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磚雕是一種建筑雕刻藝術,它通過對磚塊進行藝術加工,使得磚塊在紋理交錯與結構布局上盡顯多樣與明快。通過精湛的雕刻技巧與手法,在不同圖案紋樣的藝術結合中注入豐富的象征意義,突出建筑藝術與雕刻藝術的深刻融合。寧夏固原磚雕圖案通俗生動、質樸大方,磚雕作品通常采用磚塊作為原材料,并經(jīng)過巧妙的排列和組合而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圖案。這種藝術形式不僅展現(xiàn)出寧夏固原本地建筑的獨特風格,還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磚雕圖案的設計和風格源于對自然景觀的深刻理解,并通過長期的歷史積累為其注入獨特的內(nèi)涵和寓意。
關鍵詞:固原磚雕;歷史淵源;發(fā)展變遷;藝術題材;內(nèi)涵寓意;藝術價值
中圖分類號:J30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5)01(c)-0074-04
我國的磚雕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不僅展現(xiàn)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而且實現(xiàn)了磚雕藝術與人文自然的融合。磚雕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僅為中國建筑藝術留下了濃重的色彩,也成為傳統(tǒng)文化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傳承和發(fā)揚的載體。作為我國磚雕藝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寧夏固原磚雕不僅展現(xiàn)了豐富的內(nèi)涵寓意,也傳達了寧夏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情感表達。
1 寧夏固原磚雕的歷史淵源與變遷
磚雕是在青磚上雕刻出的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圖案,是建筑雕刻中重要的藝術形式,承載著重要的地域性、物質性和社會性文化元素。對磚雕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和加工,是對當?shù)厝藗兲赜械乃季S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的濃縮與傳承,它是文化多樣性的具體體現(xiàn)[1]。寧夏固原的磚雕藝術源遠流長,早在唐宋時期就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堵〉驴h志》的記錄表明,宋朝以來,寧夏固原隆德縣的許多寺廟和墓葬的遺址里,墻上、天井、墻角及其他地方均采用了精美的磚雕藝術,這一傳統(tǒng)藝術形式直至明清仍然受到廣泛的贊譽。寧夏固原磚雕技藝在歷史上一直受到當?shù)匚幕挠绊懀诓粩嗟难葑兒瓦M步中,融入了當?shù)氐膫鹘y(tǒng)文化。固原磚雕不僅在創(chuàng)作風格上極具地方特色,同時在表現(xiàn)地方文化特色上具有突出代表性。
磚雕,也稱“硬花活”,與木雕、石雕合稱為“中國古建筑三雕”。磚雕的制作工藝主要分為“捏活”與“刻活”兩種方法?!澳蠡睢本褪悄筌浤?,即將篩洗揉好的磚泥用手或用模具制成,捏活的作品注重結構輪廓,不強調(diào)刻畫細節(jié),如制作屋頂?shù)募公F、形制較大的須彌座、紋飾簡單相同的欄桿護板等?!翱袒睢眲t是在燒制好的青磚上按照設計好的草圖制成,刻活采用的制作技法主要包括陰線刻、凹面線刻、凸面線刻、淺浮雕、高浮雕、鏤空透雕等[2]。寧夏固原磚雕同樣采用“捏活”與“刻活”的制作工藝,用青磚作為雕刻材料,以花鳥魚蟲、日常器具、人物故事、神話傳說等為創(chuàng)作圖案,賦予其深刻內(nèi)涵與寓意。