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娘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中,主題圖是重要的內容,有效利用主題圖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數學綜合素質。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編排受到更多人的重視,相對于傳統的小學數學教材來說,現階段的數學教材有著豐富的主題圖內容,色彩更加的鮮艷。借助豐富多樣化的主題圖,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得教材具有更強的閱讀性。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深入了解主題圖在小學數學中的作用,借助多樣化的方式,有效應用主題圖,發(fā)揮主題圖的作用,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本文分析主題圖在小學數學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幾點主題圖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主題圖;作用;應用策略
現階段小學數學教材中,主題圖成為重要的教學內容,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特色。在主題圖中有著豐富的數學知識和生活化圖片,借助主題圖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些教師對于主題圖缺少全面的認知,沒有能夠有效利用主題圖,影響課堂教學效果。作為數學教師,應當深入了解主題圖的作用,革新課堂教學觀念,充分發(fā)掘主題圖的作用和價值,保證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和質量。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主題圖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培養(yǎng)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心智發(fā)展不夠成熟,對色彩鮮明的圖片比較感興趣,喜歡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教師可以利用主題圖中的故事內容教學。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身興趣,自主創(chuàng)編一些和主題圖相關的故事,充分發(fā)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靈活有效的利用主題圖,引導學生暢所欲言,不斷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未來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二)有利于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培養(yǎng)
小學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教師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教材中有很多的主題圖,呈現出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的合作與學習,讓學生體會合作交流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互助意識,有利于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培養(yǎng)。
(三)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小學數學課堂中,主題圖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發(fā)揮學生形象化思維優(yōu)勢,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借助主題圖引導學生從形象圖形入手,引導學生從感性認知逐漸轉變成理性認知,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主題圖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思維高度,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發(fā)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主題圖的應用策略
(一)構建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主題圖應用情景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大多以形象思維認知事物,抽象思維能力明顯不足,影響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在這樣的情況下,借助主題圖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作為數學教師,可以結合主題圖構建教學情境,發(fā)揮其直觀性和形象性特點,構建相應的學習場景。在教學情境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活動充滿活力,發(fā)揮主題圖的課堂推力作用。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一)”的教學中,教材中的主題圖是學生熟悉的游樂場,以此作為主題圖材料,發(fā)揮主題圖的優(yōu)勢,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在具體的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游樂場的短視頻,在學生視頻觀看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對課本主題圖進行觀察,分析主題圖中的各種內容。教師可以根據主題圖設計相應的問題:“在圖中可以看到哪些內容?從中可以找出哪些信息?”通過學生的觀察和思考,完成相關的問題。結合教材主題圖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熟悉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體驗,同時指導學生掌握主題圖觀察方式,有效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加強學生數感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二)做好故事編寫,豐富主題圖內涵
小學數學課堂中,部分數學教師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主題圖應用不夠靈活,常常是直接使用主題圖,應用方式非常的單一,使得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影響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作為教師,需要靈活利用主題圖,打破以往單一的主題圖應用方式,結合主題圖創(chuàng)編故事,使得主題圖內涵更加豐富。教師結合主題圖內容,考慮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開展相應的主題圖故事創(chuàng)編活動,活躍學生數學思維,保證學生學習情緒處于高昂狀態(tài),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克和千克”的教學中,主題圖內容是超市購物情境,以不同商品重量作為主題,畫面內容非常豐富,引導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故事。根據這樣的主題,可以創(chuàng)編這樣的故事:小明和小紅各自陪著自己的媽媽逛超市,小明拿起一袋餃子,對小紅說:“這個袋子這么大,肯定比那瓶洗衣液要重?!毙〖t聽了之后說:“不一定袋子大就一定會重。”他們兩個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來到售貨員阿姨旁邊,售貨員阿姨很快解決了他們之間的問題,現在一起看看售貨員是怎樣解決他們的問題的。通過這樣的方式,賦予主題圖一定的故事內容,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樹立學生問題意識,幫助學生把握教學重點,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彰顯主題圖的載體作用,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幫助學生加深重量單位知識的理解,活躍學生數學思維,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三)加強動靜轉化,豐富主題圖應用體驗
小學生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對直觀的靜態(tài)事物感興趣,更加喜歡動態(tài)化事物,集中學生注意力。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主題圖開展教學,需要打破以往靜態(tài)化主題圖應用方式,將靜態(tài)圖片轉化成動態(tài)圖片。教師需要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靜態(tài)主題圖通過三維動畫的方式展示出來,實現靜態(tài)向動態(tài)的轉化。同時可以借助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利用主題圖引導學生學習,豐富學生數學展示體驗,借助直觀學習獲取相關知識,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可能性”的教學中,教材主題圖的主題是摸卡片表演節(jié)目,此主題圖的表演性非常強。數學教師可以根據主題圖的特點,采取由靜化動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表演活動,根據主題圖中的環(huán)節(jié),開展表演學習活動,對學生對話進行記錄。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相應的小組,紙箱內有唱歌、跳舞和朗誦三張卡片,讓小組組長從中抽取一張,在展示抽取結果之前,讓學生說一說可能抽到的卡片內容。通過這樣的表演活動,將靜態(tài)圖片轉變成動畫表演,準確把握學生學習特點,加深學生學習過程體驗,結合主題圖深刻體驗“可能性”相關知識,使得抽象知識變得形象具體,豐富學生的感性化認識,加深學生對可能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