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認真推進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努力強化“五個聚焦”,構建大格局、大師資、大課堂、大陣地和大平臺,致力于“大思政課\"建設,建立協(xié)同育人的長效機制,努力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一、聚焦黨建引領,提高站位構建育人“大格局”
南鄭中學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學校黨委、行政機構、工會和團委齊抓共管的領導小組,以最強機制和力量來抓思政課建設;落實了校級領導聽、評、講思政課的要求,書記帶頭進課堂、抓建設、聯(lián)系思政課教研組和思政教師,全程指導、監(jiān)督思政課教學;發(fā)揮了黨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優(yōu)勢,利用黨日活動、全體教師大會積極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和兩會精神,通過申報“五星創(chuàng)建、雙強爭優(yōu)”黨組織活動,壓實做細對黨員隊伍的管理和教育,讓黨建引領的“大思政課”鑄魂工程滲透到基層的“神經(jīng)末梢”,融入和內(nèi)嵌到學校工作的各環(huán)節(jié),構建育人“大格局”。
二、聚焦隊伍建設,筑牢基礎建好教學“大師資”
學?,F(xiàn)有21名思政課教師,學歷均在本科及以上,其中研究生4名,黨員10名,還有省級教學名師培養(yǎng)對象1名,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對象1名,省、市、區(qū)級教學能手7名。
在師資培養(yǎng)上,學校實施\"五個一\"策略:一是一心抓信仰培養(yǎng),將思政課教師對黨、國家、人民和社會主義的熱愛作為基本要求,讓有信仰的教師傳遞信仰;二是一心一意抓培訓,通過外派學習、參賽,邀請專家講學,組織教師研讀、研討,促進教師理念更新與素質(zhì)提升;三是一門心思抓集體備課,每周開展備課組會議,研討新課標、新高考及新思想,集思廣益定重點、破難點;四是一如既往推進\"青藍工程”,助力新教師快速成長,為教師能力提升搭建平臺;五是一絲不茍開展校本研修,要求教師一學期完成一本研修手冊,常態(tài)化開展聽評課與課題研究。此外,學校還構建了以思政課教師為主體,班主任為骨干,科任教師為延伸的教學\"大師資\"隊伍,打造出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大思政課\"教師團隊。
三、聚焦全科育人,創(chuàng)新模式建設全員“大課堂”
學校嚴格落實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必修課程學分要求,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開好思政課選擇性必修、選修課程。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要求教師深研學情、深究教材、深探教法,堅持“八個統(tǒng)一”,用好學生身邊可知可感的生動事例和典型人物,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思政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思政課真正成為一門教師用心教、學生用心悟的課程。同時,學校還要求語文、歷史和其他學科教師要深人挖掘各學科蘊含的思政資源,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要強化德育功能,各門學科都要準確把握育人目標,將課程思政有機融入各類課程教學,深人實施跨學科綜合育人。
四、聚焦實踐活動,拓寬途徑建立教育“大陣地”
學校積極拓展思政課實踐活動平臺。在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方面,開展“學黨史”“學雷鋒\"等主題教育,組織“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研學實踐,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增強學生奮進新時代的信心;組織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感受奉獻樂趣;建立學生發(fā)展中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學生健全人格。
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從宣傳長廊對黨的教育方針、學科核心素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到校史校訓校歌的思政內(nèi)涵挖掘,都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學校廣播站每周播放《新聞周刊》,“時政社\"定期開展黨的理論學習,班主任利用班級文化與主題班會打造“大思政課”,共同構建思政教育\"大陣地”。
五、聚焦網(wǎng)絡課堂,拓寬途徑搭建學習“大平臺”
學校利用各種網(wǎng)絡平臺,進行多渠道宣傳、多典型引領、多方位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圍。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中開通了“黨風廉政\"\"校園新聞\"\"社團活動\"“德育專題”等專欄,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育人的“維度”。在德育宣傳方面,周內(nèi)學校會利用企業(yè)微信、騰訊會議等召開線上家長會、德育講座等,努力構建家校共育新平臺;周末學校會利用網(wǎng)絡向?qū)W生發(fā)布青年大學習、時政要聞、先進典型人物事跡等思政素材,注重滴灌滲透和情感共鳴,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達到宣傳和教育的目的,逐步構建了線上線下、虛實結合的思政教育學習“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