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圖案內(nèi)容豐富,畫面生動有趣,構圖嚴謹完整,雕刻技藝精湛,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磚雕的題材廣泛多樣,具有耐壓、堅硬、防腐和耐磨等特點,因此廣泛應用于房屋建筑墻體、地面等部位[3]。寧夏固原磚雕不僅在傳統(tǒng)建筑遺跡中凸顯文化魅力,在當今社會仍然起了很重要的建筑裝飾作用。隨著我國對古建筑的大力保護,仿古建筑漸漸成為當下的潮流,固原磚雕也成為仿古建筑的重要裝飾之一。除了各類建筑中對磚雕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磚雕技藝也應用于人們?nèi)粘J⑽锏钠骶?。隨著民間收藏的興起,寧夏固原磚雕作品也深受民間古玩愛好者的喜愛,成為民間收藏藝術品。
2 寧夏固原磚雕的藝術題材
磚雕作為一種裝飾構件,必然要依附于建筑載體之上,門簾、影壁、屋脊、房檐這些重要的建筑部位上隨處可見以青磚為材料,雕飾以人物、動物、植物、風景、器物為圖案的磚雕作品。這些磚雕構件不僅對建筑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屋主人的心性愿景[4]。精美的磚雕圖案在裝飾建筑的同時,對外墻還有加固的作用。磚雕是模仿石雕而來,由于青磚的質地輕巧,比石雕更經(jīng)濟、省工,所以成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構成元素,更多地應用在民俗建筑中,展現(xiàn)在建筑中的門樓、山墻、影壁等之上[5]。這些磚雕圖案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寓意美好,不僅使整個建筑物顯得古樸大方、沉穩(wěn)素雅,也更具人文情懷。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建筑結構和裝飾形式,磚雕不僅表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追求,而且反映出中國建筑藝術注重生活游憩的風貌[6]。
寧夏固原的磚雕圖案,以多變的組合形式,在傳統(tǒng)建筑上的不同位置展示其不同的功能。固原磚雕擁有多樣化的構圖方式,主要包括方形構圖、條形構圖、圓形構圖、扇形構圖等[7]。涉及的藝術題材類型豐富,圖案紋樣多變,寓意繁多。常見的紋樣圖案有以下幾類:花草植物類、動物類、文字類、人物故事、神話傳說及八寶器物類等。
2.1 花草植物類
建筑裝飾不僅能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通常還會借助一定的題材來表達一種美好的愿望或通過特定的圖像語言來傳遞某種特定的信息,這也是建筑裝飾的一種文化功能[8]。花草植物圖案紋樣是裝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可以單獨出現(xiàn),也可以結合在一起,以諧音或象征的方式表達出豐富的寓意。
經(jīng)過對寧夏固原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固原的磚雕圖案中花草植物的使用頻率極高,種類繁多,變化多端,多以梅、蘭、竹、菊、松柏、蓮花、牡丹等常見的花草植物類進行雕刻。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花草植物,被賦予了神秘而又富有想象力的特性,它們象征著卓越的品德和堅韌的意志力。其中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梅花高潔傲骨、蘭花幽美淡雅、竹謙遜脫俗、菊花恬淡自得。松、竹、梅又被古代文人比作“歲寒三友”,以此告誡人們要有氣節(jié)和傲骨。借物喻志,以此向后人傳達美好的精神品質,告誡后人應堅守的品德與志向。松柏因為長青的特質,常被用來象征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堅強不屈的品格。松柏圖案與仙鶴圖案組合出現(xiàn)在磚雕作品中時,有著延年益壽的美好寓意。蓮花在佛教和道教的廟宇建筑裝飾中,是備受青睞的雕刻種類。牡丹花則在門洞上出現(xiàn)的較多,有花開富貴之意,寓意著吉祥如意,寄托了寧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與期盼。
2.2 動物類
