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說的“四大名著”,是《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和《紅樓夢》,相信你一般是這樣看的:你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孫悟空打妖怪的故事,看《西游記》改編的動漫;再大一點,會知道三國英雄和水滸英雄;而對《紅樓夢》發(fā)生興趣,總也得等到上了中學之后。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紅樓夢》,有些孩子(主要是男孩),可能都上大學了,翻開一看,還是覺得沒什么意思,不如武俠、玄幻、修仙熱鬧好看。
但是,你也肯定聽說過《紅樓夢》的鼎鼎大名,無數的人說它這么好那么好。甚至光研究《紅樓夢》都可以成為一門學問,叫“紅學”。你肯定多少有過疑惑:都說《紅樓夢》多好多好,我怎么看不出來好呢?
其實,不只你可能不喜歡,著名學者啟功先生也是這樣。他說他小時候第一次打開《紅樓夢》,翻一頁,吃飯、喝酒、看戲,再翻一頁,還是吃飯、喝酒、看戲,這有啥意思呢?干脆把書扔到一邊不看了。
事實上,這并不是你欣賞水平差,而是因為這部書的宏偉和復雜,遠遠超過了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以至于隨便翻翻并不容易領略其中的精彩?!都t樓夢》是一部極其偉大的書,偉大到每個人可以用一生的時間來讀它,并且一直能讀出新意。所以,這本小書就算是一份專為你寫的“新手教程”吧。
幾百年來,《紅樓夢》榮獲了無數桂冠,有人說它是“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有人說它是“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但你大可不必被這些名頭嚇倒,事實上,它故事里的主人公,完完全全是一些跟你年齡差不多的青少年。
《紅樓夢》中賈寶玉第一次出場,約有六七歲,在最后一回結束時,是十九歲。薛寶釵比他大一歲,林黛玉比他小一歲,探春、湘云還要小一些,惜春最小。而最精彩的故事,集中在賈寶玉十二三歲到十五六歲之間,所以,這部書的主角是一群少年,相當于小學六年級到初中畢業(yè)的階段,你可能正好處在這個年紀,或者相差不多。
但是,既然這本書寫的是少年故事,你應該很容易喜歡啊,為什么你讀起來會覺得吃力呢?
因為《紅樓夢》雖然是寫的一群少年,但它畢竟是三百年前的著作。由于歷史的、文化的等各種原因,你和它之間有很多隔膜,就讓你覺得它高不可攀了。
首先,你腦子里的《紅樓夢》人物形象,多是電視劇《紅樓夢》給你的。電視劇里的人物,尤其是1987年拍攝的央視版,大多數演員都在十八歲以上。因為拍戲是需要演技的,十二三歲的小演員,即便心理上和原著人物接近,但實際上沒有演戲經驗,很難把握人物特質,所以就會找一些青年人去演少年。另外,市面上的各種繪畫、雕塑等紅樓藝術造型,也都是按青年人的外形來塑造的。所以你看得多了,就會覺得《紅樓夢》是一部寫“大人”的書。
其實《紅樓夢》里的男孩女孩,雖然一個個錦心繡口,但確實都是十幾歲的孩子,孩子就會有孩子的樣子。比如賈寶玉和母親王夫人日常相處這段:
寶玉也來了,進門見了王夫人,不過規(guī)規(guī)矩矩說了幾句,便命人除去抹額,脫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頭滾在王夫人懷里。王夫人便用手滿身滿臉摩挲撫弄他,寶玉也搬著王夫人的脖子說長道短的。(第二十五回)
如果寶玉是個二十來歲的大小伙子,怎么會做出這種滾在媽媽懷里撒嬌的舉動呢?寶玉剛在外面還像個小大人似的,見了媽媽就完全露了原形。我想,滾在媽媽懷里撒嬌,也應該是你的日常吧?
還有一次,賈府過年放煙花爆竹,熱鬧非凡。長輩們就把怕響聲的孩子摟在懷里:
林黛玉稟氣柔弱,不禁畢駁之聲,賈母便摟他在懷中。薛姨媽摟著湘云。湘云笑道:“我不怕?!睂氣O等笑道:“他專愛自己放大炮仗,還怕這個呢?!保ǖ谖迨幕兀?/p>
賈母摟著黛玉,完全是外婆對小外孫女的疼愛。而史湘云說不怕,還喜歡自己放大炮仗,像男孩子一樣調皮。
第二,就是生活習慣?!都t樓夢》里的孩子,有些生活習慣在現在是成人化的。比如今天的孩子不許喝酒,但是古代是不太在乎這個的。古代的酒度數很低,寶玉和人聚會,常常喝得醉醺醺的,黛玉也會拿一個酒壺自斟自飲,讓你誤以為他們是大人。而且古代結婚都早,孩子到了十五六歲,就可以商量婚事了。而現在這個年紀的孩子,還要參加中考,上高中,考大學,等到結婚生子差不多要到十年后。古代孩子較早介入成人社會,也是你覺得他們和你有距離的原因。
第三,《紅樓夢》中的“四大家族”都是大戶人家,公侯門第,人口多,關系復雜,里面有許多規(guī)矩,是孩子從小就要學起來的。比如賈寶玉見了父親,哪怕日常閑聊,也要站起來講話。寶玉早上起來,要去賈母、王夫人等處問安。如果加上正出和庶出,大房和二房等關系,就更加復雜。所以禮數規(guī)矩,是古代貴族孩子的第一課。這些規(guī)矩是你在現代的人口較少的家里很少經歷的,也讓你和他們產生了距離感。
書中林黛玉進賈府時,年紀尚幼,她想到的竟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你可能覺得這不是一個小孩子的心理,會以為林黛玉是個成熟的“大人”,去親外婆家難道還要這樣緊張?
