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縣域內初中學校氛圍處于中等水平,被調查教師對學校氛圍的感知具有一致性且評價不夠高,決策參與方面氛圍均值最高,由高到低依次為教學資源、教學創(chuàng)新、師生關系、教師合作氛圍。由此提出相應對策:強化教師合作,重視師生關系,保障教師決策,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
[關鍵詞]縣域;初中;學校氛圍
一、問題的提出
真正優(yōu)質的學校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和教師在學校中的感受——學生在校園里是不是快樂,教師在校園里是不是幸福。這就涉及一個重要的概念,即學校氛圍。學校氛圍是學校這一組織內在環(huán)境中相當持久的獨特屬性,既包含學校結構、物理環(huán)境、設施與規(guī)則的靜態(tài)表現方面,也包括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動態(tài)交互作用,是所有成員對共同感受到的學校外在環(huán)境、社會關系和心理感受的綜合,能夠由整體教師的知覺加以描述,并能反之影響組織成員的態(tài)度和行為。不同學校的組織氛圍存在差異,而教師對學校氛圍的感知會對其教學行為、態(tài)度等方面產生影響。研究發(fā)現,教師對學校組織氛圍的感知對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教學效能感等都有顯著影響。但現有研究大多關注學校氛圍對學生的影響,較少以教師為主體進行調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提出,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yè)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yè),這一目標任務,改善學校氛圍對提高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國實行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縣域教育的教育質量常常被作為整體參與教育評估,因此,選擇縣域作為研究范圍更有實踐價值,將縣域教師作為研究整體,研究結果更有借鑒意義。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四縣的初中教師為調查對象,以問卷星為平臺隨機發(fā)放調查問卷。經過數據清洗,共獲得問卷662份。調查樣本中鄉(xiāng)鎮(zhèn)初中較多,占比70.24%,縣城初中占比29.76%;女教師占比60.42%,男教師占比39.58%;職稱中學二級、中學一級教師占總調查對象的一半以上;有編制教師占比86.86%;研究對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學校氛圍量表采用Johnson,Stevens和 Zvoch(2007) 修訂的學校環(huán)境問卷(School Level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SLEQ),該問卷共設21道題項,5個維度,分別為教師合作、師生關系、教學資源、決策參與、教學創(chuàng)新。采用李克特5點式計分法,1至5分,分別表示為非常不贊同、不太贊同、一般、比較贊同、非常贊同。值得說明的是,該量表中涉及多道反向問題,如“我很少和其他老師商量解決個別學生的訴求”,則采用反向計分,即非常贊同為1分,非常不贊同記為5分。最后取每個維度的總分作為該教師對學校組織氛圍的評分,分數越高,則表示教師的評價越高。經過大量研究者的使用和測評,均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次研究學校組織氛圍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62,內部一致性信度較高。KMO 取樣適切性量數為0.902,顯著性小于0.01,說明適合做因子分析。旋轉后的成分矩陣與《學校環(huán)境問卷》原量表一致,說明該量表效度良好。
三、研究結果及分析
(一)河南省縣域內初中學校氛圍整體現狀
學校氛圍均值為2.49(σ=0.55),方差(δ=0.30)及標準差(σ=0.55)數值較小說明河南省縣域內初中學校氛圍處于中等水平,被調查教師對學校氛圍的感知具有一致性且評價不高。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學校氛圍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對學校氛圍各維度進行計算,其中決策參與方面均值(M=3.09)最高,其次由高到低依次為教學資源(M=2.81)、教學創(chuàng)新(M=2.28)、師生關系(M=2.18)、教師合作(M=2.11)。這一結果表明,教師具有較高的決策參與權,學校為教師營造了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圍,尊重并保障教師的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有利于調動教師對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國家近年來教學資源建設投入獲得成效,教學資源總體改善;但教學創(chuàng)新氛圍的營造、教師間的團隊合作以及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和維護需要多加關注。
(二)河南省縣域內初中學校氛圍差異分析
1.河南省縣域內初中學校氛圍的學校所在地差異
由表4可知,學校氛圍總量表以及教師合作、師生關系、教學資源、教學創(chuàng)新氛圍維度在學校所在地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0.05)。縣城初中的學校氛圍均值(M=2.49)高于鄉(xiāng)鎮(zhèn)初中(M=2.42);從各維度之間的比較來看,師生關系、教學資源、教學創(chuàng)新氛圍的均值同樣是縣城高于鄉(xiāng)鎮(zhèn),但鄉(xiāng)鎮(zhèn)初中的教師合作氛圍高于縣城。
2.河南省縣域內初中學校氛圍的性別差異
由表5可知,不同性別的教師對學校氛圍的感知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且男教師(M=2.60)對學校氛圍的總體感知高于女教師(M=2.42);教師性別在教師合作、師生關系、教學資源以及教學創(chuàng)新這四個維度也存在顯著差異,且男教師的均值均高于女教師。
3.河南省縣域內初中學校氛圍的在編教師差異
由表6可知,僅有決策參與維度在教師編制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余維度差異均不顯著,在編教師(M=3.12)的決策參與均值高于非在編教師(M=2.92)。
4.河南省縣域內初中學校氛圍的教師職稱差異
由表7可知,學校氛圍總量表,以及教師合作、決策參與、教學創(chuàng)新維度在教師職稱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0.05)。正高級教師對總體學校氛圍的評分最高(M=3.18),中學高級、中學一級以及中學二級職稱處于中等水平,未評職稱和中學三級的教師對學校氛圍的評分最低。教師合作和教學創(chuàng)新維度,總體上都呈現職稱越高均值越高的正相關關系,但中學三級職稱的教師評分最低,其中教師合作均值僅為1.43,教學創(chuàng)新均值為1.70。決策參與維度,未評職稱的教師均值最低(M=2.56),其余職稱相差較小。
