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099(2025)04-0078-10
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shb.2025.04.08
一、問題提出
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是基于數字評價技術,對學生勞動過程的數據展開系統(tǒng)收集和數字化分析,以可視化方式評估勞動成效并持續(xù)追蹤成長軌跡,以此綜合評定學生勞動素養(yǎng)發(fā)展水平的一種評價方式?!渡罨聲r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加強過程性評價,將參與勞動教育課程學習和實踐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读x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利用勞動檔案袋有目的地收集學生一段時間內勞動學習與實踐情況的材料;有條件的學?;虻貐^(qū)可建立相應的數字化平臺,進行勞動課程的過程性和結果性評價”[1]54。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相較于傳統(tǒng)紙質檔案袋評價,具有可視化評估勞動成效、軌跡化追蹤勞動歷程以及便捷化共享勞動數據的價值優(yōu)勢,不僅是數字時代下勞動教育評價改革的未來趨勢,也是促進勞動教育教學評一體化的必然要求。
目前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研究主要集中于兩方面。一是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理論探討。包括電子檔案袋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內涵的闡述[2],部分研究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2探討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合理性,另有研究剖析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與課程標準的適切性,以及關注電子檔案袋評價在平臺建設與技術設備支持方面的可行性[3]。二是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實踐探索。一方面,部分學者梳理其實施現狀并提出應對策略,深度剖析評價平臺建設所涉查詢及評價功能需求[3]。另一方面,有學者列舉了以人為本和素養(yǎng)導向[4]等實施原則,總結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應用中存在的設備技術不足、缺乏統(tǒng)一評價標準等問題,提出評價指標構建5等策略。
已有研究雖然著重分析了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合理性、實施現狀及對策等,但針對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價值意蘊、潛在挑戰(zhàn)的探討仍顯不足。作為一種新型評價方式,厘清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價值及其面臨的潛在挑戰(zhàn),對于構建高質量的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具有切實性意義?;诖?,本研究以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為研究對象,探究其在數字時代的價值意蘊、潛在挑戰(zhàn)及應對之策,以期為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體系的實際應用提供有益參考。
二、數字時代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價值意蘊
電子檔案袋評價因其大容量儲存、便捷提取及高效管理等顯著優(yōu)勢,在教育領域應用廣泛,尤其在記錄學習過程、展示學習結果方面有著前所未有的優(yōu)勢[6]。在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中,引人數字評價技術對勞動過程資料展開深人分析,可實現原本相對隱性的勞動過程可視化,進而精準把握學生軌跡化的勞動成長歷程,通過區(qū)塊鏈技術搭建的渠道實現勞動數據的共享,為勞動評價提供更為堅實的數字化評價依據與客觀化分析視角。
1.可視化評估勞動成效
借助數字化表達,實現學生勞動成效的可視化評估,已然成為勞動教育評價的新趨向。鐘啟泉指出,“教育評價”的出發(fā)點在于謀求兒童學力“可視化”,旨在促進兒童的學習與成長[]。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可依托數字化平臺,系統(tǒng)收集學生的勞動清單、圖片、視頻等多樣化數據,經數字化分析后可視化呈現勞動過程,生成“學生個人勞動成長畫像”,為教師的教學成效評估、教學反思及學生的勞動態(tài)度再認提供參考。
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可利用數字評價技術與可視化工具評估勞動成效。首先,運用流媒體技術推動勞動數據整合。流媒體技術可直接儲存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勞動數據,通過多源數據匯集的功能識別與集成不同來源的勞動過程數據[3整合數據。其次,采用可視化工具進行勞動數據分析與呈現。用可視化工具對勞動數據進行識別與分類,根據不同的勞動任務性質和數據類型選擇相匹配的可視化圖形,如時間線、技能圖表、互動圖表、雷達圖、技能樹等,實現可視化生成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發(fā)展情況。最后,依據可視化分析內容精準評估勞動成效。基于可視化的勞動圖形,整體評估學生的勞動成效,生成圖文結合的“學生個人勞動成長畫像”。
在勞動評價實踐中,這一方式不僅為教師開展勞動教育提供了關鍵的判斷依據,也為學生的自我反思構建了明確的參照框架。具體而言,教師可憑借學生勞動成效的可視化圖表,深人洞察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調整勞動教育策略,以此促進學生勞動的個性化發(fā)展。同時,學生則可通過“個人勞動成長畫像”這一工具,把握自身勞動學習的實態(tài),識別自身優(yōu)勢與不足,及時補短板、揚優(yōu)勢,實現勞動素養(yǎng)的提升。
