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禮儀山歌是廣西各民族山歌中較為普遍的一個種類,是人們表達情感、傳遞吉祥與祝福的重要媒介,也是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的重要文化遺產(chǎn)。因年輕群體對其認知有限、社會對其使用需求減少、民族特殊性給其傳播帶來限制等原因,禮儀山歌的傳承正面臨較大問題。本文在厘清廣西禮儀山歌的文化價值的基礎上,探究如何通過政策資金護航、強化傳承人培養(yǎng)、新媒體賦能、重塑演繹形式等方法打破當今傳承上的窘境,旨在為廣西禮儀山歌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禮儀山歌;文化價值;傳承
【中圖分類號】J607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4)31-0042-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31.01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度廣西社科界智庫重點課題(一般項目)“文化自信視域下以廣西山歌講好廣西故事的路徑優(yōu)化研究”(項目編號:Zkybkt202366)的研究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談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表達了自己對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拔幕孕拧边@一話語的出現(xiàn),為廣西山歌的傳承及傳播,開辟了一方新天地。禮儀山歌是廣西各少數(shù)民族山歌中重要的一個類別,它是廣西人們在結婚、生辰、祝壽、入新房、節(jié)日、敬酒、待客、送別等特定時間、場合中唱出的歌曲,反映了壯族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在不同生命周期所經(jīng)歷的傳統(tǒng)習俗和社會活動,既是情感表達的方式,也是傳遞吉祥與祝愿的媒介。作為包含了深厚歷史信息和社會價值的文化載體,禮儀山歌對于講好廣西故事乃至中國故事均具有獨特的價值。
一、禮儀山歌的文化價值
禮儀山歌文化的守護工作,需建立在其文化價值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有效措施的實施,確保其生命力得以延續(xù)。本文研究的禮儀山歌出自宋安群(2020)《天歌地唱——廣西當代山歌筆記》一書中在農(nóng)村的百日宴席、婚宴、暖房酒儀式上紀錄的祝禱詞,柳州民宗委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推出的《同聲齊唱團結歌》《請你吃碗螺螄粉》《歡天喜地迎嘉賓》等13個三姐傳唱禮儀歌視頻,以及抖音平臺上公開發(fā)布的禮儀山歌短視頻。在這些禮儀山歌中,我們看到了民族團結、熱情好客、孝親敬老、向往美好等文化價值。
第一,民族團結。禮儀山歌在表達民族團結這一文化特征上,不僅體現(xiàn)在歌詞內容上,還蘊含于表演形式與社會功能中。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漢族、壯族、侗族、苗族、仫佬族等多個民族,不同民族或許有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風俗,但他們卻以相同的山歌為親人或友人的出生、結婚、蓋房、壽辰等人生大事送上誠摯的祝福,以熱情的山歌迎來送往八方來客。在《天歌地唱》中記錄的一場祝壽歌會中,我們看到在湖南地界的一個苗族寨子里,從廣西遠道而來的歌手與當?shù)氐暮细枋忠黄鹩霉鹆窖猿懚Y儀山歌為壽星祝禱,他們通過這一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傳遞了共同的價值觀,“福壽堂里多熱鬧,萬客來朝老壽翁”表達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歌友齊坐一堂的歡樂場面。在《三姐傳唱禮儀歌》中有首《同聲齊唱團結歌》,其中的歌詞“千條溪流匯成河,萬朵花開紅滿破。各族兄弟手牽手,齊聲同唱團結歌”也很好地傳遞了人們對團結和諧社會的向往,以及推崇各民族團結一心、共同繁榮發(fā)展的理念。不同民族的人們坐在同一空間里用共通的語言唱響那些或舊或新的禮儀山歌,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了民族之間的聯(lián)系和友誼,也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互動與團結。
