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整本書閱讀已成為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的熱點和重點內容?!都t樓夢》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被譽為“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在高中語文《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簡單了解書中的故事內容,還應致力于對學生思維能力、整本書閱讀習慣等的培養(yǎng),進而充分發(fā)揮整本書閱讀的教育價值,落實新課標提出的學習任務群要求,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
一、建立科學閱讀規(guī)劃,明確閱讀重點與目標
目標是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的重要導向,教師應設計科學合理的閱讀規(guī)劃,明確閱讀重點、學習目標、時間安排等關鍵要素,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整本書閱讀體驗,引導學生進行有邏輯、有目標的閱讀。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筆者借鑒清代著名《紅樓夢》三大點評家之一的王希廉的觀點,為學生制定了閱讀計劃,以下為前七天的詳細規(guī)劃(見表1)。
表1能夠幫助學生做好閱讀計劃,明確閱讀的重點和方向,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閱讀計劃進行適當調整,從而提高自主閱讀的實際效果。
表1
二、精準提煉閱讀話題,加深閱讀理解
話題討論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選擇需要深入探討的話題。
1.加強學情分析,尋找閱讀話題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抓不住重點、不理解作者意圖等問題。對此,教師需加強學情分析,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面臨的認知阻礙,挖掘學生的興趣點,基于學生的實際需求設置閱讀話題。
例如,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前期,筆者通過和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發(fā)現,學生在前五回的閱讀中遇到較多的理解阻礙,這部分內容的文字表達較為晦澀難懂,并且部分情節(jié)似真似幻,理解難度較大。對此,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主題討論活動:《紅樓夢》前五回中的三個神話傳說有什么作用?通過對這一話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學生能夠從晦澀難懂的文字中提煉出三個關鍵信息。
女媧補天,頑石無材 ——家族衰敗的社會悲劇木石前盟,金玉良緣—寶黛釵的愛情悲劇太虛幻境,千紅一窟—女性群像的人生悲劇
如此,借助對閱讀話題的深入討論,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促進學生的深度閱讀與思考。
2.立足立德樹人,提煉閱讀話題
新時期,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都t樓夢》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作,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價值與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書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文化內涵,提煉出值得深入探究的閱讀話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培育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和文化品格。
例如,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對書中傳統文化內容的提煉與解讀,筆者組織學生開展話題討論活動:書中很多精妙的人名、地名、物品名都和諧音有關,比如“大荒山無稽崖”是“荒謬無稽(女媧補天的場所)”的諧音表達,你還能從書中找到哪些諧音?讓學生以探究、發(fā)現的眼光去探索書中的內容,提升學生整本書閱讀的積極性。學生通過探究發(fā)現:“十里街”是“勢利街”的諧音,暗諷世態(tài)炎涼,“英蓮”是“應憐”的諧音,隱喻香菱的悲慘命運,等等。這樣的探究活動使整本書閱讀更具趣味性,也加深了學生對書中一些場景、現象的認識,提升了閱讀效果。
3.激發(fā)自主意識,鼓勵學生提出話題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提升學生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參與度。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值得探索研究的話題,從而增強學生的發(fā)現意識,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視角去審視書中的內容,尋找值得研究的話題,進而提升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能力。
例如,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筆者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每周提出一個可以深入討論的話題。之后,根據各個小組提供的反饋,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話題討論活動。如此,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的自主性,并發(fā)展學生的研究意識,助力學生挖掘《紅樓夢》這本書蘊含的魅力。如有學習小組提出話題:為什么作者要重點描述劉姥姥這個和榮國府沒有多少直接關聯的人物?學生通過討論明確作者的構思,認識到作者是借助劉姥姥的獨特視角來展示賈府的奢華,為后續(xù)賈府的衰敗結局作鋪墊,等等。
三、組織多元實踐活動,強化閱讀體驗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助力學生對整本書內容的理解。針對《紅樓夢》這本書的內容特點,教師可以選擇演講、角色扮演、辯論、實地考察等多種方式來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對書中的內容形成更加深刻的感悟與理解。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鼓勵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的真實看法與感悟,促使學生獲得更加完善的實踐體驗,形成個性化的理解感悟。
例如,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中,“劉姥姥逛大觀園”作為書中的一個經典場景,引起了很多學生的關注。這一部分內容生動展現了大觀園中眾多人物的性格、經歷,對于學生理解人物的品質有重要的幫助作用。筆者針對這部分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首先,將全班學生分成三個小組,給學生布置閱讀與實踐任務:重點閱讀“劉姥姥逛大觀園”這部分內容,分析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tài)等信息,嘗試將其演繹出來,在表演時可以適當對書中的內容進行合理改編。各小組需要獨立進行交流討論,完成劇本的編寫,并且開展實踐演練,最終完成對這一幕場景的表演。在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筆者繼續(xù)引導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讓學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產生的感悟,并且和學生一起鑒賞老版《紅樓夢》電視劇中專業(yè)演員的演繹,讓學生受到更多的文化藝術熏陶,提升審美鑒賞能力。之后,鼓勵學生課后自主鑒賞相關影視作品,提出自己的點評,將文本閱讀和觀影結合起來,運用多樣化的方式去了解《紅樓夢》中的故事。
四、關注思想引導,內化名著文化
《紅樓夢》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思想,對于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在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讓學生學會以辯證、客觀的視角解讀書中的故事,促進學生對書中文化思想的內化,促進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落實。
例如,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有學生在閱讀“王熙鳳陷害尤二姐”這部分內容后,提出“王熙鳳是個壞人,曹雪芹不應當將王熙鳳列入金陵十二釵”的觀點。對此,筆者引導學生學會以辯證的目光去審視書中的角色,全面地看待王熙鳳的“好”與“不好”。通過辯證思考分析,學生能夠認識到王熙鳳是一個性格復雜且多面的人物,她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也有精明能干、善良的一面,她的性格特點和行為反映出社會環(huán)境帶給她的影響,因此不能單純地使用“好”或者“不好”定義這個角色。之后,筆者根據其他學生在認知上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其在思想、觀念、問題思考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內化書中的文化思想。
在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引導時,教師要注重采取潛移默化的方式,并且尊重學生的自主性,避免直接灌輸給學生觀點,導致學生產生逆反的情緒或者形成惰性的思維方式,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五、重視習慣培養(yǎng),延伸閱讀價值
良好的整本書閱讀習慣能夠使學生終身受益,《紅樓夢》作為高中學生的必讀書目,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方面可以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包括認真傾聽、主動思考、積極質疑等,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質效,為學生后續(xù)的整本書閱讀奠定基礎,延伸《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的教育價值。
例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疑的良好習慣,筆者利用智慧教育平臺搭建師生群,鼓勵學生在師生群中匯報自己的閱讀進度、分享整本書閱讀中產生的疑惑以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要點。借助師生群,學生可以隨時和同學、老師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以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持續(xù)參與到整本書閱讀中。在學生分享自己閱讀進度的基礎之上,筆者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組織多樣化的交流活動,增強課外閱讀和課堂閱讀之間的關聯,使學生的閱讀習慣獲得更加全面的培養(yǎng)。此外,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中,筆者還借助激勵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整本書閱讀的樂趣與成就感,從而更好地實現對學生良好整本書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助力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六、結語
基于新課標中的要求,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在領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體會整本書閱讀的樂趣,養(yǎng)成良好的整本書閱讀習慣,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思想,注重學生的自主規(guī)劃、合作討論,激發(fā)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潛能。同時,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搭建多樣化的支架,促進學生在活動中的深入參與,切實提高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