2.軌跡化追蹤勞動歷程
鐘啟泉認為,檔案袋評價的優(yōu)勢在于探究各個時段的學習過程,通過編制成長檔案袋來把握每一個學習者的學習軌跡[8。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通過多維度數據記錄、過程性資料收集、教師及同伴評價反饋以及階段性總結與分析等方式,全面、細致且動態(tài)地追蹤學生的勞動歷程,連續(xù)地記錄學生在不同學期和學段的學習情況。
學生可依據大數據剖析的勞動軌跡,明晰自身勞動成長要則。評價是元認知能力培養(yǎng)的外部載體[9],將學生的勞動任務規(guī)劃與執(zhí)行差異、勞動情感體驗、勞動成果與反饋等內容記錄在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中,依托大數據分析平臺對學生參與勞動的頻次、不同類型勞動項目的完成情況、在團隊勞動中的貢獻度等眾多維度數據進行分析,識別出學生勞動成長的模式和趨勢,精準描繪其勞動成長軌跡,有效促進學生元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以及對自身勞動成長的清晰認知。
教師能借助電子檔案袋追蹤勞動歷程,精準評估學生勞動素養(yǎng)?!读x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 年版)》在課程評價建議中強調,勞動課程評價要注重平時表現評價和階段綜合評價。1151而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軌跡化的記錄特性可滿足平時表現評價和階段綜合評價的需求,這種軌跡化的勞動歷程記錄賦予了教師“望遠鏡”式的預測能力,不僅能為教學評一體化提供及時反饋,還能為勞動教學策略的調整指明方向,從而構建更為高效和科學的勞動評價機制,有效克服勞動教育評價滯后性的問題。
3.便捷化共享勞動數據
電子檔案袋評價系統(tǒng)能夠依托數字化平臺,運用區(qū)塊鏈分布式存儲技術達成數據的共享。這種突破了時空限制的共享模式,為勞動教育評價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向。在勞動教育評價場域,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同樣可依托數字技術評價平臺,運用區(qū)塊鏈分布式存儲技術,便捷地儲存海量勞動數據,為數據共享與評價提供技術與數據支撐。其中,三個關鍵方面可凸顯其價值與潛力。
一是運用區(qū)塊鏈技術儲存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數據,確保勞動教育數據的可靠與可。在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區(qū)塊鏈網絡中,學生的勞動數據可被區(qū)塊真實地記錄,每個節(jié)點均可訪問完整的勞動數據副本,被記錄在區(qū)塊上的學生勞動數據可通過鏈式結構清晰地追溯到來源和勞動過程記錄,并且勞動數據能夠在區(qū)塊鏈技術強大的安全防護機制下避免被惡意篡改或偽造,確保其原始性和真實性,可靠可溯的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數據能為學生勞動素養(yǎng)的精準評估提供更堅實可信的數據支撐。
二是建立以區(qū)塊鏈技術為支撐的勞動教育評價聯盟,助推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數據的共建與共享?!蛾P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把勞動素養(yǎng)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fā)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yōu)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yè)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10]基于此,多校聯合共建以區(qū)塊鏈技術為支撐的勞動教育評價聯盟,借助區(qū)塊鏈技術將學生在學業(yè)之外的勞動能力與素養(yǎng)的數據收集并儲存在區(qū)塊鏈中。在學生經歷轉學、升學等關鍵節(jié)點時,新學??杀憬莴@取學生的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數據,真實評估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便于考評工作的精準化與規(guī)范化開展。由此,以區(qū)塊鏈技術為支撐的勞動教育評價聯盟在解決評價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同時,也能夯實勞動素養(yǎng)考評的數字化依據。
三是運用區(qū)塊鏈技術打造“去中心化\"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架構,暢通多主體協(xié)同評價的互動與鏈路。誠如埃倫·韋伯(EllenWeber)所言,只有學生、教師、專家和家長組成評價共同體,各自發(fā)揮其在評價中的協(xié)作作用,評價的效果才有可能最為顯著[11]。教師、同學、家長,甚至校外專家的評價旨趣各異,而不同的評價主體的評價旨趣能夠促使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呈現多元化態(tài)勢。運用區(qū)塊鏈技術可構建由多評價主體共同參與的分布式評價網絡,各主體借助該評價網絡對學生的勞動成果展開互動交流與評價,并且所得的評價數據均被記錄在區(qū)塊上,多主體評價的鏈路得以暢通,各評價主體可充分發(fā)揮評價過程中的協(xié)作效能,使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估結果更加客觀。
三、數字時代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應用的潛在挑戰(zhàn)
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具有可視化評估勞動成效、軌跡化追蹤勞動歷程及便捷化共享勞動數據的價值,為勞動教育評價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其價值的實現有賴于適當尺度下的有效應用。因此,教育工作者應以批判的目光看待新興教育技術和方法[12],只有在客觀審視其潛在挑戰(zhàn)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fā)揮電子檔案袋評價在學生勞動發(fā)展中的育人功能。