第二,熱情好客。從古至今,山歌一直是廣西各族人民交流感情、傳播知識的重要工具,而在當?shù)厝嗣駸崆楹每偷男愿袼茉焐?,山歌文化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上至全區(qū)歡慶的三月三大歌圩,下至逢圩日子必唱的老歌圩,都是廣西人以歌會友、以歌傳情的生動舞臺。在廣西各式禮儀山歌中,最能展示熱情好客特征的是敬酒歌,如壯族、瑤族、侗族、仫佬族等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敬酒歌。以壯族敬酒歌為例,其通常以歡快、直率的旋律和節(jié)奏,配合親切溫暖的歌詞,表達主人對客人的歡迎與敬意。例如,“貝呀儂哎”這樣的壯語哼唱,“貝儂”在壯語中原指兄弟姐妹,也可泛指同胞、朋友等有親密關系的人,主人稱客人為“貝儂”,字面上體現(xiàn)了壯家人對客人的稱呼,實則表達了將客人視為親人的深情。而諸如“打開酒壇邀天地,交杯交心是朋友”“壯家敬酒要喝酒,山歌聲聲伴酒喝”等唱詞更是蘊含著壯族人民好客和重視社交的文化理念,凸顯出壯族人的熱情和豁達。
第三,孝親敬老。廣西禮儀山歌特別強調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如在壽辰禮上,人們會通過吟唱山歌表達對老人的祝福和敬意;在婚禮、生辰宴、喪禮等重要時刻,也會借助山歌傳遞對生命輪回的尊重和對家族長輩的感激之情?!短旄璧爻分械摹缎⑥I八人抬》部分就詳細地記錄了一場祝壽歌會的過程,兩兒兩女為慶祝父母的六十大壽,在村里為他們舉辦隆重的祝壽酒,子女們不僅大放鞭炮、大擺宴席,還請來3名男歌手和3名女歌手為父母唱祝壽歌。主持人開場后,男女歌手現(xiàn)場即興對唱,先用二十多段喜慶歡樂的唱詞祝賀兩位壽星,接著逐一介紹老人的兩個兒子和兩個媳婦、兩個女兒和兩個女婿,介紹的重點放在褒揚他們八人齊心合力為父母大辦壽宴、呵護父母的孝順行為。
第四,向往美好。在現(xiàn)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壓力下,很多人可能無暇顧及或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廣西各民族的禮儀山歌中我們很容易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祝福與尊重,這些山歌貫穿著民眾的個性情感和族群價值觀念,弘揚了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如在小孩的百日宴上,歌手緊跟時代潮流,為主人家送上“百日之喜喜盈盈,寶貝將來考功名。讀完大學讀博士,讀完博士坐北京”的祝福,傳達了他們對高學歷的推崇與期盼。在新人的婚禮現(xiàn)場,歌手祝福新人“一對新人成佳偶,百歲不移半寸心”,傳達了人們對夫妻和睦、恩愛綿長生活的向往。在父母的壽宴上,歌手褒揚主人家“好人自有好人報,祝你家和萬事興”,傳達了人們對家庭和睦、生活順遂的祝福和追求。在主家的新房暖屋酒席上,歌手祝福主家“華堂落成樣樣新,早落白銀夜落金”,閃金爍銀的祝愿表達了人們對富足生活的向往。這些禮儀山歌所展示的對美好生活永不停息的向往,向我們證實著尋求并珍惜生活的美好是人類共有的情感訴求。
二、廣西禮儀山歌的傳承現(xiàn)狀
(一)年輕群體對禮儀山歌的認知有限
廣西禮儀山歌的傳承群體一直都存在老齡化、斷代嚴重的問題,主要原因之一是年輕群體對該類山歌的認識較局限,理解也不全面。多數(shù)年輕人對廣西山歌的認識僅限于劉三姐電影里的愛情山歌、勞動山歌、對唱山歌等類型,或者是三月三節(jié)日期間頻上熱搜的《山歌好比春江水》等歌曲,而對于用地方話即興演唱的禮儀山歌則較為陌生,一些青年甚至將通宵達旦的祝福歌會與“恐怖的做法現(xiàn)場”聯(lián)系到一起。隨著自媒體的發(fā)展,廣西山歌獲得了更多線上交流的機會,但這種形式的傳播顯然未能讓年輕人深入了解到更多種類的山歌。以抖音平臺為例,搜索“廣西山歌”,篩選點贊最多的視頻,排名前50的作品均掛有“三月三”“魚峰歌圩”“劉三姐”等關鍵詞,禮儀山歌并未入榜。而流量較多武宣婆和魚峰歌圩,也未找到禮儀山歌的內容。
(二)社會對禮儀山歌的使用需求減少
