腮漏氣,發(fā)爆破音困難,進食時有口角漏液現象。發(fā)病原因多是脈絡空虛,感受風寒,或是肝腎陰虛,風陽上擾;或七情過極,外傷、手術、中毒、代謝障礙、營養(yǎng)缺乏免疫障礙等因素。西藥尚無特效治療,中醫(yī)通過針刺、艾灸、手指點穴按摩、面部中藥濕敷等方法,提高神經興奮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營養(yǎng)代謝,加速局部肌肉、神經功能的恢復?;颊呙嫒莸母淖儗е屡c其它疾病不一樣,不只需要常規(guī)的護理,還有其特殊的中醫(yī)護理。現將本科診治周圍性面癱的護理措施總結如下:【關鍵詞】周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8年9期2018-11-28
- 按摩+表情肌訓練,讓患者“重拾臉面”
恢復后,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癥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6.鼓腮訓練鼓腮訓練有助于口輪匝肌及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颊吣軌蜻M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癥狀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攣縮。上述每個動作的訓練是針對不同肌群的運動障礙設計的,因此在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運動障礙時,應針對受累的肌群進行訓練。如
家庭醫(yī)藥 2018年11期2018-11-21
- 老人多鼓腮有助消化
隋欣媛人到老年,消化液減少,消化功能減弱,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脾胃虛弱?!翱谑焙汀斑谍X”等幾個小小的動作,就能夠幫助老年人改善這些癥狀?!翱谑保纯湛诜磸凸膭觾蛇吶?;“叩齒”,即上下齒輕輕相叩。除此之外,老年人還可以用舌尖輕舔上顎,用舌頭摩擦口腔內側的牙齦,舌頭在舌根的帶動下在口腔內前后蠕動。只需少許時間,口腔內就會分泌出大量的唾液。唾液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增加唾液就等于增強了消化能力。此外,我們常常看到,自然界中的動物受傷后,會用舌頭舔自己的傷口,讓
祝您健康 2018年10期2018-10-11
- 按摩+表情肌訓練,讓患者“重拾臉面”
恢復后,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癥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6.鼓腮訓練鼓腮訓練有助于口輪匝肌及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患者能夠進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癥狀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攣縮。上述每個動作的訓練是針對不同肌群的運動障礙設計的,因此在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運動障礙時,應針對受累的肌群進行訓練。如
家庭醫(yī)藥 2018年22期2018-01-31
- 老人常鼓腮有助消化
也屬常見。經常做鼓腮運動,可幫助消化。因為這一動作能幫助分泌大量唾液,唾液中含有大量唾液淀粉酶,可將吃進的淀粉轉化為更小的分子,間接提高消化能力。不僅如此,唾液中還含有一種豐富的能刺激加速表皮細胞生長的蛋白質,有助于食管上皮及胃黏膜的修復,也對消化起促進作用。具體方法先閉住口唇向外吹氣,直至腮部鼓起,反復進行,然后上下齒輕輕相叩,最后用舌尖輕舔上顎,用舌頭摩擦口腔內側的牙齦,舌頭在舌根的帶動下在口腔內前后蠕動。鼓腮時,最好同時用雙手五指輕輕按摩腮部,或用兩
益壽寶典 2018年14期2018-01-27
- 按摩+表情肌訓練,讓患者“重拾臉面”
恢復后,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癥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6.鼓腮訓練鼓腮訓練有助于口輪匝肌及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颊吣軌蜻M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癥狀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攣縮。上述每個動作的訓練是針對不同肌群的運動障礙設計的,因此在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運動障礙時,應針對受累的肌群進行訓練。
益壽寶典 2018年36期2018-01-27