1.認知定式:傳統(tǒng)評價慣習易對電子檔案袋評價產生“應用排異”
受“重量化篩選、統(tǒng)一標準和分數提升”的傳統(tǒng)評價慣習影響,評價主體難以在短期內真正洞察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本體價值。因長期受傳統(tǒng)評價思維模式所形成的認知定式的束縛,容易形成阻礙性屏障,極易引發(fā)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應用排異”現象,致使各評價主體產生類似于“免疫”的反應。在此情形下,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難以順利融入勞動教育評價實踐的生態(tài)循環(huán)之中。
學?!爸亓炕Y選、輕質性評估\"評價慣習會制約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推進。教育行政部門對80
學校的工作考核主要聚焦升學成績,而升學成績又直接影響學校的地位。為保護學校地位,控制校際的差距,學校被迫將學生勞動評價簡化為單一的分數評價模式。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在本質屬性、評價方式和評價側重點等方面各有優(yōu)勢,二者需要有機耦合才能發(fā)揮最大價值。但學校常用的量化評價與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所倡導的綜合評價理念之間存在沖突,致使學校層面易對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產生“排異”反應。
教師\"重統(tǒng)一標準、輕個性發(fā)展”的認知定式引發(fā)圈層區(qū)隔易凸顯“新技術”與“舊標準”間的矛盾。新興的質性評價技術與長期慣用的量化評價標準在教師認知體系中會形成不同的圈層結構。教師長期受“舊標準”影響所形成的思維定式與“新技術”所蘊含的評價理念存在本質差異,“新技術”框架下的電子檔案袋評價著重關注學生勞動個性發(fā)展評估,而“舊標準”則通常將學生勞動發(fā)展水平統(tǒng)一量化為分數形式,二者在教師的評價認知場域中相互碰撞,導致教師在面對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這一“新技術”時,在價值判斷上出現偏差,進而影響其對該評價方式的認同程度。
家長“重分數提升、輕勞動發(fā)展”功利化教育氛圍易遮蔽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育人價值。不可否認除教育考試中知識本身價值外,擁有這些知識還將帶來地位權力等實用價值[13]。事實上,子女的升學、就業(yè)及未來社會地位是家長關注的核心焦點。在功利化教育氛圍的籠罩下,家長更愿單純地追逐教育考試的實用價值,偏重子女的分數提升,卻忽略了勞動教育評價在人全面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的綜合作用。這種功利化培育傾向易架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4],消解勞動教育評價的現實意義,使得家長難以感知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下學生發(fā)展的本體價值。
2.能力匱乏:教師勞動教育數字評價素養(yǎng)欠缺易導致“應用乏力”
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對教師提出了勞動教育數據的收集、歸檔、分析和評估等素養(yǎng)要求。教師作為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關鍵實施者,其數字評價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評價過程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倘若教師數字評價素養(yǎng)欠缺,易導致教師在應用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時“乏力”,在勞動數據收集分析過程中可能出現不規(guī)范、不科學等問題,影響評估質量,無法有效發(fā)揮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效能。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因與外因關系原理來看,教師數字評價呈現“應用乏力”現象,其內因是傳統(tǒng)紙質檔案袋評價的消極體驗導致教師勞動教育數字評價內驅力缺失。一方面,傳統(tǒng)紙質檔案收集分析程序極為煩瑣,這種先在經驗會使教師誤認為電子檔案袋評價同樣煩冗,從而產生畏難情緒,對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望而卻步”;另一方面,額外評價工作的增加亦會加重教師的教學負擔。從資源有限理論的視角觀之,當教師的精力被更多地消耗在額外評價工作中時,其心理成本會相應增加,這必然會降低教師對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心理預期。這兩方面因素相互交織,共同作用于教師的行為動機與心理認知,導致教師在數字評價中的效能感呈現低位態(tài)勢,從而削弱了教師開展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內驅力。
教師數字評價“應用乏力”的外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教師同儕群體組織缺位制約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實效。在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實踐中,若教師之間相互封閉,缺乏有效的交流與合作,那么他們難以獲得必要的組織支持與同伴互助。同儕群體組織缺失,使得在教師進行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時可能“閉門造車”,嚴重影響評價實效;其二,數字評價資源匱乏與培訓不足掣肘教師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應用技能。教師在缺乏足夠的數字評價資源的涵養(yǎng)與支持的情況下,很難在評價理論知識與評價技能范疇內得到充分的補足與迭代,因此教師在面臨應用數字評價技術時顯得“力不從心”,無法運用數字技術開展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
