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強調要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明確提出要強化學科內知識整合,倡導加強課程內容和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統(tǒng)籌設計綜合課程與跨學科主題學習,鼓勵探索項目、主題、任務等內容組織方式,各門課程原則上要用不少于 10% 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紅色文化教育作為培根鑄魂的重要途徑,亟須創(chuàng)新實踐?,F(xiàn)階段的紅色文化教育方式大多比較單一,很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鐚W科項目式學習理念突破了傳統(tǒng)學科界限,它強調整合多方資源,讓學生在真實情境和綜合性學習體驗里主動探究、解決問題。把這個理念應用到小學紅色文化教育中,能給學生提供深入理解和傳承紅色文化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跨學科項目式學習中紅色文化的教育意義
(一)紅色文化奠基積極價值觀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系統(tǒng)教育的關鍵時期,尤其一、二年級是小學生的啟蒙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理想、目標、價值觀的完善階段,教師的引導就很重要。紅色文化的項目化學習對小學生形成積極人生態(tài)度、樹立正確價值觀具有促進作用。把紅色文化融入小學語文、道德與法治、音樂和美術課程教學,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在學習五旗五徽的時候,學生可以深度理解它們的象征意義,并體會到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在跨學科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通過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感受到他們?yōu)閲液腿嗣駸o私奉獻的精神,可以樹立正確的“三觀”。語文課上學生通過閱讀紅色經典文學作品,能體會到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道德與法治課上學生通過學習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能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
(二)探索紅色文化養(yǎng)成美德
小學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優(yōu)良道德品質的關鍵時候,紅色文化有很多道德教育資源,對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有重要作用。小學生學習和模仿能力強,但是判斷力弱、見識少,紅色文化里的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團結互助、勇于擔當?shù)染?,能給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提供營養(yǎng)。學生通過參加小組合作做宣傳手抄報、聽音識曲這些文化活動,能學到誠實守信、團結互助等品質,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在語文課上,學生通過讀革命先烈家書,能感受到他們對革命事業(yè)的忠誠和對家人的深情;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教師可以模擬革命場景,還原革命先烈們的艱苦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在音樂課上,學生通過對音樂的情感共鳴了解革命歷史、傳承愛國精神和增強文化自信;在美術課上,學生可以通過視覺藝術的形式直觀感受革命歷史、英雄事跡和時代精神,培養(yǎng)審美能力與家國情懷。
(三)紅色教育點燃愛國情懷
小學生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容易受外界影響,需要加強對小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部分。教師通過講英雄事跡、讓學生看《國旗的由來》等視頻資料,結合語文課里的紅色文化的文章和多媒體技術,能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紅色文化里的愛國主義情懷。在紅色文化的課堂導人環(huán)節(jié),教師播放《我和我的祖國》《龍的傳人》《歌唱祖國》這些經典愛國歌曲,組織學生聽音識曲,引導他們討論歌曲背后的故事和表達的情感,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激發(fā)他們對祖國的熱愛。經過持續(xù)的紅色文化熏陶,學生發(fā)揚和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努力學習,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這也是紅色文化項目化學習的根本目的??鐚W科項目式學習中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給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跨學科視角下小學紅色文化教育的實踐探索
(一)設計跨學科紅色文化項目
在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理念下,我們可以把語文和道德與法治學科結合起來,以“認識五旗五徽,傳承紅色基因”為核心,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在了解五旗五徽的過程中,深化紅色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教師要詳細講解國徽、國旗、黨徽、黨旗等標志的歷史背景和象征意義。這是為了引導學生了解背后的紅色故事,增強學生的組織認同感和國家觀念。在語文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學生要去搜集五旗五徽的資料,一起設計和制作宣傳手抄報。這個過程能讓學生鍛煉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這個項目可以設計一個“紅色宣傳員”角色扮演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教師要鼓勵學生向別人傳播五旗五徽的知識和紅色文化,鍛煉學生的社交能力和語言表達。整個項目都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里不斷成長。
(二)團隊協(xié)作深化紅色探究
在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理念的引導下,語文和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結合,為小學紅色文化教育增添了豐富的內涵。在課前收集信息的時候,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通過看書、網(wǎng)絡搜索、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多種途徑,收集五旗五徽的資料,把收集到的信息用表格、圖畫等形式呈現(xiàn)出來,匯集成一本內容豐富的信息收集冊,整個過程能夠加深學生對五旗五徽知識的了解,鍛煉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在課堂宣講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播放《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等愛國紅色歌曲,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教師可以組織班級,進行五旗五徽知識競賽活動,把學生分成兩組進行小組PK。競賽題目從旗幟顏色到徽章圖案,要包含五旗五徽的各個方面,這種競賽形式能鞏固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習變得更有挑戰(zhàn)性。課堂的最后,教師可以播放《國旗的由來》視頻,讓學生重溫升旗儀式,深刻理解國旗代表的意義,看著視頻中五星紅旗緩緩升起,學生會更加堅定熱愛祖國、熱愛黨和人民的信念。
(三)匯報大會共享紅色心得
在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理念下的小學紅色文化教育實踐里,匯報大會是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加深理解的重要平臺。在匯報大會上,很多小組加入了語文的角色扮演元素,用精心制作的手抄報,圖文并茂地展示紅色文化學習成果。在匯報展示后面的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踴躍提出問題,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拓寬紅色文化視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經驗教訓,提煉學習方法。匯報大會還是有效的學習反饋機制。學生通過聽別人的分享,可以取長補短,完善自己對紅色文化的認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項目式學習中融入語文和道德與法治學科,煥發(fā)了紅色文化教育的活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紅色文化的了解,傳承了紅色文化的教育,在解決問題、團隊協(xié)作等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進步。未來,我們會繼續(x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紅色文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孟文俠,徐廣明.基于紅色文化的小學思政課程跨學科資源整合行動研究[J].中小學班主任,2025(06).
[2]袁珊珊.紅色文化融入小學道德教育的實踐研究[D」.沈陽:沈陽大學,2024.
[3]王麗娟.紅色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吉林教育,20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