其實你想想,你的人際關系同樣沒那么簡單,只不過這種復雜性已經有一部分從家庭中轉移到學校去了。假如你是一個小學生,剛從一個學校轉學到另一個學校,或者要在新同學面前表演一個節(jié)目,你是不是也會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你再想想你在學校有沒有自己的死黨和討厭的同學?古代是大家庭,小學校;現在是小家庭,大學校。你的人際關系和古代孩子比有了轉移,總量卻是不變的。
第四,就是文化背景。要知道,賈府是貴族,貴族的孩子,無論男女,從小都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學寫詩文。“四大家族”的男孩女孩都能出口成章(包括最不受待見的賈環(huán)也能寫詩),還經常組織詩社。因為你肯定不擅長寫詩,所以覺得寫詩的一定是大人。但這在過去十幾歲的貴族孩子那里,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情。
剛才說的這四點,都造成了你和《紅樓夢》之間的隔閡。但是,這些都是表面上的,稍微花點時間就可以越過。所以,我們這本小書采取了這樣的解讀方法:
一是暫時略掉這些,直接講《紅樓夢》里最深刻、最貼近人性的部分。你就會覺得《紅樓夢》里的少年,和今天的你是相同的。
二是把以上這些當作百科知識,選重要內容做系統(tǒng)的講解。這樣能夠擴展你的知識面,從而能更加理解《紅樓夢》里人物的言行。
那么,你第一次看《紅樓夢》,應該注意它的哪些特點呢?
首先,曹雪芹在全書一開頭就說本書“大旨談情”?!扒椤笨刹⒉粌H僅是愛情,只要是人與人之間,就有豐富的情感:父母孩子、祖輩孫輩、親戚朋友,甚至主仆之間,都有情感在里面。所以“情”是對各種各樣人的欣賞、愛護和珍惜。
寶玉和黛玉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他們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玩耍,感情是最真摯的。有一天,黛玉的丫鬟紫鵑和寶玉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林妹妹要回老家去了,再也不回來了。這可把寶玉嚇傻了,“頭頂上響了一個焦雷一般”,眼也直了,魂也飛了,先是哭鬧,然后不吃不喝,發(fā)起呆來。賈府上下都慌了,急忙找醫(yī)生看病。
這時候,發(fā)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原來是林之孝的妻子和單大良的妻子來看望寶玉了:
正說著,人回林之孝家的單大良家的都來瞧哥兒來了。賈母道:“難為他們想著,叫他們來瞧瞧?!睂氂衤犃艘粋€“林”字,便滿床鬧起來說:“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們來了,快打出去罷!”賈母聽了,也忙說:“打出去罷。”又忙安慰說:“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絕了,沒人來接他的,你只放心罷。”寶玉哭道:“憑他是誰,除了林妹妹,都不許姓林的!”賈母道:“沒姓林的來,凡姓林的我都打走了?!币幻娣愿辣娙耍骸耙院髣e叫林之孝家的進園來,你們也別說‘林’字。好孩子們,你們聽我這句話罷!”眾人忙答應,又不敢笑。
一時寶玉又一眼看見了什錦格子上陳設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便指著亂叫說:“那不是接他們來的船來了,灣在哪里呢?!辟Z母忙命拿下來。襲人忙拿下來,寶玉伸手要,襲人遞過,寶玉便掖在被中,笑道:“可去不成了!”一面說,一面死拉著紫鵑不放。(第五十七回)
這個林之孝家的也是倒霉鬼,只因為丈夫姓了個“林”,沒來由地挨了一頓打罵(當然不是真的打罵,是賈母編出來哄寶玉的)。金西洋自行船,應該就是當時從歐洲傳進來的仿真船模,上了發(fā)條,可以自己在水里跑。這在當時的有錢人家是一種擺設。寶玉以為那是來接林妹妹的,抱在被窩里,以為這樣林妹妹就不會走了。
這和我小時候遇到的事情一模一樣。鄰居一個玩得很好的小伙伴,有一天突然搬家走了,我真的傷心得要死,在家里哭鬧了好幾天。這種事可能長大之后不覺得有什么,但在一個重感情的孩子看來,就是天塌下來的大事。
賈寶玉不光對林妹妹這樣,對仆人也是充滿真情的。賈寶玉的母親是王夫人,王夫人有個丫鬟叫金釧兒。金釧兒因為和賈寶玉開玩笑,被王夫人打罵一頓,跳井死了。后來有一天王熙鳳過生日,這天也恰恰是金釧兒的生日,賈府大擺宴席慶祝,寶玉卻一身白衣,悄悄地溜了出來,來到一座尼庵,向管事的尼姑借了香爐,擺在井臺上,默默祭拜金釧兒。