磚雕中的動物圖案紋樣在早期多采用瑞鳥、神獸等作為刻畫題材,因瑞鳥、神獸等有吉祥、祥瑞的象征意義。“獅子滾繡球”“紋龍脊獸”“龍鳳脊獸”等作品都是固原魏氏磚雕的代表作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變遷,磚雕中動物的種類多樣,有魚、鳥、仙鶴、鴛鴦、喜鵲、牛等,造型寫實,雕刻手法細膩,寓意豐富。如采用錦鯉作為裝飾紋樣,是因為魚的繁殖能力強,象征著多子多孫。同時,魚與“余”諧音,寓示著年年有余,這表現(xiàn)了人們樸素的內(nèi)心盼望。因此,魚也成為一種象征吉祥的圖案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磚雕上。鶴也常見于磚雕圖案,鶴在百鳥中較為長壽,在古代的神話故事中,鶴常與神仙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它也被稱為“仙鶴”,“鶴”是健康長壽、吉祥高雅的象征。
除了單一采用動物形象的磚雕作品外,還有很多動物與植物結合構圖的磚雕作品。如鶴與荷花的結合構圖,“鶴”與“荷”諧音,表達著“和合美滿”的寓意?!傍x鴦戲水”的幅面雕刻,由鴛鴦和荷葉組成,將動物和植物的元素組合,借用鴛鴦同宿同飛、成雙成對的含義,來寓示夫妻之間的忠貞不渝和永不分離。動物與植物的元素相結合,不僅使磚雕圖案內(nèi)容豐富生動,構圖完整協(xié)調(diào),也使得寓意更加美滿。這種單個圖案和多個圖案的組合寓意為“福降吉祥”,這些祥禽瑞獸圖案的運用,反映了當?shù)孛癖姽餐膶徝狼槿9]。
2.3 人物故事及神話傳說類
在古代社會發(fā)展的進程中,勞動人民為了尋求精神的庇護,創(chuàng)造了很多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人物通過磚雕的藝術形式,又一次為人們帶去希望與精神寄托。從事磚雕技藝的工匠大多出身貧苦家庭,他們大多從戲劇故事里聽說歷史人物故事與神話故事。在這些故事的基礎上,他們充分發(fā)揮自身豐富的想象力,并結合現(xiàn)實生活,在磚雕的刻畫中對故事中的人物、神仙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人物、神仙類的磚雕作品大多與動植物圖案結合,共同構圖。
將人物、神仙與動植物紋樣結合形成創(chuàng)作主題,這類圖案紋樣自然流暢,畫面通俗易懂,表現(xiàn)力強。在人物故事及神話傳說類磚雕作品中,通??梢娚裣杉叭宋锏膱D案多樣,人物神情清晰可見。形態(tài)多變,以站立、倚坐之姿或以騎乘之勢,神采奕奕。仙人乘云駕霧,舉止優(yōu)雅高貴,一副仙風道骨的派頭。對這些人物、神仙的細致描繪,寄托著人們祈求風調(diào)雨順的愿望和追求生活幸福的美好憧憬。如南極仙翁與仙鶴、仙鹿以及仙桃、松樹等其他植物一同出現(xiàn),畫面頂部祥云圍繞,營造了仙境之感,充滿了閑情雅致,飽含浪漫情懷,表達了人們對于健康長壽的期盼。
2.4 八寶器物類
八寶器物紋樣,是指富有吉祥寓意的8種寶物所組合成的紋樣,主要有佛家與道家的法器兩種說法。這8種器物所代表的八仙稱作“暗八仙”?!鞍蛋讼伞笔侵冈诘窨痰倪^程中,隱去八仙的人物形象,對八仙手中的“寶器”進行雕刻,以此來隱喻八仙。八寶器物紋樣通常出現(xiàn)在磚雕門頭、石牌坊及石欄桿上,圖案講究對稱分布,以寫實的形式呈現(xiàn),形象簡單明了。八寶器物涉及的紋樣種類繁多,且在八仙法器的周邊都雕刻了絲帶紋樣作為裝飾,造型非常精美,極具觀賞性。寧夏固原地區(qū)的傳統(tǒng)建筑物中常有“暗八仙”的磚雕圖案,表達了寧夏固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了佛家與道家的法器所代表的八寶外,還有“民間八寶”,又名“俗八寶”,是由民間藝人所創(chuàng)?!八装藢殹庇惺?、銀錠、寶珠、珊瑚、古錢、如意、犀角、海螺,這八種器物是建筑磚雕中常用的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如“銀錠”“古錢”,有富貴綿延的寓意。在“俗八寶”的磚雕作品中,多以組合的形式出現(xiàn),如毛筆和如意組合,有期盼事事如意的意思?!八装藢殹贝碇藗儗﹂L壽萬福的向往與追求,表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盼望。工匠以其精湛的技藝,將日常用品轉變?yōu)橄笳餍缘膱D案,把美好的祝愿融入其中,賦予它們更多的寓意,從而體現(xiàn)出寧夏人民對幸福、吉祥、平安的熱愛。
