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U611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長江干線航道作為全國內河航道的主動脈,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qū)位優(yōu)勢,其通航里程長、運輸量大,貨運量占全國內河水運量 60% 以上,為沿江各省的經(jīng)濟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長江干線航道由公用航道和專用航道組成,其中公用航道約3254.1km ,專用航道相對較短,約 170km ,但同樣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專用航道是專用單位自行建設和使用的航道,大多服務于地方港口、工業(yè)園區(qū)和港航物流中心。專用航道不僅滿足了專用單位、特定區(qū)域的物流需求,同時作為長江主航道在橫向空間的延伸,為沿江城市群的互聯(lián)互通提供了有力支撐,促進了沿江經(jīng)濟的繁榮和發(fā)展。長江中下游宜昌至瀏河口段水域分布著密集的支汊網(wǎng)絡,該區(qū)域已探明的支汊數(shù)量超過70條,累計通航里程突破1000km ,其顯著的水系特征充分表明,該航段具備發(fā)展專用航道體系的天然優(yōu)勢,未來專用航道的建設規(guī)模與運營效益也將呈現(xiàn)穩(wěn)步提升態(tài)勢,展現(xiàn)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應用潛力。
對于專用航道的定義,我國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有宏觀定義,但是其內涵和外延仍存在模糊不清的情況,如專用航道基本特征不明確、沒有權威的分類標準、專用航道和公用航道的邊界與轉化條件缺乏清晰的界定等。這些理論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專用航道的發(fā)展,影響了專用航道通航管理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也限制了航道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因此,對于專用航道內涵特征的研究是
十分有必要的。
在國家積極倡導“一城一港”“干支聯(lián)通”發(fā)展戰(zhàn)略,水系網(wǎng)絡構建步入快車道的時代背景下,地方政府、沿江港航企業(yè)對開通專用航道的需求日益強烈。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專用航道的理論體系,厘清長江干線專用航道的內涵特征,建立合理的分類標準,明確專用航道與公用航道的邊界和轉化條件,為加強專用航道的規(guī)范化管理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為航道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力保障,推動長江干線航道的高質量發(fā)展。
1專用航道管理現(xiàn)狀及理論基礎
1.1 管理現(xiàn)狀
目前長江干線專用航道共計22條,里程約170km。其中,大新專用航道、福南進港航道等7處專用航道由地方政府負責建設與管理;永鋼專用航道、華能電廠專用航道等15處則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建設與管理。這些專用航道均由專用單位出資建設,并委托長江航道部門開展航道養(yǎng)護工作。長江海事管理機構負責水上交通安全監(jiān)督管理、防治船舶污染和管理通航秩序、通航環(huán)境等行政管理和執(zhí)法工作,并對專用航道安全監(jiān)管設施和通信保障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情況進行監(jiān)督,保障來往船舶和人員的安全。
1.2 法規(guī)政策研究
通過對國家、地方層面現(xiàn)行57部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及管理規(guī)定的系統(tǒng)梳理,發(fā)現(xiàn)明確提出專用航道定義的條文較少,見表1。國家出臺的法律法規(guī)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將專用航道定義為“專用航道是由軍事、水利電力、林業(yè)、水產等部門以及其他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自行建設、使用的航道”。地方法規(guī)中,《黑龍江省航道管理條例》沿用了該定義。標準規(guī)范中,僅《航道工程基本術語標準》給出了專用航道和進港航道的定義。進港航道是專用航道中的一種類型,是服務特定港口的專用航道。專用航道沿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的定義:進港航道是與沿海航道或內河主航道連接的、供船舶進出港池使用的航道[1]?!逗痈劭傮w設計規(guī)范》和《海港總體設計規(guī)范》雖然沒有明確給出進港航道的定義,但描述了進港航道設置的場景及條件,即“挖入式港池與河流或湖區(qū)主航道間應設進港航道”“在河流汊道內布置碼頭時,碼頭上游或下游汊道應滿足船舶進港要求”且“滿足船舶安全操縱的要求”[2]。
1.3專用航道有關研究
國內學者對專用航道管理從安全監(jiān)管、養(yǎng)護管理等方面展開了研究。張春華[3綜合分析了營船港專用航道的航道條件,識別了大型船舶進出營船港專用道下段的主要通航安全風險,提出了通航安全保障對策。吳禮國等研究了樂山中心城區(qū)岷江(九龍灘段)旅游專用航道通航條件,以實船試驗對船舶整個夜游航行過程進行模擬,為相關部門的安全管理提供參考。劉浩等[5研究了長江下游寶塔水道內揚子乙烯專用航道枯水期通航水位及近期航道演變發(fā)展趨勢,從淺區(qū)探測、航標配布優(yōu)化、維護性疏浚等方面提出枯水期航道維護措施。王玉紅等[6]研究了引江濟淮工程樅陽小港專用航道的維護管理。楊瓊等[認為港口專用航道由相關企業(yè)和港口管理部門提出規(guī)劃需求并建設,后期可委托航道管理部門進行維護??梢姡蠖鄶?shù)研究側重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對專用航道內涵、分類、特征的研究尚有欠缺。
在剖析專用航道管理現(xiàn)狀、法規(guī)標準具體定義,并梳理其他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出以下觀點:
(1)專用航道的管理在現(xiàn)行法律體系中缺乏強有力的上位法支撐,也缺乏權威機構發(fā)布的明確指導。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專用航道管理的規(guī)范性和權威性,亟需進一步研究專用航道內涵特征,完善專用航道理論體系。通過更加精準和明確的定義,為專用航道的規(guī)劃、建設、開通、養(yǎng)護、管理、保護提供更堅實的法治保障和管理依據(jù)。
(2)對長江干線專用航道內涵與外延的理解和表述,需遵循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標準規(guī)范的明確規(guī)定,始終在法律和規(guī)范的框架內進行,不能逾越法定的邊界或底線,確保專用航道健康發(fā)展。
(3)為了更清晰地表征專用航道的特征,應在其內涵闡述中明確專用航道的位置特征、管理主體、功能等要素。其中,國家法律規(guī)定專用航道的管理主體是軍事、水利電力、林業(yè)、水產等部門以及其他企事業(yè)單位。立足于長江航道的實際情況,應明確指出,長江干線專用航道管理主體為長江干線航道管理部門以外的政府機構及企事業(yè)單位。
(4)進港航道是服務特定港口的專用航道,專用性非常明顯,是專用航道的一種類型。
2專用航道基本特征及內涵
對長江干線已開通的22條專用航道的特征進行分析,總結專用航道的共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專用性。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航道分為國家航道、地方航道和專用航道。國家航道是由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劃、建設、管理和保護的航道;地方航道則是主要為地區(qū)運輸服務的航道,通常是指與水運干線溝通的短程客貨運輸及與支流小河相連接的航線[3]。國家航道和地方航道是重要的基礎設施,為社會提供公共運輸服務,具有公益性特征。而專用航道是港航相關的政府機構及企事業(yè)單位建設的航道,主要用于滿足該類特定主體的運輸需求,其使用主體相對固定,具有明顯的專用性特征[8]。例如,位于通州沙東水道下段右側的永鋼專用航道,里程 14km ,維護水深 10.5m ,主要為永聯(lián)鋼鐵服務。瀏河水道中下段的石化專用航道,里程 1km ,為船舶靠泊太倉石化二線、三線碼頭提供航行條件。揚州港揚州港區(qū)新壩作業(yè)區(qū)專用航道,里程 11.5km ,分為上下兩段,航道尺度標準為下段5m×140m×550m (水深 × 寬度 × 彎曲半徑)、上段 3.5m×140m×550m (水深 × 寬度 × 彎曲半徑),主要為揚州港區(qū)新壩作業(yè)區(qū)港口船舶順利進出港提供航行條件。
(2)多方參與。作為專用單位自主投資建設的交通設施,專用航道建設和養(yǎng)護由專用單位負責。然而,專用航道使用的水域屬于中央或地方事權水域,國家或地方行業(yè)主管部門有權利管理和保護其管轄權范圍內的水域和資源。因此,長江干線專用航道雖然管理主體是專用單位,但在其全生命周期均需接受行業(yè)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jiān)督[。同時,地方政府負責協(xié)同專用單位編制專用航道規(guī)劃,還需在專用航道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履行安全監(jiān)督檢查職責。因此,專用航道管理涉及多方參與、協(xié)同合作。
(3)需與主航道有效銜接和協(xié)調。專用航道是長江干線主航道向支汊以及沿岸港區(qū)、碼頭前沿的延伸,需要與主航道做好有效銜接和協(xié)調。專用航道的使用要避免對主航道以及在公用航道內行駛的船舶產生不利影響,不能侵害主航道的通過能力。要在保障公用航道安全暢通的基礎上,滿足專用單位的運輸需求。因此,當專用航道與長江干線主航道之間存在利益沖突時,要以保障主航道的航道條件和通航安全為先。
(4)位置特殊性。從已開通的長江干線專用航道分布情況分析,專用航道一般位于長江近岸側或支汊內,相對于主航道而言具有位置上的特殊性。例如,常熟港專用航道位于長江常熟白茆小沙南側夾漕內,營船港專用航道位于新開沙夾槽,石化專用航道位于瀏河水道右側近岸側;揚州港新壩作業(yè)區(qū)專用航道所處水道位于鎮(zhèn)揚河段和暢洲漢道段北側的新洲左汊內。這些位置通常存在水深、航寬不足等方面的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進行改善和優(yōu)化,以確保專用航道的通航安全和通航能力。
綜上,得出長江干線專用航道的內涵應為:為保障船舶安全進出特定的港口或船閘,依據(jù)當?shù)馗邸趸蚝降酪?guī)劃,由專用單位在公用航道外或利用公用航道專門開辟的航道。
3專用航道的分類
目前專用航道尚缺乏權威的分類標準。由于專用航道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本文嘗試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分類標準,以便對不同類型的專用航道進行區(qū)分和管理。分類標準綜合考慮了專用航道的基本特征、功能用途、通航條件、管理要求等要素,確保分類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
以下分別按專用航道是否利用公用航道和專用航道通向的主體兩類標準對專用航道進行分類。
3.1以是否利用公用航道為標準
按專用航道是否利用公用航道將專用航道分為
不利用公用航道和利用公用航道的專用航道。
(1)不利用公用航道的專用航道,是指專用航道位于天然狀態(tài)的支漢或近岸側碼頭前沿水域,不利用公用航道水域(見圖1、圖2)。
(2)利用公用航道的專用航道。利用公用航道的專用航道,又進一步細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類專用航道為專用單位在公用航道的基礎上提高航道維護尺度,供到港船舶使用(見圖3),例如福南和太平洲捷水道下段。
第二類是指現(xiàn)有航運需求還未達到公用航道條件,由行業(yè)主管部門允許專用單位在建設期間使用的專用航道,如戴家洲圓水道進港專用航道。
第三類是利用干支連接段航道的專用航道(見圖4),如青弋江入江口段專用航道、樅陽小港航道。
3.2以專用航道通向的主體為標準
按專用航道通向的主體來劃分,主要分為通向港區(qū)碼頭的專用航道及通向船閘等設施的專用航道。
(1)通向港區(qū)碼頭的專用航道,是從公用航道延伸至碼頭前沿水域,為促進港口碼頭發(fā)展開通的進港航道,例如常熟港專用航道、永鋼專用航道等。
