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1737(2025)22-0031-03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但受限于年齡和心智發(fā)展,其注意力易分散。在這一關鍵階段,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挑戰(zhàn)。對此,教師需深入探索,尋找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模式,為他們的英語學習之路奠定堅實基礎。
一、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弊端
(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和節(jié)奏,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和需求。這不僅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感到被邊緣化,還可能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和動力[1]。
(二)缺乏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最佳的學習方式是在真實的語境中進行交流和運用。然而,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往往只能通過教材和練習冊來學習英語,這種脫離實際語境的學習方式不僅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
二、新課標引領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實踐探索
(一)注重英語詞匯累積,夯實語言基礎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學生需要掌握更多的詞匯,以滿足更高層次的語言運用需求。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和記憶課內(nèi)單詞。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拓展課外詞匯,增加知識儲備[2]。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帶領學生復習和鞏固詞匯。以上策略的實施能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詞匯量。
課堂是學生積累詞匯的主陣地。以北師大版英語三年級(上冊)中的“Friends”單元為例,教師可通過設計有趣的詞匯游戲,如“單詞接龍”“詞匯大比拼”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新單詞,激發(fā)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同時,結合課文內(nèi)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猜測詞義,培養(yǎng)學生的詞義猜測能力。此外,拓展課外詞匯同樣重要。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適合的英文書籍、英文電影等,讓學生在閱讀和觀影的過程中積累詞匯。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如在線詞典、英語學習網(wǎng)站等,自主學習新詞匯。然而,詞匯的學習并非一蹴而就,復習和鞏固同樣關鍵。教師可以通過定期進行詞匯測試、默寫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幫助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錯誤。在復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如分類復習、聯(lián)想記憶等,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鞏固所學詞匯。
(二)優(yōu)化視聽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效率
視聽教學是一種生動、直觀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英語知識。在新課標引領下,教師應積極探索視聽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提高課堂效率[3]。在視聽教學中,教師應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視聽材料,確保內(nèi)容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多層次的視聽任務(如聽力填空、聽力選擇等),鍛煉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在課外視聽訓練方面,教師可以推薦一些適合學生觀看的英文電影、電視劇等視聽材料,并要求學生進行觀后思考和討論。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
選擇合適的視聽材料至關重要。例如,以北師大版英語三年級(上冊)中的“MyFamily”單元為例,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教師應挑選色彩鮮明、內(nèi)容簡潔且富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段或短視頻。這些材料可以圍繞“MyFamily”這一主題,展示不同家庭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有關家庭成員的英語表達。設計多層次的視聽任務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例如,在觀看動畫片時,教師可以設置聽力填空任務,讓學生根據(jù)聽到的內(nèi)容填寫家庭成員的名稱。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在觀看過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還能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技能。在課外視聽方面,教師可以推薦一些包含與“MyFamily”相關的場景和對話的英文電影或電視劇片段。在觀看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觀后思考和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對家庭成員關系的理解和感悟。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三)增加課外閱讀總量,拓展語言視野
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大量閱讀,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英語詞匯和句型,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拓展語言視野,提高語言應用能力[4]。在新課標引領下,教師應鼓勵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并為他們提供適合的閱讀材料和指導。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興趣愛好推薦一些適合的英文書籍、雜志等讀物,并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和理解。同時,教師還應定期組織閱讀分享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收獲,從而提高其閱讀興趣和積極性。
以北師大版英語三年級(下冊)中的“Fruits”單元為例,教師可為學生精心挑選一系列與水果相關的英文閱讀材料。這些材料可以包括簡單的英文繪本、圖文并茂的水果介紹雜志,甚至是有趣的水果科普文章。這些讀物不僅能讓學生接觸到更多英語詞匯和句型,還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水果知識。同時,教師需給予學生有效的閱讀指導。在指導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向學生滲透閱讀策略,如預測、推理、歸納等。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與“Fruits”相關的閱讀任務,如讓學生繪制水果思維導圖、編寫水果小故事等,以檢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此外,教師還可定期組織閱讀分享會。在分享會上,學生可以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有趣的水果知識、喜歡的水果英文句子或故事,以及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這些活動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四)革新英語寫作要求,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
