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香 魏碧蓉
【摘要】? 目的? ?探討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混合式教學在健康評估理論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 將172名莆田學院2019級護理本科生按照班級隨機分為對照組93人和試驗組79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試驗組采用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教學后,比較2組學生考核成績、教學滿意度和職業(yè)認同感的差異。結果? ? 教學后,試驗組學生考核成績、教學滿意度得分及職業(yè)認同感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 ?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在健康評估理論教學中,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教學滿意度和職業(yè)認同感。
【關鍵詞】? 健康評估; 理論教學; 混合式教學; 課程思政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health assessment theory teaching
Chen Xuexiang,Wei Birong. The Putian Nursing University,Putian,F(xiàn)ujian? 351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ixed teaching guided by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health assessment theory teaching. Methods 172 nursing undergraduates of Putian University in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93 and experimental group 79.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s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fter teaching,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assessment results,teaching satisfaction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est group scores,teaching satisfaction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health assessment theory teaching.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teaching satisfaction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Key Words】? Health assessment; Theory teaching; Mixed teaching;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21-0108-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1.035
在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和健康中國策略下,需要一支文化素質高、專業(yè)技術過硬和職業(yè)認同感高的穩(wěn)定護理隊伍。護理本科生是未來護理隊伍的主力軍,因此在校期間提高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職業(yè)認同感是每一位護理專業(yè)老師的責任。然而傳統(tǒng)教學中重點關注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價值引領和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認同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和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 [1],為護理專業(yè)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護理課程思政是以專業(yè)課為載體、以思政為概念,在護理課程中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統(tǒng)一[2-3],實現(xiàn)課堂立德樹人,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認同感。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跨越了傳統(tǒng)教育人群、時間、地域的障礙,以強大的信息技術為基礎,使在線課程的教學互動方式從單一的平面視頻向立體化、數(shù)字化教學發(fā)展[4-5]。健康評估作為護理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是一門實踐性和技能性很強的課程,為護理專業(yè)的必修課,是連接基礎醫(yī)學和臨床護理的橋梁,具有課時多、知識點多、技能多樣和難度大等特點。關于健康評估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有零星的報道,已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6]。健康評估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為開展思政教育提供了條件。本研究旨在探索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混合式教學在健康評估理論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成績、教學滿意度和職業(yè)認同感的影響,以期為護理專業(yè)課程思政改革提供思路。
1? ? ?對象與方法
1.1? ? 對象? ? ?選取莆田學院2020年9月—2021年1月2019級護理專業(yè)4個班級中共172名學生為教學對象,應用抽簽法將4個班級隨機分為對照組2個班,共93人,試驗組2個班,共76人。納入標準:學制4年,高考統(tǒng)一錄取,學生均已完成《人體形態(tài)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護理禮儀》和《護理學導論》等課程的學習。排除標準:休學、病假、近期發(fā)生重大生活事件或患嚴重疾病的學生。教材均為孫玉梅和張立力主編的《健康評估》[7]第四版;理論和實驗授課計劃共72個學時,其中理論教學56個學時,實驗教學16個學時。2組學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 ?方法
