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艷 周玲燕
【摘要】自我效能感在大學英語學習中至關重要,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采用CiteSpace計量分析軟件,對2006-2021年中國知網收錄的中文文獻進行檢索分析,探索我國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題、熱點、歷程和發(fā)展趨勢,以期為進一步提升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和教學效果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知識圖譜
【作者簡介】朱曉艷(1985-),女,江蘇宿遷人,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認知語言學;周玲燕(1984-),女,廣東高州人,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課程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應用型大學英語智慧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2019年茂名市科技局項目“智慧教育背景下大學英語學習者知行合一路徑探究”;2019年廣東省高等學會“十三五”規(guī)劃高校青年教師高等教育學研究重點課題“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工科專業(yè)大英‘金課課程構建與實踐”。
引言
心理學家班杜拉于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80年代開始,自我效能感理論不斷豐富和發(fā)展,也得到大量實證研究支持。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領域中受國內外廣泛關注。邊玉芳(2004)編制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分析自我效能感在提升大學英語成績方面作用機制。池麗萍等(2006)修訂學習動機量表,探討了大學生學習動機與自我效能感關系。李昆等(2008)研究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自我效能感和歸因與自主學習行為關系。李航等(2013)分析大學生外語寫作焦慮與寫作自我效能感關系,并對大學英語寫作成績進行預測。近年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條件、資源等都有顯著發(fā)展和變化。因此,有必要對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進行總結,以期為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提供理論支撐。
一、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陳超美教授開發(fā)的CiteSpace科學計量軟件(5.7.R5W版本)和中國知網數(shù)據(jù)庫,以“大學英語+效能感”為主題詞,選取中文文獻,對2006-2021年我國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研究成果進行可視化分析,探究該領域研究熱點、發(fā)展和趨勢。檢索截止時間為2021年5月31日,剔除無效文獻,共分析399篇期刊論文。
二、結果與討論
1.研究論文發(fā)表年份分布。依據(jù)檢索結果,最早關于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論文發(fā)表于2002年,隨后三年沒有相關研究成果。因此,整理2006-2021年論文如圖1所示。從年份來看,大致可分三階段,第一階段:2006-2010年,論文數(shù)量逐年上漲;第二階段:2011-2015年,每年論文數(shù)量超30篇,其中2013年發(fā)文量達40篇;第三階段:2016年-至今,每年論文仍然保持較高數(shù)量。從論文數(shù)量來看,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研究受廣泛關注。
2.高被引論文分析。以“大學英語”+“效能感”為主題詞,分析2006-2021年關于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研究排名前十高被引論文,其中被引頻次最高的楊曉瓊等在2015年研究成果,被引頻次達286次。內容分類如下:
(1)大學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實證研究。楊曉瓊等(2015)通過調查問卷、半開放式訪談和對比分析批改網對提升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動機和自我效能感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經過十周自主寫作訓練后,不同基礎大學生英語寫作水平、成就感和滿足感得以提升。唐芬等(2011)發(fā)現(xiàn)大學生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總體處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水平與寫作成績正相關,寫作重要性的認識和寫作能力的自我評價對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有顯著影響。孟彥莉(2011)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對于英語寫作水平有促進作用。吳育紅(2013)發(fā)現(xiàn)同伴互評能夠提高大學生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且女生和低水平學生自我效能感提高顯著。
(2)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研究。陳亞軒等(2007)研究表明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自我效能感不高,成績與效能感水平呈正相關。劉艷菊(2010)發(fā)現(xiàn)自我效能感與動機呈正相關。英語學習難度與學習策略呈負相關,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策略運用呈正相關。李珩(2016)定量研究表明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與自我效能感呈正相關。唐雄英等(2017)研究發(fā)現(xiàn)新型評價受學生廣泛喜愛,新型評價有助于提高學習激情和熱情。
(3)大學英語教師自我效能感研究。劉萍(2014)研究分析大學英語教師職業(yè)倦怠和自我效能感關系,表明工作壓力與職業(yè)倦怠呈正相關,大學英語教師自我效能感與職業(yè)倦怠呈負相關,并討論了教師自我效能感對職業(yè)倦怠影響,提出應對職業(yè)倦怠提升自我效能感策略。
3.研究熱點分析。本文對自我效能感研究關鍵詞進行分析,切片時間為1年,閾值分別設為(2,2,20),(2,2,20),(2,2,20),采用MST最小生成樹算法,共得59個關鍵詞,節(jié)點數(shù)59,連線數(shù)115的關鍵詞聚類知識圖譜,如圖2所示。其中,Q值為0.5022(Q>0.3),S值為0.8836(S>0.4),表示所得關鍵詞聚類圖譜顯著、可信度高。出現(xiàn)頻次排名前十的關鍵詞如表1所示:關鍵詞出現(xiàn)頻次、中心性和年份。中心性較高的詞分別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效能感。