社會文化的變遷,降低了禮儀山歌的功能性和趣味性。隨著現(xiàn)代化的推進,作為禮儀山歌主要的使用場域,廣西農(nóng)村以及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地區(qū),其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傳統(tǒng)的社交場合也在減少,年輕一輩傾向于使用更現(xiàn)代、洋氣的方式慶祝人生大事,山歌在婚禮、節(jié)慶、生辰等重要場合的使用頻率降低?;ヂ?lián)網(wǎng)和自媒體的興起,為人們提供了更便捷的文化享受方式,人們的娛樂方式更加多樣,視頻游戲、網(wǎng)絡娛樂等新興活動占據(jù)了年輕一輩甚至是老一輩的時間,傳統(tǒng)山歌的吸引力明顯下降。在這一過程中,禮儀山歌作為一個需要時間、空間投入的文化活動,慢慢地便陷入了邊緣化的境地。
(三)民族性對禮儀山歌的傳播帶來限制
廣西禮儀山歌的傳播盛行于一定的地理和文化空間內,其鮮明的地方語言特色與特定場合的演唱需求構成了一種“文化壁壘”,給山歌生命力帶來潛在制約,使得山歌的傳播被限定在一定范圍內。與其他山歌種類一樣,禮儀山歌也深深根植于本地語言及文化,地方語言如桂柳話、壯語、侗語在禮儀山歌中的運用非常普遍,歌詞中收錄了大量地方方言和專有的詞匯,它在賦予山歌濃郁的地方色彩與民族風情的同時,也給這種活動加上了一把僅限本地族群能夠解讀的“語言文化密碼”,限制了非當?shù)厝说睦斫夂蛯W習,成為山歌跨地域廣泛傳播的壁壘。同時,禮儀山歌需要在特定社會儀式或節(jié)日中演唱,外地人難以有機會接觸和參與,造成體驗和學習的局限性,使其具體內容和演唱風格只能限于一定文化圈和社會群體。
三、廣西禮儀山歌的傳承與發(fā)展
(一)政策資金護航,激發(fā)傳承新活力
廣西禮儀山歌傳承與發(fā)展的當務之急是注入新活力,吸引年輕一代參與并為之創(chuàng)新,這需要政府部門在政策、資金、活動方面增加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廣西山歌傳習基地的創(chuàng)建力度,廣西目前已揭牌的15個山歌傳習基地主要集中在小學,初高中、中專、高校還很少,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門應出臺相關政策,優(yōu)化山歌傳習基地的布局,使之在小學教育至高等教育各階段全面覆蓋。二是設立專項基金,加大資金投入,如提高傳承人的福利待遇,使之在傳承該項非遺的同時有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以此確保傳習基地建設項目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三是以官方名義舉辦禮儀山歌主題比賽和展演活動,通過豐厚的獎勵吸引更多人的參與,在為傳承人提供展示才華機會的同時,也增強禮儀山歌的公眾可見度和吸引力。
(二)強化傳承人培養(yǎng),激活山歌生命力
強化廣西禮儀山歌傳承人的培養(yǎng)并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全方位促進禮儀山歌文化的活態(tài)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第一,做好數(shù)字化記錄工作,文旅部門挖掘現(xiàn)有人才或設立專項研究項目,引導傳承人搜集現(xiàn)有散亂的口頭、紙質、視頻山歌,利用數(shù)字技術全面記錄山歌的音視頻資料,建立在線數(shù)據(jù)庫,便于傳承人學習和公眾訪問。第二,組織跨學科的培訓項目,邀請傳媒專家、音樂學者、民俗學家等,為傳承人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訓練,幫助他們掌握現(xiàn)代媒介技能,如音頻編輯、視頻制作、網(wǎng)絡直播等。第三,依托學校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編訂一批適合各學齡段的山歌教材,在學校教育中融入山歌文化,邀請山歌非遺傳承人進校園教授相關課程,培養(yǎng)學生山歌創(chuàng)作能力,培養(yǎng)未來的傳承者。
(三)新媒體賦能,拓寬傳播新渠道
