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詠華
摘要: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人們對于信息技術的依賴越來越高,這也給信息技術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不僅關系到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且關系到信息技術學習和生活實踐的融合。生活元素存在于信息技術教學中,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可為教學所利用的一個客觀事實。所以,本文對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生活元素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論述,闡釋了生活元素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關系,并提出了運用生活元素指導教學的建議和觀點。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中學信息技術;生活元素;計算機;網絡;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30-7274-02
教育是和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中也蘊含著教育教學的信息和素材,二者從來都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關系。在中學的日常教學工作中,生活元素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正是由于生活化元素的存在,才使得教學工作顯得意義非凡。同樣的,在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尋找生活元素,運用生活元素,是保證教學效果,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也是信息技術教學的一條有效途徑。
1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和生活元素緊密相關,二者須臾不可分離
首先應該認識清楚的觀點是,在中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中,無時無刻不在受到生活、社會、實踐的影響,它們的關系十分緊密。換言之,一切教育和教學都是源自生活,生活是教學的基礎和源泉。單就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來說,如何把握生活元素的存在,運用生活元素為教學所用,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是值得深思的話題。其實,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就是社會進步、科技文明迅猛發(fā)展的產物,其終極目的就是服務人類,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所以,學習信息技術,也是為了方便生活,提升生存價值,造福社會。認識到二者的關聯,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也是很好運用生活元素指導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開端。
例如,現在很多中學生家里都有電腦,在電腦使用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優(yōu)化、殺毒等,其實這些既是日常生活使用計算機的必備知識,也正是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內容。也就是說,中學信息技術的學習和生活實際是密切聯系的,二者可以說是須臾不可分離的。無論是作為指導教學的參考,還是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途徑,從生活實踐中找尋靈感、元素和素材,都是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可行性路徑??傊?,要認識到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生活元素是極其豐富的,而且可以為教學工作所用。鼓勵學生將信息技術學習和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是創(chuàng)新性教學的追求,也是中學生所樂見的。
2 強化信息技術在生活實踐中的存在,讓教學做三者完美融合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是信息技術存在于生活中的理論根源,也是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理論根據。不論作為何種學科的教學,都要和生活實踐統(tǒng)一起來,脫離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應該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生活中存在的范圍很廣,涉及的平面很大,包含的元素眾多,這既是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迅猛所致,也是生活實踐的母體決定的?,F代的信息技術涉及到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多種高新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文明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也是中學階段教學的重要任務。做好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不僅是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是儲備信息化人才的根本要求。在日常教學中,要把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教”、“學”、“做”三者有機統(tǒng)一起來,既要科學的教,又要有效的學,同時還要不斷的做。
如,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往往可以引申到信息技術教學中,并更加形象化的說明某些口頭講述難以表明的事實。比如我們經常在家里使用衣柜、衣櫥等來儲存、放置衣服、物品等,不同的衣柜往往分為幾個不同的格子,用以放置不同的衣物。比如,上方的大格子空間較大,可以用以放置大件的衣服,而衣柜下方的小格子空間較小,可以放置諸如內衣、襪子等小件的衣物。將這些生活現象引申到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類似于衣柜的原理,計算機中的文件存儲,同樣需要放置和安裝不同的硬盤,同時硬盤里面還有大小不一的文件夾,文件夾里面才是我們需要的文件。在這里,硬盤就好比是大衣柜,每個文件夾就好比是衣柜中的格子空間,而文件夾里面的文件就是我們的“衣物“。通過這樣的形象化類比和分析,就可以清晰的看出生活元素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存在,進而加深印象,提高學習的興趣。
3 將信息技術教學融入到生活情境中,感受生活化學習的快樂
生活情境的設置,是把生活元素引入到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其實,具體到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操作,很多的空間、情境,并不需要特別的尋找和布置,而是可以利用已經存在的情境作為教學工具。比如,在很多地方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不能單單依靠教室的授課和黑板的板書,更不能依靠教師的“一張嘴“,更多情況下是把教學放在計算機房、微機室內完成。這樣的計算機房、微機室等,就是很好的教學情境,也是可以為教師所利用的生活元素和素材。試想,學生的大部分課程都是在普通教室內進行的,很難有機會接觸其他的上課空間,偶然換一種上課的模式和節(jié)奏,必然可以帶動他們的熱情和興趣。
生活情境不僅存在于計算機房和微機室內,還存在于學生可以接觸計算機的場合,這需要教師的引導、布置和安排。教師要注意寓教于樂,因材施教,把任務化的教學工作轉化為樂趣十足的“游戲化”教學,讓學生在很輕松、快樂的氛圍下完成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例如,在教授PPT制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按照不同的PPT主題搜集制作所需的素材,包括圖片、文字、音頻和視頻等。這些素材的搜集任務,不必過細的要求,而是讓學生們自主發(fā)揮,一半的素材整理任務放在機房內完成,剩余的另一半可以帶回家在自家的電腦上完成,然后第二天進行全班的展示和評比,對優(yōu)秀的素材作品進行表揚。當學生在家中搜集PPT素材的時候,就是在完全自由化、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習信息技術知識,也是學習PPT制作的基本步驟。當信息技術教學和生活情境完美融合的時候,教學、學習都是快樂和自由的,效率和質量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4 運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生活現象反映信息技術知識,二者相輔相成
信息技術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要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水平,做到“學以致用”。如果所學的知識脫離實際,不能為生活服務,那么這樣的知識是毫無用處的。對于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而言,既要讓生活元素和教材知識融會貫通,又要讓所學的知識、理論可以為生活實踐所用,幫助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反之,生活中的經驗、閱歷和積累,同樣可以用信息技術的原理、理論進行解釋,生活內容可以反照到信息技術教學中。要牢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既要把握生活元素對教學的指導作用,又要在生活中尋找可以幫助教學的資源和素材。
例如,在蘇教版信息技術教材中,有關于信息資源管理的內容,其靈感和素材就是來源于生活的啟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把經常使用電話號碼存放在號碼簿上,需要把經常用到的文具放置到文具盒里,也會把喜愛的書籍、報紙和雜志放在書架上……大凡此類,其實都是生活中“資源管理”的寫照。借助生活的啟示,計算機的信息資源管理其實也是如此,按照計算機內部的屬性和各種信息資源的分類,對資源的管理也是“井井有條”的。其實無論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管理,還是計算機的信息資源管理,其目的都是為了更清晰、更快捷的服務于人們的生活和應用。
綜上所述,生活中的情境、事物和要素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并且成為指導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重要推手,意義重大。從另一個角度看,信息技術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提升他們的信息技術知識水平,幫助他們更好的應對生活實踐。未來,將更多的生活元素應用到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必將是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 汪凌.以情入境 境中樂學──信息技術情境教學策略初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1(Z1).
[2] 祁建偉.快樂學習 體驗成功——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2(13).
[3] 江春萍.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問題分析及其對策[J]. 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8).
[4] 趙偉.試論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職能基于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轉變探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5).
[5] 李蘭.讓孩子們乘著興趣的翅膀飛翔——淺談信息技術課激情導入的藝術[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7).
[6] 李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支持平臺設計與實現[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