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記敘文打動讀者,關鍵就在于如何捕捉“動情點”。所謂“動情點”,是指能夠激發(fā)讀者情感共鳴的關鍵點,它既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轉折點,也是情感抒發(fā)的爆發(fā)點,更是作者與讀者心靈相接的契合點。本文將探討如何捕捉“動情點”,寫好記敘文,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一、深入挖掘內心情感,厚植 情感底蘊
記敘文的生命力系于情感,而捕捉“動情點”的首步,是深入挖掘內心情感。唯有真正理解并表達出人物的內心情感變化,才能讓文章真實動人,進而引發(fā)讀者共鳴。
首先,要善于捕捉人物情感的微妙變化—這些情感復雜多變,在特定情境下常呈現(xiàn)出復雜甚至矛盾的狀態(tài)。例如在重逢場景中,人物可能同時體驗到喜悅、感動、懷念,以及些許陌生感。若能準確捕捉并描寫這些微妙的情感變化,便能讓文章更真實可信。
以二十年后同學聚會的久別重逢場景為例:“我站在校門口,既期待又忐忑。推開那扇熟悉的紅色大門,恍惚間時光倒流,我又回到了十七歲。當看到李明向我走來時,我的心猛地一顫一他的眼角多了幾道皺紋,發(fā)際線也略微后退,但那熟悉的笑容和眼神絲毫未變。一時間,喜悅、懷念、感慨交織在一起,我們相視一笑,無須言語,二十年的光陰仿佛在這一刻被輕輕跨越。”
這段文字通過描寫主人公在場景中的復雜情感,展現(xiàn)出時間流逝與情感永恒之間的微妙關系,從而捕捉到一個令人動情的瞬間。
其次,要注重情感發(fā)展的層次性一情感需有起伏、有變化,而非一成不變。在記敘文中,若能展現(xiàn)情感的遞進或轉變過程,會讓文章更具張力和感染力。
比如描寫一場告別:“起初,我只是淡淡地對他說了聲‘再見’,心中甚至有幾分如釋重負。然而,當火車緩緩啟動,透過車窗看到他依然仁立在月臺上的身影時,一種難以名狀的酸楚突然涌上心頭。列車駛出站臺,他的身影越來越小,我猛然意識到,這可能是永遠的分別。那一刻,所有的不舍、感激和愛都如潮水般涌來,我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淚水。”
這段文字捕捉了情感從平靜到波瀾起伏的過程,展現(xiàn)了告別這一“動情點”中情感的層次變化,讓讀者深刻體會到分別的傷感與珍重。
最后,要善于運用情感的對比與反襯一如歡樂中夾雜一絲憂傷,悲痛中蘊含一縷溫暖。強烈的情感對比往往能產生更深刻的藝術效果。
二、巧妙設置情節(jié)轉折,捕捉戲劇性瞬間
情節(jié)是記敘文的骨架,其戲劇性的轉折常能化作文章的“動情點”。巧妙設置轉折,既能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又能在出乎意料的發(fā)展中激發(fā)讀者的情感共鳴
首先,需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戲劇性瞬間”。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出人意料的變化與轉折,它們都能成為記敘文中的“動情點”,需要寫作者敏銳地發(fā)現(xiàn)并融入文章。
比如描寫一次偶遇:“在一個平常的周末,我如往常去超市采購。在水果區(qū)挑蘋果時,背后傳來聲音:‘這種蘋果不夠甜,建議你選那種紅富士。’我轉身,不經意間與那雙眼睛相遇,時間仿佛在那一刻凝固。畢竟二十年前,我們曾是形影不離的摯友,卻因一場誤會決裂,如今竟在這個普通的下午,于超市的水果區(qū)重逢??梢娛朗码y料,命運的安排有時就是如此出人意料?!?/p>
通過這次超市偶然相遇的描寫,展現(xiàn)出生活的巧合與命運的安排,其意外的情節(jié)轉折成為文章的“動情點”。
其次,要注重情節(jié)轉折的自然性與合理性。即便戲劇性的情節(jié)轉折,也應符合生活邏輯與人物性格,切不可為制造“動情點”而過于牽強,否則會適得其反。
比如描寫一次考試經歷:“考前一周,我因感冒高燒臥床不起,復習計劃被徹底打亂??荚嚠斕欤译m仍頭暈目眩,卻咬牙堅持趕到考場。拿到試卷的那一刻,我近乎絕望一好多考點都沒來得及復習。萬般無奈下,我只能憑平時的積累和模糊的記憶作答。出乎意料的是,成績公布時,我不僅通過了考試,還取得了班級第三的好成績。后來我才知曉,原來是老師看到我病中堅持考試的決心,臨時調整了試卷難度,側重考查基礎知識。那一刻,我深深體會到‘功夫不負有心人’的含義,也感受到了老師無言的關愛。”
這段文字中的情節(jié)轉折—考試獲得好成績一雖出人意料,但有合理的解釋,符合生活邏輯,因此能成為文章中令人信服的“動情點”。
