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是教材的基本單位,篇章是單元的重要組成內容。在教學中,教師應在單元整體視域下實施單篇教學。單元著眼、單篇著手,是課堂教學的應然思路、策略與路徑。單元能打開學生的視界、認知、思維的發(fā)展時空,能讓學生的學習形成一種“大格局\"“大氣象”。
教材中的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落地,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單篇課文的教學。“單元一單篇”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單篇教學,它是在單元整體目標、要求觀照下實施的單篇教學、課時教學。在“單元一單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單元整體目標與單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聯,要通過實施單篇教學,打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單元整體視域下實施單篇教學,教師要以單元中的人文主題、語文要素為統(tǒng)領、統(tǒng)攝,對單篇課文的教學進行優(yōu)化,從而實現師生對傳統(tǒng)單篇教學的共同突圍。
一、把握關聯打通“斷頭路”
基于單篇教學,教師容易讓自身的教學孤立化、碎片化,單元內的篇章與篇章之間存在著看似難以逾越的鴻溝。而實施“單元一單篇\"教學,就是要打通篇與篇之間的“隔斷”,疏通堵塞篇與篇關聯的“栓塞”,引導學生探尋單元整體教學的意旨。如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要是圍繞“童年往事”的人文主題展開,語文要素為“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為此,在教學《祖父的園子》一文時,筆者重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是從課文中的哪些方面體會到的。在教學《月是故鄉(xiāng)明》一文時,筆者同樣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讓學生思考、探究課文是怎樣表達感情的。在《梅花魂》教學中同樣如此。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筆者立足于單元視域,采用“單元一單篇”的結構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基于人文主題、語文要素等去“學結構”,讓學生在“學中用”,在“學中創(chuàng)”。在單篇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單元視域,要把握單元中的課文關聯,從而采用層次性、結構性、系統(tǒng)性、整體性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凇皢卧粏纹猏"的教學,能讓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內容等落地生根。
二、錨定節(jié)點開辟“慢車道”
基于單篇的課堂教學,往往囿于“課時”“課堂\"等時空限制,而采用一種較為快速的“快餐式\"教學方式。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很多教師行色匆匆地“趕”教學進度。同時,在單篇課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將單元整體機械分割,同時缺乏關聯意識,從而導致學生的單篇學習呈現出一種“短平快\"特征。而“單元一單篇\"教學,要求教師開辟“慢車道”,放緩、放慢教學步伐。在“慢車道”上,教學就不能一味地求快、貪多,而是要注重引導學生體悟、感受、體驗?;凇皢卧猏"視域,教師可以拓展、延伸教學時空,打破單篇束縛、桎梏等,實施整合性的“單元一單篇”教學。如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是童話單元,在教學這一單元的相關課文時,筆者就立足于童話這一文體,整合單元中的單篇,讓學生體會童話的奇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尋找童話之美”作為“單元一單篇\"整合教學主題,為學生整體設計、研發(fā)了系列化、結構性的學習任務,如“揭秘寶葫蘆”“暢游巨人的花園”\"邂逅海的女兒”等。在單元整合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體會童話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真善美,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編新故事等。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筆者錨定節(jié)點,引導學生打造“童語創(chuàng)作坊”,組織學生開展“童書發(fā)布會”等活動,讓學生暢游童話世界。
三、引導多元思考跳出“尋常路”
在“單元一單篇\"教學中,教師不能落入文本解讀的相關窠白、定勢、套路之中。在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散學生的認知、思維,引導學生多元思考,讓學生跳出“尋常路”。單一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因循守舊,甚至容易讓學生認知弱化、思維固化。在單元教學中,教師只有讓學生多元思考,才能讓學生超越定勢,掙脫常規(guī)束縛,從而真正實現“單元\"視域中單篇教學的突圍。如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人文主題是“領略祖國的美好風光”,其語文要素是“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語言”。這樣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在具體落實到單篇課文教學中時是不同的、有差異的。這一方面是因為祖國的風光是豐富、多彩的,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是通過一篇篇具體的課文進行的。為此,教師要在觀照單元人文主題、語文要素以及整體教學目標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每一篇課文的寫作特色、特質等。如在教學《黃山奇石》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欣賞文章對怪石的“形態(tài)描寫”,如“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等。在教學《日月潭》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重點關注文章對日月潭的“全貌描寫”,從而體會日月潭的美麗。在教學《葡萄溝》一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特點描寫”。在教學《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這兩首古詩時,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從詩歌中體會、想象“畫面\"等。筆者通過豐富的、多元化的教學,突出“祖國無限美好風光\"這一主題。
在“單元一單篇\"教學模式下,課文不僅是單元的組成內容,更是實現單元教學目標的載體。在實施“單元一單篇\"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把握單元與單篇的關系,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單篇與單篇之間的對比,把握單篇與單篇的聯系。只有這樣,基于單元視域的單篇教學才能走向深度、走向深刻?;趩卧w的單篇教學,要立足于單元目標、聚焦于單元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要指向單元整體。在“單元一單篇\"教學中,教師既要有立足于單元的統(tǒng)整意識、思想,同時又要具有單篇教學的實踐經驗、智慧,要在單元整體視域下不斷地重塑單篇教學,要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的聯結、內容的融通、活動的互鑒、評價的貫穿。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師范學校附屬開發(fā)區(q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