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空間敘事是描述人物在文學作品塑造的空間中的活動,以表達情感與主題?!端疂G傳》在空間塑造上有其獨特之處,英雄們從四處聚集到水泊梁山,這個大空間中穿插無數(shù)小空間,形成全書豐富的空間結構。本文選擇《水滸傳》中的酒店這一相對較小但又無比重要的空間,試圖探究其在小說中承擔的敘事功能及敘事特色。
[關鍵詞] 《水滸傳》" 酒店" 空間敘事
[中圖分類號] I207.4"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35-0003-04
《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章回體長篇小說,主要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反抗壓迫的故事。其中梁山好漢共有一百零八將,有的驍勇,有的別有一股英雄豪氣。
英雄傳奇通常與酒有緊密聯(lián)系,《水滸傳》的許多重要情節(jié)也都有酒的身影,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武松醉上景陽岡打虎”等。梁山好漢的成功與失敗都伴隨著潺潺酒液,出售酒水的酒店在《水滸傳》中也具有了別樣的地位?!端疂G傳》中全書各種類型的酒店共出現(xiàn)了四十三次,在故事的不同發(fā)展階段承擔著不同的敘事作用。此前學界對《水滸傳》中酒店的研究多集中在酒店故事類型以及從中體現(xiàn)出的宋代酒肆文化等方面,對于酒店空間敘事功能的研究不多。本文對小說中出現(xiàn)的酒店空間進行整體分析,從而進一步探究其發(fā)揮的敘事作用。
一、《水滸傳》中的酒店空間類型
《水滸傳》中所書寫的酒店規(guī)模有大有小,地理位置也不盡相同。酒店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其規(guī)模有一定的聯(lián)系,本文以酒店的規(guī)模進行分類,按照其大小分為腳店、酒店和酒樓。
1.腳店
腳店即《水滸傳》中隨處可見的小酒館,多分布在村舍路邊,空間較小,通常作為過路休息的場所。腳店菜品較為簡單,一般提供簡單的酒肉,或者像張青與孫二娘的包子鋪一樣售賣單一菜品。腳店在書中共出現(xiàn)了三十一次,腳店空間小,地理位置偏遠,不需要高成本,在三種酒店類型中占比最多。從小說中描述的腳店經營情況來看,腳店多以村民、市民自己的房屋或棚屋作為經營空間,提供的菜品原料也多為自產,成本較低。如孫二娘與張青的腳店,只提供酒和包子。腳店菜品價格低廉,主要的客戶群體是普通群眾,有些腳店位于官道、村口等特殊的位置,往來行人,不論三教九流皆可進入,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沖突創(chuàng)造了條件。比如武松醉打蔣門神一回,武松曾路過十來個腳店,每到一個就喝三碗酒,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對腳店的空間描寫,腳店僅作為情節(jié)必需的一部分存在。
2.酒店
酒店的規(guī)模介于腳店和酒樓之間,通常有兩層樓,有一定數(shù)量的隔間提供給客人休息,但沒有形成規(guī)模。酒店的菜品較之腳店更為多樣,有專門的掌柜與跑堂小二,提供的服務也更為完備?!端疂G傳》中酒店出現(xiàn)了八次,數(shù)目不到腳店的三分之一,小說對酒店的空間環(huán)境未做詳細描寫,僅以人物的行動帶出酒店的場景構造,如第二十回宋江與劉唐會面:“兩個上到酒樓,撿個僻靜閣兒里坐下?!盵1]我們無法得知酒店的具體環(huán)境,只能分辨出不止一層,有隔間,其余的酒店場景描寫大都與此處相同。
3.酒樓
《水滸傳》中酒樓的規(guī)模最大,客流量大,多位于城鎮(zhèn)或者是州府,如鴛鴦樓、翠云樓、樊樓等。這些酒樓通常為多層,有單獨的包間,裝修較為豪華,有專門的侍者,菜品也更加豐富。這類酒樓在書中只出現(xiàn)了四次,一方面和《水滸傳》所書寫的人物階級有關,《水滸傳》的主要人物多為小官小吏、販夫走卒,官職最高的是落草之前的浦東巡檢司指揮使關勝。另一方面,《水滸傳》為突出“官逼民反”的主題,即使人物的階級地位較高,著重書寫的也是人物遭難之后的經歷,對其前塵往事的交代不清晰,因此大酒樓只出現(xiàn)四次,這是合乎人物形象和小說主題的安排。
