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5.16.049
Research on Teaching Strateg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Novel Reading Based on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DUAN Pushu
(Fa'er Middle School, Liupanshui, Guizhou 553017)
AbstractIn middle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novels are loved by students due to their dramatic plots and vivid character images. At the same time, in recent years,the frequency of novels appearing in Chinese reading questions for the middle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However,som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ind it diffcult to deeply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s of novel texts when reading novels,andsome teachers overly relyon textbooks when conducting novel reading teaching,resulting in a lack of individuality in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por teaching efectiveness.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s (2020 Edition)\",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increasinglyvaluedbyteachers.Thisarticlefocuses on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middle school Chinese novel reading teaching.
Keywords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novel reading teaching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語文,同時,新課標還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作者以及文本之間對話的活動。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要創(chuàng)設多樣的對話活動,讓學生通過真實對話情境開展思維碰撞、發(fā)展多種能力。情境教學法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能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掌握語文知識,因此將其運用到初中小說閱讀中具有重要意義。
1自前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面臨的困境
1.1部分學生閱讀興趣不高
在目前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部分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在信息化時代,學生能接觸到許多電子游戲,這類娛樂活動能給學生帶來瞬間的刺激,還會讓學生得到滿足,與之相比,閱讀活動較為枯燥,學生的興趣自然不高。二是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中,部分教師僅注重向學生灌輸知識,卻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和探索機會,導致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低,對閱讀活動產(chǎn)生索然無味之感。三是部分學生沒有養(yǎng)成深入閱讀的習慣,對于長篇的、需要思考才能讀懂的小說作品缺乏耐心。1.2部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背景知識不夠了解
文學作品大多與時代背景、作者生平經(jīng)歷相關,這些背景知識是學生深刻理解作品、掌握作品內(nèi)涵的關鍵。然而,現(xiàn)階段部分學生在小說閱讀教學中不重視背景知識的了解,只是從表面理解作品,導致對作品的理解出現(xiàn)了偏差,無法準確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此外,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文學背景知識的講解。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知識體系構建的重要時期,如果此時期教師在小說語文閱讀教學中忽視文學背景知識的講解,則學生難以形成相應的知識框架。同時,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文學知識的積累,導致出現(xiàn)對文學作品背景知識理解不夠的情況。
1.3部分學生對文學作品情境缺乏理解能力
小說文學作品中的情境包括多方面的內(nèi)容,如事件發(fā)展變化、人物關系、特定場景等,這些能展現(xiàn)出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學生在閱讀小說時需要抓住這些情境元素,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和藝術特色。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部分學生不具備這些能力。首先,學生要掌握文學作品情境,就需要具備足夠的歷史知識、文化背景知識,但初中生閱歷不多、年齡不大,如果他們很少儲備背景知識,便很難進入作品情境中。此外,一些小說作品中運用了大量的文學手法,如隱喻、象征等,學生如果無法把握這些文學手法,在理解情境時就會感到困難。
2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意義
2.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要提升閱讀能力,需要從學習興趣入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會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愛好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此可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在情境中,學生會聽到與小說內(nèi)容相關的音樂,看到相關的圖片、視頻,此時,其聽覺和視覺會得到滿足。此外,教師還會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的情境,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如此,學生的表演需求會得到滿足,思維會得到開闊,閱讀興趣自然高漲。
2.2增強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
新課標指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許多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中,學生會產(chǎn)生共鳴,這有助于其深刻理解小說所表達的內(nèi)涵和中心思想,獲得更加豐富的閱讀情感體驗。
2.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初中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會運用多媒體,這是一種融合圖片、視頻、聲音等元素的教學工具,能給予學生良好的視覺、聽覺體驗,更好地陶冶他們的心靈。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健康、正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3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有效路徑
3.1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視聽情境
當前,各種信息化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育領域中,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在此背景下,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方式,充分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視聽情境,如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小說作品相關的視頻、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以魯迅的小說《故鄉(xiāng)》為例,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在他鄉(xiāng)》這首歌曲,刺激學生的聽覺。歌曲播放完畢,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感受。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歌詞抒情性強,還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歌曲表達了作者想要回到家鄉(xiāng)的感情,從而引出故鄉(xiāng)這一話題,學生也會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此案例中,教師通過音樂渲染能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進而激發(fā)學生探索魯迅筆下故鄉(xiāng)的意愿。
