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是維持一個家庭正常運轉(zhuǎn)的基礎,對家庭各項支出的安排應該基于家庭的收入水平,盡量不超支。這就要求對各項支出的安排有一個合理的“度”,這個度就是家庭進行收支管理的基本參考指標。
為了保證投資,需要對家庭的結(jié)余進行控制。一般而言,要使家庭持續(xù)發(fā)展,至少應保證每月有30%的結(jié)余資金用于投資,若比例過低,會導致家庭財富增長過于緩慢,對家庭后續(xù)的支出造成影響。所以,30%的資金結(jié)余是對一個家庭運轉(zhuǎn)最基本的要求。
居住性支出是指為了實現(xiàn)居住目的而用于住房或買房月供的支出。對很多家庭來說,購房是一項非常有挑戰(zhàn)性但又人人向往的人生大事,所以買房成了人們眼中的“剛需”。然而,當這種“剛需”遇上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時,考驗的不僅是夫妻雙方家庭的經(jīng)濟實力——湊齊上百萬元的首付款,同時也考驗著年輕夫妻的收入實力——償還長達幾十年的高額貸款。這時,很多家庭考慮的是:買房是對心靈最大的慰藉,所以毅然決然地選擇成為“房奴”,拿出家庭月收入的50%,甚至60%用于還貸。
顯然,這種安排考慮欠妥。你可能會覺得房子是你心靈的港灣,是你在這個城市的歸屬,但是這些心靈的安全很可能會導致你陷入財務困境。專業(yè)的理財顧問一般會建議客戶購房時的月還款額不超過稅后月收入的30%,也就是家庭的住房負擔應控制在30%以內(nèi),這也是一個家庭所能承擔的最高限額。如果用于居住的花銷過多,擠占了大部分收入,一方面會導致家庭沒有資金進行投資,財富無法增值;另一方面,家庭的主要資產(chǎn)是貸款購買的自住房,看上去資產(chǎn)量大,實際上大部分都是負債。因此,不少人一輩子能積累的最大的資產(chǎn)幾乎就是這個房子,所以在購房這件事上,必須做足功課,不能讓買房拖累一生。應該時刻清楚:理財?shù)哪繕耸菍崿F(xiàn)財務自由。至于具體怎樣安排購房事項,可以專門圍繞購房進行相關規(guī)劃。
家庭中還應有一項資金是專門預留給購買保障類保險的。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很多風險的發(fā)生都無法提前預知,而風險一旦發(fā)生,將會給家庭帶來重創(chuàng)。比如:罹患重大疾病的風險正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而上升;突發(fā)意外身故的風險也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風險因素的增加而變得稀松平常。一旦這些風險降臨,家庭不僅面臨情感上的傷痛,更面臨經(jīng)濟上的重大損失。所以,為了保障家庭財務的穩(wěn)健,對于意外、重疾和壽險,家庭應該做一個基礎的準備。
那應該按照什么原則來安排呢?一般情況下,可以粗略地按照“雙十”原則進行配置,也就是保額應該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而保費應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10左右。雖然這一原則并不非常精準,但是一般情況按照這個原則處理可基本滿足家庭需求。如果家庭各項責任較多且較重,可以采用“生命價值法”和“遺屬需求法”進行精細測算。對于保險資金的安排問題,可參照詳細的保險規(guī)劃方法進行,在此不再贅述。
安排完了結(jié)余資金(30%)、購房支出(30%)、保費支出(10%),剩下資金的多少,每個家庭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粗略計算一下,基本上還有30%可以用于日?;ㄤN。所以,如果當你發(fā)現(xiàn)用于家庭日常開銷的錢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那么你就需要回過頭去看看,前面的幾項支出中有哪些已經(jīng)超支了。對于超支的部分,如果實在無法壓縮,也可以考慮增加收入:或者多學習、多實踐,提高投資水平、提高風險承受能力,從而提高投資收益;或者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獲得加薪;再或者選擇跳槽,從事待遇更好、更有前景的職業(yè)。這些選擇都應是基于對家庭財務的整體規(guī)劃、基于對家庭現(xiàn)金流的整體安排而做出的。
很多人日常生活常常大手大腳,也許收入不菲,但經(jīng)常“月光”,甚至入不敷出,卻很難說出自己的錢都花在哪里了。要讓家庭財務步入良性循環(huán),就要學會規(guī)劃開銷,用總量進行控制,才能學會精打細算。
用在孩子教育上的花銷也是一個大頭。說起子女教育的開支,不得不說一下中國人的特質(zhì),中華民族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是值得尊敬的,因為勤奮!美國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了一組關于世界各國勞動參與率的數(shù)據(jù),中國赫然位列世界第一位,勞動總量世界第一,勞動參與率世界第一(所謂勞動參與率,就是參加工作的人占全體人口的百分比)。中國人這么忙碌在干什么?在奔日子!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為孩子打拼。筆者的朋友小雨,他把家庭收入的50%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在中國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當前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經(jīng)濟問題。將過多的資金用在孩子身上并不合適,要根據(jù)自己的目標去控制一些不必要的教育支出,比如過多的課外班。我們不能一味地被周圍的家長大潮推著走,否則將會離財務自由越來越遠。另外,大學教育這筆資金一般動用的是家庭的儲蓄,而并非從家庭當前收入中支取。
除了家庭支出項,還有一點對于家庭也非常重要,就是家庭儲蓄中的組成部分——備用金。備用金可以看作是我們生活的一個緩沖,或者是一個人正常生存下去所必需的血液。雖然備用金的規(guī)模不一定很大,但是這部分資金在家庭的流動卻能把家庭中所有的資源調(diào)動起來,所以備用金很關鍵。為應對意外的突發(fā),備用金的額度一般安排3~6個月的支出,可以根據(jù)家庭的實際情況靈活把握,因為這些備用金既要保證使用靈活,又要有一定收益,具體采用何種形式安排這部分資金,可以通過市場上的一些投資工具加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