關于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研究可分三階段:第一階段(2006-2010年)主要涉及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作用機制、有效教學、自主學習;第二階段(2011-2014年)主要涉及大學英語教師教學效能感、自主學習、學習策略、形成性評價、情感因素等;第三階段(2015年至今),延續(xù)前期研究,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教學模式與英語寫作關系等,研究主體從本科擴展到高職院校。
4.高產作者和機構分析。分析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高產作者和機構。其中發(fā)文量較高的作者為王國良、鄒瓊、玉開慧、陸紅燕、劉萍、曾祥發(fā)、施惠平、李航等。發(fā)文量較多的機構有成都醫(yī)學院、湖北醫(yī)藥學院、甘肅政法學院、江南大學、麗水學院、武漢科技大學、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等。各作者之間,各機構之間關于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合作較少。
三、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研究趨勢分析
1.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作用機制研究。當前,大學英語學習者學習背景、動機與十五年前相比都發(fā)生了較大差異。自我效能感量表應與時俱進,根據(jù)當下情況進行修訂編制。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作用機制,需結合當下大學生英語學習者背景和動機進行分析。隨著城鎮(zhèn)化不斷推進,城鄉(xiāng)之間教育資源有較大差異,不同生源大學生學習動機、自我效能感有何差異,跟大學英語成績關系仍需進一步分析。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由聽說讀寫譯等部分組成,自我效能感對各部分作用機制是否一致還需探究。
2.新型自主學習和教學模式對大學生英語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作用研究。隨著網信息技術發(fā)展和教育資源優(yōu)化,智能化教學是高等教育發(fā)展必然趨勢。當下大學生自主學習方式、高校教學模式已發(fā)生較大變化。智能手機APP和網絡在線課程運用對傳統(tǒng)學習方式和課堂教學帶來較大沖擊,不管教師還是學生都應適應時代變化。學習動機、行為習慣是影響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重要因素,應當結合新型學習和教學模式加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對地方高校而言,大學生在英語成績上有較大差異,如何提高不同群體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是迫切需要解決問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的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或許是可行途徑。
四、結語
通過CiteSpace科學計量軟件對我國2006-2021年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進行知識圖譜研究,分析歷年發(fā)文數(shù)量、高被引論文、熱點主題、高產作者和機構等基本情況,梳理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研究歷程,探討了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研究趨勢。新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自我效能感量表編制、作用機制、影響因素等仍需探究。
參考文獻:
[1]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論和應用[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01):91-97.
[2]邊玉芳.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編制[J].心理科學,2004(05): 1218-1222.
[3]池麗萍,辛自強.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測量及其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02):64-70.
[4]李昆,俞理明.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自我效能感和歸因與自主學習行為的關系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8(02):1-5.
[5]李航,劉儒德.大學生外語寫作焦慮與寫作自我效能感的關系及其對寫作成績的預測[J].外語研究,2013(02):48-54+112.
[6]譚堅鋒,王催春,潘宏偉.我校學生英語學習困難原因分析[J].浙江水利水電??茖W校學報,2002(S1):44-46.
[7]李杰,陳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視化[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7.
[8]楊曉瓊,戴運財.基于批改網的大學英語自主寫作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5(02):17-23.
[9]唐芳,徐錦芬.大學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調查與研究[J].外語界,2011(06):22-29.
[10]孟彥莉.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1(05):96-101.
[11]吳育紅.同伴互評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一項基于大學英語寫作的實證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13,34(06):68-72.
[12]陳亞軒,陳堅林.網絡自主學習成績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性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7(04):32-36.
[13]劉艷菊.大學英語學習者的學習觀念、自我效能與學習策略相關性的量化研究與分析[J].外語教學,2010,31(04):65-69.
[14]李珩.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與自我效能感的實證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16,39(02):235-245+292-293.
[15]唐雄英,章少泉.新型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和問題[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01):14-19.
[16]劉萍.大學英語教師自我效能感和職業(yè)倦怠的關系研究[J].外語教學,2014,35(06):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