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解決短期療法(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簡稱SFBT)是一種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后現(xiàn)代短程心理治療技術。由于其具備快速起效和短期治療的特點,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多種心理咨詢場景。
SFBT主要關注發(fā)展性問題和障礙性問題,強調采用正向視角,去病理化和標簽化,著重發(fā)現(xiàn)個體資源與優(yōu)勢,秉持“所有問題都有解決途徑”的理念,幫助個體設定目標、挖掘資源、形成策略并付諸實踐,最終實現(xiàn)“每個人都是自己問題的解決專家”的目標。這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品質、關注適應性與發(fā)展性問題的目標高度契合。
本文將立足于理念假設,分析SFBT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并結合課例,探討SFBT技術在課堂模式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
、立足理念假設,挖掘內在價值
(一)秉持正向視角,激發(fā)積極思維
SFBT強調以積極視角看待問題,這一理念與積極心理學相契合,旨在引導學生構建正向思維,關注并發(fā)掘自身已有的成功體驗與內在潛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同樣融入了這一理念,培養(yǎng)學生正向思維能力,挖掘自身優(yōu)勢。在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應區(qū)別于教育模式,更需要循循善誘的引導,通過多樣化的語言溝通和行為示范鼓勵學生表達自我,在課堂上展現(xiàn)真實自我,而非機械地迎合教師的表現(xiàn)要求。
(二)設定可行目標,促進小步積累
SFBT重視細微變化,強調通過日常細微改變逐步積累實現(xiàn)更大的轉變。在心理課堂教學中,每節(jié)課均需設定明確的輔導目標,但這些目標通常較為寬泛,需要通過課堂活動進一步細化。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拆解目標,鼓勵其邁出適合自己的第一步。作為心理教師,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當學生出現(xiàn)積極改變時,除了鼓勵,還應引導并強化這些變化,使其延續(xù)至生活中。通過小步積累,學生將獲得更顯著的成長和變化。
(三)引導合理歸因,實現(xiàn)內在賦能
SFBT倡導不糾結于問題產生的“為什么”,而著重于“如何解決問題”。許多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往往將責任歸咎于他人或自身心理缺陷,這種歸因方式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容易陷入消極的思維循環(huán)。心理教師應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歸因方式。例如,在以“自我實現(xiàn)”為主題的課堂上,一些學生會將自身遇到的問題歸結于成績不佳。此時,教師應與學生探討問題的根源,分析成績與當前問題是否直接相關,從而幫助學生進行合理歸因,找到解決方案,達成自我實現(xiàn)的目標。
(四)倡導合作互動,促進自我建構
SFBT認為,學生與輔導者之間的關系應為合作互動關系,倡導輔導者以“建構解決之道”的視角傾聽學生故事,融入學生的情感和語言,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改變,完成自我建構。這一理念同樣適用于心理課堂:心理教師的角色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設計的各項輔導活動旨在服務學生成長?;顒又?,學生是主體,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并適時引導,激發(fā)學生不斷自我建構、完善認知、激發(fā)潛能,這是心理教育的核心目標。
二、融合SFBT技術,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
為了活躍課堂氛圍并提升學生興趣,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往往過于強調活動,導致形式大于內容?;顒咏Y束后,學生難以恢復學習狀態(tài),實際收獲僅停留在情緒的愉悅上。而SFBT不需要復雜的活動形式,僅通過幾個代表性的問題,就能實現(xiàn)強大的心理效能。SFBT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具有解決問題的資源和潛能,能賦予問題新的正向意義,并肯定個體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所做出的每一點努力。
(一)運用奇跡問答,助力目標厘清
奇跡詢問是一種未來導向的提問方式,將學生的焦點從當前問題轉向理想的未來生活,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生活可以改變。這種方法可以激勵學生保持希望,并鼓勵他們思考改變的可能性及好處,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理想的生活藍圖,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策略。
在心理課堂中,奇跡問答可以在課堂伊始進行,既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引導學生思考,幫助他們設定可行的目標。以下是課堂節(jié)選:
在“動力‘加油站’”課程的團體導向與熱身環(huán)節(jié),教師先引導學生開展呼吸放松練習,幫助其舒緩身心,隨后組織學生共同回顧當前學習狀態(tài),為后續(xù)活動做準備。一些學生表示:“我現(xiàn)在不想學習,因為成績一般?!庇械膶W生說:“我對自己要求很高,但無法達成目標,所以不想上學。\"還有的學生說:“我想評上‘三好學生’,但每次只得到‘品學兼優(yōu)生’?!?/p>
教師提問:“如果有一個魔法,能讓你們剛剛提到的煩惱和憂慮全部消失。當你們進入夢鄉(xiāng)時,奇跡悄然降臨。第二天醒來后,你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什么不同?你的學習過程會有什么變化?”