1.2.1? ? ?教學方法? ? ?對照組和試驗組的任課老師相同,2組實驗課的教學方法相同。對照組理論教學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師講授、課堂反饋、隨堂測驗和布置作業(yè)。試驗組理論教學以課程思政為引領,以學習通網(wǎng)絡平臺為保障,運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如下。
1.2.1.1? ? 組建思政教學團隊? ? 本課題組教師由博士1名、講師1名、副教授1名、教授1名和副主任護師1名組成,以上教師均多次參加各級機構舉辦的課程思政培訓。本課題組教師分工明確,博士負責收集和選擇思政素材,講師負責上傳思政素材到學習通上以及線上答疑,副教授負責編寫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大綱、課件和教案,副主任護師負責案例收集,教授對案例進行思政融入點的設計和編輯。
1.2.1.2? ? ?建立思政素材庫? ? 課題組教師對課程每節(jié)理論課的思政內容融入點進行討論,經(jīng)過推敲、比較、篩選,最后確定了28個思政素材,理論課共有56節(jié),平均每2節(jié)課有一個相應的思政素材供學生學習與思考。本課程各章節(jié)的思政素材分布見表2。思政素材涵蓋了家國情懷、愛崗敬業(yè)、奮斗創(chuàng)新、博學精業(yè)、醫(yī)德醫(yī)風、政策法規(guī)、醫(yī)學人文、理想情懷、人文思想、慎獨修養(yǎng)、健康中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政元素。思政素材在初期上傳至學習通網(wǎng)絡平臺供學生學習。
1.2.1.3? ? ?混合式教學方法? ?健康評估教學方法分為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
線上教學:期初把健康評估的教學大綱、課件、各項檢查視頻和思政素材視頻上傳至學習通上,并在學習通上建立班級交流群;線上布置學習任務點、相應的思政素材學習和隨堂練習。教師在線上與學生互動教學過程中巧妙地將思政元素融入到專業(yè)知識中,如:講授南丁爾格時,介紹抗疫英雄陳靜護士長以及她的團隊在成功抗擊疫情的情況下還制作了《新冠護患溝通手冊》,融入了甘于奉獻、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講授“便秘”癥狀時,介紹張仲景與蜜煎導方,融入了博學精業(yè)和民族自豪感的精神;講授“水腫”癥狀時,介紹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的先進事跡,融入了救死扶傷的理想信念及淡泊名利、樂于奉獻精神;講授“扁桃體Ⅲ度腫大“時,介紹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fā)現(xiàn)青霉素、青霉素大量生產過程及獲得諾貝爾獎的事跡,融入了勇于創(chuàng)新、博學精業(yè)、科學嚴謹和團隊合作的精神;講授“乳房檢查”時,強調關愛女性健康和感恩母親,融入了感恩和健康中國等思想。課后在學習通平臺上布置作業(yè)和思政心得體會,便于教師掌握學生學習動態(tài)和思政效果。
線下教學:采用講授法、案例法和小組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并融入思政元素,即學生根據(jù)案例進行角色扮演、完成需要的各項操作,教師指正,最后教師引入與案例有關的思政素材。以“心電圖檢查”教學為例,導入案例,患者,男,60歲,以“胸悶、氣促1年,咯血1 d”為主訴,診斷為“急性左心室衰竭”入院;患者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胸悶、氣促,持續(xù)時間幾分鐘,勞作等活動時明顯,休息后稍緩解,無其他不適,近來患者胸悶、氣促加劇,夜間出現(xiàn)陣發(fā)性呼吸困難,入院前1天咯鮮紅色、泡沫樣血痰幾次。首先,讓學生扮演患者,同組同學對他進行心電圖機的連接、心電圖檢查和結果分析,檢查和分析完畢教師指正;其次,教師引入與本案例有關思政素材,如哈維發(fā)現(xiàn)了人體血液循環(huán)規(guī)律(患者左心室衰竭)、青柳卓雄發(fā)明了無創(chuàng)性的脈搏血氧儀(患者血氧飽和度低)、“胸腔醫(yī)學之父”雷奈克發(fā)明了聽診器(患者需要心肺聽診)、愛因托芬發(fā)明了心電圖機及其感恩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患者咯血),教師巧妙地融入了創(chuàng)新思維、科學嚴謹、感恩精神、團隊合作、勇于奉獻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政元素。課后學生提交本節(jié)課的思政心得體會。
1.2.2? ? ?評價方法? ? (1)理論考核和實驗考核。2組學生期末考核采取統(tǒng)一命題、統(tǒng)一閱卷和統(tǒng)一監(jiān)考形式進行,理論和實驗考核滿分均為100分。(2)問卷調查。①自制學生滿意度問卷,選項包括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比較滿意、非常滿意,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滿意,5分表示非常滿意,總分1~5分。②護士職業(yè)認同感評定量表[8]:包括5個維度,即護士職業(yè)認知評價、職業(yè)挫折應對、職業(yè)社會支持、職業(yè)自我反思、職業(yè)社交技能,共30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符合,5分表示非常符合,總分30~15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職業(yè)認同感越強。量表總體Cronbachα系數(shù)為 0.938,各維度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720~0.911。
1.3? ? ?統(tǒng)計學方法? ? ?采用 SPSS 18.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學生考核成績和教學滿意度比較? ? 教學后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實驗成績和教學滿意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2? ? ?教學前后2組學生職業(yè)認同感比較? ? ?教學前,2組職業(yè)認同感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教學后,試驗組職業(yè)認同感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 ?討論