- 我的護牙“六要”
時,閉唇、咬齒、鼓腮,讓水在口腔中反復滾動,蕩滌牙縫中的殘留物。二要用溫水刷牙。選用質量上乘的牙刷牙膏。早起后、晚睡前,各刷一次牙,每次時間為3分鐘。刷牙時,牙刷忌橫宜豎。豎著依順牙縫,刷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均應到底到邊,不留死角。同時,刷刷含含,使泡沫盈口,殺菌消炎。最后,用上牙刷舌,清洗舌苔。三要轉動按摩。雙手八指有力交叉,兩拇指在牙齒和牙齦表面環(huán)形轉動按摩。早晚各一次,每次8分鐘左右。按摩時臉頰微熱,按摩后口腔清爽。四要含液叩齒。唾液是口腔
老友 2017年11期2018-01-18
- 面癱的拉筋拍打方
夠做皺眉、閉目、鼓腮等動作,下額角或者耳后會疼痛。治療中老年人面癱的拉筋拍打法如下:1.采取端坐的姿勢,全身放松,用手指點按風池穴。2.采取俯臥的姿勢,操作者用拇指按壓大椎穴,進行30次。3.采取端坐的姿勢,雙手點按四白穴、地倉穴、合谷穴,每個穴位30次。再點按曲池穴30次。4.采取端坐的姿勢,用中指點按外關穴、百會穴,每個穴位30次。5.采取端坐的姿勢,用掌根的位置側擊足三里穴、翳風穴、頰車穴,每個穴位1分鐘。6.采取端坐的姿勢,在承漿、下關、迎香穴,每
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7年7期2017-12-07
- 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不同時間介入的臨床療效觀察
間不存食物殘渣,鼓腮時嘴角不漏氣,笑時嘴角無歪斜。顯效:雙側的額紋、鼻唇溝基本對稱,閉眼和蹙眉正常,進食時頰齒間不存食物殘渣,鼓腮時嘴角不漏氣,笑時嘴角稍不對稱。有效:雙側的額紋、鼻唇溝基本對稱,閉眼和蹙眉接近正常,進食時頰齒間存留少量食物殘渣,鼓腮時嘴角不漏氣,笑時嘴角歪斜。無效:雙側的額紋、鼻唇溝不對稱,不能正常閉眼和蹙眉,進食時頰齒間存留食物殘渣,鼓腮時嘴角漏氣,笑時嘴角歪斜。2.結果。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治愈時間明顯縮短,愈顯率明顯提高。見表1。表
中國民間療法 2017年10期2017-11-09
- 經皮神經電刺激對急性面癱患者神經恢復的影響
失、鼻唇溝消失及鼓腮漏氣患者相比治療前明顯減少(P面癱;經皮神經電刺激;面神經急性面癱又稱面神經炎或Bell麻痹,是由面神經非特異性炎癥導致的面神經功能障礙。經皮神經電刺激是近年來用于治療神經功能障礙的新型治療方法,具有操作簡單、療效顯著及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勢。1 資料和方法1.1一般資料濟源市中醫(yī)院2015-04-2017-06收治的124例急性面癱患者為研究對象,男52例,女72例;年齡20~72(55.49±12.36)歲。納入標準:(1)符合《神經病學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7年18期2017-10-12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靜止期周圍性面癱30例
完成蹙眉、皺額、鼓腮、露齒、噘嘴和吹口哨等動作。2016年6月至11月,筆者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靜止期周圍性面癱療效頗好,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共30例,均為神經內科轉至我科門診的患者。右側面癱11例,左側面癱19例;女9例,男21例;年齡7~82歲,平均35.7歲;病程1~2周。均有不同程度的表情肌癱瘓癥狀,5例伴有耳后疼痛。2 治療方法西醫(yī)治療:發(fā)病初期即用藥物治療。強的松30mg,日1次;甲鈷胺500μg,日3次;地巴唑5mg,日3次。強的松連服7天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17年6期2017-04-05
- 頑固性周圍性面癱治療體會
向稍向左側歪斜,鼓腮時右側漏氣。查血壓170/90mmHg,舌質淡紅苔白,脈細弱。診斷為頑固性周圍性面癱。面部以及雙下肢針刺配合艾灸,頸面部推拿和面部穴位注射。治療1個月后,遺留輕微右側面頰麻木,咀嚼感時右側下唇肌無力,右側額紋較左側稍淺,能皺眉,雙眼裂對稱,但閉合時右眼瞼活動較左側慢,說話時口角稍向右側歪斜,鼓腮時已不漏氣。古某,女,27歲,2013年9月23日入院。2個多月前出現左側面癱癥狀,因妊娠未及時治療,現左眼閉合不全,左側鼻唇溝較右側淺,左側口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17年8期2017-04-05
- 面癱手術后的康復訓練
