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閱讀與寫作如同兩位并肩同行的伙伴,共同鋪就孩子語言與思維的成長之路。閱讀,如同一把鑰匙,輕輕開啟孩子心靈的大門,引領他們探索世界的無限精彩;寫作,則是思想的錘煉場,讓孩子在文字間學會表達,記錄成長的點點滴滴。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特此為家長們準備了一份實用指南,旨在幫助大家有效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進而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家長巧引導,就能更好地為孩子搭建起閱讀與寫作的夢想橋梁。
布書海之局,育閱讀之苗
家庭作為孩子成長的溫馨搖籃,也是培養(yǎng)閱讀習慣的初始課堂,其環(huán)境氛圍對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具有重要作用。
設立一個專屬的閱讀角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這個角落可以配備一張舒適的小沙發(fā)或柔軟的墊子,以及一盞散發(fā)柔和光線的臺燈,為孩子打造一個靜謐而溫馨的閱讀空間。書架上應擺放著各類書籍,既有孩子鐘愛的童話故事、科普讀物,也不乏經(jīng)典文學作品、歷史傳記等,讓孩子在隨手翻閱間就能感受到知識的浩瀚海洋。
為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我班學生瑋瑋的爸爸專門為兒子精心布置了家庭閱讀角。每當夜色溫柔地降臨,瑋瑋和爸爸便會相約在這個小天地,各自手捧一本心儀的書籍,沉浸在那份靜謐而深邃的閱讀時光中。爸爸不時抬頭,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熾熱光芒,興致勃勃地與兒子分享書中那些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的故事,或是新奇有趣的知識點滴。在這樣的家庭氛圍熏陶下,閱讀悄然成為瑋瑋每日最期盼的時刻,他不僅從中享受到無盡的樂趣,更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閱讀能力,激發(fā)了對知識的無限渴望。
擇書如擇友,循序而漸進
每個孩子的閱讀興趣、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均存在顯著差異,這就要求家長在為孩子挑選書籍時,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滿足孩子的個性化需求。
家長應深入了解孩子的興趣所在,以此為基點,精心挑選那些主題貼近孩子日常生活、語言表述生動有趣的書籍,如描繪動物奇趣生活的故事書、反映校園生活的輕松小說等。這類書籍因其內(nèi)容的親切性和語言的吸引力,往往能迅速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
以學生曉輝為例,他初時對閱讀并無太大熱情。然而,媽媽敏銳地發(fā)現(xiàn)他對恐龍持有濃厚興趣,于是特地為他選購了一本關于恐龍的科普繪本。該繪本以其生動的圖畫和淺顯易懂的文字,瞬間吸引了曉輝的注意力。他一讀之下,便被書中神奇的恐龍世界深深吸引。此后,媽媽根據(jù)曉輝閱讀能力的提升,又陸續(xù)為他購買更多涉及恐龍、自然、宇宙等領域的書籍,逐步拓寬他的閱讀視野。同時,媽媽還根據(jù)他的年齡和閱讀水平,制訂一個合理的閱讀計劃,確保他能夠持續(xù)、有序地進行閱讀。在這樣的引導下,曉輝的閱讀興趣逐漸被激發(fā),閱讀水平也得到顯著提升。
共讀啟智慧,互動促思考
閱讀不僅是一種單向接收信息的過程,更是一種思維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家長若能巧妙運用互動閱讀方法,不僅能加深孩子對書籍內(nèi)容的理解,更能有效培養(yǎng)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互動閱讀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提問、討論。比如,讀完一個故事后,家長可以問孩子:“你覺得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做得對嗎?為什么?”或者“如果你是主人公,你會怎么做?”這樣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孩子的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同理心和問題解決能力。此外,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總結書中的好詞好句,學習如何運用這些語言來豐富自己的寫作。
