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簡單來說,就是用一個具體的事物,去代表一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者情感。這個具體的事物,我們叫它象征體;而它所代表的抽象的東西,就是象征意義。比如說,我們經(jīng)常看到文章里用“蠟燭”象征老師,因為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和老師默默奉獻、培育學生的精神很相似。再比如,“梅花”常常被用來象征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在寒冷的冬天,別的花都凋謝了,梅花卻能獨自開放,不懼嚴寒,這種頑強的生命力和堅韌的精神,就是它的象征意義。需要注意的是,象征手法和比喻有點像,但又不一樣。比喻主要是為了讓描述更形象,像“月亮像小船”,只是把月亮的形狀比作小船;而象征是通過具體事物傳達更深刻的思想情感,承載著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文章的主題。比如說,在一篇寫母愛的文章里,如果把母親比作溫暖的陽光,這是比喻;但要是寫家里陽臺上那盆一直盛開、不管風雨都努力綻放的花,代表著母親對家庭始終如一的守護和愛,這就是象征。
象征手法能讓作文的主題變得深刻而有內(nèi)涵。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一下如何巧用象征手法,為作文增添光彩。
二、如何在作文中巧妙運用象征手法
(一)精心挑選象征物
選擇合適的象征物是運用象征手法的關鍵。象征物要和我們想表達的主題、情感有緊密的聯(lián)系。可以從身邊的事物入手,像植物、動物、生活用品等。比如寫關于友情的作文,“手帕”就可以作為象征物。手帕可以用來擦拭淚水,在朋友難過時給予安慰;也可以在玩耍時作為游戲道具,承載著歡樂的回憶。它柔軟、溫暖,就像朋友之間細膩的情感。再比如寫面對挫折的文章,“礁石”就是個不錯的選擇。礁石每天都經(jīng)受著海浪的沖擊,但依然堅定地屹立在海邊,不正象征著在面對挫折時應有的堅強和不屈?在挑選象征物時,要多思考事物的特點和內(nèi)在品質(zhì)。比如竹子,它筆直挺拔,空心有節(jié),既象征著正直,又代表著虛心。我們要根據(jù)文章的主題,選擇最能體現(xiàn)其象征意義的事物。同時,也可以挖掘一些不常見但很有創(chuàng)意的象征物。比如,寫關于傳承家族手藝的作文,可以選擇家中那臺老舊卻還能正常使用的縫紉機。這臺縫紉機承載著家族的記憶和傳統(tǒng)技藝,象征著手藝傳承的延續(xù)和堅守。
(二)細膩描寫象征物
選好象征物后,要對它進行細致的描寫,讓讀者能感受到它的特點和魅力。描寫的時候,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像外形、顏色、聲音、觸感等。比如寫“路燈”象征默默奉獻的人??梢赃@樣描寫:“夜晚,街道兩旁的路燈準時亮起。它們有著修長的燈桿,就像一個個堅守崗位的衛(wèi)士。燈罩里的燈泡散發(fā)著柔和的光,照亮了黑暗的街道。不管是狂風暴雨,還是嚴寒酷暑,路燈總是靜靜地站在那里,從不抱怨,為行人們指引著回家的路?!蓖ㄟ^這樣的描寫,路燈的形象就很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它默默奉獻的象征意義也更容易被理解。描寫象征物的時候,還可以加入一些細節(jié),讓它更有感染力。比如寫“楓葉”象征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可以寫“撿起一片楓葉,它的邊緣已經(jīng)有些干枯,脈絡卻依然清晰可見,就像歲月留下的痕跡。輕輕撫摸,能感覺到它表面的粗糙,仿佛在訴說著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風雨”。這些細節(jié)能讓讀者更深刻地體會到象征物背后的情感。同時,也可以運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象征物的特點。比如寫“小草”象征頑強的生命力,可以對比小草在肥沃土地和貧瘠石縫中的生長狀態(tài),“在肥沃的土地上,小草生機盎然;而在那貧瘠的石縫間,小草也不甘示弱,它們努力地從狹窄的縫隙中探出身子,迎著風頑強地生長著”,通過對比,更能凸顯小草象征的頑強品質(zhì)。
(三)明確點明象征意義
雖然象征手法講究含蓄,但也不能讓讀者完全摸不著頭腦。在文章中,要適當?shù)攸c明象征物的象征意義,讓主題更清晰??梢栽谖恼碌拈_頭、中間或者結尾點明。比如在文章結尾總結:“那盞路燈,就像生活中那些默默奉獻的人,他們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边@樣,讀者就能明白作者用路燈象征的是什么了。點明象征意義時,不要太生硬,要自然地融入到文章的敘述或者抒情中。比如寫“向日葵”象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可以在描述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生長之后,自然地引出“向日葵的這種特性,不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嗎?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像向日葵一樣,始終向著陽光生長”。還可以通過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來點明象征意義。比如在寫“風箏”象征著對自由的向往時,文中的“我”看到風箏在天空翱翔,心里想著:“風箏啊,你無拘無束地在藍天中飛舞。我也渴望像你一樣,勇敢地追逐屬于自己的自由天空?!边@樣的內(nèi)心獨白既點明了象征意義,又讓情感表達更真實。