2.5 文字類
與前文提到的其他紋樣圖案相比,文字類紋樣更能直觀地傳達吉祥的寓意。常見的文字類磚雕表現(xiàn)形式有以下兩種,一種是以“福”“祿”“壽”“喜”等單個吉祥文字直接呈現(xiàn)在磚雕上;另一種是非單個文字的呈現(xiàn)。魏氏磚雕作品中的“壽”字圖案以多種不同的字體書寫,其中一些是獨立展示,另一些則以連續(xù)的圓形圖案裝飾邊緣,以此來表達對長壽的祝福。在非單個文字的刻畫里,主要表現(xiàn)形式分為四字成語和整篇詩詞。四字成語通常以“竹保平安”“千祥云集”等這類直白表現(xiàn)吉祥寓意的成語出現(xiàn),整篇詩詞的呈現(xiàn)也多以保平安、送祝福等內(nèi)容為主。這些文字類的磚雕紋樣大多裝飾在建筑外壁,使人能夠很清晰地看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這些文字類磚雕采用的是陽刻技法,這種工藝能夠使字體在光影的照射和重合下更加突出,容易辨識。從文化的延續(xù)性角度來看寧夏固原磚雕藝術與漢民族的吉祥文化、儒家文化,都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經(jīng)過文化的交融并且形成了認同感[10]。雕刻的字體形式豐富多樣,既有常人容易識別的楷書,又有經(jīng)過特殊抽象設計的裝飾字體,更具藝術性和觀賞性。
3 寧夏固原磚雕圖案的藝術價值
磚雕是中國建筑史上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既能夠協(xié)調(diào)整體建筑風格,又能夠傳承歷史文化。磚雕是多民族文化藝術融合的產(chǎn)物,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反映了一個地區(qū)的文化特色[11]。磚雕的歷史發(fā)展脈絡也很漫長,從早期的陶雕開始具備雛形,逐漸融合漢代的瓦當、磚畫等多種藝術工藝,經(jīng)過世代工匠們的不斷融合創(chuàng)新而形成如今的精美藝術品。通過磚雕藝術的裝飾,美化建筑外觀。加強建筑結構,使得建筑與文化、功能與審美、技術與藝術在建筑藝術上相互融合,使磚雕成為現(xiàn)代建筑裝飾點綴的必需品[12]。
磚雕的圖案紋樣不僅從直觀的角度上可以反映出當時先民的生活習俗和地域文化特色,同時能夠彰顯不同時代的審美風格,也能夠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不斷繼承和創(chuàng)新。
3.1 體現(xiàn)藝術審美
磚雕通常以磚、瓦等作為雕刻的載體,將各種圖案紋樣采用雕刻的工藝呈現(xiàn)在磚瓦上。
磚雕作品在建筑的外壁、門樓、牌匾等不同位置進行裝飾,彼此結合提高視覺效果,呈現(xiàn)出協(xié)調(diào)的美感。通過精心設計的磚雕作品,能夠為建筑空間增添一份獨特而生動的氛圍。這種藝術形式展示了工匠們的精湛技藝,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美的追求。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工藝,磚雕既能夠直觀地展示當?shù)氐奈幕?,又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審美價值。
3.2 寄托美好寓意
磚雕是一種用來展現(xiàn)各種文化主題的藝術品,磚雕作品中包含各種動植物、人物和神話故事等,這些作品都被賦予了吉祥的含義。獨特的幾何圖案具有特殊的意義,比如圓形代表圓滿、卷云狀的圖案暗喻了幸福和繁榮。除了簡易的幾何圖案,還有文字和詩詞傳達著福壽安康的美好寓意。一些動物題材的磚雕作品,以諧音的方式將抽象的吉祥話語具象化為活潑生動的動物形象。還有一些根據(jù)具體事物展現(xiàn)的品格特性來表達吉祥的寓意,例如:松柏具有堅韌不拔的特質,傳統(tǒng)文化將其視為一種健康、長壽的象征;牡丹則象征著尊貴和繁盛,傳統(tǒng)文化將其視為一種財富的象征。
3.3 人文教化功能