3.數境滯澀:數字評價技術平臺構建不善易誘發(fā)“應用梗阻”
學校的數字環(huán)境會對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良性使用產生互動影響。數字評價技術平臺是學校數字環(huán)境組成的主體,亦是支撐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有效開展的核心架構,硬件性能差、軟件功能不完善及技術人員培訓不足均會直接影響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開發(fā)與運轉,誘發(fā)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應用梗阻”,阻礙其評價功能的發(fā)揮。
第一,硬件設施配置不力將阻礙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系統(tǒng)的運行與優(yōu)化。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評價系統(tǒng)的正常且高效地運轉離不開計算機、服務器和網絡設備等硬件資源的有力支撐。穩(wěn)定高速網絡環(huán)境是電子檔案袋評價系統(tǒng)順暢運行的必需條件,網絡覆蓋不足易導致勞動數據傳輸緩慢、登錄困難、數據丟失和損壞等問題,大幅增加操作復雜度,如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系統(tǒng)的存儲與更新環(huán)節(jié),若未能充分考慮勞動育人目標的動態(tài)變化性和評價技術的可擴展性,在未來發(fā)展進程中形成的技術瓶頸會增加額外的升級和替換成本,滯緩系統(tǒng)優(yōu)化進程。
第二,軟件設計欠妥會引發(fā)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結果偏差與評價功能異化。在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指標構建中,開發(fā)團隊可能由于對勞動教育實際場景缺乏深人了解和理解,無法準確界定可量化指標的合理范圍和測量方式,容易忽視難以量化的指標,評價功能受限,致使最終的評價結果存在偏差。在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系統(tǒng)用戶功能設置上,可能因未充分考慮教師、家長、學生等不同用戶角色的需求差異,導致功能設計不合理,致使評價功能的異化。
第三,評價技術人員培訓不力將造成評價過程技術支持乏力與問題解決滯后。數字時代電子評價相關技術呈迅猛發(fā)展之勢,教師在此之前所習得的部分技術可能會因數字環(huán)境的持續(xù)變動而逐漸失去時效性與適用性。尤為關鍵的是,學校若缺乏系統(tǒng)持續(xù)的培訓,教師在面臨新的技術時會引發(fā)新的技術難題,難以確保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能夠持續(xù)、高效地開展。
4.理念失衡:工具理性趨向易導致數字評價的“應用僭越”
技術邏輯下,工具理性為價值理性提供手段支持,價值理性防止工具理性過度擴張,兩者相互依存。但在工具理性趨向下,存在過分注重評價效率、混淆評價目的與手段,以及過度推崇統(tǒng)一化和標準化的評價方式等問題,忽視價值理性層面應考量的人文性因素。此情形易引發(fā)數字評價在評價標準、評價范圍和評價功能上的“僭越”,致使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在實際應用中“偏離”其應有的“軌道”,這種工具理性的僭越必將造成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理念的失衡,進而影響整個勞動教育評價體系的穩(wěn)定。
在評價范圍方面,倚重工具理性下量化評價的“效率”優(yōu)勢,忽視價值理性下非量化評價所蘊含的“人文性”。工具理性邏輯衍生出量化評價體系,往往會將復雜的勞動教育目標簡化為可量化的指標,這種簡化方式看似能為評價帶來便捷性,但無疑是管中窺豹,難以概括學生在勞動教育中的全面發(fā)展情況。在極端情況下,當工具理性如浪潮般完全湮沒價值理性之時,勞動量化成績便會被奉為唯一評價圭桌。然而,這種以偏概全的評估會忽略學生的人文性發(fā)展內容,導致評估結果難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與發(fā)展態(tài)勢。
在評價功能方面,混淆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目的和手段,導致評價的異化。馬克·波斯特(Mark Persian)認為,“人作為科技的發(fā)明者,對科技具有支配權??萍家渤掷m(xù)使人嵌人其中,甚至對人進行奴役與異化?!盵15]。從教師層面觀之,將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目的當成手段,則會陷入重表輕里的困境,致使評價偏離價值核心。當教師過度聚焦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中資料收集的形式填充,忽視勞動評價目的的本質需求時,會陷入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形式化”的泥淖。從學生角度察之,將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手段當成目的,則會陷入舍本逐末的怪圈,導致自身發(fā)展失去正確方向。學生因對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目的缺乏清晰準確的認知,評價動機受誤導而偏離正軌。師生耗費大量時間打82
造“完美”的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迎合工具理性所主導的外在呈現效果,卻忽視勞動實踐和反思,這種浮于表面的評價目的從根本上與勞動素養(yǎng)全面提升的內在訴求相悖離。
