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接納承諾療法;青少年心理靈活性模型;高中生;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36-0075-02
【作者簡介】劉麗潔,閩江學院附屬中學(福州,350005)教師,一級教師。
一、成績下降的瑤瑤
瑤瑤(化名),獨生女,高一學生。這一年,她感冒頻率變高,時常不做作業(yè),學習成績下降。在班級里,她經常表現(xiàn)出煩躁情緒,對個別老師不滿,嫌同學們吵,人際關系一般。為此,家長很著急,主動尋求班主任的幫助。在班主任的建議下,她來到學校心理中心尋求幫助。
二、成績下降的背后
瑤瑤的成績下降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瑤瑤在初中時成績優(yōu)秀,由于中考發(fā)揮失常,才來到現(xiàn)在的高中。她不愿意面對中考失利的痛苦,始終沒有真正接受中考的結果。其次,她擔心高考失利,害怕失敗,腦海里經常浮現(xiàn)人生的“負面劇本”,這些都讓她無法專注學習。最后,升入高中后,學習難度的提升,以及全新的人際關系,讓她對學習更加抗拒,對學校更加不滿。
三、輔導過程
1.觀察自我,相信自身的力量
第1次輔導,瑤瑤有禮貌且健談,主動講述了自己的苦惱:中考失利、成績下滑、經常生病、沒有知心朋友、和媽媽溝通不順暢。她說,她討厭某些老師和同學的言行,但又覺得是自己的情緒所導致。她還討厭自己,覺得自己很失敗。
首先,我邀請她暫停一下,閉上眼睛,深呼吸,注意此刻自己身體的感覺和內心的情緒。她說感覺胸口堵著,有些煩躁、無力。接著,我運用隱喻幫助她理解青少年心理靈活性模型的三個功能。我把每個人比作一個王國,王國里有“建議大臣”“觀察大臣”“行動大臣”三個大臣?,幀幒芸祛I悟到:“建議大臣”在傾訴煩惱,“觀察大臣”注意到自己的感覺和情緒,“行動大臣”還堅持上學。最后,我引導她認識到自己才是這個王國的“國王”。我贊賞她能堅持上學、主動尋求輔導,問她為什么選擇這些行動。她說:“我想學好!”我們初步商定輔導目標為學習新的技巧管理三個“大臣”,重新投入學習。
2.避免消耗,和想法拉開距離
第2次輔導,瑤瑤說自己最近兩周盡管起早貪黑學習,但沒有明顯進步。她白天精神不佳,學習時老走神,總覺得別人都學得很好,感到挫敗。
首先,我依據接納承諾療法的相關理念,告訴她只有警惕危險的原始人才能生存下來,“建議大臣”繼承了祖先的“危險警報系統(tǒng)”。其次,我們對想法的有效性進行了檢驗:“想法等于事實嗎?你覺得這些想法對學習有幫助嗎?”瑤瑤表示,這些想法影響學習效率,可是自己阻止不了它們。最后,我?guī)ьI瑤瑤進行“認知解離”練習,在想法前面加一個前綴:“我發(fā)現(xiàn)我有一個想法——別人都學得很好”。練習后,她感覺這個想法對自己的影響變小了。輔導結束時,我們討論了如何調整作息時間。
3.接納情緒,為改變騰出空間
第3次輔導,瑤瑤反饋:調整作息后,現(xiàn)在的睡眠時長和初中時差不多,通過上次輔導,負面想法對自己的影響變小了,學習效率有所提高,但還不夠理想。她希望能夠找回初中時的活力。
我請她談談中考成績公布時的情形。她說看到語文成績非常差時很生氣。后來,她有意讓自己忙碌起來,不愿去想。我引導她回憶當時的場景,進行“接納情緒”練習,即慢慢地找到自己當時的感受,觀察并允許這種感受存在,理解出現(xiàn)這種感受是正常的,給感受騰出空間,溫柔地對待它。
輔導結束時,我請瑤瑤回去思考:如果有魔法幫助你,你最理想的30歲生活是什么樣的?
4.澄清方向,不執(zhí)著于目標的成敗
第4次輔導,瑤瑤帶來了她的答案:“30歲時,我想成為一名教師,有幾個好友,家人身體健康,衣食無憂,業(yè)余時間可以唱歌、閱讀、寫作、旅行?!彼f,教師的工作很有意義,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學生。
我先引導瑤瑤從她的理想生活中提煉出價值方向:智慧、助人、愛、愉悅等。她意識到自己這一年不寫作業(yè)、不和老師同學交流的行為背離了自己的價值方向。接著,我用隱喻提示她,價值就像人生旅途的指南針,而中考、高考就像旅途中的目標點。我們即便沒有到達某個目標點,但依然可以繼續(xù)朝著指南針的方向前行?,幀庮I悟到:眼下這些挫折無法阻礙她向自己想要的價值方向前行,反而能磨煉她,提升助人能力。
5.有效行動,開啟新的征程
第5次輔導,我先和瑤瑤討論了目標管理工具SMART原則:具體、由價值驅動、合適、現(xiàn)實、有時間框架。接著,瑤瑤完善了上周制定的行動目標和計劃,包括學業(yè)、人際關系和休閑娛樂等方面。最后,我們討論了行動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以及如何運用前幾次輔導學到的技能來應對。
四、輔導效果及反思
輔導期間,我多次與瑤瑤的班主任深入交流。班主任也到瑤瑤家進行了家訪??傊倚:狭樗隣I造了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經過5次輔導,瑤瑤期末成績有明顯提升,情緒更加穩(wěn)定,和老師、同學們相處得更加融洽。
本案例中,我運用接納承諾療法幫助來訪學生澄清自己真正在意的價值,幫助來訪學生學習如何與想法拉開距離,如何觀察和接納自己的感受,如何制訂行動計劃和應對困難,提升來訪學生的心理靈活性,引導其朝著自己的價值方向有效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