恢復后,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癥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6.鼓腮訓練 鼓腮訓練有助于口輪匝肌及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颊吣軌蜻M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癥狀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攣縮。上述每個動作的訓練是針對不同肌群的運動障礙設計的,因此在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運動障礙時,應針對受累的肌群進行訓練,
家庭醫(yī)藥 2017年3期2017-03-21
- 忘不了的“萌”
透紅。一眨眼,一鼓腮,一嘟嘴,便成了她賣萌的最佳利器。那天,我和子然正在回教室的路上,突然感覺后面有人在打我,回頭一看,一諾正在后面。她一看我把狐疑的目光投向她,立馬一眨眼,一嘟嘴,一鼓腮,一副無辜的神情,那撲閃的大眼睛,鼓起的腮幫子,小小的蘋果臉,一副賣萌的神態(tài),十分認真地強調:“不是我打的!”我一臉狐疑。正想再仔細問一問時,她卻朝我做了個鬼臉,飛快地溜了!哼,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這不明擺著是你嗎!追……睡萌、吃萌、賣萌……小伙伴的萌,豐富了童年的畫卷,
小櫻桃·童年閱讀 2016年9期2016-11-05
- 當心!天熱貪涼 可招致面癱
出來,不能吹氣、鼓腮,發(fā)唇齒音時吐字不清,多數患者面癱側的耳垂后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壓痛。患了面癱后,要及時到醫(yī)院就醫(yī),排除有其他病所致面癱的可能。憂慮和緊張會加重面部神經血管痙攣和缺血性損傷,故要注意病側保溫,特別注意不要讓患側頭面部吹風受涼;同時盡早進行功能鍛煉,患者可對著鏡子做抬眉、舉額、閉眼、吹口哨、鼓腮等動作。由冷風所致的面癱只要及時正確治療,注意休息,大多數患者可在3~6個月治愈。預防面癱,主要應注意幾方面:坐公交或是開車時,不要在高速下開窗。
家庭醫(yī)藥·快樂養(yǎng)生 2016年8期2016-09-28
- 忘不了的“萌”
透紅。一眨眼,一鼓腮,一嘟嘴,便成了她賣萌的最佳利器。那天,我和子然正在回教室的路上,突然感覺后面有人打我,回頭一看,一諾正在后面。她一看我的目光投向了她,立馬一眨眼,一嘟嘴,一鼓腮,一副無辜的神情,那撲閃的大眼睛,鼓起的腮幫,小小的蘋果臉,真是可愛極了。她十分認真地強調:“不是我打的!”我半信半疑,正想再仔細問一問時,她卻朝我做了個鬼臉,飛快地溜了!睡“萌”、吃“萌”、賣“萌”……小伙伴的“萌”,豐富了童年的畫卷,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之中。(指導教師 朱芙蓉
作文評點報·小學五、六年級 2016年28期2016-05-30
- 3招自檢口腔健康
地進行鍛煉。1.鼓腮。若腮幫凹陷鼓不起來,日常吃東西也常有從嘴里漏出渣滓的現象,說明口周肌肉肌力不足,為此,要有意識地多做鼓腮活動,提高口周肌肉肌力。2.畫圈按摩。若發(fā)覺吃硬食變得比以前困難,同時口腔也容易干燥,易口渴,不妨手指貼于耳前部位,按圖示(如圖)箭頭方向以一定力度做畫圓活動,這樣有助促進唾液分泌,增強咀嚼力。3.張口。如果平時喝茶、喝湯之類的飲品容易噎到,或者30秒內吞口水達不到3次以上,說明吞咽力較差,可多做張口活動,張大口,如發(fā)“啊”聲,維持
家庭醫(yī)藥 2016年5期2016-05-10
- 自我按摩有助面癱患者康復
恢復后,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癥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鼓腮訓練? 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颊吣軌蜻M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癥狀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攣縮。上述每個動作的訓練是針對不同肌群的運動障礙設計的,因此在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運動障礙時,應針對受累的肌群進行訓練。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斷受累肌群時,可按上述程序進行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點通 2014年11期2015-01-19
- 小柴胡湯治療面神經炎驗案三則
右側鼻唇溝變淺,鼓腮漏風,面部牽向左側,右側耳后莖乳突壓痛,舌紅苔黃,脈弦滑。乃熱毒外襲,累及少陽,面絡受邪,面肌失養(yǎng)所致。方用小柴胡湯加減。藥用柴胡12g,條參10g,半夏10g,黨參12g,甘草6g,金銀花20g,連翹12g,板藍根10g,薄荷10g,生姜4片、大棗4枚。5劑,每日1劑,水煎服。2012年9月23號復診,眼已能閉合,諸證好轉,原方續(xù)服5劑。2012年10月1號三診,眼能自行閉合,皺額時額紋恢復,口歪眼斜得到糾正,面如常人。停藥3個月無反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14年9期2014-04-05
