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幾何是高中數(shù)學的重要內(nèi)容,其本質(zhì)是利用代數(shù)方法解決幾何問題.具體來說,通過建立坐標系將點與坐標一一對應(yīng),從而用代數(shù)方程來表示幾何圖形,進而借助代數(shù)方法實現(xiàn)對幾何問題的定量研究.在解析幾何中,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guān)系是核心內(nèi)容之一,通常會涉及較復(fù)雜的計算.而定比點差法作為一種特殊的解題方法,在處理這類問題時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能夠簡化運算過程,提高解題效率.
1定比點差法的原理
1. 1 橢圓情形
設(shè)橢圓方程為 ,點A(x1,y1),B(x2,y2) 在橢圓上,點 P(x0,y0) 滿足
,求點 P(x0,y0) 滿足的方程.因為點 A(x1,y1) 在橢圓
上所以
同理
,此式兩邊同時乘以 λ2 適有
①-② 得
分解因式得
1-λ ·再根據(jù)定比分點公式
,即點P(x,y) 滿足的方程.
1.2 雙曲線情形
設(shè)雙曲線方程為 ,點 A(x1,y1),B(x2,y2) 在雙曲線上,點 P(xL0,yL0) 滿足
,則類似橢圓情形可得
1. 3 拋物線情形
設(shè)拋物線方程為 y2=2px(pgt;0) ,點
A(x1,y1) ·B(x2,y2) 在拋物線上,且點 P(x0,y0)
滿足 ,求點 P(x0,y0) 滿足的方程.y12=2px1,λ2y22=2λ2px2 ,兩式相減,得 y12-λ2y22=2p(x1-λ2x2) ,
再根據(jù)定比分點公式
以上方法稱為“定比點差法”,這一方法與點差法的區(qū)別在于將中點改為一般的定比分點,因此比點差法更加復(fù)雜,同時適用范圍也更廣.當 λ=1 時,定比點差法就是通常的點差法,可見,定比點差法是點差法的推廣.
2 定比點差法的應(yīng)用
例1 已知點 P(0,1) ,橢圓 1)上兩點 A,B 滿足
,當點 B 橫坐標的絕對值最大時,求 Σm 的值.
解析設(shè) A(x1,y1) B(x2,y2) ,由于 可得 (-x1,1-y1)=2(x2,y2-1) ,即 x1+2x2=0,y1+2y2=3, 由 A(x1,y1) ! B(x2,y2) 均在橢圓上,可知
故
兩式相減并分解因式得
(2y2-y1)=3m 將 x1+2x2=0,y1+2y2=3 代入上式,得 3(2y2-y1)=3m ,即 2y2-y1=m :結(jié)合 2y2+y1=3 解得y2=m+3代人
,得
所以,當 m=5 時, x22 有最大值4,即點 B 橫坐標的絕對值最大值的為2.
例2 過定點 P(0,3) 的直線與橢圓 1交于 A,B 兩點 (A,B 可重合),則
的取值范圍為
解析 設(shè) A(x1,y1) , B(x2,y2) 則
根據(jù)定比分點公式可知
,
所以 x1+λx2=0 且 y1+λy2=3(1+λ) 又因為點 A,B 在橢圓
上,所以 (2號
兩式相減并分解因式得(x1+λx2)(1-λ2)
(20號將 x1+λx2=0 和 y1+λy2=3(1+λ) 代入上
式并整理,得 再與 y1+λy2=3(1+λ) 聯(lián)立,解得
又由 y1 在橢圓
上可知 y1∈[-2,2] 從而
解得
于是
的取值范圍為
3結(jié)語
定比點差法作為解析幾何中的一種重要方法,通過巧妙地利用點坐標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圓錐曲線方程的特性,為解決直線與圓錐曲線的相關(guān)問題提供了一種簡潔而有效的方法.因此,熟練掌握定比點差法能夠大大減少計算量,提高解題效率和準確性.
參考文獻:
[1]汪佳婕.例談定比點差法在圓錐曲線問題中的應(yīng)用[J].數(shù)理天地(高中版),2023(9):13-14.
[2」李小蛟.定比點差法在圓錐曲線中的應(yīng)用L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23(4):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