在評價標準方面,過度推崇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標準的統(tǒng)一化和標準化,忽略學生勞動個性發(fā)展的\"人文性”。其一,統(tǒng)一化評價范式限制學生勞動實踐場域,鉗制學生個性發(fā)展,阻礙創(chuàng)新探索。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發(fā)展路徑及發(fā)展節(jié)律存在個體差異,部分學生于勞動實踐中能萌生獨到的勞動見解和實踐方法,但鑒于其表現形態(tài)與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預設的模式不適配,可能只能得到失當的評價結果,這無疑會阻礙其在勞動領域的創(chuàng)新性探索以及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二,標準化評價模式框架誤導教師勞動教育評價技術越位,虛置評價對象?!读x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不同的勞動內容、勞動任務群,評價的側重點不一樣,評價標準也不同[1156。標準化評價模式框架破壞了勞動評價與勞動教育課程標準的內在邏輯一致性,損害了學生的勞動核心素養(yǎng)的評價要求,聽任評價活動讓渡于技術的越位運作,在評價實踐中虛置評價對象,學生難以實現勞動個性化發(fā)展。
四、數字化時代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應對策略
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面臨的潛在挑戰(zhàn)可能威脅其實際應用與推廣。為有效應對以上挑戰(zhàn),評價主體亟須轉變認知,尊重學生的本體價值;教師應提升勞動教育數字評價素養(yǎng),增強勝任力;校企聯動建立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平臺,優(yōu)化評價的數字環(huán)境;構筑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相融通的評價體系,平衡評價理念。
1.認知轉向:依循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本體價值
斯塔弗爾比姆(StufflebeamD.L.)指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盵1]傳統(tǒng)評價重證明而輕改進的認知會阻礙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使用與推廣。為此,學校、教師和家長有必要重新認識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學生本體價值,樹立合理的評價認知觀,消解傳統(tǒng)評價慣習誘發(fā)“應用排異”之礙。
首先,學校應從只重視量化篩選轉向質量兼顧的勞動評價。單一的量化考核無疑會給學校戴上“鏡銬”,致使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寸步難行”。在觀念層面,學校應深刻認識到“量化篩選”觀念的弊端,并摒棄之;在實踐層面,學校應積極借助數字評價技術開展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的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深入洞察學生在勞動教育過程中的內在體驗、勞動價值觀及品質等多方面內容,以此為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提供循證支持,確保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結果準確反映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水平。
其次,教師要從依賴于統(tǒng)一標準轉向關注個性發(fā)展的勞動評價。教師需破除“新技術”與“舊標準”之間的圈層區(qū)隔,突破認知壁壘,轉變?yōu)橹鲃討玫膽B(tài)度,以順應勞動教育評價改革趨勢。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能夠大量節(jié)省勞動數據收集分析時間,減輕教師工作負擔,為教師提供及時的反饋與準確的分析依據,識別和支持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從而實現對學生學情的精準分析。教師需充分認識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所帶來的便捷與價值,將其作為促進學生勞動發(fā)展的工具,以此生成“學生個人勞動成長畫像”,實現勞動教育的精準評估。
最后,家長須從重視分數提升轉向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私有制的確立在歷史上導致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的分離,使得文化教育似乎成為上層人的“專屬”,甚至將勞動作為一種懲罰,輕視勞動[17]。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家長往往只將成功的社會地位視為子女培育的唯一目標,過度重視分數提升,消解了勞動教育的本體價值。美國學者古貝(Guba)與林肯(Lincoln)在“第四代評價”中指出,評價的本質是多元主體積極協(xié)商對話,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心理構建與本位建構的過程。18]為此,學校應實施多元主體積極協(xié)商評價的對話機制,吸納家長作為評價主體,通過家長會、社會活動等形式公開展示學生的勞動成果及成長軌跡,增強家長對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認同,在家?;ハ嗬斫獾幕A上實現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價值的實現。
2.素養(yǎng)提升:增強教師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勝任力
提高教師勞動教育數字評價素養(yǎng),應全方位推進。從內喚醒教師的數字評價意識、從外組建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共同體、定期進行數字評價技術培訓、建立數字評價學習資源庫等方式全方位增強教師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勝任力,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的數字評價素養(yǎng),克服教師數字評價素養(yǎng)欠缺所導致的“應用乏力”之弊。