- 綜合性療法治療周圍性面神經炎的臨床研究
難,鼻唇溝變淺,鼓腮時口角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易滯留于病側齒頰之間[2]。入選病例均排除中耳炎、腮腺炎、顱底腦膜炎、鼻咽部腫瘤等其他可引起周圍性面神經炎的病變。1.2 治療方法1.2.1 三棱針放血療法 急性期在患者口腔內黏膜取三點,使用三棱針點刺出血,點刺點外緣相對應地倉穴,再向內平行每隔1 cm再取兩點,出血后用拇指與食、中指按摩擠壓,體壯者多出血,體弱者少出血,直至血色鮮紅為止。注意:操作時應嚴格消毒,有出血傾向者及孕婦禁用本法。1.2.2 針灸療法
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 2014年5期2014-01-24
- 時常鼓腮幫助消化
,老年人不妨常做鼓腮動作,可以幫助改善消化功能。這動作能幫助分泌大量唾液,間接提高消化能力。具體方法:先閉住口唇向外吹氣,直至腮部鼓起,反復進行,然后上下齒輕輕相叩,最后用舌尖輕舔上顎,用舌頭摩擦口腔內側的牙齦,舌頭在舌根的帶動下在口腔內前后蠕動。鼓腮時,最好同時用雙手五指輕輕按摩腮部,或用兩手空心掌同時由上而下輕擊頰部,不僅能增強此動作的效果,還有助老人預防腮部肌肉萎縮。
中華養(yǎng)生保健 2013年12期2013-12-16
- 帶狀皰疹致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臨床研究
1例、閉眼0例、鼓腮4例、口角歪斜2例、發(fā)熱2例?;颊咧委熐暗陌Y狀積分為為(16.5±2.43),治療后癥狀積分為(5.3±1.1),其中治愈20例,好轉5例,無效1例。結論帶狀皰疹致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的主要臨床癥狀為皰疹、頭疼、眩暈、皺眉、閉眼、鼓腮、口角歪斜、發(fā)熱。通過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結合按摩、針灸及功能恢復訓練治療的方式,其療效顯著,為基層治療該類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據。帶狀皰疹;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臨床研究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又稱貝爾氏麻痹,主要是由莖乳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年19期2013-10-20
- 針刺、艾灸聯合中藥治療雙側面癱1例
不能蹙額、閉眼、鼓腮,打口哨,雙側口角流涎,雙側腮部存有食物殘渣,在家治療(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靜脈滴注)無好轉,門診收住院??淘\:雙側面癱,左耳后及下頜疼痛,左下頜不適,左側拔牙牙根處紅腫,無滲血,舌紅,苔白膩,脈沉。神志清楚,無頭痛頭暈,無嗆咳及吞咽困難,無外耳道疼痛,無偏身感覺障礙及四肢功能障礙。面無表情,雙側不能蹙額、閉眼、鼓腮,不能吹口哨,雙側眼瞼下垂,雙側鼻唇溝變淺,雙側口角下垂,張口口裂變小,腭垂右偏,咽充血。西醫(yī)診斷:特發(fā)性面神經炎。中醫(yī)診斷:
河北中醫(yī) 2013年11期2013-04-09
- 曾朝芬治療面癱56例
一側不能作閉眼,鼓腮,露齒等動作。2 治療方法溫和灸:選穴頰車、地倉、翳風、四白、陽白、顴髎、承漿、合谷、足三里,距皮膚3~4cm處施以溫和灸,急性期每次15 ~ 20min,恢復期及后遺癥期25~30min,均以局部知熱、潮紅為度。注意避免灼傷皮膚。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梅花針:局部叩刺整個患側面部,均以淺刺為主,每次10 ~ 15min;不破皮,均以皮膚隱隱泛紅為度。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統計結果。3 療效標準顯效:面部表情肌癱瘓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13年4期2013-04-08
- 電針治療雙側面癱1例
,左側示齒不全,鼓腮漏氣,左側眼瞼閉合露睛,左側Bell’s征(+)。就診當天給予針刺治療1次。初診兩天后患者再次就診,訴右側面部肌肉亦感無力,咀嚼困難,無頭痛頭暈,無飲水嗆咳,行走如常。查體可見雙側額紋均消失,雙側示齒不能,鼓腮不能,面部表情消失,呈面具臉。頸軟無抵抗,四肢肌力無異常,雙側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考慮患者病情變化,相繼出現雙側面癱,為除外其他神經系統疾患,急請本院神經內科會診,給予頭顱 MRI平掃及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均未見異常。結合患者臨
