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比干文碑》是北魏碑刻中的佳作之一,可與《龍門二十品》相媲美。由于早期時代背景的影響,鮮有學者對其學習和研究。當代學者更多是從碑刻文學方面和文字考釋方面作研究,但書法方面并未得到書家們廣泛的關(guān)注。本文從《吊比干文碑》的由來、書法風格、書風影響三大部分進行探析。
《吊比干文碑》全稱為《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是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的碑刻。據(jù)《魏書》記載:“太和十八年十一月,車駕幸鄴。十四日,經(jīng)比干之墓,親為吊文,櫥碑而刊之?!笨涤袨椤稄V藝舟雙楫》云:“若陽朔之山,以瘦峭甲天下?!贝吮陶Q生于“平城時期”向“洛陽時期”過渡階段,此階段的書法風格由“平畫寬結(jié)”向“斜畫緊結(jié)”過渡。北魏碑刻以方筆為主,受南北朝書風影響,形態(tài)逐漸流變。隋唐時期碑刻書體逐漸走向成熟階段?!兜醣雀晌谋窞楫敶鷮W者學習魏碑提供了極高的參考價值。
一、《吊比干文碑》概述
《吊比干文碑》(見圖1),現(xiàn)藏于河南省衛(wèi)輝市比干廟內(nèi),原碑早已不存,宋朝翻刻,碑刻內(nèi)容未記載書丹人,共28行,每行46字,高2.56米,寬1.36米。全碑刻近達千余字,碑文內(nèi)容為孝文帝親自撰寫,以悼念比干直言進諫為國犧牲的事跡。
碑文也對刻碑之由有所記錄,“維皇構(gòu)遷,中之元載歲…睹殷比干之墓,悵然悼懷焉”(見圖2),可見孝文帝對忠臣比干精神的推崇。比干是歷史上向皇帝以死為諫的第一個忠貞大臣,也是商紂王的叔父,更是商付王尤為信任的忠臣丞相。因商付王暴虐,比干多次向商付王直言進諫,紂王不但不聽,還更加肆意妄行,比干只能以死相諫,被后世稱之為比干“精神”。同時,這也是孝文帝為比干親自撰文的緣由之一,史料記載和碑文內(nèi)容的一致性也足以說明比干精神為天下所敬。
二、《吊比干文碑》的書法風格
《吊比干文碑》是北朝時期的碑刻書法,北魏書風是在尊重帝王的風尚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書法風格以方筆為主,風勁古樸更具有裝飾意味。此時期的魏碑書法多具有“隸意留存、楷意十足”的意味,還保留一定的東漢末年隸書的結(jié)構(gòu)。從結(jié)體上,北朝碑刻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平畫寬結(jié)”,繼承隸書筆法,保留隸書的意蘊,代表作有《唐邕寫經(jīng)頌》《吊比干文碑》《泰山金剛經(jīng)》等;二是“斜畫緊結(jié)”,后者由于寫字習慣于右手執(zhí)筆的緣故,自然而然地形成欹正相生的結(jié)體特征,代表作有《張猛龍碑》《龍門二十品》等?!兜醣雀晌谋穼儆诠抛?、雄強又不失俊美的風格,是古隸和楷書之間過渡的書體??涤袨椤稄V藝舟雙楫》記載:“《吊比干文》,瘦硬峻峭,其發(fā)源絕遠?!薄V饕獜娬{(diào)碑刻文字以瘦勁著稱,線條瘦勁峻峭,成為后世學者書風特征的典范,足以說明此碑刻的重要地位。
《吊比干文碑》在北魏魏碑中以瘦硬、樸質(zhì)、厚重的風格著稱。從用筆上看,用筆平穩(wěn)又不刻意。橫畫運筆以方筆突出,起收筆處提按較為明顯,運筆過程兩頭重中間輕。例如:“予”字起筆多以方切露鋒的筆法入筆,收筆亦用方筆強調(diào),略有波挑動作,提按頓挫有質(zhì)(見圖3);“干”字豎畫渾勁且筆直,多采用懸針豎的寫法來表現(xiàn)(見圖4);
“元”字點成三角形狀,下筆干脆利落(見圖5);“夫”字撇捺舒展,筆畫形態(tài)特征遒勁質(zhì)樸(見圖6)。從結(jié)體上看,結(jié)構(gòu)嚴謹端莊,《吊比干文碑》結(jié)構(gòu)呈上古隸,筆畫波挑具有隸意,結(jié)體方正寬博,具有橫向趨勢的特點。北魏平成時期的魏碑,一部分并未完全脫離隸書的韻味,整體筆畫和結(jié)體上都保留了隸書的成分和書寫的韻味?!兜醣雀晌谋烦霈F(xiàn)在北魏平成時期過渡進入洛陽時期的最后階段,結(jié)字多以楷書的形態(tài)呈現(xiàn),雖遺有隸書的意蘊,但已經(jīng)達到了楷書意味十足的程度,從結(jié)體上看是成熟的楷書作品。從章法上看,布局排列有序,頗具一致性和完整性,文字體量較大,整體氣勢渾厚,具有官方的莊嚴感,又不失趣味性,由此碑可見北魏平城時期的魏碑楷書發(fā)展情況。
三、《吊比干文碑》的書風影響
北魏時期碑刻發(fā)展繁榮,魏碑則成為北魏時期書法的主要組成部分。北魏時期的書法風格受社會、經(jīng)濟不同程度的影響發(fā)生著變化,具有時代特殊性。由于受漢末隸書的影響,其風格特征呈現(xiàn)出樸拙渾厚的姿態(tài)。
北魏碑刻自成一體,有其獨特的風格面貌。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記載:“褚河南《伊闕石龕》出于《吊比干文》其瘦硬亦出于《吊比干文》?!薄兜醣雀晌谋肪哂须`書向楷書過渡的典型特征,其書法風格介于隸書和楷書之間。這種書風為唐代楷書的“法度化”提供了筆法原型。《吊比干文碑》的書風影響著褚遂良、歐陽詢、薛稷等書家的書法特征。褚遂良《伊闕佛龕碑》的方折骨力架構(gòu),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中宮收緊險峻體勢,皆可追溯至此碑的瘦硬基因。薛稷以瘦硬見長,其鋒芒外露、縱逸奔放的筆法,可以看到《吊比干文碑》的書風遺韻?!兜醣雀晌谋返臅L被后世書家效仿,為后世隋唐書法的繁榮和豐富多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吊比干文碑》的價值不僅表現(xiàn)在文學上,也在書法上得到更進一步的升華,為當代書家、學者學習北魏碑刻提供了更好的借鑒和研究價值。
四、結(jié)語
本文以《吊比干文碑》為核心,通過對其由來、書風特征與影響的系統(tǒng)論述,揭示這一北魏平城時期典范碑刻的多重意義。在書法藝術(shù)特征方面,《吊比干文碑》作為北魏平城時期代表作,具有瘦硬峻拔、隸楷交融的書風特征,體現(xiàn)了北魏平城時期書體演變的軌跡?!兜醣雀晌谋酚涊d了忠臣比干為國直言進諫不畏犧牲的歷史事跡,打開了北魏書法的研究視野。
(鄭州智能科技職業(yè)學院)
作者簡介:李克森(1989—),女,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