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連娟
【摘要】數學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有質疑調動意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質疑情境、傳授質疑方法、培養(yǎng)質疑習慣,這樣才能夠形成重要教學契機.數學思維培養(yǎng)需要更多歷練機會,創(chuàng)新式質疑學習,無疑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共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質疑;核心素養(yǎng)
質疑是一種學習方法,更是一直學習觀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啟動質疑機制,教師發(fā)動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質疑活動,這是塑造學生學科核心素質的重要舉措.作為數學教師,需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質疑情境、向學生傳授質疑方法、培養(yǎng)學生質疑習慣,從不同視角調動學生數學思維,以提升學生學習品質,塑造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質疑情境,調動學生數學思維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成功引入質疑學習思維,符合學生數學認知成長基本訴求.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質疑情境,教師案例講解、懸疑設置、實物展示、數據分析,以及多媒體運用,都能夠為學生主動質疑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營造一種民主、寬松、平等的學習氣氛,這是數學教學的重要追求.教師要從啟動學生學習思維角度展開教學設計,自然能夠獲得豐碩教學效果.如學習“圓的認識”相關內容時,教師先提出一些問題:“在我們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一些圓形,這些圓形都有什么樣的共同特點呢?關于半徑和直徑的探索,你有哪些新發(fā)現(xiàn)呢?你還能夠從這些圓的認識中提出更多新問題嗎?”學生拿到問題后,展開了深入的探究學習.有學生質疑:一個圓有無數條直徑和半徑,這個問題如何進行驗證呢?直徑和半徑都可以用字母來表示,這些字母是固定的嗎?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解讀,并給出了更多探索提示,課堂教學進入良性互動環(huán)節(jié).
教師為學生設計一些懸疑問題,并以此激活學生質疑思維,從學生質疑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學習思維已經成功啟動,這說明教師質疑設計獲得了有效回應.教師發(fā)動學生展開質疑活動,其用意是極為明顯的,就是要讓學生從多重思維活動中形成共性學習認知.學生數學思維比較單一,通過多重激活調動,促使學生形成更多學習啟迪.
二、傳授質疑方法,提升學生學習品質
質疑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教師需要教會學生質疑方法.小學生年齡較小,心理上存在障礙,教師需要給出示范操作,消除學生心理問題.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重點、難點處展開質疑活動,讓學生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過程中找到解題思路.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敢于挑戰(zhàn)權威,無論是教材內容,還是教師講解,都可以成為質疑的對象.學生質疑意識一旦形成,教學契機隨即出現(xiàn),課堂教學自然進入到一個嶄新階段.
學習“小數乘法”相關內容時,教師為學生設計一個學習任務.有這樣一道數學題,只知道前面的一些數據,缺少求設,為這些題目補上問題設計:“有一筐蘿卜,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3個,第二次取出剩下的一半少3個,筐中還剩20個蘿卜.”教師任務發(fā)布之后,學生很快就給出了問題補充:“筐中原有多少蘿卜?”教師繼續(xù)給出提示:“從這個角度設問是可以的,再想一想,是不是還可以從其他角度設問呢?”學生又陷入激烈的討論之中.有學生展示自己的見解:“第一次從筐中取出多少蘿卜?第二次從筐中取出多少蘿卜?”也有學生說:“第一次和第二次共取出多少蘿卜?兩次取出的蘿卜和剩下的蘿卜哪一個更多?”教師對學生設計問題進行詳細講解,理清了不同解題思路,學生逐漸探索清楚具體的解題思路,課堂教學進入良性互動階段.教師對學生優(yōu)良表現(xiàn)給出了肯定評價,學生學習主動性更為強烈,學習效果也逐漸呈現(xiàn)出來.
從教師引導中產生啟迪,學生快速進入設問思維軌道之中,從學生給出的問題設計可以看出,教師引導發(fā)揮重要作用,學生能夠從不同方向展開設問,其學習思維呈現(xiàn)多向性.學生對數學題目進行設問訓練,其思維頻度更高,獲得到的思想訓練更為深刻,對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成長也有積極幫助.
三、培養(yǎng)質疑習慣,塑造學生學科素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質疑習慣意識,對塑造學生數學綜合素質有特殊幫助.小學階段正處于思維成長關鍵期,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思維習慣,符合學生數學素質成長規(guī)律要求.數學學習求真務實,質疑思維可以幫助學生去偽存真,提高思維的靈活性.質疑不是懷疑一切,更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從不同視角展開學習探究,這樣才能獲得更多嶄新發(fā)現(xiàn).
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相關內容時,教師要求學生設計一些應用題,里面要帶有字母的數.學生開始實踐操作,很快就設計出許多帶有字母的數的數學應用題.如,“林場栽植梧桐樹和桂樹數各x排,已經知道梧桐樹每排12棵,桂樹每排14棵.當x為20時,林場一共栽植多少棵梧桐樹和桂樹?”“一輛火車,每小時行駛a千米,第一站行駛了4小時,第二站行駛了b千米.如何用算式表示這輛火車行駛的千米數?”教師讓學生變換設計思路,重新整合相關信息,形成新的訓練題目.學生經過一番深入探究,新的訓練題目呈現(xiàn)出來了.教師對學生設計訓練題目進行評價,并引導學生展開解題訓練,最終形成學習共識.
教師發(fā)動學生編制帶有字母的應用數學題目,其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具體操作中形成質疑意識.設計數學題目時,學生學習思維進入到問題屬性探索之中,通過多重梳理和歸結,最終形成了數學應用題目,其操作獲得豐富學習成果.學生數學思維呈現(xiàn)活躍性,教師需要充分掌控教學契機,為學生提供思維啟動機會,讓學生在不斷質疑操作中逐漸貼近問題核心,以便形成數學綜合素質.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啟動質疑機制,符合學生學習成長基本訴求,讓學生在質疑操作中探索學習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