最后,要善于利用懸念和鋪墊增強情節(jié)轉折的效果。在情節(jié)轉折前適當設置懸念或鋪墊,能讓轉折更自然,同時增強讀者的閱讀期待,使“動情點”更具沖擊力。
例如描寫一次家庭聚會:“每年春節(jié),我們家族都會舉行盛大的聚會。今年也不例外,只是少了一個人一我的父親。自從去年他與母親鬧離婚后,就再沒在家族聚會上露面。聚會開始前,我發(fā)現(xiàn)母親反常地忙碌著,不停地看表。我原以為她只是緊張,直到門鈴響起的那一刻。當父親出現(xiàn)在門口,手捧一束紅玫瑰,微笑著說‘對不起,我遲到了’時,全場瞬間安靜下來。原來,在經歷了一年的分離后,他們決定重新開始。那一刻,所有的隔閡和傷痛都化為眼角的淚水和嘴角的笑容?!?/p>
這段文字通過前期對母親反常行為的鋪墊,為后面父親出現(xiàn)的情節(jié)轉折埋下伏筆,使“動情點”的出現(xiàn)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三、精細刻畫人物細節(jié),展現(xiàn)靈動生命力
精細刻畫細節(jié),既能讓人物形象更豐滿立體,又能成為觸發(fā)讀者情感共鳴的“動情點”。通過捕捉、描寫富有表現(xiàn)力的細節(jié),可讓文章更具感染力。
其一,注重捕捉人物外貌、動作、表情等外在細節(jié)至關重要。這些細節(jié)能直觀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與情感狀態(tài),進而成為文章中的“動情點”。比如描寫張老師:
他年過五旬,鬢角已見斑白,卻依然精神矍鑠。每當站在講臺上講到激動處,總會不自覺地用右手食指輕推眼鏡,接著深吸一口氣,眼睛里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那雙布滿老繭的手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個工整的字,每一筆每一畫都仿佛在傳遞對知識的敬畏與熱愛。下課鈴響后,他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微笑著對我們說“好好休息,明天見”。
這些細小的習慣和動作,構成了記憶中最溫暖的畫面。通過細致描寫其外貌、動作和習慣,展現(xiàn)出一位敬業(yè)且關愛學生的教師形象,這些生動的細節(jié)成為文章的“動情點”。
其二,善于描寫人物的言語和心理活動同樣必要。人物的對話和內心獨白,往往能直接展現(xiàn)其思想感情,從而成為文章中打動讀者的關鍵點。比如描寫一位母親:
她看著兒子背著大包小包踏上遠行的列車,強忍著淚水揮手告別,直到列車消失在視線盡頭才轉身離去。回家的路上,路過兒子最愛的小吃攤,她一瞬間仿佛看到了他小時候央求買糖葫蘆的模樣,便鬼使神差地買了兩串。而后,她才意識到家里已經沒有那個會和她搶糖葫蘆的孩子了,淚水終于決堤而出。她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哭,手中緊握著那兩串無人分享的糖葫蘆。
上文通過描寫母親內心的細膩變化和下意識的行為,展現(xiàn)出母愛的深沉與分別的痛苦,這樣的細節(jié)描寫能引發(fā)讀者強烈的共鳴。
其三,注重環(huán)境與氛圍的烘托亦不可忽視。環(huán)境細節(jié)的描寫,既能渲染特定的氛圍,又能暗示人物的情感狀態(tài),進而成為觸發(fā)讀者情感的“動情點”。比如描寫一個雨天:
那是一個陰雨綿綿的下午,我站在醫(yī)院的走廊上,聽著窗外雨滴拍打玻璃的聲音,等待著手術室的門打開。走廊盡頭的時鐘滴答作響,每一秒都像一個世紀般漫長。護士匆匆走過,白色的鞋子在地面留下濕漉漉的腳印。墻上的白熾燈將所有人的臉映照得慘白,空氣中彌漫著消毒水的氣味。突然,手術室的燈熄滅了,醫(yī)生摘下口罩走出來,疲憊地說“手術很成功”。那一刻,我仿佛看到窗外的雨停了,一縷陽光透過云層灑在地面上。
這段文字通過對醫(yī)院環(huán)境的細致描寫,營造出緊張凝重的氛圍,與最后手術成功的消息形成鮮明對比,使“動情點”更加突出,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效果。
捕捉“動情點”是寫好記敘文的關鍵。通過在深入挖掘內心情感、巧妙設置情節(jié)轉折、精細刻畫人物細節(jié)等方面下功夫,可讓記敘文更真實動人,更具感染力與藝術價值;而優(yōu)秀的記敘文既能打動讀者的心靈,又能引發(fā)其思考,讓文章在情與理的統(tǒng)一中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