磚雕作品不僅可以直觀地展示出人們的道德觀念、宗教信仰、家風教化及理想信念,而且還能夠作為一種教化工具,傳遞出深遠的文化意義。它們的圖案設計既可以是直觀的文字,也可以暗含著教育意義,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文化氛圍,給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影響。“忠孝廉潔”“仁義禮智”等詞對的雕刻,傳達著儒家的思想文化,可以律己和教化后人?!度龂萘x》中的英雄人物故事,告誡著后人當有忠肝義膽的品質。
磚雕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它們不僅提醒人們要堅守正道、忠于國家、無私奉獻、勤奮工作、自律自強,而且還傳遞了前人對后代的殷切期望。因此,磚雕的人文教育功能,不僅是對個人的約束,也對建設良好家風起到促進作用,更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精神的繼承與發(fā)揚。對于維護社會穩(wěn)固和諧,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具有很深遠的意義。
4 結束語
寧夏固原磚雕藝術源于民間,不僅體現(xiàn)了寧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而且凝結著他們淳樸的思想情感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固原磚雕經(jīng)過歷史的沉淀和積累,不僅成為我國傳統(tǒng)建筑磚雕裝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中國建筑藝術和美術文化留下了濃重的色彩。通過對磚雕發(fā)展歷史的追溯,以及對磚雕使用題材的歸納和藝術價值的了解,讓更多人了解寧夏固原磚雕文化,認識寧夏地方特色文化。
參考文獻
[1] 王宏濤,王瑞,張景明.鄉(xiāng)村振興視域下非遺產(chǎn)業(yè)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探究:以寧夏隆德縣鳳嶺鄉(xiāng)于河村魏氏磚雕為例[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24,45(6):93-99.
[2] 申華平.磚雕清真寺裝飾中的非遺技藝[J].中國宗教,2024(5):84-85.
[3] 王嘉美.凝固時間的雕刻藝術[J].文化產(chǎn)業(yè),2024(34):1-3.
[4] 陳圣佳.關中傳統(tǒng)民居建筑裝飾藝術中的磚雕圖案研究[J].佛山陶瓷,2024,34(1):163-165.
[5] 陳康.淺談磚雕藝術紋飾樣式和圖案題材分類應用的社會價值體系[J].天工,2023(23):12-14.
[6] 蘇靖,陳強,曾宗龍.河州磚雕藝術發(fā)展綜述[J].文物天地,2022(10):78-83.
[7] 田亞龍.非遺傳承視角下固原磚雕保護與發(fā)展研究[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4,23(2):24-28.
[8] 姜陳.近代嶺南建筑裝飾語義研究[J].建筑與文化,2024(10):287-290.
[9] 黨永杰.寧夏民間美術造型特色研究:以固原磚雕為例[J].大眾文藝,2022(18):39-41.
[10]丁年晨.固原磚雕藝術的文化傳承與發(fā)展[J].中國民族博覽,2023(15):37-39.
[11]劉勇,張強.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下固原魏氏磚雕助推寧夏南部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J].文化產(chǎn)業(yè),2023(33):151-153.
[12]王曉娟.固原魏氏磚雕傳承發(fā)展研究[J].民族藝林,2022(4):148-153.
作者簡介:田靜(1993-),女,寧夏銀川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民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