3.1? ? ?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混合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學滿意度? ? 本研究結果顯示,教學后試驗組學習成績和教學滿意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混合式教學能提高學生健康評估的學習成績和教學滿意度,與趙夢媛[9]、鄭菲菲[10]的研究結果一致。原因可能如下:(1)傳統(tǒng)教學方法單一、填鴨式的傳授專業(yè)知識,不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生滿意度。(2)試驗組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學生可以借助網(wǎng)絡平臺提前預習、討論和及時復習,課后線上布置作業(yè)可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和監(jiān)督的作用;(3)線上教學使教師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錯誤并給予糾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4)線下通過病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教學形式能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和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5)試驗組通過多種方式教學讓學生接觸到思政元素,有利于將思政元素外化于形、內化于心,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比如:同學們觀看第44屆南丁爾格獲得者頒獎大會視頻,讓學生充滿使命感、榮譽感和成就感,增強其職業(yè)信念,從而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學習成績和教學滿意度顯著提高。
3.2? ? ?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混合式教學能提高學生職業(yè)認同感? ? 本研究結果顯示,課程開設前2組學生的職業(yè)認同感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處于中等水平[10]。教學前學生的職業(yè)認同感得分不高原因可能是:部分學生缺乏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過分看重經(jīng)濟收入,許多學生在報考護理專業(yè)時主要考慮容易就業(yè),并沒有樹立正確的職業(yè)價值觀[11]。課程開設后試驗組學生職業(yè)認同感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馬素麗等[12]研究結果一致,原因如下:(1)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學只傳授專業(yè)知識,缺乏價值引領和價值傳遞作用,無法讓學生對專業(yè)有高度的認同感、榮譽感。(2)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混合式教學通過導入豐富的思政元素,以及線上線下教學將古今中外的醫(yī)學家、護理人員、生理學家的大醫(yī)精誠、醫(yī)者仁心、感恩思想和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等傳承給學生。(3)線下教學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具有共情和同理心、注意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使學生具有耐心、細心、愛心和團隊合作精神,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4)課后讓學生們進行反思,書寫思政素材的心得體會,使學生認識到護理職業(yè)的偉大以及作為醫(yī)護工作者的擔當和責任。(5)同時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承,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專業(yè)態(tài)度。(6)在思政素材的不斷熏陶下,讓學生深刻理解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價值和意義,從而提高同學們的職業(yè)認同感和堅定其職業(yè)信念。
綜上所述,健康評估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了提高護理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護理專業(yè)教師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思政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價值引領和價值傳遞的作用,將思政元素更完美地融入到專業(yè)知識傳授過程中,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對護理專業(yè)高度的認同感,從而為全民健康和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 劉燕莉,李浩野,陸濤.“思政融通”思政教育新模式研究與實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57-63.
[2]? ? 史瑞芬.論“課程思政”視閾下的護理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J].中華護理教育,2019,16(8):586-590.
[3] 焦連志.“課程思政”理念指導下的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實踐探索:以上海電力大學為例[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20(4):71-74.
[4] 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4-9.
[5] 張燕.基于“云班課”平臺的高職思政金課建設研究與實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6(8):191-192.
[6] 尹航,歐陽國蓮,楊莉莉.基于情景模擬的德育教育路徑在健康評估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21,19(7):3-5.
[7] 孫玉梅,張立力.健康評估[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7:1-519.
[8] 劉玲,郝玉芳,劉曉虹.護士職業(yè)認同評定量表的研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3):18-20.
[9] 趙夢媛.基于“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以老年護理學課程為例[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0,38(2):47-48.
[10] 鄭菲菲.三級甲等醫(yī)院護士科研能力與職業(yè)認同相關性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7.
[11] 史瑞芬.讓專業(yè)課堂“思政飄香”:從護理“人文課程”到護理“課程人文”[J].護士進修雜志,2019(14):1253-1256.
[12] 馬素麗,王繼紅,郭耀玲,等.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混合式教學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0,38(22):85-87.
(收稿日期: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