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興巧
摘要:案例教學法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均有促進作用,也能讓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內化與吸收思想政治課程的知識點,構建互動性、高效性思想政治課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從而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綜合素質的提升。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時,教師應根據(jù)課程需求、結合學生認知、秉持真實性原則選擇案例,并科學把握案例展示時機,選用適合的案例展示方法,還應引導學生初步分析案例,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案例,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分享案例觀點,科學點評案例分析成果。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改革;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3-0045-04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端正學生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的重要課程,然而傳統(tǒng)思政課堂具有氣氛沉悶、缺乏互動等缺陷,使得學生接受思政教育的過程相對被動,無法將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難以展現(xiàn)出思想政治課程對學生思想觀念形成發(fā)展的引領作用。新課程改革提倡引入新型教學方法,以構建高效課堂,增強學生主動性。而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結合真實情境展開教學的方式,可以將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識轉化為貼合學生現(xiàn)實生活、更易于理解的內容,并采用符合學生思維邏輯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可以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主動分析問題,在獨立思考及與同學合作討論中共同探尋出問題解決方法,以此促進學生深度理解與吸收思政課程教學內容,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本文介紹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現(xiàn)狀,闡述案例教學法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積極影響,并立足案例的選擇、展示、分析三個層面,分別提出思想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策略,旨在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科學應用提供參考,使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主體作用,在案例教學方法應用價值充分展現(xiàn)的基礎上,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實際成效。
案例教學法具有互動性、開放性特征,是以案例為指引,帶領學生展開深度探討與交流,進而獲得思想碰撞及思維啟迪的教學方式。目前,很多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已經(jīng)逐步融合了案例教學法。然而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案例選擇錯誤、課堂互動不足等問題。案例選擇錯誤主要是由于教師沒有考慮到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也未將學生的認知能力納入考量,只是單純地以教學大綱及教材內容作為依據(jù)選取思想政治課的分析案例,因此出現(xiàn)了所選取案例不適合的現(xiàn)象,使學生在案例分析與探討過程中無法深度理解并獲得有效啟發(fā)。而一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應用案例教學法時,過于關注案例是否應用、學生是否吸收了知識,未能結合案例內容合理設置對應情境,或是案例的導入與思想政治課的學科特征不相吻合,也不符合學生的興趣喜好,從而無法調動起學生主動分析與思考案例的熱情。再加上個別教師所選的案例與學生生活實際距離較遠,不能使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獲得有效啟發(fā),甚至產(chǎn)生厭煩、恐懼情緒,因而會削弱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
1.啟迪學生思考,深入理解教學內容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時,教師將社會生活中真正發(fā)生的事件引入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學習情境,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度,讓學生在貼合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情境下,就案例內容展開深度思考,并主動分析案例中所出現(xiàn)問題的發(fā)生原因、發(fā)展誘因,進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并啟發(fā)學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觀點[1]。應用案例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善于思考、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能強化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真實素材,幫助學生在特定情境之下,樹立正確思想觀念,找出適合的行為方式,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和健全的人格。
2.引用客觀事實,增強思政教學客觀性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內容相對抽象與枯燥,而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思想狀況,篩選契合學生思維能力的案例,采用學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現(xiàn)客觀事實,增強思政課程教學過程的客觀性。從課堂教學層面來說,真實、客觀的案例是激發(fā)學生情感共振、引導學生產(chǎn)生學習內驅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內容的分析與思考,創(chuàng)建高效互動的良性課堂氛圍。同時,教師可通過適合的呈現(xiàn)方式,盡可能客觀地還原事件全貌,在講述事件時不摻雜自身情感,讓學生基于事件本身展開主觀分析與客觀評價,進而幫助學生強化自身分析力、思考力,并有效內化與吸收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
3.構建互動課堂,促進師生深度溝通