再以《劉姥姥進大觀園》為例,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劉姥姥進大觀園的視頻,讓學生跟隨劉姥姥的視角感受大觀園的奢華氣派,直觀感受劉姥姥所表現(xiàn)出來的直率、粗俗以及賈府上下等人對劉姥姥的戲弄。視頻中的場景會極大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快速進入情境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3.2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在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需注意的是,教師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目標,選取具有鮮明價值的場景,以便讓學生身臨其境。
以小說《臺階》為例,本篇小說的主題是父親。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父親這一角色,教師可先引導學生自由討論自己的父親,讓他們說出父親的形象。有的學生可能會說父親工作辛苦,整日為家庭奔波;有的學生可能會說他父親在他遇到困難時,會積極鼓勵他;還有的學生可能會說他的父親是一個有廣泛興趣愛好的人。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可進行總結,并引導學生閱讀李森祥的小說《臺階》,了解作者筆下父親的形象。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學生快速進入文本中解讀作品,還能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父親,產(chǎn)生關心父親的想法。
再以魯迅的小說《社戲》為例,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在理解真正的“戲\"不在戲臺上,而在“野外散漫的所在”時存在困難。對此,教師可讓學生討論他們小時候看戲的經(jīng)歷、看戲時發(fā)生的有趣事情,將學生帶入真實生活情境中,體會小說《社戲》中作者在看到戲激動的心情,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在此案例中,教師結合實際引導學生暢談看戲經(jīng)歷,能極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對小說難點的理解。
|科教導刊
3.3引入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
小說作品吸引人的關鍵是人物形象要鮮明。在小說閱讀教學中,解讀人物形象是不容忽視的。為了提升學生解讀人物形象的能力,教師可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引導學生扮演作品中的角色,如此,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小說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
以莫泊桑小說《我的叔叔于勒》為例,在本篇小說中,菲利普夫婦因其性格讓人印象深刻。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小說中的精彩片段進行角色扮演,如扮演在不同地點旅行時菲利普夫婦遇到于勒的場景。學生在角色扮演后,會了解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由“好心的于勒”變成了“這個流氓”。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菲利普夫婦自始至終不變的是什么。通過表演,學生會了解這一對夫婦不變的是對金錢的崇拜,還有精明算計、無情無義的品格。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能夠了解菲利普夫婦的形象是愛慕虛榮、自私自利的,與當時那個時代法國盛行拜金主義相吻合。此時,教師可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知行合一的品格。
3.5課堂多維互動,構建語言情境
3.4通過啟發(fā)引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大教育家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這說的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啟發(fā)學生。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靈活運用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要做好引導者的角色,能夠在學生閱讀時給予適當點撥。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層層的問題啟發(fā)學生,培養(yǎng)學生實踐探究的能力。
以魯迅的小說《孔乙己》為例,在本課教學中,其重難點是探究孔乙己的形象。為此,教師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層層鋪設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孔乙己形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先提出“作者在描寫孔乙己形象時,抓住了人物哪一個點?”的問題。不同學生的關注點不同,如有的學生可能會回答“衣服”,有的學生可能會回答“語言”,還有的學生可能會回答“動作”。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提出“同學們,作者是如何描繪孔乙己手部動作的?\"學生會找到“排、敲、摸\"等字眼。然后,教師可提出“同學們,你們數(shù)一數(shù)小說中有多少處描寫了孔乙己的手部動作?”學生在解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需仔細閱讀文本內(nèi)容,從而會對孔乙己自命清高、自卑、具有孩子氣等的形象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也會理解作者用孔乙己畸形的動作暗示了整個社會的畸形。在此案例中,教師通過不斷提出問題,促使學生抓住孔乙己的形象特點,了解其悲慘的命運。
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構建具有感染力的語言情境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不僅能搭建起教師、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橋梁,還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保持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主動挖掘文本背后的含義,深刻體會作者的情感。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自由地表達自身的見解和看法,在交流中開闊視野,從多方面理解小說情節(jié)、人物性格。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開展精準反饋,確保學生能收獲知識,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以《變色龍》為例,在學生閱讀小說后,教師可提出“在這篇小說中,你對哪個人物或哪個場景的印象最深刻?”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會對主人公的“善變\"印象深刻。接著,教師可讓學生找出主人公像變色龍的具體表現(xiàn),此時學生會細致閱讀小說,找到主人公在處理小狗咬人事件時會隨著狗主人的身份變化不斷改變自身的立場,如從最初的嚴厲訓斥到后來的討好,其態(tài)度轉變?nèi)缤兩垺a槍W生的回答,教師要在語言上給予肯定,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自信心。最后,教師可提出開放性的問題“除了善變此外,你認為主人公還具有哪些性格特點?”有的學生可能會回答“虛偽,在公眾面前故作公正,在背地里卻為了討好權貴不擇手段”。在師生對話的情境中,學生不僅能深入了解主人公復雜多變的性格,還能鍛煉邏輯推理和語言表達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如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新課標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教師要主動創(chuàng)設視聽、表演、生活等情境,為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注入新的活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提升小說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樹翠,王升.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45(12):112-115.
[2]程潔.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化\"教學實踐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4(20):25-27.
[3]薛藝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閱讀與成才,2024(1):45-48.
[4]陳鵲.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嘉應文學,2024(4):170-172.
[5]張文艷.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化\"教學探索[J].語文世界,2024(5):30-31.
[6]李文建.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小說課堂的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2(23):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