首先,喚醒教師勞動教育數字評價意識,提升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內驅力。一方面,教師主動適應勞動教育評價改革,運用數字評價技術提升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實踐效果。《教師數字素養(yǎng)》強調教師應用數字技術資源開展學生學業(yè)評價,包括評價數據采集、學業(yè)數據可視化與解釋等[19]。教師應主動洞察勞動教育評價改革新態(tài)勢,及時更新自身的數字評價理念,掌握《教師數字素養(yǎng)》的關鍵要義,為有效開展評價提供思想準備。另一方面,明確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目標,在評價實踐中催生持續(xù)內驅力。教師應明確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目的,設定清晰可達成的評價目標與任務,增加對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過程實施的熟練度,在數字評價的實踐中增強效能感,孕育持續(xù)的評價內驅力。
其次,組建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共同體,助力教師數字評價經驗共享。托馬斯(G.Thomas)指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思想的一個重要轉向是將關注的重心從專業(yè)個人主義轉向學習共同體,在共同體中通過參與合作性的實踐來滋養(yǎng)自己的教學知識和實踐智慧[20]年輕教師在勞動數據收集、分析等技術層面協(xié)助資深教師,資深教師則在勞動評價指標構建和評價過程把控等方面為年輕教師提供經驗指導。建立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共同體可為教師同儕交流搭建橋梁,相互協(xié)作,共同提升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效果。
再次,定期開展數字評價技術培訓,確保教師數字評價素養(yǎng)得到切實提升。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定期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數字評價技術培訓,線上平臺為教師提供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理論知識講解、優(yōu)秀評價案例分享等,更新教師數字評價觀念與方法。線下側重于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實際操作指導,增強教師使用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實踐技能與分析能力。
最后,建立數字評價學習資源庫,保障教師數字評價素養(yǎng)持續(xù)發(fā)展。充足的數字評價資源是教師數字評價素養(yǎng)發(fā)展的必備條件。數字評價學習資源庫應涵蓋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模型、數據收集與分析工具等板塊。教師可基于自身的學習需求,突破時空限制,隨時隨地開展勞動教育數字評價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提高教師數字評價的學習效率。數字評價資源庫為教師便捷獲取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學習資源提供了渠道,教師在提升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質量的同時,也可提升自身數字評價素養(yǎng),良性循環(huán)的發(fā)展狀態(tài)能為教師數字評價素養(yǎng)發(fā)展筑牢根基。
3.校企聯動:優(yōu)化學校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數字環(huán)境
學校與企業(yè)聯動有助于優(yōu)化學校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數字環(huán)境。校企聯動一方面能優(yōu)化學校的數字評價技術平臺,營造良好的數字評價環(huán)境;另一方面也能幫助企業(yè)精準捕捉數字評價工作的核心痛點與實際訴求,為后續(xù)產品研發(fā)與市場拓展提供實踐參照與方向。校企聯動有利于實現優(yōu)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化解“應用梗阻”難題。
其一,校企共同配置硬件設施并定期開展硬件運行質量評估。在前期的方案制定中,校企聯動制定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硬件方案,依其特性精準適配,保障評價活動有序開展。就具體實施而言,以服務器的選型配置為例,需要依據評價數據規(guī)模、實時性需求等因素來確定與之相匹配的性能參數,從而保障硬件設施能夠有效滿足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的運行需求;后期的質量評估環(huán)節(jié),定期評估84
校企合作成效,依照評估結果完善策略,滿足勞動教育的動態(tài)發(fā)展需求。為了切實保障校企聯動在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中彰顯積極效能,校企雙方應定期開展合作效果的質量評估工作。依據評估結果靈活調整合作策略、優(yōu)化合作方案,以適應勞動教育發(fā)展的動態(tài)需求。同時,企業(yè)可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為學校提供現場及遠程技術支持,及時處理技術故障,保障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活動順利開展。
其二,企業(yè)與學校組建軟件隊伍開發(fā)評價系統(tǒng)。學校作為勞動教育的實踐場所,對勞動教育的實際開展情況、教學目標、學生特點以及具體的評價需求有著精準的把握,而企業(yè)則在數字評價軟件開發(fā)技術、平臺管理以及先進算法編程等方面具備專業(yè)優(yōu)勢。在數字技術評價平臺軟件開發(fā)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兩者的優(yōu)勢,實現評價系統(tǒng)的推廣與應用效果。企業(yè)技術人員依技術專長主導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軟件系統(tǒng)建設,學校選派勞動教育評價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萃取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要素,從而豐富評價軟件系統(tǒng)的界面功能。在校企細化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指標時,對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時長、完成勞動任務的數量等可量化的指標用明確的數值測量,借助勞動觀察記錄以及綜合性分析評估手段轉化難以量化的指標。同時,通過多維度的模塊設置,滿足多元評價主體的用戶功能需求。