上海針灸雜志 2012年4期2012-04-13
- 針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觀察
時口角歪向健側,鼓腮漏氣。治療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最小7歲,最大79歲;病程最短1天,最長6個月。病情程度分為輕度10例(不說話、不笑時口角歪斜不明顯,面部表情欠佳,其他臨床癥狀未出現),中度20例(口角歪向健側0.2cm,人中溝輕度水腫,患側眼瞼閉合不全,有一小間隙,額紋部分消失,飲水漏水較輕),重度30例(口角歪向健側0.3~0.5cm,人中溝消失,神經性水腫明顯,患側眼瞼閉合間隙明顯,患側額紋消失,飲水漏水嚴重,鼓腮漏氣,口角流涎,甚至
中國民間療法 2012年6期2012-01-25
- 三位一體療法治療面神經麻痹的臨床觀察
額、皺眉、露齒、鼓腮等動作,口角向健側歪斜,病側露睛流淚,額紋消失,鼻唇溝變淺,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垂后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疼痛。治療以肌力恢復為主要標志,如治療不當常留后遺癥。我科采用針刺、超短波、按摩三位一體療法治療面神經麻痹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病程短,療效滿意。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病例均來自我院2010-02—2011-05理療科門診患者,男27例,女18例;年齡21~68歲;所有病例均在出現癥狀1~8 d內到我科就診,45例患者均符合《神經病學
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 2012年3期2012-01-21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周圍性面癱61例療效觀察
,眼瞼閉合完全,鼓腮不漏氣。顯效:面部肌肉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患側靜態(tài)無歪斜,動態(tài)不完全對稱,閉目欠實。有效:面部肌肉功能部分恢復,靜態(tài)可見患側與健側不對稱,閉目不攏,鼓腮漏氣,與治療前比較有所好轉。無效:癥狀與治療前比較無顯著變化。3.2 療效觀察筆者治療61例患者,療程7~25 d,平均12.8 d,治愈42例,顯效2例,無效1例??傆行?8.3%。隨訪2個月以上均未有復發(fā)。4 典型病例患者李某,女,39歲,2011年元月16日初診。病史:右側面部麻木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1年32期2011-08-15
- 針灸加推拿治療周圍性面癱74例臨床觀察
時口角歪向健側,鼓腮露氣,漱口漏水,不能作皺眉、露齒、鼓腮等動作或動作幅度減小。1.2 治療方法1.2.1 治療組1.2.1.1 針灸療法:(1)取穴:攢竹、陽白、太陽、四白、地倉、頰車、下關、翳風、頭維、風池;鼻唇溝平坦加迎香、禾;鼻唇溝歪斜加水溝;頦唇溝歪斜加承漿。(2)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上述穴依次3%碘酊皮膚消毒,再予75%酒精脫碘;取華佗牌0.25×25mm不銹鋼針灸針,按穴位深淺直刺、斜刺或平刺,使患部產生酸、麻、脹、重感,并擴散到面部為佳。
承德醫(yī)學院學報 2011年2期2011-03-24
- 針刺配合五官超短波電療儀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90例
分,閉眼正常。③鼓腮障礙:0分,鼓腮不能,鼓腮漏氣;2分,鼓腮不漏氣,但鼓腮時歪嘴;4分,鼓腮正常。④示齒障礙:0分,患者不能示齒;2分,示齒時,患側可顯露2個牙齒;4分,正常示齒。⑤人中溝歪斜:0分,自然表情時歪向健側;2分,自然表情時不歪而微笑表情時歪向健側;4分,人中溝居中。⑥鼻唇溝變淺:0分,鼻唇溝平坦;2分,鼻唇溝淺;4分,正常。⑦口角歪斜:0分,自然表情時口角歪向健側。2分自然表情時口角不歪而微笑表情時口角歪向健側;4分,正常。⑧吹哨障礙:0分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1年11期2011-02-03
- 頭針治療急性周圍性面神經麻痹100例
,右側露齒不能,鼓腮漏氣,口角低下,四肢活動正常,病理反射(-)。治療取頭針雙運動區(qū)下2/5,雙側面神經刺激點。2次后,右眼可閉合,飲食時口角流湯已明顯減少。10次后,額紋再現,口眼歪斜明顯改善,可鼓腮,吹口哨 。20次后完全治愈。隨訪1個月患者面部豐滿,談笑活動自如。5體會面神經麻痹主要是由于面神經通過莖乳突處的腫脹,壓迫面神經管內外的損傷所致,從而引起面神經功能失調,導致局部組織萎縮,肌細胞收縮無力。用頭針刺激相對應部位,促使細胞產生沖動,致使該病側的
中國針灸 2000年10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