筱麗與媽媽的互動閱讀實踐,堪稱家庭閱讀的典范。閱讀《了不起的小葉子》這本書時,媽媽并沒有一味地講述,而是經(jīng)常在關鍵之處停頓下來,給筱麗留下思考的空間。她引導筱麗去揣摩角色的心理、分析情節(jié)的發(fā)展,并鼓勵筱麗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的閱讀互動,不僅讓筱麗對書中內(nèi)容有了更深入理解,更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她的語言表達能力。筱麗學會了如何用精準而生動的語言,將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清晰地表達出來。這種閱讀方式不僅增進了母女之間的情感交流,也為筱麗的成長和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讀中尋靈感,寫中練筆觸
閱讀與寫作,兩者是相互依存、互為促進,共同構筑了語言學習的完整鏈條。閱讀如同沃土,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與無盡的靈感;寫作則是閱讀成果的直接檢驗與生動展示。家長應積極探索,將閱讀與寫作緊密融合,引導孩子在閱讀的海洋中汲取養(yǎng)分,于寫作的天地里盡情翱翔。
家長可在孩子讀完一本書后,鼓勵其記錄下個人的感受、收獲或?qū)心硞€角色的深刻理解。這一過程既是對書籍內(nèi)容的回顧與鞏固,也是對孩子寫作能力與表達技巧的錘煉。此外,家長還可與孩子一起開展創(chuàng)意寫作實踐,比如,以書中某個情節(jié)或角色為起點,共同編織一個新的故事或結局,讓孩子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飛翔。
志剛的成長之路離不開媽媽的悉心陪伴與巧妙引導。在他讀完《哈利·波特》系列后,媽媽沒有止步于單純的閱讀,而是鼓勵他嘗試寫讀后感。面對這一新挑戰(zhàn),志剛起初有畏難情緒,但在媽媽耐心的鼓勵和引導下,他慢慢找到表達的勇氣。他不僅深情地表達了對哈利勇敢精神的無限欽佩,還生動描繪了自己對那個神奇的魔法世界的無限向往。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受此啟發(fā),嘗試根據(jù)書中的情節(jié),創(chuàng)作了一個關于哈利與新朋友共同踏上冒險旅程的小故事。這些實踐不僅點燃了志剛對寫作的熱愛,更讓他的寫作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顯著提升。
鼓勵鑄信心,評價促成長
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與寫作能力的過程中,持續(xù)的激勵與評價機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家長要明白,給予孩子充分的鼓勵與肯定,是讓他們感知到自身努力與進步被看見的關鍵。為此,家長可精心設立獎勵機制,以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在動力。例如,當孩子達成一定的閱讀量或?qū)懗鲆黄炎鲿r,可以獎勵他一本心儀的新書、安排一次戶外探險活動,或準備一頓溫馨的家庭晚餐作為獎賞。這些獎勵不僅是對孩子努力的認可,更是對他們興趣與愛好的滋養(yǎng)。
同時,家長在評價孩子所寫文章時,應秉持多元性與建設性原則,切勿僅僅局限于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的評判,而應深入挖掘孩子文章中的獨特視角與創(chuàng)意火花。即便孩子寫的文章有瑕疵,家長也應以鼓勵為基調(diào),指出其閃光點,并輔以具體修改建議。
永紅剛開始寫作文時,對寫作心存抵觸,總感到力不從心,難以下筆。媽媽察覺到她的困擾,便匠心獨運,制訂了“寫作之星”獎勵計劃,目的是激發(fā)她的寫作熱情。每當永紅完成一篇作文,媽媽都會耐心細致地品讀,不僅對文章中的亮點語句給予高度贊譽,還悉心指出哪些地方可以描述得更具體、更生動,引導她不斷挖掘?qū)懽鞯纳疃群蛷V度。在媽媽持之以恒的鼓勵與指導下,永紅的寫作積極性被徹底點燃,她開始樂于嘗試、勇于表達,漸漸地,她的寫作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內(nèi)容也愈發(fā)精彩。
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是一項長期且細致的工作。作為家長,我們要營造書香四溢的家庭環(huán)境,精心挑選適合孩子的書籍,與孩子共赴閱讀之旅,開展互動交流。同時,注重讀寫結合,讓孩子在閱讀中汲取靈感,在寫作中抒發(fā)情感。通過持續(xù)的激勵與評價,激發(fā)孩子閱讀與寫作的內(nèi)在動力,使他們在未來的語文學習中行穩(wěn)致遠、綻放精彩。
(作者系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qū)鳳鳴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