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痹谥袊浆F代化的圖景里,每一個追夢人銳意進取,每一位勇敢者挺膺擔當,每一名仁愛者和衷共濟……所有的十四億分之一疊加而成的,是不可阻擋的發(fā)展之勢、昂揚奮進的時代洪流。
“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闭且驗槊恳粋€不可或缺的“你”,才托舉起了欣欣向榮的今日中國。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航
這道新材料作文題的中心立意明確,“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個不可或缺的‘你’”暗示考生: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創(chuàng)作者和主演者,應當積極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而材料中“所有的十四億分之一疊加而成的”“才托舉起了欣欣向榮的今日中國”則提示考生積極思考:每一個人的人生路,都不是一段獨行路,而要和國家命運、時代發(fā)展緊密相連?!懊恳环莞冻觥薄颁J意進取”“挺膺擔當”“昂揚奮進”等關鍵詞,指向每一個人做好主角的必由之路——奮斗、付出、進取、擔當等。如在科學探索中每一步跨越,都是無數科技工作者創(chuàng)新求變、協同攻關的結果。與時代同行,同時間賽跑,篤行不怠,才能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銳意進取,在國家發(fā)展進步中實現個人夢想,讓奮斗成為人生的底色。在民族復興的宏觀背景中,中國夢與個人夢聯系在一起,每一個人都要有追求“有所作為”的人生信念。
習作展示一
涓流積至河海,眾力匯聚榮光
◎侯韶涵
陸九淵云:“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中國從古至今都強調群眾的力量、團結的力量,重視匯聚個體的溪水,凝聚成時代的洪流。因此,在今日中國的新征程上,需要每個人貢獻自己的力量,疊加成強大的合力,托舉起中國的未來。
匯聚每一份力量,本質上是一種人人付出的價值觀,是舍我其誰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眾人拾柴火焰高,個體的力量雖然渺小,但當它融入集體當中,卻能產生不可阻擋的“洪荒之力”。時序更替里,始終不變的是奮斗者的身姿;歷史坐標中,永遠清晰的是青年的步伐。每一個人都應將國家的發(fā)展與個人的命運緊密連接起來,堅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生命價值與使命擔當,共同繪就新時代靚麗的底色。
匯聚每一份力量,源自于對民族前途的憂慮思考,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注。我們要拒絕“孤島思維”,應明白國家的發(fā)展與時代中的每一個“我”密切相關。面對強敵,抗美援朝戰(zhàn)士凝聚起力量,“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面對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每一個人都積極參與到國家發(fā)展的布局。正是因為心懷宏圖大略、家國大義,我們才不吝余力,在時代洪流中奮力劃動手中的槳,讓奮進的星光灑滿大地,讓追夢的虹彩飛落人間。
匯聚每一份力量,需要每一個平凡的“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擔當個人的使命,發(fā)出時代的合音??此泼煨〉摹拔摇?,專注一事,貢獻一生,為時代的發(fā)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國家的繁榮正是每一個普通人心懷擔當、各司其職、無私奉獻才得以鑄就的。我們要涵養(yǎng)“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高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使命旗幟,拒絕做無為的躺平青年,努力在時代的足跡中融入自己鮮活明亮的印記,在人生每一個階段奮勇爭先。
山高路遠,但見風光無限;跋山涉水,不改一往無前。新時代的青年,當挺膺擔當,抵御庸常,心向朝陽,做自己的主角,不吝微薄力量。
◆點評
作文圍繞“匯聚每一份力量”這一論題,深入剖析論點的內涵,從價值、意義等角度展開論述,邏輯嚴密,令人信服。文中對“眾力匯聚榮光”的內涵有獨到而深刻的認識和見解,突出個人與國家、時代的辯證關系。采用層進式結構,層次分明,結構清晰。結尾重申論點,號召有力。
習作展示二
苔花如米,人間是春
◎姜 焱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用袁枚這句詩,來形容平凡的力量,最恰當不過了。個體雖然平凡,但只要勇于綻放自己,就會迎來人間的春天。
如今的中國,每一個人都屬于民族磅礴向上之力的一份,每個人都是國家發(fā)展的主角。發(fā)揮個體力量的主觀能動性,匯聚微光,終成星辰碧海。個體的力量雖然渺小,但不可或缺。由“人”變“眾”,由“木”成“林”,聚沙成塔,不可小覷。集體的力量能發(fā)揮到什么程度,往往取決于其中的個人力量。若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比作榫卯高塔,那么每一個人都是其中的一梁一柱一木,缺少任何一件,整座建筑就會崩塌。每一個個體都肩負起責任,挑好自己肩上的擔子,向一個方向發(fā)力,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我們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為民請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這些人原本也是平凡人。鴉片戰(zhàn)爭后,中華民族經歷了漫長屈辱史,譚嗣同、鄒容、梁啟超、李大釗等仁人志士發(fā)出“舍我其誰”的吶喊,為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而踽踽獨行。如今,終于有了回響——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共御敵辱”。災難來臨,殘疾拾荒者胡雷捐獻全部積蓄,個人微小的星光在那一張張卷曲的紙幣上,閃爍著“先生屈膝跪地,足夠我仰望一生”的耀眼光輝。正因為這樣的如苔花般小的“你”“我”“他”,才不斷涌現出中國故事、中國奇跡。國家發(fā)展的底氣就在于此,小我不輟大我之功。
每一個“我”的力量,托舉的不是自我的色彩重構,而是民族星圖愿景的億萬疊加。高爾基說過:“只有我自己才是我生命和我靈魂的唯一合法主人?!泵恳粋€人都應踏踏實實地以銳意進取為基石,努力建造自己的高樓大廈,成為自己的人生主角。網絡上爆火的詞條“00后整頓職場”,其實就是青年成為自己人生主角的體現。有人批評年輕人以自我為中心,難以接受他人的意見。但我們也要看到:青年正身處于一個充滿更多可能性的時代,跌跌撞撞走出自己的路不正是一種負責嗎?難道對生活、社會、他人一概無所謂,一味順從,才是成熟嗎?青年正因銳意進取,才有了對自我價值的肯定,才有了“做自己的人生主角”的思想,才有不同思想的碰撞,才能有“春色滿園”。
春天從不對生命吝嗇,即便是不被關注的陰暗潮濕之地,苔花雖小,也是一方角落的主角,也要綻放自己的光彩。林間萌新,青茵如簇,人間是春。
◆點評
作文運用了“引議聯結”的論證結構。開篇引言有哲思的力量。主體部分從個體到集體、從個人到國家、從個人到社會等多角度辯證論述了集體發(fā)展中個人力量的重要,以春天中的一粒苔花比喻個體,生動形象。梁啟超、李大釗等名人素材的引用讓議論更深刻,聯系現實“00后整頓職場”,擴展議論深度。最后總結重申論點,深刻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