激發(fā)年輕一代對禮儀山歌的熱情,借助新媒體的力量,讓傳統(tǒng)藝術在數(shù)字時代煥發(fā)新生。新媒體在文化傳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有效拓寬廣西禮儀山歌的傳播渠道,應加強對互聯(lián)網(wǎng)和自媒體平臺的利用,如各地的文旅部門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發(fā)布禮儀山歌相關的短視頻、圖文故事,結合熱點話題,增加曝光率和互動性。也可以搞直播互動,邀請山歌藝術家進行在線直播,現(xiàn)場教唱、分享禮儀山歌背后的文化故事,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親近感。此外,還可以發(fā)展跨界合作,與知名藝人、網(wǎng)紅合作,通過他們的影響力推廣禮儀山歌,同時舉辦線上線下結合的活動,擴大影響范圍,例如魚峰歌圩雒容婆在線上線下主動發(fā)起的斗歌挑戰(zhàn)就吸引到了不少流量,其中與廣西說唱團隊無限火力的PK更是吸引了一波年輕人的關注。
(四)重塑演繹形式,提升文化品牌
深度挖掘廣西禮儀山歌文化內涵,重塑山歌表現(xiàn)形式,提升文化品牌,實現(xiàn)跨地域、跨文化的傳播,破解禮儀山歌功能性和趣味性低以及民族性帶來的文化壁壘問題。以敬酒歌的品牌打造為例,自2002年韋唯翻唱《壯族敬酒歌》以來,該歌曲陸續(xù)被不同的歌手搬上央視春晚、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jié)、中國民歌大會、奧地利維也納皇宮慶典大廳等國內外大舞臺,這首歌已逐漸成為壯鄉(xiāng)一道靚麗的“聲音景觀”,連續(xù)多年在各類文化活動中占據(jù)一席之地。因此其他禮儀山歌的品牌打造可以借鑒敬酒歌的成功經(jīng)驗,以守正創(chuàng)新的原則,一方面深入挖掘禮儀山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提煉禮儀山歌的文化精髓,在保留歌曲原有民族特色的基礎上,融入現(xiàn)代音樂元素和表現(xiàn)手法,讓傳統(tǒng)禮儀山歌煥發(fā)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邀請本土知名歌手為禮儀山歌進行二次演繹,提高傳播力和影響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廣西禮儀山歌作為承載著豐富文化內涵與歷史記憶的非物質遺產(chǎn),不僅是民族情感的紐帶,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動體現(xiàn)。面對傳承困境,本文從政策扶持、人才培養(yǎng)、媒體融合與形式創(chuàng)新四個維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策略建議。我們堅信,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廣西禮儀山歌必將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橋梁,為世界文化多樣性貢獻獨特的廣西聲音。當然,文化傳承之路任重而道遠,未來的研究仍需進一步深化對禮儀山歌內在價值的認識,探索更為多元化的傳播路徑,同時注重跨學科視角下的綜合研究,以期為廣西乃至全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提供更為豐富的理論支撐與實踐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宋安群.天歌地唱[M].桂林:漓江出版社,2020.
[2]毛巧暉.非遺保護視域下紅色歌謠的傳承及發(fā)展[J].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2023(05):23-28.
[3]陸錦華.山歌微信群與數(shù)字禮俗社會[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3.
[4]盧成觀,覃偉津.以壯族山歌文化為載體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9,37(03):75-78.
[5]熊陽陽.壯族婚俗儀式中“呵吔”山歌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9.
作者簡介:
韋玲美(1990-),第一作者,女,廣西柳州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少數(shù)民族文化。
駱炳泰(1989-),通訊作者,男,廣西桂平人,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