在新課標引領下,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正經(jīng)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在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教學中,寫作模式往往局限于記敘文和應用文,學生的思路被限制在既定的模式之內(nèi),難以展現(xiàn)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批判性思維。而新課標鼓勵學生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嘗試寫作議論文,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需要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證,這不僅能夠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利于讓其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北師大版英語三年級(下冊)中的“Vege-tables”單元為例,教師可以先展示各種蔬菜的圖片或實物,讓學生直觀感受蔬菜的多樣性。接著,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你們最喜歡的蔬菜是什么?為什么喜歡它?”這類問題,以迅速拉近學生與話題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在學生對蔬菜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如討論“蔬菜對健康的重要性”“如何合理搭配蔬菜”等話題。在討論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用事實和數(shù)據(jù)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可指導學生撰寫關于蔬菜的作文。作文題目可以設定為“MyFavoriteVegetable”或“The ImportanceofVegetablesinOurDiet”。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自己的觀點,并用具體的事例和論據(jù)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來描繪蔬菜的特點和好處。最后,教師要認真評價學生的作文,并給出具體的反饋意見。評價要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不僅僅是語法和拼寫錯誤。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互相評價彼此的作文,使他們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如此,教師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
(五)個性教學策略探索,提高教學針對性
在新課標背景下,個性教學策略的探索成為提高教學針對性的關鍵。教師需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制訂個性化的教學策略,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第一,通過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風格,教師可以選擇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第二,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水平,教師可以制訂差異化的教學計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己適應的節(jié)奏下實現(xiàn)逐步提高[]。
例如,教師應先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風格,通過觀察、交流等方式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方式、性格特點等。教師需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因材施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對于喜歡動手操作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實踐性較強的游戲和情景模擬;對于喜歡觀看視頻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其提供生動形象的教學內(nèi)容;對于喜歡討論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設置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施以上教學策略,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水平制訂差異化的教學計劃。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挑戰(zhàn)性較強的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于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則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個別輔導等方式,幫助學生補齊知識短板??傊谛抡n標引領下,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只有這樣,才能讓小學英語課堂更加生動、活躍,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六)創(chuàng)設口語實踐活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表達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標引領下,教師應注重組織和實施口語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通過組織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活動,讓學生在模擬的真實場景中進行口語練習。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口語表達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以北師大版英語三年級(下冊)中的“Colors”單元為例,教師可以模擬商店購物的真實場景,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運用所學的與顏色有關的詞匯和句型。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店員進行買賣文具的對話。這樣的活動不僅能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鞏固知識,還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教師可在班級創(chuàng)建英語角,定期組織英語主題活動,為學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平臺。在“Colors”主題的英語角中,學生可以分享自己喜歡的顏色,描述自己房間的色彩搭配,甚至探討顏色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中的意義。這樣的交流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還讓他們在真實的社交環(huán)境中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此外,英語演講比賽也是提升口語表達能力的另一有效途徑。教師可以“Colors”為主題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在準備階段,學生需要搜集關于顏色的各種資料,然后整理思路,組織語言。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對其口語表達能力的鍛煉。在比賽現(xiàn)場,學生需要面對觀眾進行演講,這更是一種挑戰(zhàn)和鍛煉。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鞏固知識,還能使其在真實的社交環(huán)境中鍛煉口語能力,產(chǎn)生成就感,增強其學習英語的信心。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標為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契機。教師應細致解析其深層內(nèi)涵,勇于面對教學挑戰(zhàn),不斷優(yōu)化教學設計,推動小學英語教學朝著高質(zhì)量的方向發(fā)展。教師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和教學經(jīng)驗積累,定能開創(chuàng)小學英語教學的新局面,實現(xiàn)教學的新突破。
參考文獻
[1]陳春.基于新課標的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精品生活,2023(4):16-18.
[2]曹武.關于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構建路徑[J].中國標準化,2023(6):195-197.
[3]杜彤彤.新常態(tài)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途徑研究[J].新課程,2022(21):174-176.
[4]孫靜.新課標下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策略的探討[J].學苑教育,2023(16):42-43.
[5]薛花.新課標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小學生,2023(5):70-72.
作者簡介:阮惠芳(1981.10-),女,福建周寧人,任教于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獅城第二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曾榮獲周寧縣優(yōu)質(zhì)課比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