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民族地區(qū)大學生受其母語(方言)和基礎教育師資的影響,英語發(fā)音呈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偏差,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因此,提高學生英語語音水平是民族地區(qū)高校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多模態(tài)教學模式是借助信息技術,將視覺、聽覺、觸覺等模態(tài)結合起來,通過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模式。本研究通過在英語語音教學中開展多模態(tài)教學實踐,探討其對大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對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多模態(tài)教學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英語語音水平,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
關鍵詞 民族地區(qū);多模態(tài)教學;英語語音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5.03.013
Application of Multimodal Teaching in English Phonetic Teaching in
Ethnic Regions' Universities
WANG Ting, LIAO Min
(Hechi University, Yizhou, Guangxi 546300)
Abstract Influenced by mother tongue (dialects) and teachers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 students in ethnic areas show different degrees of deviation in English pronunciation,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ir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Therefore,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pronunciation is a realistic problem faced by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 is an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ode that combines visual, auditory and tactile modalities which aim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s by mobilizing students' multiple sense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multimodal teaching on university students' English phonetics learning by practicing multimodal teaching in English phonetics clas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pronunciation as well as enhanc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and self-learning abilities.
Keywords ethnic area; multimodal teaching; English phonetic teaching
1" 研究背景
民族地區(qū)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會受其母語(方言)的影響,加上教師自身的英語語音水平不高,如發(fā)音不準確、語音理論知識不夠全面等,造成學生的英語發(fā)音呈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偏差。部分學生畢業(yè)后會在本民族地區(qū)從事基礎教育工作,如果自身的英語發(fā)音不標準,不僅影響學生個人的英語聽說能力,還會對其所從教單位的學生英語發(fā)音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2024年上半年,河池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帶隊去中小學調研,有校長明確提出,該校近年來招聘的英語教師語音不夠標準,影響了英語教學,希望河池學院英語專業(yè)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音。因此,提高大學生英語語音水平是民族地區(qū)高校面臨的重要現(xiàn)實問題。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促進了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加速推進了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這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口[1]。多模態(tài)教學模式是借助信息技術,將視覺、動覺、聽覺等模態(tài)結合起來,通過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模式[2]。近年來,國內外多名學者在外語教學中進行了多模態(tài)教學實踐和探索。Seau" L" S," Azman" H.在口語課程中進行了多模態(tài)教學實踐,收效良好[3]。Ajayi" L.在高中語言學習者中通過多模態(tài)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和參與性[4]" 。Seau," LS等人在口頭表達技能教學中,發(fā)現(xiàn)多模態(tài)教學對學生的學習體驗產生了積極的影響[5]。胡壯麟教授指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是我們感受世界的不同模態(tài),要重視學生多模態(tài)識讀能力的培養(yǎng)[6]。顧曰國教授認為多模態(tài)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強化學生記憶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7]。
基于此,本研究針對民族地區(qū)高校英語語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jù)多模態(tài)教學理論,通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多模態(tài)教學模式的對比,探討多模態(tài)教學對民族地區(qū)高校英語語音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廣西某高校英語專業(yè)一年級兩個班共80名學生,學生的英語學習年限大致相同,均未受過專業(yè)、系統(tǒng)的語音訓練。兩個班分為實驗班(39人)和參照班(41人)。
2.2" 研究問題
本研究針對學生英語語音水平的現(xiàn)狀,基于多模態(tài)理論,通過實驗班和參照班對比,探討多模態(tài)教學對英語語音教學的影響,主要回答兩個問題:①多模態(tài)教學是否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語音水平?②多模態(tài)教學是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2.3" 研究工具與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有語音測驗試卷、問卷調查(問卷星)、SPSS" 26.0軟件。語音測試試卷用于學生英語語音水平檢測。根據(jù)語音教材題型設計了前測試卷和后測試卷。問卷調查根據(jù)李克特5級量表設計了5個問題,問卷在學期末通過問卷星發(fā)放。最后,運用SPSS" 26.0軟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4" 研究過程
本研究在大一第一學期進行,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語語音教程》第二版。參照班采用“板書(PPT)—教材—跟讀模仿”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采用課后自我練習(跟讀和模仿)、課上檢查的方式反饋作業(yè)。實驗班采用PPT、音視頻結合、英語語音學習APP、網絡資源等多模態(tài)教學方式,課后作業(yè)學生利用手機APP完成、反饋,教師通過網絡進行個性化輔導。多模態(tài)教學具體如圖1所示。
3" 結果與分析
3.1" 語音前測成績分析
實驗前研究組對兩個班學生進行了前測(滿分100分),測試成績使用SPSS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1)顯示,系統(tǒng)學習英語語音之前,兩個班的英語語音成績沒有顯著差異。