二、酒店的空間敘事功能
《水滸傳》的人物都處于活動狀態(tài)中,其活動范圍廣,酒店滿足了人物的基本生存需求,為他們的活動提供了空間,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但并不是所有的酒店空間都有詳細的描寫,有些酒店空間被一筆帶過,有些則在情節(jié)中起到了空間構造的作用?!端疂G傳》中有不少以酒為引子發(fā)生的故事,酒店空間作為故事發(fā)生的場所,將人物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
1.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酒店空間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提供了情境基礎。情節(jié)與空間聯(lián)系密切,作者對空間的特定設置對故事的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讓部分情節(jié)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如《水滸傳》中多次以酒為引展開故事,許多沖突在酒的催化下產生。
空間背景的不同,發(fā)生的情節(jié)也不同,讓小說更加生動和立體。不同于宅院或者花園,酒店的空間是開放式空間,為不同階層的角色碰面提供了條件。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宋江在潯陽樓題反詩,潯陽樓這個地點也有特殊性。首先潯陽樓并非作者杜撰的地點,是現(xiàn)實中的名樓,位于潯陽江畔,以唐代白居易潯陽江畔送客的故事聞名。宋江也因潯陽樓的名聲而登樓,而后選擇憑江的隔間獨自飲酒賞景。江景、佳肴、美酒與往事相結合,使得宋江感慨萬千,酒樓本身蘊含的文化意義也為宋江后來題詩提供了靈感。
作為一座既有山水風光也有文化韻味的酒樓,潯陽樓有許多文人墨客的題詞,宋江也題詞于壁,因此引出后續(xù)情節(jié)。黃文炳在潯陽樓中見到宋江的反詩,以此為由陷害宋江,為他招來殺身之禍。黃文炳之所以看到宋江詩作,是因為其小廝將船停在了潯陽樓下。如果潯陽樓不臨江、不知名、無人題詩,宋江的遭遇便顯得不合理。潯陽樓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意義對情節(jié)有推動作用。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中,宋江收到謊報,以為父親病逝回家治喪,在村口張社長酒店暫歇吃酒。第三十六回中,宋江被官兵追捕,因有人見他在張社長店里吃酒,后來宋江被捉,在刺配途中遇到李俊、李立與童威、童猛二兄弟。酒店空間使得前后回目巧妙地聯(lián)系在一起,且推動了后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
2.串聯(lián)各類人物
酒店空間將《水滸傳》中的各路英雄好漢串聯(lián)起來。首先,酒店是許多情節(jié)的發(fā)生點。一方面,有許多人物的會面與告別都在酒店。如宋江和劉唐,宋江和武松在酒店重逢又在酒店告別。另一方面,梁山好漢也經常在酒店里會面、商議,如朱貴的酒店就承擔了聯(lián)絡站的作用,接待了眾多英雄好漢,許多人物在其酒店歇腳時有了新的際遇。如第三十九回,戴宗原要去送逮捕宋江的文書,在朱貴酒店里被藥倒,文書被發(fā)現(xiàn),才有了下文梁山眾人換文書、劫法場、救宋戴二人的情節(jié)。
其次,梁山的英雄好漢圍繞酒店發(fā)生沖突,有不打不相識的意味。如三十八回“黑旋風斗浪里白條”,起因就是宋江與吳用在琵琶亭喝酒,打發(fā)李逵去買鮮魚,李逵與張順因此相遇。琵琶亭酒店的位置設置的十分巧妙,正位于湖邊,菜品也就具有了湖畔酒館的特色:以魚為主。酒店的魚湯并非鮮魚制作,店主說明活魚需去江邊現(xiàn)買,李逵正欲在宋江面前表現(xiàn),自請去買魚,后來才有其放跑船家漁獲與張順起爭端的情節(jié)。