其三,企業(yè)“賦權促優(yōu)”培訓提升教師數字評價能力。一方面,企業(yè)開發(fā)“教師培訓師模式”,控本提質。該模式課程聚焦于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系統(tǒng)的基本操作流程、系統(tǒng)生成的評價報告解讀等核心要點,旨在促進教師能夠駕馭新的數字評價系統(tǒng),順利開展勞動教育評價工作。另一方面,企業(yè)設立數字評價能力認證與激勵機制,賦權促優(yōu)。企業(yè)給培訓合格的教師頒發(fā)證書賦予資質,得到能力認證的教師在校內對其他教師開展培訓工作,以此形成數字評價知識與技能在教師群體中不斷傳遞、拓展的良性循環(huán),激發(fā)教師數字評價學習與使用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整體水平。
4.理念平衡:構筑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相融通的評價體系
馬爾庫塞(Marcuse)指出,隨著技術的合理化,工具理性占據統(tǒng)治地位,唯科學主義與實證主義成為主導一切的思維方式。21]僅依賴工具理性量化的高效評價,而忽略評價對象背后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個體獨特價值訴求,易造成評價理念失衡。因此,唯有將工具理性評價的效率優(yōu)勢與價值理性評價的人文關懷相結合,從評價的認知、實施與方式選擇上構建理念平衡的評價體系,實現二者的平衡與融通,才能匡正工具理性傾向所致數字評價“應用僭越”之偏。
第一,構建工具理性下量化評價與價值理性下非量化評價有機融合的評價體系。首先,依據課程標準設立的學段目標、教學目標、學業(yè)目標等可量化的勞動技能按照難易程度、熟練程度及應用范圍進行細致地拆解與分析,建立科學客觀的量化指標體系,為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實施提供可操作、可測量的衡量尺度。其次,教師需憑借教學經驗以及對學生發(fā)展的敏銳洞察力,對勞動品質、勞動精神等難以量化的指標進行深度解讀,構建定性評價框架。最后,依照解讀結果轉化指標,構建整體的評價體系。如此,方能充分發(fā)揮工具理性所具有的效率優(yōu)勢與價值理性所秉持的人文關懷的效能互補,在注重評價效率的同時,兼顧對學生個體勞動精神品質與情感態(tài)度的考量,達到評價理念的平衡狀態(tài),實現評價的人機協(xié)同,促進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效果的整體提升。
第二,廓清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手段與目的的關系,充分發(fā)揮評價育人的功能。鐘啟泉教授認為,考試評價只是手段,學習(發(fā)展)才是目的本身。22因此,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僅為實現勞動教育評價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在評價過程中,應當對工具理性可能產生的誤導保持高度警惕,規(guī)避本末倒置的現象。因此,學生應參加勞動理論課程學習,明晰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目的,正確認知其價值,從勞動實踐與反思中提高勞動能力,而非“完美”電子檔案袋的打造。教師應認識技術的兩面性,在發(fā)揮數字評價優(yōu)勢的同時,規(guī)避“形式化”評價的問題。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育人功能。
第三,秉持差異化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理念以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勞動課程階段綜合評價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培養(yǎng)目標,差異化設置評價內容?!盵15這一要求凸顯了差異化評價在勞動教育評價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從價值理性視角加以審視,評價者應尊重學生個體的勞動發(fā)展軌跡,不可拘泥于電子檔案袋評價單一發(fā)展路徑的困囿,需差異化設置評價方式,對勞動實踐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縱深發(fā)展上的提升指導,而對在勞動能力方面有待提升的學生,側重橫向上的技能補足指導。只有立足于學生個體勞動發(fā)展的自然向度,密切跟蹤每一位學生具體的勞動成長軌跡,才能切實實現勞動評價所承載的應然價值。
五、結語
數字時代背景下,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評價工具是推動勞動教育評價改革的必要途徑。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引入可實現對學生勞動過程的全面跟蹤與反饋,打破傳統(tǒng)紙質檔案袋評價的局限,推動評價從結果導向向過程導向轉變。誠然,教育工作者應秉持批判的目光看待新興數字技術評價工具與方法,審視新興評價工具存在的潛在挑戰(zhàn),降低試錯成本,提高數字評價工具的應用效率。然而,目前對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實證研究較為匱乏。未來,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將更加多樣化與智能化。學界仍需不斷探索與實踐,構建更加靈活和多元的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體系,全面彰顯勞動教育的本體價值,科學評估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發(fā)展,借助勞動教育電子檔案袋評價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高杰.基于電子檔案袋的職業(yè)院校勞動教育評價[N].山西科技報,2024-04-19(B08).
