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文本的合理解讀是英語閱讀教學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本文闡述了文本解讀的策略,提出了文本解讀的五個方面,即作者分析、主題分析、體裁分析、語意分析和語言分析,并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探究了文本解讀的過程,以期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提升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文本解讀;策略;實踐
作者簡介:陳燁,常州市科教城初級中學。
閱讀是人類獲取信息的有效方式之一,語篇中不僅蘊含著大量的語言知識,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通過理解和分析作者的觀點、寫作思路、語言和思維方式,學生能夠提升思維能力,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與解決問題,發(fā)展思維品質(zhì)。
一、文本解讀的策略
根據(jù)語篇分析理論和圖式理論,文本分析包含對作者分析、主題分析、體裁分析、語意分析和語言分析五個方面。結(jié)合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師可從三個方面(what—文本的主題與內(nèi)容,why—主題意義及情感態(tài)度,how—文本體裁及語言結(jié)構(gòu))、五個角度(主題、內(nèi)容、文體、語意和語言)入手來解構(gòu)文本,關(guān)注單元主題內(nèi)容,理清文章框架,把握重要細節(jié),賞析品鑒語言,推理隱含意義,并結(jié)合作者寫作背景及文章體裁進行分析。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本解讀案例
(一)依托教學目標,多緯度的文本解讀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3 Reading部分“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的第一課時為例。單元主題是“Welcome to Sunshine Town”,本課旨在讓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了解文章結(jié)構(gòu),學習文中的詞匯及表達方式,并用文中的表達方式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文章從stay in a quiet town(居住環(huán)境方面)、go shopping(購物)、eat Chinese food(食物)、enjoy Beijing Opera(京?。┧膫€方面介紹陽光鎮(zhèn)。這是一篇向外國游客介紹中國城市的文章,文章推薦了中國食物,陽光鎮(zhèn)里既有中餐廳又有西餐廳,學生可以據(jù)此了解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教師可從城市中飲食的包容性這個角度引入文化的包容性這一話題。最后一部分涉及觀賞京劇,體現(xiàn)了陽光鎮(zhèn)人民的精神生活。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了解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二)文體和語言結(jié)構(gòu)分析
“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以中國學生的角度向英國交流生介紹陽光鎮(zhèn),共6段,為總—分—總結(jié)構(gòu)。第2至5段分別從居住環(huán)境、購物環(huán)境、飲食和京劇的角度進行介紹。第2至4段體現(xiàn)了陽光鎮(zhèn)的物質(zhì)生活,第5段談論京劇,講的是陽光鎮(zhèn)的精神生活。語篇邏輯清晰,文字簡潔易懂。
教師可以根據(jù)文本的體裁對文本進行分析。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4 Reading部分的“Never give up”,Unit 7 Reading部分的“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九年級下冊Unit 2Reading部分的“The first man to walk on the Moon”部分,都屬于人物的傳記,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組織的。
語篇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段落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教師在進行文本解讀時,可以設(shè)置5W問題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讓學生明確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活動等內(nèi)容,以便有效梳理文章結(jié)構(gòu)。
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3 Reading 部分文章的主題為“世界公園之旅”,首先教師讓學生進行分段并概括每個部分的大意。
Structure of the story:
Part 1 (1-2): the school trip to the World Park
Part 2 (3-5): things to see in the World Park (models of interesting places, song and dance shows)
Part 3 (6): Daniel's home page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5W問題,完成表格,幫助學生抓住故事的時間、人物、地點等內(nèi)容。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對文本內(nèi)容獲得深入的理解和認識。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1 Reading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說出朋友應具有哪些品質(zhì),從而繪制關(guān)于朋友品質(zhì)的思維導圖。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三個人物Betty、Max、May的性格特點和事例進行剖析,如“Betty is helpful and generous.”,教師提出問題“Why is Betty helpful and generous? Can you give us some examples?”。在設(shè)計問題時,應減少事實性問題,而應該多采用開放性問題或思考性問題,以激發(fā)學生思考。
這篇文章從looks、qualities和plan三個方面介紹Betty,教師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來介紹自己的朋友,并引導學生思考:你會選擇什么樣的人做好朋友?外貌和品質(zhì)哪個更重要?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得出以下結(jié)論:在交友方面,品質(zhì)往往比外貌更重要。
(三)探究主題意義、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語言受到文化的深遠影響,是文化的載體。英語閱讀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文化差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與事件,增強文化意識。閱讀文本傳達了不同國家的文化,以及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例如,通過閱讀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5“Good manners”Reading部分的文章,學生可以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