最后,各類型的酒店多次出現(xiàn)在小說情節(jié)中,或直接或間接地聯(lián)系各類人物,是人物關系網的中間節(jié)點。孫二娘與張青的酒店在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第一次是第十七回,魯智深敘述自己曾路過孟州十字坡,險些被孫二娘害了性命。第二次是第二十七回,武松刺配途中在十字坡酒店歇下,孫二娘企圖藥倒他做人肉包子。第三次是張青口敘魯智深曾被藥倒的經歷。通過酒店空間,讀者可以將魯智深、武松、張青等人的經歷串聯(lián)起來,構成人物關系網。
3.豐富人物形象
酒店不同于其他的開放式空間,其與室外有隔斷,內部又嵌有小空間,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質,在這種相對私密的空間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個性。如第二十三回,武松在景陽岡酒店中,不顧店主人勸阻連喝豪飲,武松準備上路,店主人追出門強調路有虎患,武松仍執(zhí)意離開。這處情節(jié)既突出了武松的英勇無畏和醉能打虎的高強武藝,也表現(xiàn)了他性格中傲慢、執(zhí)拗與急躁的一面。
林沖和宋江在酒店的墻壁上題反詩,也突出了他們的人物形象。林沖寫下:“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盵1]體現(xiàn)了他渴望憑借自身實力建功立業(yè)的個人志向。宋江題詩:“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1]雖也表現(xiàn)了自己的凌云之志,但其下句轉入“敢笑”,頗有氣弱之感。雖同是題詩以顯志,林沖與宋江展現(xiàn)了不同的性格特點。兩人都處于人生的低谷期,林沖因題反詩被朱貴注意,最后因朱貴的引薦上梁山。宋江卻因題詩橫遭構陷,相似的情節(jié)導向了不同的命運走向,也體現(xiàn)了作者構思的巧妙之處。
在酒店里進行的各類打斗場面則對好漢們的形象起到了補充作用。如第二十六回《武松怒殺西門慶》中:
西門慶見踢去了刀,心里便不怕他,右手虛照一照,左手一拳,照著武松心窩里打來。卻被武松略躲個過,就勢里從肋下鉆入來,左手帶住頭,連肩胛只一提,右手早捽住西門慶左腳,叫聲:“下去!”……武松伸手去凳子邊提了淫婦的頭,也鉆出窗子外,涌身望下只一跳,跳在當街上。[1]
二人爭斗雖不如武松打虎驚心動魄,但武松身形的靈活敏捷,以及巧妙運用酒店地形的機智都通過“鉆”“提”“捽”“跳”等動作構成的打斗場面展現(xiàn)了出來。酒店空間在這時就成了好漢們展現(xiàn)自己的舞臺,因而具有豐富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酒店空間敘事技巧
酒店作為《水滸傳》敘事場景的一個重要部分,除了作為空間背景存在,作者還采用不同的技巧,通過對敘事視角和敘事節(jié)奏的調控,充分發(fā)揮了酒店空間獨特的敘事作用。
1.敘事視角的轉變
《水滸傳》中對酒店內外空間的轉變采取多種敘事視角敘述,對酒店空間進行敘述時,往往采用全知視角,也就是說書人視角。有些部分則采用限知視角,如血濺鴛鴦樓的情節(jié)中,作者沒有整體描述鴛鴦樓的空間環(huán)境。在武松進入鴛鴦樓之前,讀者對其空間環(huán)境一無所知。隨著武松的行動和之后的打斗場面,鴛鴦樓的整體環(huán)境才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多重敘述視角的轉換,削弱了單一敘事的單薄感,豐富了小說的敘事。《水滸傳》還有不少偷聽視角,如陸虞候勾結管營陷害林沖的情節(jié),就以酒店主人李小二妻子的偷聽視角還原場面:
