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5)13-0055-03
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核心學科,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和科學精神的塑造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數學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理論性,部分教師在授課時往往傾向于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這種做法無形中忽視了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以及學習上的不同需求。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數學教師有必要緊密圍繞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積極探尋和實踐具有針對性的差異化教學策略,以契合學生多元化的學習訴求,從而助推學生的全方位成長。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價值
(一)增強學生自信心
分層教學主要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偏好等多元化標準,將學生分入不同層級,并針對每一層級的學生實施具有差異性的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實施過程中,分層教學的運用有著顯著的價值,這對于學生自信心的提升有著積極作用。這種教學方法為各個層級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學習水平的條件下發(fā)揮出個人優(yōu)勢,在不斷獲得成功的經歷中逐漸積累自信,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此外,分層教學還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高效掌握,全面提升他們的數學能力,為自信心的進一步增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提高教師教育素養(yǎng)
在分層教學的實踐中,實施差異化教學策略向教師提出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這無疑要求教師必須擁有更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實力,以便深人掌握每位學生的獨特情況和學習需求?;谶@些理解,教師要能夠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實際狀況的教學方案,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同時,分層教學還倡導教師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當學生在獨立應對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自主的思考和實踐探索,這種經歷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大有裨益。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傾向于采取統(tǒng)一的講解模式和規(guī)劃路徑,未能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化差異,通常會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優(yōu)異的學生身上,這無疑加劇學生在成績上的分化。為有效推行分層教學,教師需正視并深人理解學生間存在的學習差異及其根源,調整自身的教學態(tài)度,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獲得公正的對待。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并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來推動分層教學的實施。如,在“倍的認識\"教學時,部分學生能夠準確地識別倍數和列出算式,有些學生則需要更多時間,且容易出錯,這種差異不僅源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還與學習態(tài)度是否積極、學習策略是否有效以及思維能力的強弱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的多樣性,并深人理解每個學生的獨特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整體實力,將他們分為三個層次,并針對每個層次制定符合其特點的教學目標。例如,對于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將教學目標設定為更高層次的拓展和深化,鼓勵他們深入探究問題本質,并嘗試總結出多元化的解題策略;針對中等能力水平的學生,教師應協(xié)助他們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教材知識,在適當的教學時機,對授課內容進行適度的拓展,以滿足這部分學生的進一步學習需求;而對于能力稍弱的學生,教師則應將教學重點置于基礎知識的夯實上,指導他們回顧和復習之前學過的相關知識點。幫助學生梳理當前課程所包含的數學要素,確保他們能夠清晰地理解并把握所學知識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
(二)對教學過程進行分層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流程規(guī)劃中,教師常常會設置一個提問環(huán)節(jié),用以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據此靈活地調整教學節(jié)奏。針對學習能力各異的學生提出相應難度的問題,有效應對學生間的差異性,確保學優(yōu)生不會感到乏味,避免學困生產生挫敗感,最大限度激發(fā)小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效率。以“解方程式\"這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一系列例題,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熟悉解題過程。當學生初步掌握基礎知識后,再啟發(fā)他們自主歸納解題步驟。學習能力出眾的學生能夠迅速理解教師在例題講解中所采用的方法,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可能在即時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上遭遇挑戰(zhàn)。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能抓住時機,巧妙地設計一系列以方程解題為核心的練習,引領學生遵循之前總結的解題步驟,逐步實施操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挑選幾位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鼓勵他們在清晰的解題步驟指引下,逐步設立未知數、依據題目條件構建方程、求解方程并得出最終答案。這種課堂上的差異化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相互激勵,使他們能夠并肩前行,共同進步,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及整體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顯著積極的影響。
(三)對課堂練習進行分層
在數學課程的教學中,問題解決環(huán)節(jié)占據重要地位,為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教師需要精心設計一系列數學實踐活動,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學生才能深刻體會到數學的實用性。若教師采用統(tǒng)一標準,為所有學生布置完全相同的練習任務,會產生兩種極端現(xiàn)象:能力較強的學生可能會因為題目過于簡單、缺乏挑戰(zhàn)而失去興趣;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則可能因為難度過高感到沮喪,產生挫敗感。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或課后練習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為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練習內容,以確保練習題能夠發(fā)揮出最大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角的度量\"這一教學主題中,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周圍的各種角度實例,如三角尺的角、墻角、桌角等,來直觀地感受和理解角的概念。這些實際的例子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角的認識。教師可以通過巧妙地利用這些日常物品,設計具有層次性的課堂活動。對于基礎層級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使用量角器精確地畫出 30°,45°,90°,180° 的角,幫助他們掌握畫角的方法和感知不同角度的大小。對于中等層級的學生,可以激勵他們嘗試使用三角尺等多種工具來繪制這些角度,進一步探索角的合成與分解原理。而對于高級層級的學生,則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開放式任務,例如引導他們獨立探索并測量五角星各角的度數,然后嘗試自主制作一個標準的五角星。
(四)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
在核心素養(yǎng)引領下,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教學效果評估顯得尤為重要。借助分層評價策略,教師能更準確地把握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洞察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從而有助于為學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學輔導。分層評價不僅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還能協(xié)助他們更明確地設定自身學習目標,進而大幅度提高學業(yè)成績。同時,該評價方式也為教師之間的溝通與協(xié)作搭建良好平臺,共同促進教學品質的不斷提升。為充分展現(xiàn)分層評價在教學中的價值,教師需要持續(xù)探索并革新評價手段。
教師可以通過實施課堂觀察來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尤其關注學生課堂上的行為表現(xiàn)、參與程度及人際交往情況。此外,作業(yè)的批改亦是教師衡量學生學習成效的關鍵途徑,這包括對作業(yè)完成情況的分析、錯誤發(fā)生頻率的統(tǒng)計以及解題步驟邏輯性的審視。以“小數的乘法和除法\"的教學內容為例,針對基礎較為一般的學生,若他們能準確解答相關練習題,教師應提供積極的鼓勵性評價。而對于那些基礎較為扎實的學生,教師則可借助一些拓展練習題來深化他們對本章知識點的掌握,并據此給予相應的評價。
綜上所述,鑒于小學生的可塑性較強,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間的能力差異會日益凸顯,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對待每位學生都應保持公正無私的態(tài)度,并巧妙地運用分層教學的策略,充分展現(xiàn)每位學生的內在潛能與優(yōu)勢,進而促進其個性化的成長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娟.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數學分層教學[J].文理導航(中旬),2024,(12):58\\~60.
[2]李麗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3):216.
[3]張創(chuàng)平.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9):288.
[4]全小娜.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