“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陽光鎮(zhèn)的學生,從學生的視角介紹陽光鎮(zhèn)。文章主題和內(nèi)容既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又能喚起他們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學生能夠?qū)⑦@篇文章的寫法進行遷移應用,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常州,為語言表達和寫作打好基礎(chǔ),增強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民族自豪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能夠?qū)W會從多個緯度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常州。文章展示了陽光鎮(zhèn)飲食的包容性,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于文化的包容性。一個包容的城市尊重并接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小標題都是以表建議的疑問句(Would you like to eat Chinese food?)而非肯定句的形式出現(xiàn),讓英國留學生自己作決定和選擇。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4的Reading部分為例。單元主題是“成長”,閱讀文本的主題是“Never give up”。文章介紹了美國球星Spud Webb的成長經(jīng)歷,開頭就通過他身高的“小”與他夢想的“大”形成語言上的對比。他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教師從標題入手,突出標題的不尋常之處。文中出現(xiàn) shortest、small,because of his height等詞,反復強調(diào)Spud Webb的身高。學生據(jù)此找出主題詞small,并對含有該詞的句子進行賞析,從而提煉出寫作策略。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height 和spirit中哪個對于Spud Webb的成功更加重要。通過Spud Webb 的故事,鼓勵學生思考是什么最終成就了一個人,是無法改變的外部環(huán)境還是人內(nèi)在的力量。面對困難,Spud Webb會采取行動去解決,引導學生思考自己作為一個九年級學生面對困難時應該如何去想辦法去解決,并引導學生感悟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經(jīng)歷困難,但也應具備不怕失敗的勇氣和毅力,以及艱苦奮斗的決心。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7的Reading部分為例。文章題目是“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教師根據(jù)文章題目和文中赫本的插圖對學生進行提問“Why does the writer think that Hepburn is the Hollywood's all-time best?”。向?qū)W生展示第一段的內(nèi)容,并提問“a great beauty, a great actress, and a great humanitarian. Why does the writer say she is a great humanitarian?”。通過一個個問題,啟發(fā)學生不斷挖掘文本內(nèi)容。
赫本在成為電影演員之前曾經(jīng)是芭蕾舞演員,由于機緣巧合,赫本被選中在影片Gigi中扮演主角,接著又在《羅馬假日》中扮演主角,并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教師根據(jù)赫本的經(jīng)歷提問“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epburn? What makes Hepburn successful?”,赫本的成功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her effort)、機遇(her opportunity),抓住機會(catch the opportunity)來展示自己的才華,她還富有善心(her kindness)。教師讓學生思考內(nèi)在美(inner beauty) 和外在美(outer beauty)哪個更重要及其原因。
(四)多維度解讀,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學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即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其中,思維品質(zhì)的核心要素為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對“思考的再思考”,學生要有質(zhì)疑精神,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 Unit 4 Reading部分為例。雖然Andrew在DIY方面犯了不少錯誤,他的種種表現(xiàn)讓人認為他是一個粗心大意、固執(zhí)、不愿意聽他人勸告的男孩,然而他并沒有因為一次次失敗而氣餒。換一個角度分析,他是比較執(zhí)著于自己熱愛的事物,精力充沛且樂于助人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維度地評價他人,請學生思考“What do you think of Andrew? ”,進行分組討論,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Andrew的性格特點。學生還可以思考他失敗的原因。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失敗本身是否毫無意義?如何減少失???面對失敗,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通過設(shè)計這些問題,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 3 Reading部分的“Living with a robot”為例。本單元的主題為“機器人”,本單元的主題意義是學生能夠批判性地思考和看待新興科技對生活的影響。從Reading部分語篇內(nèi)容(What)來看,文章講述的是蔣先生和一個家用機器人的故事。機器人給蔣先生的生活既帶來了諸多便利,同時也造成了許多麻煩,最后蔣先生還是決定將機器人退回機器人商店。從文章的寫作目的來看(Why),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家用機器人給人類帶來的利弊,批判性地思考和看待新興科技對人類的影響,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科技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蔣先生心情的變化,繪制思維導圖,展示故事情節(jié)。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探討機器人對人類生活的利弊,思考在未來機器人可能在實際生活中給人類帶來哪些幫助和麻煩。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 4“Life on Mars”
Reading部分的文章“Life on another planet”的教學為例。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了解未來在另一個星球上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教師可引導學生講述火星上的生活和地球上的生活有何區(qū)別,談論在火星上生活的優(yōu)缺點,并進行一場“火星上的生活or地球上的生活”的辯論,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結(jié)語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本解讀策略起著關(guān)鍵性作用,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激發(fā)學生思考文本深層含義,從而增強思維品質(zh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多角度、多層次解讀文本,從單元主題出發(fā),引導學生總結(jié)和概括文章結(jié)構(gòu),分析語言內(nèi)涵,思考文章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文化內(nèi)涵等,促進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的發(fā)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最終達成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殷云菲.基于文本解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shè)計[J].中學生英語,2023(44):17-18.
[2]劉林峰,謝平.基于文本解讀的閱讀課教學設(shè)計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5):35-40.
[3]張秋會,王薔.淺析文本解讀的五個角度[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