(李小二妻子)出來說道:“他那三四個交頭接耳說話,正不聽得說什么。只見那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去伴當懷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遞與管營和差撥。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銀?只聽差撥口里說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結果了他性命?!薄钚《比ダ锩鎿Q湯時,看見管營手里拿著一封書。[1]
原本的說書人全知視角轉換成了偷聽者的限知視角,小說雖然沒有直接給出陸虞候陷害林沖的證據(jù),但為后文埋下了伏筆。第三十一回中,武松也在樓梯口偷聽到了張都監(jiān)等人計劃謀害自己,憤而拔刀闖入。這也是酒店空間所提供的偷聽視角。
2.敘事節(jié)奏的改變
《水滸傳》中酒店空間改變了故事的敘述節(jié)奏,對小說敘事起到了調節(jié)作用,使其緩急有致。首先,作者在敘事中插入對酒店的環(huán)境描寫,把章回情節(jié)與其他場景區(qū)分開來。比如同樣的外出情節(jié),人物刺配途中經過的酒店和自行趕路時經過的酒店有區(qū)別。其次,酒店空間的插入也調控了小說原本或緊張或舒緩的敘述。《水滸傳》中對酒店環(huán)境的描寫,大多數(shù)是韻文,這也是古典小說中常見的環(huán)境描寫方式。如第九回中,林沖刺配草料場途中,對村口小酒店的描寫:
看那店時,但見:
前臨驛路,后接溪村。數(shù)株槐柳綠陰濃,幾處葵榴紅影亂。門外森森麻麥,窗前猗猗荷花。輕輕酒旆舞薰風,短短蘆簾遮酷日。壁邊瓦甕,白泠泠滿貯村醪;架上磁瓶,香噴噴新開社醞。白發(fā)田翁親滌器,紅顏村女笑當壚。[1]
前文提到,魯智深從兩個公差手中救下林沖,一段緊張激烈的打斗場面后接對小酒店內外部的環(huán)境描寫,勾勒出悠閑適意的鄉(xiāng)村酒店場景,舒緩了緊張的氛圍,也暗示了林沖此階段的危機已過,又為下文陸瑾繼續(xù)在草料場陷害林沖做了鋪墊。
第十一回林沖在雪中奔走時,逃到朱貴在梁山泊邊的酒店,描寫為:
林沖踏著雪只顧走,看看天色冷得緊切,漸漸晚了。遠遠望見枕溪靠湖一個酒店,被雪漫漫地壓著。但見:
銀迷草舍,玉映茅檐。數(shù)十株老樹杈椏,三五處小窗關閉。疏荊籬落,渾如膩粉輕鋪;黃土繞墻,卻似鉛華布就。千團柳絮飄簾幕,萬片鵝毛舞酒旗。[1]
林沖躲避搜捕投奔梁山,于雪夜中遇到酒店休息,此時對酒店的環(huán)境描寫也承接了上文的環(huán)境,茫茫大雪,四下無人,投靠酒店歇息是必要之舉。小說勾勒酒店外部環(huán)境,讓其與外部空間的肅殺氛圍區(qū)分開來,放緩了敘事的節(jié)奏。
小說前半部分多為英雄角色的單人劇情,對酒店的外部環(huán)境描寫較為全面,上梁山之后對酒店環(huán)境描寫較為簡略,招安后就不再描寫酒店空間。
從對酒店空間的描寫上可以看出作者在空間與情節(jié)安排上的巧思。小說前半部分的英雄個人分傳屬于突出刻畫,此時的人物多奔波,酒店在路途中承擔重要的作用。小說后半部分為合傳,招安后人物單獨行動的時間較少,多為群體行動,或為朝廷征戰(zhàn),此時小說的描寫重點為戰(zhàn)爭場面,少有個人塑造。酒店空間的逐漸消失也與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匹配。
四、結語
《水滸傳》中的酒店空間不僅作為人物活動的場景存在,也推進了情節(jié)發(fā)展,豐富了人物塑造,突出了小說主題。
小說中的酒店雖數(shù)量眾多,但依然只是作為空間場景的一環(huán)存在,尚未和心靈等非現(xiàn)實空間聯(lián)系在一起。酒店空間作為重要的空間意象,突出了好漢們因缺乏個人歸屬而流連于公共場所的孤獨感和邊緣感,這也說明空間敘事在《水滸傳》的敘事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本文通過分析《水滸傳》中不同的酒店空間描寫手法,探究空間敘事在中國古典小說中的重要性,窺見古典小說中對于現(xiàn)實以及非現(xiàn)實空間的認識、思索和表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
(特約編輯 劉夢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