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研學\"作為一種沉浸式、體驗式的教育模式,是新時代黨員教育的創(chuàng)新之舉,也是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的重要途徑。如今,“紅色研學”正以其獨特的魅力,為新時代黨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我們要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研學\"成為黨員教育的“加油站”,讓黨員教育更“聚人氣\"“接地氣'“添銳氣”。
“紅色研學”讓黨員教育更\"聚人氣”
傳統(tǒng)的黨員教育模式缺乏一定的互動性和體驗感,難以在新時代真正觸動黨員內(nèi)心。而“紅色研學\"通過實地參觀、情景體驗、互動交流等方式進行教學,能夠?qū)v史事件、革命精神生動化、具象化。各級黨組織要用心探索“紅色研學\"新模式,立足紅色資源稟賦,整合特色優(yōu)勢資源,完善研學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一批“有址可尋、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的“紅色研學\"陣地,讓黨員在“看、聽、思、悟\"中,與歷史對話、與先烈共鳴,從而更加深刻理解黨的初心使命,更加堅定理想信念。
“紅色研學”讓黨員教育更“接地氣”
\"紅色研學\"注重挖掘本地紅色資源,致力將革命遺址、紀念館、烈士陵園等轉(zhuǎn)化為“紅色課堂”。各級黨組織要深入挖掘、盤活紅色資源和特色資源,建立起“紅色 +N \"的研學課程體系,設置菜單式\"教學模塊,形成專題類、現(xiàn)場類、體驗類、情景類相結(jié)合的特色課程,讓黨員在“家門口\"就能接受紅色教育。同時,“紅色研學\"鼓勵黨員深入基層、走進群眾,促使其在服務群眾中踐行初心使命,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能力本領,真正實現(xiàn)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圖為2025年7月7日拍攝的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一角。圖:詹彥/新華社
“紅色研學”讓黨員教育更“添銳氣”
“紅色研學\"不是簡單地參觀游覽景點,而是在體驗和交流中引起情感共鳴,強化精神傳承。各級黨組織要通過重溫入黨誓詞、聆聽紅色故事等活動,以及專家學者答疑、奮斗標兵分享經(jīng)驗、優(yōu)秀案例解析研討等方式,幫助廣大黨員學好“必修課”、當好新時代“答卷人”,真正讓黨員通過一堂課解決一類問題,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精神洗禮,在情感共鳴中激發(fā)奮斗力量,真正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將革命精神轉(zhuǎn)化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強大動力。
(摘編自《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