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則妮薩·麥提圖爾蓀
摘?要:圓的學習是初中數學教學大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為初中生進一步接觸平面幾何知識打下深厚的基礎。從整體上看,在人教版數學教材中,圓的教學內容較豐富、目標要求較高、知識跨度較大,因此教師要通過合適的教學切入點進行展開,將學生吸引到圓的幾何世界中去。本文聚焦于圓心和圓的中心對稱特點,逐步分析圓的有效教學實踐。
關鍵詞:初中數學;人教版;圓的教學;實踐
圓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完美的幾何圖形,大如天上的太陽、行星、星云,小如肉眼難辨的細胞、原子,處處可以看到圓的曼妙身影。圓就像是精雕細琢的寶石一樣,在數學世界里熠熠生輝。對學生而言,圓的學習是趣味橫生的,也是略帶困難的。也因此,對教師而言,開展圓的教學不僅是完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需要,更是鍛煉自己的教學能力,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的需求。教師可以通過挖掘圓的特質,如圓心的作用、圓的中心對稱特點等,引領學生在圓的世界里遨游,為學生帶來一場關于圓的奇妙體驗。
一、找到圓心,深化認識
如果說圓本身就是一幅絕美的圖畫,那么圓心一定是其中畫龍點睛的一筆。任何圓都會有圓心相伴,在圓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要做的,便是帶領學生找到圓心,從圓心著手領略圓的美好。通過對圓心的分析,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圓的中心對稱特點,透過中心對稱知識的把握,學生能逐漸認識到圓的其他特點和風采。在具體的操作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教學中學生利用圓規(guī)學習圓的特點,讓每一位學生準備一個合適的圓規(guī),以圓規(guī)針尖作為定點,將其三百六十度旋轉,從而畫出一個無與倫比的完美圓形。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畫出的圓剪裁下來,通過反復折疊、對折等找到不同痕跡的交點,而這個交點便是圓規(guī)針尖所在的定點,就是所謂的圓心。在學生反復折疊之后,教師便可用溫柔的聲音詢問道:“孩子們,請問這個交點和圓心有什么聯(lián)系呢?”此時,學生們冥思苦想,然后舉手發(fā)言,說道:“它就是圓心。每一個對折的痕跡,其最中間的交點部分便是圓心!”經過這樣的游戲,學生們便能充分意識到圓心的定義和內涵,從而在快樂的氛圍中深化對圓和圓心的理解。
二、依托中心對稱,探究知識
游戲過后,學生們已經對圓和圓心有了一定的認識了,他們意識到圓是一個具備中心對稱特點的特殊的幾何圖形。此時便是教師進一步發(fā)揮他學習引路人身份的時刻了。教師可以提問:“中心對稱圖形有什么特點呢?”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回答。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之上,帶領學生來進一步深刻思索圓的特點。舉例來說,只要是中心對稱圖形,那它很可能擁有一個對稱中心,而這個圖形的對稱中心一定能將自己均分成兩個面積、形狀相等的部分。按此推理,那圓是中心對稱圖形,圓也能通過對稱中心——即圓心將自己平分成完全相等的兩個部分。這時,教師便可提出相關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比如:在下面這個圓形中,AB、CD為圓的直徑,且二者相交于一點O,那么請問,扇形AOD和扇形COB有什么特點?有的學生可能經過思索可以得出答案:即扇形AOD和扇形COB二者是全等關系。這便是通過學習圓的中心對稱知識而進行的新拓展,對學生而言,不僅能深刻記憶圓的中心對稱知識,更能從中得到新啟發(fā)、新感悟,從而有助于素質教育的推進。
三、深化知識,解決問題
學習就像挖井,井越深水越清。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生學習了一些基礎概念和性質公式之后,接下來便要利用這些基礎公式解答習題。只有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切實使用課堂理論為解決現(xiàn)實問題出謀劃策,才能充分發(fā)揮出理論學習的優(yōu)越性。因此,在學習的深度階段,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問題解答者作用,引領學生進行主題練習。在練習時,教師要意識到圓作為一個奇妙的存在,是可以與許多其他幾何圖形相聯(lián)系的,因此教師可以從不同渠道上獲取一些經典習題,分批次布置給學生,并通過挖掘不同幾何圖形的特點來深化圓的教學。舉例來說,如左圖所示,在四邊形ABCD中,AB=AD=AC=2,BC=1,AB//CD,那么請問BD的長是多少?
這道題巧妙地將圓的知識與四邊形知識結合起來,學生可通過對圓的知識的把控來進行這道題的解答。具體解析如下:如右圖所示,由于AB=AD=AC=2,可知B、C、D都以A為圓心、半徑為2的圓上,再由AB//CD可知DE=BC=1,因此可以得知BD=根號15。
除此之外,教師如若想訓練學生的靈活運用知識的技能,可以將相關知識進行更深度的拓展,對圓的學習不只局限于圓,而是將其與其他幾何圖形(如三角形等)緊密結合,引導學生自主尋找?guī)缀螆D形中的共同之處,從而增加他們對幾何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自己找到學習方法,掌握學習技巧,遠比教師一味講課來的效果更好。
四、結語
在初中數學關于圓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到教學內容的復雜性和教學目標的高要求,其次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方法逐步展開教學,如第一找到圓心,深化認識;第二依托中心對稱,探究知識;第三深化知識,解決問題等。只有掌握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師才能在教學中運籌帷幄,面對不同學生的疑惑才能不急不躁,娓娓道來,才能真正解決學生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傳鵬..教學中對書本例題的使用例談[J].學與管理,2015(3):189-190.
[2]朱小曼.析活用初中數學教材[M].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5):27-39.
[3]李龍海.說圓周角[J].初中生輔導,2018(3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