學生1:“我的成績提高了,我把時間都用來學習,不再分心玩游戲?!?/p>
學生2:“我達到了自己的高標準,因為我改變了學習方法?!?/p>
學生3:“我評上了‘三好學生’,因為我找到了差距,并努力改進?!?/p>
通過奇跡問答,學生主動思考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意義,從問題的討論轉向解決方案的思考,幫助學生構建理想愿景,并制定可行的目標,推動活動順利進行。
(二)借助刻度評分,實現(xiàn)具體描述
刻度評分使用1\~10分的量表,讓學生進行自我狀態(tài)設定。理想的積極目標設定為10分,不理想的消極目標設定為1分。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對應分值,并分析如何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改善現(xiàn)狀,制定可行的行動步驟。通過此過程,學生能更好地接受現(xiàn)狀,并思考如何將抽象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
在心理課堂中,同樣可以運用此方法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評估。
以下為課堂活動節(jié)選:
在“動力‘加油站’”一課中,設計了“請根據學習狀態(tài)為自己評分,10分代表理想,1分代表不滿意。你會給自己打多少分?為什么?”環(huán)節(jié),然后提問:“提升1分,你認為會有何不同,或可以做什么?”學生記錄想法。
學生1:我打5分,成績不理想,想提高1分,需要找出問題,打好基礎,增加閱讀。
學生2:我打3分,沒評上“三好學生”,若提高1分,可以分解目標,減輕壓力,做到認真聽課、發(fā)言3次。
學生3:我打6分,適應良好,若提高1分,需要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時間,確保娛樂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自我評分有助于深化自我認知,明確當前狀態(tài)和目標,并轉化為具體行動。
(三)探尋例外時刻,深度挖掘資源
SFBT理論認為,任何情況都存在例外,識別這些例外可以為問題解決提供線索。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問題未出現(xiàn)的時刻,回憶這些時刻的具體情境,并思考過去的解決方式是否適用于當前問題。通過有意識地回顧成功經驗,學生能夠制定出具體的解決策略,同時增強自信與賦能感。
當例外發(fā)生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記錄相關要素,如人物、事件、時間等,并鼓勵學生挖掘自身優(yōu)勢與成功經驗。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鞏固成功體驗,并將其轉化為解決未來問題的力量。
以下為課堂節(jié)選:
在“動力‘加油站’”課程的團體體驗與成長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哪些方面可以保持下去?
根據目標卡尺的內容,回憶哪些表現(xiàn)與你或他當前的狀態(tài)不同?
小組中是否有值得學習的人?他們有哪些優(yōu)點?
學生1:我有一次默寫全對,因為回家復習了三遍,我覺得可以繼續(xù)保持下去。
教師:你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呢?
學生1:因為我想為全隊爭光,我告訴自己“我能行”。我先抄寫一遍,重點字多寫幾遍,然后進行默寫,錯誤部分鞏固,直到全對為止。
教師:你會對自已說些什么?
學生1:“你真的很棒,既然能做到,就用同樣的方法繼續(xù)保持。”
學生2:我記得有一次,小A作業(yè)完成得快且正確率高,這與以往不同。交流后得知,他那天上課聽得特別認真。
學生3:小B值得我學習,因為他不斷調整學習方法和目標,腳踏實地實現(xiàn)目標。
發(fā)現(xiàn)例外激發(fā)了小組成員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放大自己的優(yōu)勢。通過回顧成功經驗,學生增強了自信,并為實現(xiàn)個人目標奠定了基礎。
(四)實施優(yōu)先贊美,促進自我賦能
回顧曾經被贊美的經歷,通常會讓人感到愉悅。贊美能提升自尊,而自尊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直接影響個體的自信與情感狀態(tài)。研究表明,個體的自信與幸福感與贊美次數密切相關。因此,SFBT倡導咨詢師要頻繁贊美當事人,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進而建立積極的自我價值感。
在心理課堂中,贊美隨時可以發(fā)生。通過贊美,不僅能強化目標的達成,還能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例外情況與解決策略的關系,引導他們關注已完成的任務和自己的優(yōu)勢。這種方式可以減輕學生面對問題時的負面情緒,幫助學生擺脫負面情緒的桎梏,看到希望,從而更愿意應對挑戰(zhàn)。
以下是課堂節(jié)選:
片段1:
學生1:我的成績提高了,因為我把更多時間投入學習,不再分心玩游戲。
教師:你真了不起,進步的背后是你付出的努力。
學生1:是的,我喜歡玩游戲,但為了達成目標,我決定減少游戲時間,專注學業(yè)。
教師:在你的努力下,相信你的目標會很快實現(xiàn)!
片段2:
教師:你真棒!能告訴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嗎?
學生2:其實也沒什么,就是那天上課特別認真,老師講的例題我都能跟上,作業(yè)也做得很快。
教師:認真聽講是你的優(yōu)勢,相信你一定能堅持下去。
學生2:是的,我會堅持的。
贊美能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信任,使學生更真實地表達內心感受。贊美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自我改變的動力,還能幫助學生接納自己的優(yōu)點,更好地應對學習與生活中的挑戰(zhàn)。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資源和過往成就時,自尊心會顯著提升。對許多學生來說,自身潛藏的閃光點和潛力,正是在教師的贊美中得以激發(fā),進而得到充分挖掘與展現(xiàn)。
綜上所述,將焦點解決短期療法的理念與技術融入心理課堂,有別于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更強的適用性,不僅開闊了教育視野,也為教學提供了新思路。這種模式能夠幫助學生以積極視角看待問題,循序漸進地應對挑戰(zhàn),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心理干預與成長。
[參考文獻]
[1]許維素.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應用[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
[2]許維素.建構解決之道[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