人死如燈滅,但寶玉并沒有忘記。一個卑微的丫頭的生日,怕是無人記得的,但寶玉偏記住了。他在賈府鑼鼓喧天的日子,單獨出來祭拜金釧兒,表達他的懷念、惋惜,當然還有歉疚。這情分是真摯的。
《紅樓夢》第二個值得你注意的特點,就是它是現實的。它雖然寫了無數真情,但這些真情大都以悲劇結尾。
我想你可能還沒有讀過悲劇。你看過的大多數故事,結局一定是圓滿的:王子永遠能夠和公主在一起,勇士永遠能打敗妖怪。但是,《紅樓夢》不是童話,它雖然寫了一群可愛的少年,但少年們面對的不是童話中的王國,而是現實:殘酷和溫情、利益和理想交織的現實。
整個《紅樓夢》故事,建立在極其現實的背景上。故事里的少男少女生活在美麗、單純的大觀園里,賈府的成年人也享受著無與倫比的富貴榮華。然而,這個家族的子孫卻一代不如一代,迷信煉丹的,淫穢享樂的,貪污舞弊的,沒有一個能撐得起整個家族的未來。一開始賈府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到后來就像一座倒塌的高樓大廈,完全無法挽救。深情的少女夭折了,富貴的生活散去了,文采風流、福壽康寧,都沒有了,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看慣了圓滿故事的你,一開始可能很難接受悲劇,因為看悲劇確實讓人很不開心。老實說,小時候知道《紅樓夢》是一場悲劇的時候,我是很怕打開這本書的——看看搞笑動畫片多好!
其實你想,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現實的社會中,是不可能只發(fā)生開心的事的,每個人的人生,不可能都圓滿。只要讀一讀《紅樓夢》就知道,大觀園的花紅柳綠只是表面現象,大觀園外部的、底部的明濤暗流,在時時刻刻侵蝕著這座世外桃源。“四大家族”甚至當時社會的興衰,也深刻地影響了這些少年的命運?!都t樓夢》的偉大,就在于它是現實的。懂得現實是什么,也是你成長中重要的一環(huán)。
最后一點,《紅樓夢》用了大量的篇幅寫了一個話題,那就是什么是“美”,這在一般古典小說里也是少見的。能把生活中的美寫得無處不在,也是《紅樓夢》一個巨大的魅力。
我想你應該知道什么是美。你會在意穿的衣服是粉紅色的還是白色的,你會在意文具盒上的貼紙是不是可愛,這就是人人從小就會有的審美能力。
大觀園里的少男少女,自然都是美的。他們的容貌、談吐、衣著,處處美麗,處處優(yōu)雅,個個都會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就連賈母那么大年紀的老人,對音樂、戲曲的感覺也是十分敏銳的,欣賞品位十分高超。關于這一點,我們下面還會專門用一章來講。
你可能聽說過一句話: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紅樓夢》里到處都有。
有一次,賈母帶眾人游園。寶玉看見水里的荷葉已經枯萎了,殘破了,就說:“這些破荷葉可恨,怎么還不叫人來拔去?!绷主煊窬驼f了一句詩: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睂氂竦溃骸肮缓镁?,以后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保ǖ谒氖兀?/p>
你要是見過枯萎的荷葉,就會知道那東西很難看,或焦干枯黃,左一根右一根地兀立水上;或黑乎乎的,帶著腐敗的氣息漂在水面上。但是,視覺上不美,聽覺上卻可以是美的。現在很多公園里都種荷花,你可以在一個下雨天,坐在公園的涼亭里,聽著雨點打在枯荷葉上的聲音。你會感受到寂靜、蕭瑟,以及繁華即將逝去的傷感。這是一般的場合絕對體會不到的。但是,從李商隱到林黛玉(其實是曹雪芹),細膩的心靈都能懂這種美麗。而黛玉一說出來,寶玉立即就領略到了。
真情待人,關注現實,懂得審美,這不僅僅是《紅樓夢》的文學特點,也是我們在現代社會要具有的基本素質。所以,《紅樓夢》具有穿透時空的力量,無論古今,無論中外。這也是它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巔峰的重要原因。
當然,《紅樓夢》太復雜了,一萬個人可以有一萬種解讀。所以,還有一門專門研究《紅樓夢》的學問,叫“紅學”。我的解讀也是從我個人的理解出發(fā)的,遠遠不是這部著作的全部。如果你讀完之后,能夠對原著產生極大的興趣,而把這本小書丟進廢紙簍,才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樂天摘自天天出版社《為孩子解讀lt;紅樓夢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