5.河南省縣域內初中學校氛圍的教齡差異
教齡參考休博曼等人的“職業(yè)生涯理論”,將教師從教年齡劃分為1~3年、4~6年、7~25年、26~33年、33年以上五個階段。由表8可知,僅有決策參與維度在教齡方面有顯著差異,且教齡越長均值越高,教齡26~33年的決策參與均值最高,其余維度均無顯著差異。
四、討論
(一)縣域內初中學校氛圍的總體情況
由方差分析結果可知,縣城初中(M=2.49)的學校氛圍高于農村初中(M=2.42),男教師(M=2.60)對學校氛圍的感知高于女教師(M=2.42),中學三級(M=2.21)和未評職稱(M=2.32)的教師對學校氛圍的評分最低,且均差異顯著;在是否為在編教師和教齡上差異不顯著,但在編教師(M=2.50)學校氛圍均值高于非在編教師(M=2.46),入職1至3年的教師均值最低(M=2.43),其次為教齡7至25年的教師(M=2.46),任教26年以上的老教師對學校氛圍的認知度最高。這一結果說明,學校應該多給予女教師、剛入職教師、非在編教師關注。
(二)強化教師合作
學校環(huán)境中的人際互動是學校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體現,良好的同儕關系有助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學質量提升。本研究得出,縣域內初中教師合作維度均值最低(M=2.11),這一結果說明學校應重視并積極強化教師合作,借此增進教師間的交往,以營造良好的學校氛圍,增強教師的歸屬感、集體榮譽感。根據方差分析結果可知,縣城初中(M=2.10)的教師合作氛圍略低于農村初中(M=2.12),且具有顯著差異(Plt;0.05)。在調查訪談中,眾多縣城初中的教師也表示縣城中學的工作任務重,對學生成績要求高,學校的競爭管理體制導致工作壓力大等。崇尚競爭的管理體制導致教師一直處于 “防御”,甚至將同事視為對手而拒絕合作。學校應該由此入手,優(yōu)化教師競爭機制,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競爭合作觀。
(三)重視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育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但較少有研究將其置于學校環(huán)境中進行分析探討。學校氛圍是通過學校情境下成員之間的互動過程實現的,互動的質量是學校氛圍形成的核心要素,教師和學生作為學校中主體,師生關系的形成與表現也是學校氛圍的重要體現。研究可知,師生關系維度均值為2.18,處于中等偏下水平,縣城初中(M=2.18)的師生關系氛圍高于農村初中(M=2.01),男教師(M=2.26)的師生關系優(yōu)于女教師(M=2.12)。師生關系處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之中,受社會環(huán)境、群體文化、學生心理、教師角色認知等各方面的影響。學校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師生關系作為學校工作的重點,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四)保障教師決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等組織形式,保障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jiān)督?!苯處焻⑴c學校決策既是行使權利的主要方式,也是學校民主管理氛圍的重要體現。美國學者羅伯特·G.歐文斯認為參與是指:“個人思想和感情投入一種鼓勵個人為團隊目標做出貢獻、分擔責任的團隊環(huán)境之中;也就是說參與是思想和感情的投入,是名副其實的投入,而不僅僅是在決策中擺樣子和走過場。這樣的投入極大地激勵了參與者,從而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北狙芯堪l(fā)現,教師參與決策氛圍在是否為在編教師、職稱、教齡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在編教師(M=3.12)均值高于非在編教師(M=2.92);未評職稱的教師對決策參與氛圍的感知最低(M=2.65),顯著低于其他職稱的教師;而教齡方面則呈現教師教齡越低,均值越低的情況。這一結果說明學校應該多賦予年輕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話語權,尊重年輕教師的建議與意愿,營造民主的學校氛圍,增強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和幸福感。
(五)鼓勵教學創(chuàng)新
學校創(chuàng)新氛圍是指學校對教師的尊重、鼓勵和支持創(chuàng)新行為程度。學校對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行為的鼓勵和認同,不僅影響教師工作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夠促進教師組織認同感的提升,使之有意愿進行合作與知識共享。研究發(fā)現,相較于縣城,鄉(xiāng)鎮(zhèn)學校教學創(chuàng)新氛圍較低(M=2.21);未評職稱(M=2.17)和中學三級(M=1.70)的教師對學校創(chuàng)新氛圍的感知較低。鄉(xiāng)鎮(zhèn)初中應建立教學創(chuàng)新機制,引導教師形成教學創(chuàng)新意識,以創(chuàng)新觀念為先導,拒絕墨守成規(guī),以生為本,進行新的教育教學實踐,促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同時,學校也應為資歷尚淺的教師提供平臺與機遇,鼓勵與尊重每一位教師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李小紅,陳晨,李珍,等.學校氛圍對初中科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研究:基于TALIS數據的跨層中介和調節(jié)模型[J].教師教育研究,2023,35(01):85-93.
[2]李希貴.學校氛圍診斷[J].中小學管理,2013(04):41.
[3]胡生泳.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問題探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7(08):30-32.
[4]翟靜麗,王晨婭.國際比較視野下上海初中學校氛圍的特點及啟示——基于TALIS 2018數據的分析[J].比較教育學報,2021(06):72-87.
[5]李瑋,宋善華,周盈,等.教學創(chuàng)新氛圍對教師促進型教學工作重塑的影響——基于民辦高校的案例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23(02):60-66.
[6] 侯浩翔.校長領導方式可以影響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嗎?——兼論學校組織創(chuàng)新氛圍的中介效應[J].教育科學,2018,34(01):26-32.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