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燦爛的中國文學史中,有許多輝煌的文學成就,如“樂府雙璧”“三吏三別”;還有許多著名的文學人物,如\"三曹”\"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這些以數字命名的作品組合和文學群體,編織出一幅絢麗多彩的文學圖譜。
數字里的文學作品。以數字歸類文學作品,體現(xiàn)了中國人特別的思維方式,讓經典作品以更簡潔的方式被人記住。比如,“樂府雙璧”指的是樂府中的兩篇名作。其中一篇是《木蘭詩》,木蘭從軍的故事千百年來廣為傳頌,被改編成了戲曲、電影等多種形式,深受人們喜愛;另外一篇是《孔雀東南飛》,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是樂府詩發(fā)展史上的頂峰之作,寄托了人民群眾追求戀愛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又如,“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里的很多作品被選人了語文教材,如《關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貴不能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魚我所欲也》《《論語gt;十二章》等。
再如,“三吏三別\"指的是唐代詩人杜甫在安史之亂時期創(chuàng)作的六首五言詩,分別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這些作品既反映了安史之亂帶給人民和社會的巨大影響,又表達了詩人對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數字里的文學群體。這里說的“文學群體\"指的是一組作家,他們之間有著某種聯(lián)系,或屬于同一家族,或處于同一時代,或創(chuàng)作的作品屬于同一風格,等等。例如,“三曹\"指的是曹操和他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三蘇\"指的是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再如,“初唐四杰\"指的是初唐時期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四位詩人,他們改變了當時蒼白無力的詩風,創(chuàng)新了詩歌的風格。
在唐宋文學史上有八位影響較大的人物被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分別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他們在我國散文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們的很多作品被選入語文教材,如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韓愈的《馬說》柳宗元的《小石潭記》等。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qū)弘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