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苗苗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教師需要嘗試著通過優(yōu)化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法,構建小學數(shù)學智慧課堂開展更為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課堂參與度,進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诖?,筆者在本文中著重從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合作實踐活動、借助一題多解等三個角度探討了構建小學數(shù)學智慧課堂的方法,希望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成效。
◆關鍵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小學數(shù)學;智慧課堂
小學數(shù)學是一種能夠有效開拓學生思維的科目,然而當前大部分數(shù)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總是會偏向教給學生一些基礎的數(shù)學知識,而忽視了向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忽視了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也相對較低。因此教師就需要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嘗試著構建小學數(shù)學智慧課堂,在相對而言比較快樂地學習氛圍之下開展數(shù)學教學活動,提高數(shù)學教學成效。
一、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學生興趣
小學數(shù)學學科相較于小學階段的其他學科更為復雜抽象,而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就可以嘗試著借助多媒體輔助自身開展教學活動,將抽象的知識轉變?yōu)樾蜗蟮膱D畫或者視頻動畫等等,減輕學生的理解壓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度[1]。當然教師在嘗試著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時,也需要控制好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頻率。因為多媒體技術本來就只是輔助手段,而過于頻繁地使用這一輔助手段,就可能會導致其他的教學手段難以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除此之外,由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課時較短,課程安排比較緊,所以大范圍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就可能會影響教師的教學速度和教學效率,陷入教學困境。
比如說,教師在講解《圖形的變化》這一課時,就可以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之前為學生播放一個有關我國傳統(tǒng)剪紙技藝的視頻,引導學生觀看這一視頻,了解在剪紙技藝中圖形主要可以經歷幾種變化,引導學生自主總結。當然,由于學生在此時并沒有詳細學習過這一部分的內容,所以學生在表述時使用的語言可能并不是特別標準,也不是非常專業(yè)。而這就要求教師仔細聆聽學生的表述,在理解學生表述語言的意義的基礎上,分析學生的答案是否完整,并且嘗試著糾正學生的語言表述,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有一個較為簡單的了解。通過為學生播放視頻這種方式,學生對這一部分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師的教學成效自然也就會得到巨大提升。
二、開展合作活動,引導共同探索
小學生有著極為強烈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他們在面對一些新鮮的、未知的知識時,會不自覺地產生非常強烈的探求欲望[2]。所以,小學生本身就有著主動學習的潛力,然而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也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有著強烈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的同時,也缺乏足夠的耐心以及足夠的能力去探求一些他們想要探求的知識。然而在團體活動當中,在有效地引導之下,人們的耐心以及能力都會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就應該重視小組合作實踐活動的作用,嘗試著通過開展合作活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使得學生能夠在小組活動當中順利地解決一些數(shù)學學習知識,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交流,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比如說,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測量》這一部分的知識時,就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共同探討知識,共同解決問題,進而更好地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開展這一部分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介紹如何使用尺子。而后,教師就可以嘗試著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測量一塊橡皮、一個凳子、一張桌子的長、寬、高。而在學生測量時,教師則需要嘗試著在旁邊給予適時的指導,使得學生能夠順利完成這一部分的任務,能夠順利地掌握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的方法。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教師就能夠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得學生能夠掌握與他人進行溝通合作的能力,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三、借助一題多解,提升創(chuàng)造性思維
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開拓認識的新領域,開創(chuàng)人類認識的新成果。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夠促使學生的思維更為靈活多變,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更為得心應手。而一題多解是一種需要教師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思路來解題的方法。通過運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數(shù)學題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能夠得到有效培養(yǎng)。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借助一題多解的方式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是教師創(chuàng)建智慧課堂的一個重要途徑。
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東西兩城的鐵路總共長357公里,一列火車從東城開出,一列火車與其在同一時間從西城出發(fā),兩車相向而行,在3個小時之后,兩列火車相遇,已知從東城開出的火車一小時走79公里,請問從西城開出的火車平均每個小時比從東城開出的火車少行多少公里?”這一道題時,就可以嘗試著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通過設不同的主體為X的方式解答題目。詳細來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兩車平均每小時行使的差值設為X,也可以將所求車的速度設為X??傊處熜枰龑W生從多種角度解題,鼓勵學生遇到問題要多思考,然后尋找最優(yōu)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開展數(shù)學教學活動時,必須要通過嘗試著創(chuàng)新自身教學方法,構建小學數(shù)學智慧課堂,將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地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引導學生開展各式各樣的學習活動,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成效,提升學生自身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郝慧芳.構建智慧課堂? 完善互動教學——提升小學數(shù)學互動教學效率的方法[J].試題與研究,2020(08):79.
[2]王加蘭.巧用創(chuàng)新方法,構建小學數(shù)學高效教學[J].天津教育,2019(3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