[3]嚴然,穆葉,韓圓.基于電子檔案袋的小學生勞動素養(yǎng)評價云平臺的模型構建[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6):62-65.
[4]欒慧敏,田陽,吉慧瑩.基于電子檔案袋的中小學勞動教育評價:芬蘭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考試,2023(10):71-78+87 :
[5]駱明艷,劉任豐.基于檔案袋評價的中小學勞動教育評價[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21(6):137-141.
[6]曹沸.遠程國際漢語教學的認知模式與教學資源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6):45-50.
[7]鐘啟泉.發(fā)揮“檔案袋評價”的價值與能量[J].中國教育學刊,2021(8):67-71.
[8]鐘啟泉.建構主義“學習觀\"與“檔案袋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04(10):20-24.
[9]林雯,王志軍.促進元認知發(fā)展的電子檔案袋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6(7):42-44.
[10]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2020-03-20)[2025-02-15].https://www. 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01022.html.
[11]埃倫·韋伯.怎樣評價學生才有效:促進學習的多元化評價策略[M].陶志瓊,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6:1.
[12]奧爾納·法雷爾,張永勝,肖俊洪.高等教育檔案袋的演變:過去、現在和未來[J].中國遠程教育,2021(4):42-55+77 :
[13]B·霍爾姆斯,M·麥克萊恩.比較課程論[M].張文軍,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14]崔保師,鄧友超,萬作芳,等.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J].教育研究,2020(8):4-17.
[15]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46
[16]GEORGEFM,SCRIVENM,STUFFLEBEAND.Evaluationmodels:viewpointsonEducationaland HumanServicesEvalua-tion[M] .Amsterdam: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OoO:94.
[17]沈小碚,王卓.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的演進及其未來展望[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0(3):79-93.
[18]古貝,林肯.第四代評估[M].秦霖,蔣燕玲,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7.
[19]教育部.教育部關于發(fā)布《教師數字素養(yǎng)》教育行業(yè)標準的通知[EB/OL].(2022-12-02)[2024-05-08].http://86
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302/t20230214_1044634.html.[20]THOMASG,WINEBURGS,GRSSMANP.etal.IntheCompanyofColeagues:aninterimreportofthedevelopmentof acom-munity Teacher leaner[J].Teachingand teacher Education,1998(1):21-32.[21]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fā)達工業(yè)社會意識形態(tài)研究[M].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148.[22]鐘啟泉.走向人性化的課程評價[J].全球教育展望,2010(1): 8-14+20
(責任編輯:王勤美)
Evaluation of Electronic Portfolio in Labor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Era: value,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
WU Jinhang,HUANG Yuanjia
(Instituteof Education,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China,550025)
Abstract:Theevaluationofelectronicportfolioinlaboreducationservesasaconcretereflectionofeducationalevaluation reforminthenewera,aligningcloselywiththetechnologicaltrendsineducationalevaluationreform.Itcanfacilitatethe visualizationofstudents’laborachievements,trackstudents’laborexperiences,andenablethesharingoflabor-relateddata. However,traditional evaluationpractices mayclash withelectronicporfolioevaluation,leading toissesof“applicationrejection. Besides,inadequatedigitalevaluationliteracyamongteacherscanresultinalackofeficacyinaplyingelectronicporfolio evaluatio,poronstructioofdiialevauationplatforsannderiplementatihileabstowardsistrumentalaality canleadtooversteppingboundariesindigitalevaluation.Toefectivelyharnesstheeducativefunctionofelectronicporfolio evaluationinlaboreducation,itisssntialtoadheretotheintrinsicvalueoflectronicporfolioevaluationinlaborducation, enhance eachers’competencyinconductingthis evaluation,optimizethedigitalenvironment withinschols,thus toestablishan evaluation system that harmonizes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with value rationality.
Keywords:electronic portfolio evaluation;labor education;labor compe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