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慧慧
摘要:班主任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在我國教育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班主任必須充分重視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落實,以多樣化的班級管理手段,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當前許多小學班主任都是由語文教師兼任班主任,既承擔著班級管理的責任,同時也需要負責語文教育工作,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緊密結合,這是提高語文教育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優(yōu)化班級管理效果的必然選擇。文章簡單分析了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結合的積極意義,結合筆者實際教育工作經驗,提出了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
關鍵詞:基礎教育;班主任工作;語文教學
引言
小學階段的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同時小學也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觀念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知識內涵,受到文學熏陶。小學語文教學對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具有重要意義。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重要管理者和組織者,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責任,并且很多班主任都是由語文教師兼任的,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有效結合的重要方式,通過發(fā)揮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為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有力的幫助,促使小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一、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結合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班級管理實效性
推動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這是提高班級管理時效性的基礎前提和保障,相較于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工作模式,充滿文化氣息的語文教育活動,本身也具備一定的班級管理價值,無論是情感教育還是德育,都能夠很好地對學生成長產生積極影響。小學語文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元素,除了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以外,更為關鍵的是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合理引導,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更好的理解課文中蘊含的深刻情感內涵。在班級管理工作與語文教育工作相結合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能夠得到有效轉變,班級管理實效性能夠得到充分提升。
(二)有利于豐富小學語文教育資源
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和講解,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對課文的分析,導致學生接觸到的語文知識相對有限,不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合理建構。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相結合的同時,學生能夠接觸到的學習素材更加豐富,無論是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還是其他形式的學習素材,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讓學生的思想觀念能夠得到充分轉變。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無論是對具體案例的有效分析,還是班主任傳遞出的價值觀念,這些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服務于小學語文教學。此外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時,班主任同樣能夠對學生的認知方式作出合理引導,讓學生能夠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奠定良好的語文學習基礎。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相結合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結合不緊密
現(xiàn)階段,許多小學語文教師身兼班主任的工作職責,但是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卻沒有真正考慮到二者的緊密融合,也沒有把握好班主任管理工作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比重。許多教師只是將班主任管理工作作為一項任務來完成,沒有真正考慮到自身的教育責任,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并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整體教學氣氛較為沉悶,當班級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脫節(jié)的情況越來越多,學生在接受教育時的體驗也就越單一。
(二)班級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的實施方法單一
當前許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無論是開展班主任管理工作還是組織語文教學活動,教師采用的教育管理方式都較為單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普遍存在。許多教師只是按部就班地對語文知識進行分析和梳理,而沒有真正考慮到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與交流,這就導致語文教育氣氛較為沉悶,學生在接受教育時容易受到負面影響,逐漸喪失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教師同樣只是以講道理的方式向學生輸出觀點,沒有真正考慮到教育過程中的思想溝通,面對枯燥乏味的教育管理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容易受到較大打擊。
三、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策略
1.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學組織和引導作用,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他們語文學習的參與感,從而形成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在具有濃厚人文氛圍的學習環(huán)境下,他們會感到身心愉悅,變得更加熱愛學習,這樣通過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做好班主任管理也會產生很大的幫助作用[1]。例如,在教學《落花生》時,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花生具有的精神品質的時候,花生是埋在土里的,不像蘋果、桃子那么的光彩誘人,但體現(xiàn)了默默奉獻、不圖虛名的良好品質,為了讓學生理解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不能過于重視外表,如不要攀比,而是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在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下,立志在以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這樣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就實現(xiàn)了與班主任管理之間的有效結合,借助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對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最終取得全面的教育效果。
2.拓展豐富課外知識,延伸和升華班級管理
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內范圍,豐富的課外知識也是重要內容,所以必須要重視拓展課外空間,這樣不但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會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更大的可能性,有助于延伸和升華班級管理,從而促使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更好地結合。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選擇生活中或者社會上一些熱點事件,或者推薦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引導學生閱讀和學習,對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啟發(fā)引導,這樣會產生巨大的教育意義[2]。例如,教師可以將一些經典兒童故事繪本引入教學中,如《鐵杵磨針》、《班門弄斧》等,學生在閱讀這些故事的時候,閱讀理解能力得到了鍛煉,并且也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fā),懂得一定的道理,這樣的教學活動會更加具有實踐性,產生深刻的教育意義。
3.主題班會與綜合性學習結合,激發(fā)學生潛力
小學生的年齡還很小,身心發(fā)育不成熟,所以應該革新教學模式和班會開展形式,通過主題班會與綜合性學習的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激發(fā)學生潛力。班主任在主題班會開展的過程中,除了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他們能力的發(fā)展,包括人際交往、語言表達、才藝特征等,真正地落實素質教育改革理念,這才能對學生的學習成長做出更科學的引導[3]。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勿忘國恥,吾輩自強”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通過一個個歷史事件,回顧中華民族那段屈辱的歷史,從中獲取教訓,產生奮進的精神力量,為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總結
綜上所述,推動小學班主任工作與語文教育學的有效融合,這是提高語文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滿足學生道德品質培養(yǎng)的必然要求。教師必須對班主任管理工作形式進行適當?shù)膬?yōu)化,將班級管理的相關要求帶到語文教育中,讓學生能夠在接受德育的過程中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接受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人文精神,最終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尕代草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分析[J]家長,2021(10):65-66.
[2]林瑞華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當代家庭教育,2021(24):157-158.
[3]喬淑艷論小學班主任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