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依托真實的案例,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探討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也可將案例中涉及的物品以道具形式帶入課堂,讓學生近距離觀察、觸碰這些道具,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全方位互動、深入性溝通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這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并在有效互動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幫助學生在共同討論、積極交流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吸收與內化思想政治課堂的知識內容,通過有效的課堂互動,為學生未來成長與學習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礎。
1.思想政治課程案例選擇策略
第一,根據(jù)課程需求選擇切題案例。篩選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引入的教學案例時,需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選取與教材內容密切相關的案例內容[2]。教師首先要對講解課程所對應的教學目標展開分析,將其分解成情感價值觀塑造、思維能力拓展、基礎知識強化三個子目標,并針對性選擇適合的教學案例。選取教學案例時,還需要注意保持案例內容與教材邏輯框架的對應性,要全面分析教學各個章節(jié)、單元的邏輯框架,以此明確案例選取標準,然后根據(jù)框架結構適時導入案例,從而保障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順暢推進。例如,在“樹立正確消費觀”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學生要求父母為自己購買新款蘋果手機的案例,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與思考,對從眾心理、攀比心理進行合理區(qū)分,使學生認識到這兩種心理的重疊性,并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與探討了解錯誤消費觀的危害,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第二,結合學生認知選用可讀性案例。為加深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的理解,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學情篩選難度適宜的參考案例。如果案例過于復雜,學生難以找到分析切入點,會影響其對知識點的吸收與內化,還可能削弱學習自信,而案例內容過于簡單,則無法啟迪學生思考。為此,思政課教師應在篩選案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及理解能力,選擇適合的方式展示并解析案例,剔除無助于學生能力提升的內容,并簡化案例描述,確保學生分析案例時可快速提取有價值信息,使學生在教師引導、小組探討后可以有效汲取理論知識并獲取相應的情感價值觀感悟。同時,為保障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成效,教師在選取案例時還要充分考慮到社會現(xiàn)實,選取內容新奇、具有趣味性的案例。教師可選擇應用次數(shù)少、學生自己不常接觸的案例,以調動學生探究討論的積極性,同時要做好案例內容設計,通過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進而提升案例可讀性,觸發(fā)學生情感共振[3]。
第三,秉持真實性原則篩選可敘述性案例。教師在案例選取時,要注意保持真實性,選取社會中真實發(fā)生的事件。真實案例的結果已經(jīng)確定,學生在案例分析討論之后可以兩相對照,驗證思考方向是否正確,從而形成正確認知。同時,選取真實案例可以拉近思想政治課程與生活現(xiàn)實間的距離,使學生了解學習思想政治課的意義,以此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并將課堂所學知識主動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但在選取真實案例時,要注意敘述的完整性與簡潔性,要求案例符合正常邏輯,敘述語言簡潔明了,以便快速切入主題,幫助學生明確重點,從而啟發(fā)學生思考。
2.思想政治課程案例展示策略
第一,科學把握案例展示時機。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案例的引入時機至關重要。選擇適合的時間節(jié)點展示案例,有助于思政課堂順暢推進,并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此,思政課教師要在準備階段精心設計課堂開場及案例導入的時機及方式[4]。應分析學生課堂學習狀態(tài),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根據(jù)課堂走向,選擇適合的時機展示案例。教師可以在學生聽課注意力集中、課堂氛圍相對輕松時引入案例,以激發(fā)學生思考與分析案例的欲望。思政課堂上適于展示案例的時機有以下幾個。一是課前展示,將案例資料及分析預案提供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預習,根據(jù)教師針對案例預設的問題進行思考,并將疑惑點帶入課堂求解。二是課中展示,利用不同案例對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適時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在案例分析討論的過程中掌握知識。三是課后展示,在教學內容講解完成后,為學生提供相應案例,讓學生嘗試分析以鞏固其課堂所學,吸收與內化課堂知識點。
第二,選用適合的案例展示方法。案例展示方法的選用,決定著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成效,適合高中思政課采用的案例展示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語言描述法,即由思政課教師通過語言講解的方式展示案例,一般在內容并不復雜、信息量不大的案例展示時較為常用。但此種展示方式要求思政教師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功底,能夠條理清理、重點突出地敘述案例內容,并能加入肢體語言、引入自身情緒,以此增強案例的吸引力。二是書面文字材料展示法,在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案例內容理解難度大、內容簡潔且信息量不大時可以采用此方法,但應注意選取契合學生興趣點的案例內容,以免學生在閱讀書面文字材料時產(chǎn)生枯燥無趣之感[5]。三是多媒體展示法,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圖片、視頻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晦澀難懂的案例內容,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但應注意不可采用過于花哨的圖片及視頻,以免學生注意力分散,導致學生無法抓住知識重點。四是實物展示法,即將案例相關的實物引入課堂,利用實物道具提升案例與教材知識理論的關聯(lián)性,以此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受。五是情境話劇展示法,即讓學生分別扮演案例中的不同角色,通過情境再現(xiàn),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案例,使學生在特定情境中感知分析案例,從而形成正確的認知。
3.思想政治課程案例分析策略
第一,引導學生初步分析案例。在案例分析時,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在學生思考或小組討論遇到困難時給予適當點撥。思政教師應梳理案例重點,讓學生快速了解案例大概含義并準確把握案例內容關鍵,然后由學生自主思考案例問題,從而構建起對案例的初步認知。在案例較為復雜時,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思考方向指引。教師在課堂上解答學生初步分析產(chǎn)生的疑問時,應選擇適當?shù)臅r機了解學生案例分析過程中是否遇到了問題并給予詳細解答,以避免學生探討問題時走入誤區(qū)。教師還應了解學生小組討論情況,做好討論時間、討論內容、討論形式等相關記錄,在學生討論時及時進行進度提醒,讓學生分組探討思政案例。
