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思維品質與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學科。然而,傳統(tǒng)的語文試題往往局限于書本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體會到語文的實用價值。指向真實情境的試題命制,則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提供了有效途徑,讓中學語文學習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指向真實情境的試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試題以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呈現(xiàn)時,會拉近學生與語文的距離。例如,2025年陜西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試題中,在名著閱讀部分,要求學生從《紅巖》《可愛的中國》中選取一個或多個革命人物作為素材,完成祭掃誓詞撰寫任務。學生在學習相關名著時,對革命先烈的事跡已有了解,結合祭掃這一生活場景,他們會調(diào)動自己的情感體驗,將對先烈的緬懷之情、對革命精神的理解融入誓詞中。這樣的試題,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名著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他們對先烈的敬仰之情和社會責任感,使其明白語文知識并非遙不可及,而是與生活緊密相連,從而激發(fā)其主動運用語文知識表達生活感悟的熱情。
指向真實情境的試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現(xiàn)實生活中,語文能力涉及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多個方面。指向真實情境的試題能夠模擬真實場景,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能力。以2025年高考語文全國一卷的閱讀題為例,其中的應用文閱讀題用15個層層遞進的小標題提問花草種植問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理解每個小標題所表達的內(nèi)容,分析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把握整個種植過程的要點?;卮饐栴}時,學生需要運用閱讀理解能力提取關鍵信息,運用寫作能力組織語言進行回答,運用口語交際能力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這樣的試題訓練,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語文需求。
指向真實情境的試題還能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思考生活。語文不僅是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思想的表達。指向真實情境的試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批判性思維。例如,2025年高考語文(北京卷),作文題“由“第二次呼吸'說開去”,運動員在中長跑時會出現(xiàn)“極點”反應:呼吸艱難,四肢乏力。但通過調(diào)整節(jié)奏、激發(fā)斗志,越過極點后,身體會重獲活力,奔跑會進入新階段。這樣的現(xiàn)象被稱為“第二次呼吸”。其實,很多領域都存在類似現(xiàn)象??忌梢月?lián)系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和困難,如學習上的瓶頸期、工作中的挫折等,思考如何像運動員一樣調(diào)整狀態(tài),克服困難,實現(xiàn)自我突破。這樣的試題,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面對困難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社會現(xiàn)象深入思考的能力。
指向真實情境的試題命制為中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讓語文學習走出書本,走進生活,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語文能力,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增強社會責任感。讓我們以這樣的試題命制為契機,讓中學語文學習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語文學習中收獲成長,擁抱生活。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