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讀林東源編《陳衍讀本》(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系南帆主編“八閩名家讀本系列”之一。陳衍是晚清同光體領袖,邃于詩學?!蛾愌茏x本》選其詩詞、散文、詩話,略加注釋及解讀,對于普通讀者十分有益。
其中收錄《蛻庵詩存敘》一篇,關于“蛻庵”,注釋云:“蕭蛻(1863—1958),字盅孚,號寒蟬,別署蛻庵,江蘇常熟人?!惫P者有幸執(zhí)教于蕭蛻庵故鄉(xiāng),對這位近代著名書家頗為關注。蕭氏雖有詩集《辠松堂詩鈔》,但并未收錄這篇敘文。且《蛻庵詩存敘》中云:“蛻庵先生,以名進士出宰皖、鄂。歷典桐城、鐘祥諸大邑。邑縉紳先生往往遠道貽書,稱說美政。今讀所為詩,關于風土民情與其利病所在,罔不詳哉言之。而公退余閑,以及行旅游覽諸作,常有悠然自得之趣。不屑屑于歌勞??刹恢^本香山之旨以為詩,自成其為循吏之詩也歟?”陳文中的“蛻庵”是名進士,先后任官于安徽桐城、湖北鐘祥。而蕭蛻庵早年加入南社,又入同盟會,后曾一度在上海愛國女學等校任教,晚年定居蘇州。蕭氏友人“補白大王”鄭逸梅有《蕭蛻庵的書藝》,對其生平介紹尤詳。陳文中的“蛻庵”,與蕭蛻庵生平行藏并不相符,顯然另有其人。
關于陳衍的詩文著作,陳步編《陳石遺集》三大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搜羅詳備,且附有陳聲暨編、王真續(xù)編、葉長青補訂的《侯官陳石遺先生年譜》等相關材料,便于讀者知人論世。該書列入《八閩文獻叢刊》,很容易找到。《陳石遺集》于《蛻庵詩存敘》下注云:“此文為龍蛻庵作,見《侯官陳石遺先生年譜》卷七(一九二六年)?!睓z《年譜》一九二六年條,云:“為龍蛻庵題龍眠山莊圖……是歲,文有《江杏邨侍御奏議序》《小瓶花齋詩集跋》《蛻庵詩存序》。”龍蛻庵為近代著名學者龍榆生之父,張暉《龍榆生先生年譜》載:“父龍賡言,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生。字贊卿,號蛻庵。光緒十六年(一八九〇年)庚寅恩科三甲一百七十四名進士。曾任安徽望江、宣城、桐城、靈璧及湖北當陽、監(jiān)利諸縣知縣,湖北安陸代知府、隨州知府等。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年)任辛丑科江南同考官,協同主考評閱試卷?!饼埻戔值纳胶汀锻戔衷姶妗芬灰晃呛???梢姟蛾愂z集》注釋之精當。
令人不解的是,《陳衍讀本·陳衍小傳》引用了《陳石遺集》,卻對《陳石遺集》已有的考證成果棄之不顧,而另辟蹊徑,自出機杼。為選本做注釋,別出新解,這當然無可非議,值得鼓勵和肯定。但新解要建立在縝密考證的基礎上,同時又能駁倒舊解,而非毫無考辨,直接拋棄前人正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