第二,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案例。由于各小組學生的學習基礎、認知能力、學習水平各異,因此應遵循相應流程規(guī)范完成案例探討。首先要做好小組分工設計,各小組均是一個獨立團隊,需要在小組討論案例之前確定組長,由其負責分配其他組員的職責并組織討論。組長應為組員分配適合的任務,要兼顧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6]。小組共同探討分析案例時,組長應先安排小組成員收集資料并獨立思考,再讓每位組員逐一發(fā)表思考后得出的結論,闡述自身對案例問題的看法,再根據(jù)各位組員的不同觀點展開討論,在觀點統(tǒng)一之后,還要選用適合的方式展示討論結果。但不可過度強調小組內部一定要形成統(tǒng)一的觀點,這是由于思想政治相關案例的答案具有開放性特征,可以同時存在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如果最終未能形成統(tǒng)一觀點,在小組討論結果呈現(xiàn)時,可讓持不同觀點的學生分別闡述。
第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分享案例觀點。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通過小組討論完成案例分析之后,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分享表達自身觀點的機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時產(chǎn)生思想碰撞,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通過互動交流加深對思想政治知識的理解[7]。此外,也可以采用小組辯論的方式展示討論成果,選取觀點不同的幾個小組展開辯論,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第四,教師科學點評案例分析成果。完成小組討論以及案例觀點全班分享之后,教師應對各組學生展示的觀點進行總結性評價[8]。首先,應對各組成員的討論過程、得出結論進行逐一點評,為小組討論參與積極、得出新穎案例分析觀點、全班分享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發(fā)放相應獎品或給予班內表彰,調動學生參與案例討論分享的積極性,保障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高效開展。而對部分討論不積極、得出結論不正確的學生,教師也不應給予批評指責,而應指出其錯誤原因,并對其給予鼓勵,以免學生對思政案例分析產(chǎn)生厭煩情緒。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問題討論方向、不同的觀點進行適當評價,對不正確的討論方向進行糾正,并指出不同觀點的可取之處與不合理之處,還應根據(jù)學生討論結果,對思想政治課的知識點進行升華,引導學生深層次分析事物表象之下的潛在本質,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將案例教學法融合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有助于啟迪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還能增強思政教學客觀性,促進師生深度溝通。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運用案例教學法時,教師要科學設計案例選擇、案例展示、案例分析策略,根據(jù)課程需求、結合學生認知、秉持真實性原則篩選切題性、可讀性、可敘述性教學案例,并應科學把握案例展示時機,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適時引入案例,結合案例情況選用語言描述、書面文字材料、多媒體、課堂實物、情景劇等多種方式展示案例,還應按照學生初步分析、小組共同討論、全班分享觀點、教師總結點評幾個步驟完成案例分析過程,從而保障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科學應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充分發(fā)揮高中思想政治課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孫世文.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析[J].教師,2022(30):57-59.
[2]何燕林.高中思想政治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及思考———以“初次分配”的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2016(21):49-50.
[3]王燕.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7(02):84-85.
[4]鐘鳴.談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J].中學課程輔導,2018(19):42.
[5]李成漢.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7(09):34-35+27.
[6]張正寬.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9):229.
[7]鄭洪蘊.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實踐應用[J].天津教育,2017(09):46-47.
[8]秀措.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2.
Discus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Jiang Xingqiao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eijiang 641100, China)
Abstract: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It can also allow students to internalize and absorb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process of case analysis, construct interactive and effici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s, and help students form the correct three perspectives, thereby achiev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core literac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When using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choose cases based on course needs, combine student cognition,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authenticity, and scientifically grasp the timing of case presentation. Suitable case presentation methods should be selected, and students should be guided to preliminarily analyze cases, organize group discussions on cases,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ively share case views in the classroom, and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case analysis.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senior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