三、不同文體中象征手法的運用技巧
(一)記敘文中以物串事,寄情于物
在記敘文里,象征物常常作為線索,貫穿整個故事。我們可以圍繞象征物展開情節(jié),把自己的情感和感悟寄托在它身上。比如寫一篇關于奶奶的記敘文,可以用“奶奶的蒲扇”作為象征物。小時候,夏天的夜晚,奶奶總是拿著蒲扇,為我驅(qū)趕蚊蟲,帶來絲絲涼風。隨著時間流逝,奶奶漸漸變老,蒲扇也變得破舊。但每次看到那把蒲扇,就會想起奶奶的疼愛。在文章中,通過描寫與蒲扇相關的具體事件,像奶奶用蒲扇為我扇風、用蒲扇趕蚊子等,把對奶奶的思念之情寄托在蒲扇上,讓讀者更能體會到這份深厚的情感。寫記敘文運用象征手法時,要注意故事的完整性和情節(jié)的合理性。象征物在故事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不要太多或太少,要恰到好處,既能起到串聯(lián)情節(jié)的作用,又不會讓讀者覺得突兀。同時,要通過象征物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比如在寫“舊自行車”象征父愛的記敘文里,一開始,父親騎著舊自行車送“我”上學,這是故事的開端;后來自行車壞了,父親辛苦修理,這一情節(jié)體現(xiàn)了父親對“我”的關心和付出,推動了故事發(fā)展;最后“我”長大了,舊自行車被閑置,但它承載的父愛一直都在,升華了主題。
(二)議論文中借物喻理,強化觀點
議論文主要是闡述觀點、論證道理。在議論文中運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讓觀點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比如論證“堅持就是勝利”這個觀點,可以用“水滴石穿”的現(xiàn)象作為象征。水滴雖然力量微小,但日復一日地滴落在石頭上,最終能把石頭滴穿。這就象征著只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在論述過程中,詳細分析水滴石穿的過程和原因,類比到人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也需要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從而強化自己的觀點。寫議論文時,運用象征手法要注意象征物與觀點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不能牽強附會。要通過對象征物的分析,自然地引出和論證觀點,讓文章更有說服力。同時,可以多舉一些不同的象征物來從多個角度論證觀點。比如論證“團結的力量”,可以用“螞蟻搬家”象征團結協(xié)作,螞蟻們分工明確,共同搬運食物,展現(xiàn)出強大的力量。
(三)散文中托物言志,營造意境
散文注重情感的抒發(fā)和意境的營造。運用象征手法,能更好地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追求。比如寫一篇贊美大自然的散文,可以用“溪流”象征生命的不息和對自由的追求。在描寫溪流的過程中,可以融入自己對生命和自由的感悟,營造出一種靈動、自由的意境。像“溪流唱著歡快的歌,一路跳躍著向前,它那永不停止的腳步,仿佛在訴說著對遠方的向往,對自由的執(zhí)著追求”。通過這樣的描寫,讓讀者在感受溪流之美的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和志向。寫散文運用象征手法時,語言要優(yōu)美、富有詩意,多運用修辭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要通過對象征物的描寫,營造出獨特的意境,讓讀者沉浸其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同時,還可以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來豐富象征物的內(nèi)涵。比如寫“雪花”象征純潔美好的事物時,可以聯(lián)想雪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的樣子,想象它落在大地上,給世界帶來一片潔白純凈的景象,“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宛如一群潔白的精靈在空中嬉戲。它們輕輕地落在大地上,為山川、樹木披上了一層銀裝,整個世界仿佛都變得純凈而美好。在這漫天飛舞的雪花中,我仿佛看到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對純潔美好的向往”,這樣能讓象征物的象征意義更加豐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