3.2" 語音后測成績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多模態(tài)教學實驗后,研究組對兩個班學生進行了后測(滿分100分),測試成績使用SPSS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2)顯示,兩個班的英語語音成績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班的平均成績比參照班高了6.01分。表明相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多模態(tài)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語音成績。
3.3" 調查問卷分析
訪談問卷設計了5個問題,將每個問題的選項設為非常贊同、贊同、不確定、不贊同、非常不贊同。①多模態(tài)教學提升了我對語音學習的興趣;②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吸引我的注意力;③課后我會自覺使用語音軟件練習語音; ④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助于提高我的語音水平;⑤我喜歡“老師教學―記憶音標―認讀音標”這種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在學期末通過問卷星發(fā)放給實驗班的學生,問卷下發(fā)39份,回收39份,有效問卷39份。問卷結果使用SPSS進行頻率分析,結果(表3)顯示,大多數(shù)學生不喜歡傳統(tǒng)教學方式。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多模態(tài)教學使自己在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主動性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
4" 討論
通過一學期的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多模態(tài)教學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英語語音成績,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提高英語語音學習效率。傳統(tǒng)的英語語音教學往往以聽覺為主,這種單一模態(tài)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且難以全面理解和掌握英語語音知識。多模態(tài)教學則通過引入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學習資源,為學生呈現(xiàn)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增強了學生多渠道、多層次解讀文本、獲取信息的能力。在英語語音教學中,這些多媒態(tài)資源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英語發(fā)音的特點和規(guī)律,從而更有效地掌握英語語音。②增強英語語音學習興趣。在英語語音教學中,通過使用PPT、視頻、互動軟件等多媒態(tài)資源,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出生動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許多軟件采用游戲化學習體驗或有趣的教學方法,如錄音功能、互動式習題等,使學習過程更加有趣。這種趣味性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③提升英語語音自主學習能力。部分軟件具有強大的互動性,學習者可以與其他學習者進行交流、討論,教師也可以及時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一些英語語音學習軟件具備個性化學習功能,可以對學習者的發(fā)音和語調進行實時評估與反饋,幫助學習者及時識別自己的強項和弱點,這些都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④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多模態(tài)教學通過引入多種媒體資源,如圖片、視頻、音頻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數(shù)字信息,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數(shù)字信息。在多模態(tài)教學中,學生需要運用不同的感知模態(tài)和語言形式來學習和理解英語語音知識,這有助于發(fā)展他們的聽覺、視覺、口頭表達等能力。同時,通過參與各種多模態(tài)學習活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
當然,沒有一種教學模式是完美的,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多模態(tài)教學存在以下問題:①學生個體差異較大。不同學生在感知和模仿語音發(fā)音時存在差異,例如一些學生可能更加依賴視覺提示,而另一些學生則更善于模仿聽覺提示。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針對性的多模態(tài)教學策略。②教學資源和技術支持不足。多模態(tài)教學需要借助多種教學媒介和技術,例如錄音處理、圖像處理、視頻剪輯等,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教學技能和技術支持,同時也需要相應的教學資源和設備支持,這對于一些教學條件相對薄弱的學校和地區(qū)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③教學效果評估難度。多模態(tài)教學需要綜合考慮多種教學方式和媒介的效果,同時也需要進行有效的教學效果評估,例如如何評估學生在視覺、聽覺、動覺等方面的教學效果。這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評估能力和經驗。④教學效果的持久性。多模態(tài)教學可以在短期內有效提高學生的語音發(fā)音水平,但教學效果的持久性和遷移性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和研究。因此,授課教師不僅要掌握多模態(tài)教學模式的尺,還要把握好多模態(tài)教學的度,使其最大化發(fā)揮教學輔助效果,達到相得益彰的教學目的。
5" 結語
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穩(wěn)步推進,對師生的數(shù)字素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教學必須堅持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利用新理念、新方式提升學生的數(shù)字素養(yǎng),加快信息化教學改革,以適應數(shù)字化時代的發(fā)展變革。多模態(tài)教學模式是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的一種教學模式,順應了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需要,是未來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 馬曉梅.多模態(tài)教學對初中英語學習者詞匯習得效果的影響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23.
[2] 王慧君,王海麗.多模態(tài)視域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36(12):70-76.
[3] Li M.M.Multimodal pedagogy in TESOL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perspectives[J].System,2020(94):102337.
[4] Ajayi L.Meaning-Making,Multimodal Representation, and Transformative Pedagogy:An Exploration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in an ESL High School Classroom[J].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and Education,2008,7(3-4):206-229.
[5] Seau L.S.,Azman H.,Noor N.M.A Responsive Pedagogical Initiative for Multimodal Oral Presentation Skills:An Action Research Study[J].3l-Language Linguistics Literature-the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2018,24(2):29-42.
[6] 胡壯麟.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tài)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1):1-10.
[7] 顧曰國.多媒體、多模態(tài)學習剖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7(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