(2)通向船閘等設施的專用航道,是公用航道通向船閘等設施的專用航道,如樅陽小港航道。
4專用航道和公用航道的轉化條件
專用航道和公用航道在航道網(wǎng)絡中緊密連接、相互依存,在某些情況下,專用航道可以轉化為公用航道,滿足更廣泛的通航需求。但現(xiàn)狀下,專用航道和公用航道的轉化條件缺乏清晰的界定,不利于實操。經(jīng)過對專用航道通航管理的深入分析,綜合考慮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運輸需求變化、政策法律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總結出兩種在特定場景和條件下轉化為公用航道的專用航道。
(1)服務于多個港口,航道基礎設施較完善,運營條件較成熟的專用航道。當前航運需求不足,尚未達到開放為公用航道的條件。但隨著未來航運需求的不斷增長與國家財政資金的充實,一旦滿足開放條件,這類航道可由專用航道轉化為公用航道。
(2)連接中央事權水域和地方事權水域的干支連接段航道。這些航道因航運市場需求不足等原因,現(xiàn)被用作專用航道。但發(fā)展?jié)摿薮?,當航運市場需求達到一定水平,經(jīng)航道整治后運量等因素滿足開放為公用航道的條件時,這些專用航道有望轉化為公用航道,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整個航運網(wǎng)絡。
5 結束語
本文系統(tǒng)研究了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對專用航道的定義,結合長江干線已開通專用航道的實踐經(jīng)驗,總結了專用航道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長江干線專用航道內涵。同時,初步構建了專用航道的分類標準,并對專用航道向公用航道的轉化條件進行了探討,充實了航道通航管理的理論體系。研究成果有助于促進專用航道通航管理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推動相關法律標準的完善,為水運交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姚海元,王達川,張民輝,等.“沿海航道”定義內涵和空間范疇研究及相關建議[J].水運工程,2023(8):102-108.
[2]隋博怡,顧文韜,田麗英.浙江省內河旅游專用航道通航尺度研究[J].水運工程,2024(3):133-135,152.
[3]張春華.營船港專用航道下段大型船舶通航安全風險與防范對策研究[J].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
學報,2015,14(2):16-19.
[4]吳禮國,徐奎,周定科.樂山中心城區(qū)岷江(九龍灘段)旅游專用航道通航條件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20,20(22):6-8.
[5]劉浩,朱珠.長江下游揚子乙烯專用航道演變的發(fā)展與枯水期航道維護對策[J].中國水運(下半月),2020,20(24):71-72.
[6]王玉紅,徐業(yè)榮,佘濱.引江濟淮工程樅陽小港專用航道航標配布及維護管理研究[J].中國水運·航道科技,2021(3):35-42.
[7]楊瓊,馮宏琳,黃力.長江干線支汊航道分類及發(fā)展建議[J].水運管理,2018,40(8):5-7.
[8]李倩.內河航道要素分類研究探討[J].珠江水運,2022(9):28-30.
Dedicated Navigation Channels in the Yangtze River Trunkline: Operational Status, Classifications,and Connotation Features
WANGMinghe1,XULehua1,MAYi2,YANGMeirui(1.Yangtze River Shipping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Wuhan 430010,China; 2.Changjiang RiverAdministration ofNavigational Affairs,Wuhan 43oo10,China)
Abstract:The Yangtze River trunk line navigation channels serveas the backbone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da critical artery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uncleardefinitions, clasifications,and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lack of precise definition of boundaries and transition between dedicated and public waterways,have impeded effective waterway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nstrained the development of dedicated channel systems.Based on examining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opened dedicated navigation channel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proposes a conceptual definition of dedicated channels and systematically characterize their essential features and clasificationcriteria. Our findings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structured development of dedicated channel systems.
Key words:Yangtze River trunk line;dedicated navigation channels;connotation;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